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与护理对策论文_梁淑仪,崔勇,陈玉微,龚穗清,陈赡

梁淑仪 崔勇 陈玉微 龚穗清 陈赡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月至10月共60名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采用VAS评分,采取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及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对60名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慢性中耳炎患者在手术之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且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均造成不良影响。而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缓解疼痛。结论 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给患者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缓解或减轻疼痛,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生活影响;护理对策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是由于病原菌感染中耳,特别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导致中耳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 [1]。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其中,鼓室成形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效果显著,但是在完成手术之后,患者依然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对60名进行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1月~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的60名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38名,女34名;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33.5(±12.4)岁;文化程度:小学文化12人,中学文化21人,高中文化10人,大学文化及以上17人。

1.2 方法

采用简明疼痛问卷表(BPQ)又称简明疼痛调查表(BPI)[2],调查60名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表包括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在影响、疼痛的部位等描述词,以及用0~10级描述疼痛的程度,0为无疼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从多方面进行评价[2]。

调查问卷于术后满24小时,不满72小时时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调查对象认真填写,调查人员亲临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填写,确保每一份调查问卷有效[3]。所有调查对象均填写完毕后,一一收集整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掌握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情况。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均填写完整有效,回收率100%,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表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量表中同一项目耳前切口、耳后切口疼痛程度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对于同一项目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疼痛程度的比较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Friedman Test。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是否有疼痛和疼痛部位 在术后72内小时,60名患者中,平均有13名患者表示没有疼痛,占21.67%,47名患者表示有疼痛,占78.33%。疼痛的部位,25名患者标示是左耳,22名患者标示是右耳,疼痛的部位均是手术部位。

2.2 术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疼痛程度 对量表中同一项目在术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疼痛程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5手术切口

对比患者耳前切口、耳后切口疼痛程度的影响,只有术后48h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术后72h对与他人关系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3、0.018),其余各项目及时间段耳前切口及耳后切口的疼痛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3.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一直以来,为了掌握手术后患者的愈后情况,多是从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创口恢复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极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而由于手术创伤、术后耳腔内填塞纱条,伤口包扎方式等,患者术后3天内出现耳痛、头痛等症状[4],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否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尝试从术后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

慢性中耳炎在完成手术之后出现疼痛现象较为常见,调查发现疼痛能给患者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取手术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在开展手术后出现疼痛给患者造成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患者在手术之后,有86.67%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出现疼痛现象,有70%的患者在术后48小时出现疼痛现象,有78.33%的患者在术后72小时出现疼痛现象,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轻度至中度疼痛,11.67%患者在术后24小时出现重度疼痛,1.67%患者在术后48小时出现重度疼痛,6.66%患者在72小时出现重度疼痛。而术后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均造成不良影响,调查发现由于疼痛完全影响到日常工作的比例最高是20%,完全影响到情绪的有11.67%,完全影响到睡眠和生活兴趣的均是10%。调查中有5名患者表示希望服用药物缓解疼痛。

由此可见,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造成疼痛的因素众多,比如:手术创伤、术后耳腔内填塞纱条,伤口包扎方式等。患者在手术之前,耳部流脓与听力下降等症状,在手术之后,可能得到解决。但是,患上慢性中耳炎后,部分患者的听骨链已经受到一定的损伤,即便进行手术,依然无法完完全全恢复[5]。针对这调查结果,我们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1)心理护理[6]:治疗前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支持疗法、暗示疗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2)体位护理:手术后给予平卧位,麻醉清醒后给予半坐卧位.减少头部运动,避免压迫手术切口。舒适的体位可有效缓解或减轻疼痛。(3)切口的护理:手术后术耳通常会用碘仿纱条填压外耳道,加压包扎24小时,我们可以加强巡视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检查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避免压迫伤口,跟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和自我观察,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嘱其术后洗澡或洗头,注意避免水进入耳内。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若是患者感觉到疼痛,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可听音乐,多休息,若是患者感觉到疼痛难以忍受,可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4)饮食护理:营养支持对减少手术后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避

下转第77页

免着凉感冒,以免因为咳嗽、打喷嚏、用力咀嚼食物牵拉伤口引起疼痛。术后可给予可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随着伤口的愈合后可慢慢过度食软食或普食。若是疼痛明显,可遵医嘱采用药物进行缓解,如患者合并有头痛,神志不清、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诊视,配合做好相应的处理。

慢性中耳炎患者在术后疼痛对情绪、行走能力、睡眠质量以及生活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应给予重视,为术后疼痛患者解除困扰,全面提高慢性中耳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园园,张珺,廖海梅 .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效果分析 [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4):354-355.

[2]Tan G,Jensen M P,Thornby J I,et al.Validation of the brief pain inventory for chronic nonmalignant pain[J].J Pain,2004,5(2):133-137.

[3]游捷,施志明.肺癌国际生存质量量表与体能状态评定指标及中医症状量表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5(7):595-599.

[4]李新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18(8):153-154.

[5]刘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开放性鼓室成形术对听力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2013.04

[6]李荣,护理干预对减轻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痛苦的影响 [J] 临床护理杂志,2012,04

作者简介:梁淑仪,护理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通讯作者:崔勇,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论文作者:梁淑仪,崔勇,陈玉微,龚穗清,陈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慢性中耳炎术后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与护理对策论文_梁淑仪,崔勇,陈玉微,龚穗清,陈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