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策略论文_张卫平

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策略论文_张卫平

张卫平

(烟台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的循环利用效率,还有利于整合社会与自然资源,实现园林的规划与养护,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耗,减少园林建设成本,并增加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基于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优势,本研究重点聚焦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策略,详细分析园林在策划、设计等阶段的节约型策略。期望本文研究能为相关同行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策略

在提倡节约降耗的当下,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既能整合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损耗,增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要设计与优化节约型园林绿地,首先要思考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策略。这也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

一、整体规划阶段的节约型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园林规模

规划园林时,应严格遵守人本理念,注重园林规模,既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能够满足社会公众正常休息与活动即可。众所周知,园林绿地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调节气候,因此,在规划园林时,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园林规模,实现园林绿化的网络化,从而保障城市绿地空间具有较强的联系,确保园林绿地满足美化环境与调节气候需要。对此,在建设过程中可引入景观生态学廊道—斑块理论,设置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并构建集生态、休闲、交通等为一体的绿化网络体系。这种绿地生态系统的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地的流通性,还有利于增强生态效果。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园林绿化机制,有利于推动园林项目健康发展,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力。如果园林绿地设置在居住小区内,需对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了解工作。

(二)规划合理绿地数量以强化生态功能

要实现园林绿化,必须要充分保护园林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得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回归自然,回归悠闲自在的淳朴生活。此时,园林绿化开始追求形式美,并讲究内部结构的生态化与功能的生态化。基于这个现实需求,本研究认为可适当增加绿地数量,使绿色全面覆盖园林,增强园林的生态功能。而且,与乔木、灌木等不同,绿地繁殖速度快,且可常年保持绿色,清爽人心,因而,增加绿地在增强园林生态功能的同时也节约了园林设计成本与资源成本,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后,在绿草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种植乔木、灌木等相对较理想的,有利于提高绿化率的绿化品种。这主要是因为绿色草地虽然能够拓展人的视野,但却无法提供充足的氧气。所以,在设计节约型园林草地时,有必要在绿色草地的基础上种植乔木与灌木。

(三)规划并优化场地的生态环境

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不仅要保障绿地绿量,还要适当建立人工湿地。如在园林建筑周边建设透水地坪,并在建筑顶部建立植被屋面,充分增强植被的生态功用,大力提升生态场地的空气质量,提高热效率等。一般而言,植被不仅具有良好的美化作用,还有改善环境,调整局部微气候的功能。因此,在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时,要注重设计多种层次绿化与水面相互结合的景观,减少随意绿化带来成本浪费。对此,建议适当设计小型植物群落,以充分完善周边微气候。同时,适当设计与建设景观水池,有序调节园林场地的内部温度,进而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四)规划自然景观的布局与配套设施

对于常年生活在都市中的居民而言,拥抱山川,观赏江河湖海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甚至于连呼吸清新空气都已成奢侈之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居民开始“外逃”,并到田园地区观赏风景。基于这个现实状况,在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时,要注重保护绿化环境,减少水污染、土地污染,还原绿色,让都市居民自愿加入园林内活动,提高园林利用率。对此,本研究认为,在设计时,可做好如下工作:做好污水排放通道建设,提高污水排放效率。尤其要注重安装污水再处理排放系统,减少污水的污染作用;引入较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贯彻与土地环保、景观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警醒全体社会公众一同保护环境,从而减少环境保护费用,提高园林绿地的建设成本。

二、细项设计阶段的节约型策略

(一)选用优质的绿化树种

在设计园林绿地时,要注重绿化树种的设计。因为绿化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园林绿地的布局与管理。相较于绿草坪,树木拥有更长的生长周期,若选择的树种不合理,将大大影响园林景观布局,并造成园林建设资源浪费。因此,在设计园林绿地时,需选择合理的树种,并对树种种植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保障园林苗木生产具有合理性。对此,本研究建议,可适当选用乡土树种,即与当地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从而提高树种的适应性,促进树种快速成长,增加园林的绿量。

(二)设计规模合理的绿化草地

草坪绿地是节约型园林绿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不仅让社会公众有了更多的绿色活动空间与休息空间,还让社会公众重新回归到了大自然怀抱,享受不同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悠闲生活。加之草坪绿地有利于调节气候,净化大气,建设成本低,可有力地节约园林绿地整体建设成本。在具体建设方面,本研究建议,合理利用绿化草地。如将园林绿地按游憩、观赏、绿化三大功能进行规划,使得社会公众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偏爱的功能区进行活动,并享受绿色自然的美好等。若具体到草坪选择,本研究建设:(1)立足生态学原则,选择多种不同的草坪;(2)根据绿地用途适当选择合理的草坪;(3)立足草坪使用特性,合理规划草坪;(4)根据现有经济实力对绿地与草坪种植量进行规划;(5)在选择乡土草种的基础上引入到其他草种。

(三)优化配置各种植物

园林建设使用的费用并非是无限的。在有限资金条件下,园林设计师应尽可能对种植植物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具体优化配置方式有:(1)在乔木与灌木种植的基础上纳入草地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绿色网络体系;(2)了解哪些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性,并纳入多样化植物种类,扩大生态习性差异。就植物种类而言,乔木与灌木比草坪更具生态型,因此,在设计节约型园林时,应尽可能纳入充足的树木量。(3)利用生物专业知识,合理搭配树木与草地,实现两者比例的合理化。

(四)建设节水型园林绿地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丰富,但从人均水资源的角度来看,我国仍是一个贫水的国家。因此,在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时,要特别重视节水设计。这也是我国园林绿地设计、建设与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要达成节水要求,应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增加灌水效果,实现园林高校绿色化。对此,本研究建议,园林中除却植物灌溉,还应建设中水循环系统,将园林内湖河、喷泉等用水重新用于树木与草坪灌溉;纳入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的重复利用,节约用水,减少灌溉用水与灌溉投入;在设计广场喷泉用水时,要做好设计把关工作,尽可能使泉水源头与公园湖河相连,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水资源。同时,可用喷泉余水用于补湖或灌溉,提高水源重复利用率,降低水耗。

参考文献:

[1]董秋燕;王生.潜江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策略[J].湖北林业科技.2015.

[2]吕宗强.节约型园林在城市园林设计和施工中的运用[J].福建农业.2015.

论文作者:张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策略论文_张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