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效果与电力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如果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采取的工作方法不恰当,又或者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计量工作质量,严重威胁到电力企业的利益。要想转变现状,必须要加强对电力计量管理现状的分析,以此为依据制订应对措施,确保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开展,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利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计量;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
引言
保证电力计量工作的工作效率,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电力计量工作,不断推进电力计量标准化的管理与应用,从业者也应为此不断努力,从而促使电力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1 电力计量的相关概述
电力企业要为广大用电户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而这些服务项目的开展需要以电力计量为基础,在收取电费时电力计量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电力计量用电户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用电量信息,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对用电户以及电力企业利益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电力企业构建专业的计量统计系统,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也要完全符合系统运行和使用需求,才能保证计量统计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也可以保持顺利的开展。
2 电力计量发展形势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电力工程的建设,但受到我国人数众多的影响,部分地区仍存在用电紧缺、用电紧张的情况,从而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我国已认识到电力供应过程中电力计量技术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而为我国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部分电力设备得到改造、升级,电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都促使了电力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电力计量标准化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电力计量技术仍待开发进设备、加大研究力度,提升电力计量的智能化与精确程度。
3 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要点
3.1 技术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一般来说,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所用设备应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阶段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操作,严厉禁止接线不当引起的设备短路,最大限度的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计量设备的安装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在电力计量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电力企业要加大对计量相关技术方法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研发应用工作的迅速发展,结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相关技术,提高计量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能力和水平,提高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效率。还要完善计量设备体系,确保各型配套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健全相应的监督监管工作机制,对电能表等关键设备以及技术方法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开展强有力的监督和管控,防止各型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和问题。要督促管理部门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落实相关的检查策略。
3.2 设备标准化
要保证电力计量工作得以标准化进行,就需要设备、工具的支持,设备、工具的性能对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做到设备标准化。强化对设备、计量仪器的统一管理,从设备的购入、调试、检查、维护各方面着手,设置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与奖罚制度。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仪器以保证电力计量结果的精确性;完善关于仪器保养维修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工具、仪器的检查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始终保持高性能状态,为电力计量提供硬件层次的支持;在相关检查流程的指导下鉴定计量仪表,对发现不合格的送至制定计量站作全面检验,仍不合格的则需要进行更换;成立专用档案对各计量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归档,减少计量误差对用户造成的损失。明确仪器、量表的使用标准,促使操作者得以规范操作,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仪器量表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善仪器的报废管理制度,已经报废、过于老旧的设备应及时申请更换,由专人采购并检查后投入使用,从而做到仪器、量表的标准化管理。
3.3 人员和服务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现阶段,用户对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电力企业不能注重服务方式的改进,仍然遵循传统服务理念为用户服务,那么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很难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实际上,工作人员作为与用户距离最近的人,他们的服务意识越强,服务理念越先进,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也会愈发的周到,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根据人员所在岗位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向全体人员普及先进的服务思想,这是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此外,电力企业还要积极创新服务形式,耐心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竭力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用户反馈的信息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道路上披荆斩棘,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4 积极采用新技术
创新是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前提,其中也包括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工作。电力计量工作过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技术培训提升电力计量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与管理理念,对提升电力计量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引进、研发新技术,加大引进与投入力度,鼓励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鼓励研究人员加强科学经验、技术层次的交流,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新技术的开发与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
3.5 计量程序标准化
为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计量过程中的程序规范性予以明确。对接线方式予以明文规定,要求结线过程中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选取接线方式。定位计量点时,要求操作人员尽可能靠近现场以减少二次回路损耗,从而保证电力计量的准确度。对测量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能及时发现误差,从而避免对用户、企业造成损失。将互感器与电能表的定期轮换工作做到位,保证电力工作计量得以正常开展。
3.6 实施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落实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加强对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关注,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的技术规范建立健全的电力计量管理制度,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加强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制订有效的应对方案,确保电力计量管理相关工作都能够合情合理的开展。考虑到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与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息息相关,需要部门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保持信息的高效传递,为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实施提供助力。工作人员还应定期检查电力计量设施,发现老旧和损坏的设施要及时更换,电力企业要对人员行为予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保证人员能够出色的完成岗位任务,致力于将电力计量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展现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巨大价值。
结束语: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应在技术方面、实施方面、人员和服务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促使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电费的准确收取和服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推动电力企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费雪丽.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72-73.
[2]任小东.分析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4(17):282.
[3]宋亮.电力计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低碳世界,2014(15):81-82.
[4]靳亚琴.当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策略初探[J].科技传播,2014,6(07):70+59.
论文作者:杨思学,杨永建,张晓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