2003年消费增长的六大趋势_银行信贷论文

2003年消费增长的六大趋势_银行信贷论文

2003消费增长六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趋势一 2003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将明显高于2002年

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民间投资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日趋加快、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等动态发展因素看,2003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局面。预计200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45158.1亿元,增长10.3%,增速比2002年快1.5个百分点,2003年消费增长明显高于2002年。其主要依据:

一是2002年消费需求的低基数有利于2003年的高增长;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十分突出将有力拉动消费的增长;三是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3年居民收入有望继续增加,将从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上支持和保证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四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成为居民消费以更高水平和更快速度增长的政策契机。

趋势二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新一轮消费革命来临

根据世界经验,1997年前后我国应进入第三次消费革命阶段,但新的消费浪潮并没有如期而至。原因有三:一是高档消费需要高支出,当时我国信贷消费不够发达,而我国居民也不习惯分期付款的超前消费;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经济增长开始回落,居民收入受影响;三是我国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住房、医疗、养老等各项改革在1996年以后陆续实行,企业增效减员、分流富余人员也从那时开始,居民实际收入减少、预期支出增加直接影响到消费结构的升级。

进入新世纪后,居民消费逐渐走出低谷,2000—2001年我国住房、电子通讯产品消费快速增长,2002年汽车消费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几大消费热点增势强劲,销售额增速比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高十几甚至几十个百分点,大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并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悄然升级。2003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新一轮消费革命的表现特征将更为突出。

趋势三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将力促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从城镇居民来看,第一,2003年国家将加大再就业工作的力度,下岗失业人员收入有望增加。国家明确规定,对四类人员优先做好再就业工作。一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700万人,二是国有企业失业人员250万人,三是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200万人,四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150万。

目前国家已陆续出台了各种再就业优惠政策,包括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财政投入、社会保障以及社区平台等,解决好这1300万人的就业问题,将大大促进居民收入的增加。第二,国家将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2002年我国社保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同时有一部分社保基金进入了资本市场运作,这对于社保资金筹措和扩大来源具有积极作用,将使最低收入阶层生活更有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可能再度调高。第三,政府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力度,税收增加,向贫困地区和人员转移支付的数额将增大。

从农村居民来看,也有增收因素。一是2002年我国农业生产大丰收,而世界范围内农产品减收,使大豆、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产品收购价走出低谷,呈上升态势。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我国农民能够从农产品出售中获得更多收入。由于农民真正拿到钱款要有一个滞后期,因而表现为2003年收入的增加。二是农民非农务工收入将继续增加。为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有利于农民进城打工、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的政策,一句话就是让进城农民尽快变成市民,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此外,国家的国债投资项目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吸纳更多的务工农民,促进非农收入增加。三是农村税费改革有利于农民减支增收。2002年国家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份,试点地区减负幅度一般在30%以上,农民得到的好处预计在300亿元以上。

2003年国家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并继续予以国家财力支持,减轻负担意味着增加收入。

趋势四 汽车、商品房等消费热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加入世贸组织效应作用下,汽车消费热在2002年终于爆发,汽车尤其是家用轿车销售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由于汽车消费热刚刚兴起,因而在地域上和价位有很大的局限性,2003年汽车消费热将在更广大的领域掀起,各种档次和价位汽车均将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在汽车的销售品种上,主要集中在10~15万中低价位的国产车上,2003年品质优良、价格适中的进口车将大批涌入国内市场,高价车也有一定的市场,为增强竞争力,国内各种新款车也将源源不断推出,2003年的汽车市场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汽车销售地域上,主要是集中在广州、上海、北京等收入水平较高和消费观念较新的大中城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汽车消费热潮将会在更多的城市逐波掀起,形成从大中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城镇的波浪式消费,汽车消费热在我国将至少持续10年以上。

商品房销售高速增长在前两年已有所显露,2002年住房销售增速不减,住房消费成为无可争议的新的消费热点。前几年住房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旧公房和成本价房,而目前高收入阶层即买即付、年轻中低收入阶层信贷购新房热潮正在掀起,下一阶段将进入购买新房和以旧换新并存的崭新住房消费阶段。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对现住房的满意率不到20%,约有48%的居民提出在几年内愿意换购住房,已购公房户中有67%希望通过换购住房来改善环境和条件。针对市场的需要,最近国家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的政策法规。新的商品房买卖规定出台将使更多的人加入改善住房条件的行列,商品房销售市场将广为扩大。因此,以20%左右高速度增长的商品房消费热在我国将持续5~6年。

趋势五 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日趋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各种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突出表现为出外旅游、在外就餐和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自2000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前七个黄金周累计国内出游高达4.6亿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31亿元,相当于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5%。

服务性消费另一个增长热点是餐饮业快速增长。据统计,北京市居民2002年上半年在外就餐的人均支出高达500多元。2002年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我国餐饮业分别增长16.5%、15.9%和16.1%,10月当月餐饮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比前三季度增幅提高1.6个百分点,餐饮业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十分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餐饮业呈现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占消费总额的比重也将不断扩大。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一些人追求高档物质消费,另一些人则注重非物质的精神消费,最近几年文化娱乐教育消费占总消费比重的大幅上升,1995~2001年6年间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上升了4.16个百分点,成为各类消费中比重提高最快的消费项目,2001年文化娱乐教育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13%,仅次于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位居第二。

趋势六 信贷消费将成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第二次消费革命居民消费积累期一般为7~10年,而我国积累期长达14年,原因之一是信贷消费不够发达。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近几年我国住房信贷、教育贷款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的增长。2002年随着汽车消费热的掀起,居民汽车消费观念转变,很多人从持币待购到先有为快,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未来的钱,提前享受汽车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在国外,贷款购车占汽车消费的比例高达70%~80%,而目前我国这一比例只有不到30%,目前国内外银行机构都在积极抢摊中国汽车信贷消费的这个大市场。

2002年我国汽车消费热仅仅是个开头,贷款购车者数量有限,汽车信贷服务发展的高峰期应该在2003年,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客户利益的竞争也将在2003年充分展开,如火如荼的汽车信贷服务将极大地推动2003年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信贷消费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资产抵押,2002年出台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完全适用于个人,为我国居民信贷消费提供了更多的信用保证途径,致使汽车、住房、教育、农用机械和高档家电贷款消费的发展日趋完善和便捷,有利于扩大居民信贷消费的兴趣和意识。信贷消费规范化发展将积极促进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消费增长的助推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3年在消费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加、教育收费过高不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

近年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大约在4.5%,实际失业率要远高于这个水平,失业率比前几年明显提高,是影响到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下降最主要的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多种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结构性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失业率提高的趋势在2003年将延续下去,就业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居民失业增加,收入必然减少,消费信心也将回落。

另外,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带来的是教育收费过高,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各种名目繁多收费,已经使教育支出成为当前和未来居民的最重要和最大的开支之一。

以目前的教育支出水平计算,在今后10年内,我国将有大学毕业生近千万,而中等学校毕业生则可达2.5亿人,未来10年,中国的家长们需要支出教育费用约为26~27万亿元,这和目前中国居民8万亿元的存款相比,后者简直微不足道。教育支出已成为很多居民未来支出中最大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到2003年一部分居民消费信心的提高。

二是在居民消费倾向降低的同时,储蓄倾向较高值得关注

在居民消费倾向有所降低的时候,储蓄倾向却不断提高,1990~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年均增长23.7%,而同期居民消费支出年均仅增长12.9%。截至2003年1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90677.63亿元,突破9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1%。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储蓄倾向提高的状况仍会延续,不利于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应引起重视。

标签:;  ;  ;  

2003年消费增长的六大趋势_银行信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