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外部性论文

世界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外部性论文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各大论文,学派论文,产业集群论文,主流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04)-01-0012-05

自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出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行为以来,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就一直与人类文明如影相随。从古代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下游灌溉农业集中耕种的效率(详见Stavrianos《全球通史》第四章),到当前的“第三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和我国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无一不说明了产业集群现象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幅悠久而多彩的美丽画卷。

为什么会产生产业集群?它的演变过程如何?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来提高区域整体生产效率,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呢?对众多产业集群现象的理性思考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本文对各大主流经济学派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新发展进行梳理,以期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动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以分工为基础,研究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比较优势,通常采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来推导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和产生产业集群的原因;强调“空间异质性”,即非流动性要素(如矿产、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均匀分布、独特的气候条件或存在运输枢纽(如港口、码头或集市等)。下面是一些与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路有渊源关系的产业集群理论。

1.超边际城市模型的产业集群。超边际城市模型运用分工来解释产业的区位集聚现象。由于区位集中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和不确定性风险等好处,所以以个人、企业为基础的分工单位的自利决策行为有本能地聚集在一起的偏好,从而有利于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个分工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交易行为的种类和频率大大增加,从而有更强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欲望,进而进一步加强了向同一区位的聚集。这种相互促进和正反馈机制使得区位集聚与分工深化相互推进,最终在土地、水源和交通等资源的约束下,达到分工和区位分布的最佳均衡状态。按Krugman的说法,在一个均质的平原上,在没有规模经济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区位集聚现象的,专业化分工效应取代了规模经济效应。

2.创新空间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空间理论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为核心,对产业集群的产生进行理论解释。它首先假定纵向分工和产业组织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在某一地区形成经济聚集的网络经济分工(如硅谷);另一方面,这些区域生产系统促进了生产和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促进这一过程,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柔性生产技术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与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和制度间的交流。该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常局限于特定地区,知识以专业化技术进步为基础,通常表现为高度的空间聚集。此外,这些部门和企业间联系的渠道是创新扩散所必需的知识。Storper和Harrison等人区分了生产单元的内部规模及范围经济和整个投入产出系统的规模和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取决于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程度,高度工序化意味着投入产出系统包含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单元。一般地,产业内部关联强,生产商趋于围绕一个区域组织生产,特别是规模小、非标准化的产品,因此单位成本极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工产生的外部经济形成聚集,创新与空间的关系建立在如下形式上: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与生产相关,促进了系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并刺激了内部的创新变化。此外,空间聚集网络在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所需的知识易于传播,由于存在这些非标准化和动态交换的关系,创新生产者趋于聚集。这一理论正是通过结合国际化的结构变化与当地和地区变化来说明产业集聚的原因的。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因为当经济运行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时,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新古典产业集群理论注重地理邻近性导致的知识外溢,以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外部性,典型的传导介质是促使集群地域内劳动力(一般是工程师、科研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交流。

1.新古典经济学对古典产业集群理论的修正。新古典经济学派怀疑马歇尔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如Mills(1992)指出了引起产业集群的三个因素:第一,投入产出聚集。无论有无规模经济性,当企业A使用企业B的产品时,如果运输成本高昂,则两个企业距离的接近能够减少运输成本,所以企业A和B在同一地区或城镇生产经营是很自然的。在此,自然资源和生产过程是约束条件,如同飞机生产需要温和的气候那样;而原油和天然气运输便宜,故炼油厂和油田可以相距很远。第二,购物比较聚集。在纽约的高档时尚服装区域,全美各地的买主聚集到一起来检验商品,价格谈判和设计图案的确定等全部事项都通过面对面的详细交流来解决。即使当今通讯如此先进,能由信息技术完成上述过程,但是众多买主当面解决问题的交易方式依然在服装产业集群中占有巨大的优势。第三,信息聚集。通过产业集群,涉及同类信息的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或最大限度地得到所需的信息。当信息有公共品属性,或是和供求渠道关系紧密的联产品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此外,产业集群还有利于获取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判断有关信息的精确程度。模糊信息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精确化,需要当事人“亲自”协商使之明晰。所以,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可见,即使在因特网普及的今天,企业家持续的面对面的交流依然非常重要,当信息模糊时,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谈判来明确主旨,消除分歧。

2.对静态外部性的批判。产业集群的外部性理论信奉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教条,认为产业集群的基本动力是企业间、居民间以及企业与居民间非市场的相互联系,如知识外溢等。因此,许多批评都是针对静态外部性信息流能否测试这个问题:第一,“不可见的问题”。许多实证文献宣称,新古典静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的来源之一,这些证据通常会从规模收益递增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对此,克鲁格曼认为,“知识流动是看不见的,没有纸质痕迹那样能衡量和追踪,无法阻止理论家假定其喜欢的那类知识。所以,尽管我承认真正的技术外溢在许多产业中作用重大,但即使在高科技产业集群中也不能把技术当作集群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企业不一定依靠面对面的交流来维持效率或创新。“事实上,大量证据表明,影响企业效率的信息知识网络能够并且已经在地理上广泛地传播和扩散信息。”汉森认为,在给定的产业集群区里,竞争性企业常常试图保守秘密,而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能扩散到其远方的伙伴或盟友那里。

3.后新古典经济学的集群观点。地理邻近性不一定是竞争优势的充分或可测度条件。1984年,Piore和Sabel提出了产业区理论,强调意大利式的信任和灵活(或后福特制)的生产系统,从而开创了从环境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方法。Nicolini认为,企业之间的默契或正式合作是通过一个可持续的网络来实现的。

后新古典经济学否认新古典空间外溢观念,赞成地区非等级制的企业之间存在产业网络。Saxenian对比硅谷和128号公路两个微型计算机集群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衰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两个集群地区交流方式的差别:早期工程师和各类技术专家经常在硅谷的“货车轮”饮料店聚会和交流本行话题;类似的“绿洲”在128号公路地区毫无踪影,唯有压抑的大公司等级氛围。她把产业区看作是“关系网络而非原子型企业的集合,涉及项目导向型的适应性生产模式”;“高流动性的劳动力和熟练工人群体可以迅速组合在一起。他们为一个项目而结合起来,在好莱坞是一部影片,在硅谷是一个新企业。这个系统充满灵活性和适应性,关于新市场、新技术的信息迅速流动着”。然而,90年代后期,128号公路地区复苏,重建了软件和互联网产业,成为软件、医疗和金融三大服务产业的胜地,由此她又提出了为什么128号公路区能够克服失败、重新前进的问题。另外,Renney和Burg(1999)对以下两个术语进行了定义:第一类经济体系(建立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和第二类经济体系(扶持新企业成长的支撑机构)。“毫无疑问,信息分享和企业间合作是硅谷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像20世纪70年代的128号公路一样。”其实,这两个产业集群区成功的最终原因是:新企业的形成机制。新企业的形成取决于第二类经济体系的效力,第二类经济体系的参与者把“发现市场空白点,创建技术优势”当作目标。创新企业就是第二类经济体系的产品,其所包含的“离散的信息包”,借助于第二类经济支撑机构,能用来测度市场绩效。这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动态外部性。

三、新贸易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方法,特别是在Dixit和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催生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和贸易机制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聚集现象有很大的相似性,涉及产业集群的理论主要有克鲁格曼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中心—边缘模型。1991年,克鲁格曼在总结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Bred(1966)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假设,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有两个区域、两个部门、两种要素;其中,传统产业部门使用非熟练劳动要素,生产同质产品,完全竞争,免费贸易;现代产业部门使用熟练劳动要素,生产异质产品,不完全竞争,有交易费用。熟练劳动力的迁入对本地企业利润产生的正需求效应比企业数量增加所产生的负竞争效应更大。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关联,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产业集中越明显,“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另外,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在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力量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群。于是,制造业区域由最初均衡布局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

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产业区位选择的集群理论。Waltz(1996)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导致的生产率持续提高。Martine(1999)则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激励经济,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另外,Venables(1996)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发展了跨区域贸易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区际经济不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区域趋向于地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而循环往复。

四、新增长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新增长经济理论认为,内生经济增长是“边干边学”的过程,无论企业、产业或地方区域经济都是如此。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聚集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被纳入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相关理论基础有阿罗的学习曲线、罗默的增长“处方”、卢卡斯的自回归矢量和时间连续性规定。罗默认为,由于内生技术进步,竞争和合作的公司间有快速的规模递增收益,其结果是,在大城市中定位有持续增强的竞争优势。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阿罗(Arrow,1962)说过,“没有一部法律能够彻底界定像信息这样的无形商品,所以个人在企业间的流动(跳槽)提供了一种信息扩散的途径。”因为知识绝大部分是固化在劳动者(特别中高技能员工)身上,“战略”性员工的猎头,实际上是提高生产率的捷径。Audertsch(1998)认为,企业乐意迁入“信息富裕”的环境,因为企业“扎堆”后,员工间的非正式交流或员工的“跳槽”行为将使各种默会知识(信息)在企业之间传播扩散。

新经济增长论强调主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关键作用。Freeman(1982)和Lundvall(1992)认为,地理集中通过信息交易、知识外溢等方式来支持创新发展。由于地理毗邻,因此通过区域内部的交易能获取信息、交流观念和分担成本,从而发挥单独定位所不具备的“集体”优势。同时,各个企业又能保持原有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集中化创新环境是创新过程的必要条件。Baptista(1998)认为,当创新所需的资源可在企业内部找到时,对创新者而言当地生产环境一点都不重要。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内部资源,激进创新与创新环境就密切相关。他们区分“轨道利用”和技术发明两种战略,前者是利用已有技术进行创新,后者是设计并采用新的生产方法。Maillat认为,技术发明事先假设环境是创新所必需的条件,资源的集成和动用产生新型生产组织,企业不再是孤立的,通过与其他企业、私人培训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行政当局建立合作伙伴网络来创造创新环境。

产业聚集的经济性能引起区域的技术质变。Amiti(1998)认为:第一,根据一个两区域模型,上游产业呈古诺寡头竞争型,下游产业呈完全竞争型,上下游产业的垂直关联导致一个区域产生产业集群,另一个区域则“边缘化”,并且会产生区域间的工资差异。第二,如果不同的技术不相容,那么,考虑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将无法享受依旧使用现存技术的企业所享有的聚集经济性。第三,如果企业在选择区域时存在区域间的工资差异,那么,在核心区域(产业集中度高)采用新技术的成本比边缘区域(产业集中度低)要高。第四,最终的均衡结果可能是边缘区域首先采用新技术实现赶超,也可能是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均匀分布于两个区域。

产业集群面临“技术锁定”的高风险。Venables(1996)认为:首先,企业对过时的生产工艺墨守成规,不愿采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新技术;其次,企业可能不愿放弃与现存技术连为一体的聚集经济利益;最后,存在产业区此消彼长的现象,在产业集中度低的边缘区域,由于与现存技术关联的聚集外部性并不占优势,则更有可能采用核心区域(产业集群大的区域)不愿采用的高新技术。当边缘区域的企业纷纷采用这种新技术时,则边缘区域的聚集经济性逐渐上升,从而最终赶超原来的核心区域。所以,核心区域不仅可能延迟新技术的应用过程,而且其集群优势很可能被边缘区域取代。

五、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不完全竞争模型:产业经济学的集群分析框架。区位竞争模型假设消费者偏好分布于某些参数的连续空间内,不同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最佳位置。企业通过确定恰当的产品差异性和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后来,Koopmans(1957)认为,产业集群的来源是不可分割的,即任何经济主体不是无限可分割的,必然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果认识不到不可分割性(如个人、住房、工厂和设备等),那么城市区位问题,哪怕是小木桩的区位问题都无法理解。”

产业经济学集群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有名的“空间不可能定理”。Strarrett(1978)引入同质空间来分析阿罗—德布鲁模型时发现,经济中任何空间竞争均衡时的总交易费用必须为零,因此均衡时不可能出现城市和区域间贸易,即完全竞争模型不可能是研究空间经济学的基石。这一定理的假设条件是:经济空间中的区域是有效的;每个企业只能选择一个区域,每个居民也只能选择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的交易没有费用,而跨区域交易存在交易费用;区域是同质的,每个企业或居民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个区域;企业或居民没有对任何区域的先天偏好差异,即居民在任何一个区域的效用函数和消费集相同;企业在任何一个区域的利润函数和生产集相同。其主要结论是:当一个经济体系中存在有限数量的经济主体和有限区域时,如果空间同质,交易费用和偏好无区域差异性,那么就不会产生涉及跨区域的完全竞争均衡。因此,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不可分割性,即任何经济主体的活动必然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经济主体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活动必然产生交易费用。空间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只要存在跨区域的交易费用,那么就不存在空间竞争均衡(Starrett,1978)。

不久前,有学者在Starrett的“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完全竞争模型的集群分析框架。Fujita和Thisse(2002)认为,完全竞争体系中,一种商品不仅由其物理特性而且由其制造区域所决定,因此不同区域交易的同种商品可看作是不同的“经济品”。在此框架下,区位选择是商品选择的一部分,从而把市场的空间相互依赖性统一到了一般均衡体系,而阿罗—德布鲁完全竞争体系排除了空间问题理论需要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第一,企业不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根据顾客和企业的空间分布来进行价格决策,并因此而导致企业间、居民间和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形成产业集群。第二,垄断竞争模型。企业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背景下制订价格,并生产差异化产品。因为每个企业很小,相当于产业连续体的一员,所以企业之间的战略相互作用很弱。第三,寡头竞争模型。大的经济主体,如大企业、地方政府、地产开发商等数量有限,他们依赖于其市场势力(或垄断能力)来决定竞争战略,彼此依赖度高,战略上相互作用很强。第四,福利或效率评价。在以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背景下的市场结果是社会最优;而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模型涉及到市场失灵,所以其市场结果往往无效或低效(非最优)。

2.产业经济学的相关产业集群模型。近几年来,相关的产业经济学模型大量涌现。Yi(1998)通过假定企业独立性、区域独立性条件,证明即使所有企业和所有区域初始对称分布,随着区域的演化,最终将存在产业集群均衡。Bellefamme(2000)通过假定技术线性外溢,引入一个异质参与者的博弈模型,表明存在两个区域的纳什均衡,并且产业集群均衡有唯一的解。Long和Soubeyran(1999)通过成本操纵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第一阶段,参与者选择博弈类型;在第二阶段进行合作竞争。博弈类型的选择受参与者和操纵变量的影响。在均衡条件下,合作和非合作的成本操纵都可能存在。Ottaviano和Thisse(2001)认为,由于跨区域交易存在交易费用,那么经济主体占用空间的活动将产生基本的经济非凸性,以致于不可能存在空间竞争均衡,并用不完全竞争模型分析产业集群。他俩的研究结论是:(1)在一个区域内,企业之间因为地理空间毗邻而产生技术外部性,从而形成产业集群。(2)不同区域的企业之间缺乏地理空间毗邻的条件来产生技术外部性,但依然有集群倾向,其原因在于货币外部性。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与消费者(劳动者)之间通过市场导向的相互关系来产生外部经济性。(3)技术外部性本质上是一个“黑箱”,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者强调其重要性,旨在找到复杂的非市场联系的关键因素。(4)货币外部性是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外部性的前因后果很清晰,能用基本的微观经济学工具来解释,如规模收益水平、企业的市场势力和商品及要素流通壁垒等。(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价格永远反映着商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所以只有技术外部性会影响效率。(6)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价格存在市场缺陷,价格变化与经济主体的得失密切相关,所以货币外部性更重要,并且货币外部性更易于理解,因为政策建议需要对相关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洞察和了解。如果仅仅用技术外部性的“黑箱”来分析马歇尔产业区,那么有可能会导致非常不适当的“南辕北辙”的政策“处方”。

六、结束语

一般地,产业集群由于综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市场或科层组织所没有的整体竞争优势。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历史绝不是序言。无论是演进经济学、路径依赖观、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还是创新理论,都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新的解释。无论哪种理论多么动听,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市场绩效是包括产业集群理论在内的各种经济理论的最好试金石。

收稿日期:2003-11-15

标签:;  ;  ;  ;  ;  ;  ;  ;  ;  ;  ;  ;  

世界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外部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