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广州 510515
摘要: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有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80例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规律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各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临床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个案管理护理;血液透析
规律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疗法[1]。临床调查显示我国血液透析人数每年都在逐渐增长。虽然规律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疗法,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长期使用透析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精神上的压力,心理上的排斥,这些不良的影响,往往会降低治疗疗效,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全面管理可以使患者治疗更为规范,提高透析质量。本研究选择规律血液透析的相关病例,运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理想成效,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32例,年龄在40~72岁,平均年龄(53.3±5.3)岁,接受透析治疗时间为4~54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症状观察、生活、体重变化、用药等方面的干预。
1.2.2 观察组 常规护理方案应用同时,重视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实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个案管理模式服务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心理,技能上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能力。②对病人实施每周2~3次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管理。由我院肾内科2~4名副教授以上医师和专科护士共同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整体管理。由医师制定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专科护士协助医师进行全面的管理,保障各项方案的落实。③建立良好的关系:专科护士协助医师为患者直接护理、评估、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在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病痛折磨和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专科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心理状况上的咨询引导。做到对透析患者的关心,对个别透析患者提出来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④建立资料数据库:建立资料数据库,做到患者信息数据库的有效管理和及时更新,医师及专科护士能够掌握患者到院进行血液透析时间和药物使用情况。在患者需要来院进行血液透析时专科护士会通过电话提醒和通知病人,并做好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记录。
1.3判断指标 以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为观察点,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记录并发症率。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各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
2.2 并发症率 观察组皮肤感染2例、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3例,皮肤感染2例,出血2例,血栓1例,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经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价值显著[2-3]。研究表明,常规护理模式往往以医务人员主导为主,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底,在整个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尤其是对存在各种疑问的患者,无法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解答,造成咨询无果,护理不佳的现象。容易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甚至是医院产生产生反感,对治疗产生抵触的心理。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持续的管理,实现了对患者的全面管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临床安全性[4]。医师和专科护士在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团队合作,还提高了我院工作效率。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中,专科护士通过培训加强了对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认识,具有正确的观念和专业的能力。对患者进行个案管理,专科护士担任起了全面管理职责,不仅能主动及时的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生理及心理上遇到的问题,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可以直接掌握了解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5]。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临床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秀羽,王旭斐,杨秀华.认知行为行为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8(20):30-31.
[2] 王新歌,燓少磊,韩晗.协调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48(3):207-209.
[3] 冷成香,曹文媚,赵岳,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698-670.
[4] 薛美琴,张玲娟.个案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4,2(49):367-370。
[5] 吴晓丹,王霞,张惠婷,等.个案管理模式在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报,2016,23(19):18-21.
第一作者:陈剑敏,1982.09.23,女,汉族,广东广州,主管护师,大学本科,血液净化护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通讯作者:陶惠琴,1966.04,女,广东,本科,主管护师,血液净化,
论文作者:陈剑敏,陶惠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个案论文; 模式论文; 规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