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分析论文_易思明

岳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湖南省岳阳市 4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本院中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按照研究标准抽取96例患者进行实验,并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尾号为单数的患者)和对照组(尾号为双数的患者),两组分别录入48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X线检查(对照组)和磁共振进行检查(实验组)。根据两组患者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共振应用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和X线相比诊断准确率更优,可以准确判断出受损情况,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

交叉韧带是位于关节上两骨相连且呈十字交叉形状的两条韧带,又被称为十字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前者是在股骨髁间窝外后部,主要避免胫骨往前位移,而后者位置股骨髁间窝内前部,避免胫骨往后位移[1]。在临床中交叉韧带损伤是比较严重的,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准确诊断,但由于在受损后关节会出现肿胀,为诊断带来困难。而磁共振的分辨率较高且扫描速度快速,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具有诸多优点[2]。为探讨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本次实验选择本院中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按照研究标准抽取96例患者进行实验,以下为实验过程和结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本院中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按照研究标准抽取96例患者进行实验,并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尾号为单数的患者)和对照组(尾号为双数的患者),两组分别录入48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介于16-72岁之间,平均年龄(49.3±3.5)岁,有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5例;实验组中患者的年龄介于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6±3.9)岁,有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交叉韧带损伤,包含4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5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病例资料均完整无缺。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损伤情况等基本数据未发现明显差异,存在研究和对比的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应用X线检查(对照组),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磁共振检查方式(实验组):应用SIEMENS AERA 1.5TMR成像仪进行诊断,将层厚和层距调整至4mm和1mm,让患者保持平躺并保持脚先进入,采用专用线圈对其膝关节进行包括,对其膝关节进行冠状、矢状和轴向扫描,对患者交叉韧带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若其变形明显断裂且有显著上升信号,倾斜度较低则视为完全性损伤,若只是局部有上升信号且韧带形态正常,则视为部分损伤。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根据两组患者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实验中所有研究对象诊断结果临床价值的分析中,根据数据类型,应用SPSS19.0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涉及到的数据和资料,其中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计数资料选择(%)进行表达,并以卡方对数据进行检验,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采用(x±s)记录数据,并认为只有当p<0.05,才能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3讨论

在交叉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比较常见,断裂后膝关节会出现明显不稳的情况,导致膝关节功能受到影响,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关节可能出现反复扭伤而导致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也出现损伤,从而发生骨关节病或关节老化过早,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关节镜下ACL重建术进行治疗,随着治疗的病例不断增多,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增高,其中主要包含术后感染和关节粘连,应用磁共振可以很好观察其术后重建效果,因为可以将关节内软组织的改变清晰展现[3]。

而在治疗前,同样需要对其具体损伤情况和部位进行诊断观察,才能更好制定手术治疗方案,避免术后出现更多并发症,有很多患者在早期不重视自身病情,没有及时进行诊断,还有部分患者在出现更多损伤后才选择治疗和诊断,导致错过最良好的治疗时间[4]。

磁共振具有更强的分辨软组织的能力,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变情况进行扫描和分析,能够很好观察出关节炎症和受损情况,此外,因为磁共振是多方位成像,所以其交叉韧带的断面图像非常清晰,且不需要造影,检查时间快速、无创也不会对患者造成放射性损伤,和其他诊断方式相比具有更多优势[5]。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磁共振应用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和X线相比诊断准确率更优,可以准确判断出受损情况,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林玉琳,林建忠,肖东健.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效果[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01):56-57.

[2]陈婧.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29(01):76-78.

[3]关清,汤光宇,华婷,阮建苹.前交叉韧带急性和慢性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比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01):82-86.

[4]宋开国.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准确性[J].系统医学,2018,3(13):98-100.

[5]王一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8):74-76.

论文作者:易思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分析论文_易思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