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和鲁迅——《鲁迅作品选读》课的资料汇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选读论文,中学生论文,当代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在前面
我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课程结束以后,除了写过一篇《关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思考》的短文,作过一个《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的演讲,并没有作系统的总结,原先为准备总结而有意保存的材料(主要是一些调查和学生的作业)也就一直压在我的书桌上,时时在提醒我:还有一件事没有完。现在,我终于挤出时间来还“债”了,却不能不有许多的感慨。已经是2008年,时间过去三四年了!对于我这个退休老人,一晃就过去了;但那些听课的孩子,却是在一天一天地成长的,他们都已经,或者快要大学毕业了。他们中只有个别人和我一直保持联系,但大多数都已各奔东西了,不知他们如果有机会看到下面将要公布的中学时代和鲁迅相遇的历史记录,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现在和鲁迅的关系又如何?还有,这都是2004年、2005年的高中生的“鲁迅观”,他们还都是“80年后”的一代人;今天,2008年的中学生,“90年后”的年轻人,他们对鲁迅又会有怎样的体认?鲁迅是永恒的“山”,而年轻人却是一代一代地流动的“水”,这“山”与“水”的关系,是永远引人遐想的。这里所记载的只是那一刻,“山”与“水”的相撞和相激……
调查一:我对鲁迅的最初印象
(在北师大实验中学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就讲了一个我在小学四年级和鲁迅相遇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们也谈谈他们自己的相遇故事,对鲁迅的最初印象,现在对鲁迅的看法。学生发言很踊跃,似乎意犹未尽,协助我上课的中学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孩子把他们想说的话写成小纸条交给我,把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整理出来:这也算是正式上课前的一次调查吧。)
初遇鲁迅,应该是在小学吧,读闰土的故事。那时纯属就是读故事玩吧,把它当作一个很有意思的童年趣事。初中接触了更多的鲁迅的东西,如《社戏》、《故乡》等,对鲁迅本人有了表层的了解,但都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诸如“三大家”(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写文章是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之类。老师还说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我的感觉是文字很拗口,有的句子明明是读不通的嘛,可老师却偏偏要讲这有它的寓意。我心想,也就是因为是鲁迅写的,要是我写的必定会挨批。
——高二(13)班 陈迪
坦白地说,我长这么大,上了这么多年的学,也读了多年鲁迅的文章,应该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但其实很多时候,我对鲁迅的理解都源于老师。初中时,我只要把老师的板书记下并背熟就可以了。自己对鲁迅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这主要是由于鲁迅的篇目背诵起来十分费劲,半文半白,令我不胜其烦,当时的我,唯一的想法便是尽快背完,永不看这令人厌烦的文章。
——高二(13)班 张宇炎
第一次读鲁迅的作品是《少年闰土》。当时上小学,觉得鲁迅的文章很特别,在文中所呈现的世界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那句“我们所望的不过是四角天空”的话,(让我)很震撼。鲁迅的文章很容易产生共鸣,总能给我一些冲击,他的灵魂透过文章直射我的心灵。他的文字凝重洗练,字字深入人心。对于他,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难以言表。
——高二(4)班 骆圆
那还是初中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学习了第一篇鲁迅的文章《社戏》,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鲁迅的那个童年太美好了,他所描写的生活场景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我很喜欢他的文章,总把自己设身处地于鲁迅的故事中。对于老师所讲关于鲁迅的评价,我一点也不在意。
——陈纾
第一次接触鲁迅,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那时候看动画片后,换台,在演鲁迅与其学生许广平的事儿,没什么印象,只记得片中的鲁迅十分不讲卫生,吃完饭就用袖子擦嘴,不修边幅,上课时散发出奇特的味道,这完全有悖于《小学生手册》,对他实在没有好印象。
——高二(13)班 左方
小学阴森的楼道里有若干名人像,一年级时班门口正对着的,便是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他和牛顿、爱因斯坦大约处于同等地位。在我的感觉里,他是严肃而神秘的。
——高二(4)班 李兮
第一次读鲁迅的文章,是在爸爸的中学课本里,读的是《论“他妈的”》。读后只觉得这是个爱骂人的怪老头。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说“他妈的”。至于人有多高,多胖,有没有胡子,我是没有多想的。我有时会想:如果鲁迅是我爷爷,他会对我怎样呢?
——高二(13)班 霍佳琳
记得初中时学写景,便翻看了《秋夜》。结果写景并未学会,反而闹得我睡不着觉。我那时并不了解写作背景,所以也未理解文章,只是被字里行间的一种压抑的气息牢牢慑住。那种窒息的气氛足以让每一个人感到不安。这篇文章立刻被我束之高阁,与其说读不懂,还不如说是没有勇气读。
——摘自南师附中高一(11)班 李羽佳作业
对鲁迅最深的印象就来自一张照片,可能是当时已经去世了的鲁迅在病榻上最后的照片,依旧是整洁,安详,极瘦。就是被他的瘦震撼了。那是第一次对鲁迅有了“人”而非“神”的感觉。
——高二(13)班 胡阳潇潇
最开始读鲁迅作品,并不觉得怎么好。但读到《论雷峰塔的倒掉》时,感觉很爽,文章一步步地在攒气,到最后一句“活该”,简直痛快极了。再以后读鲁迅的议论文,每每读完,心情特舒畅。特别佩服鲁迅居然可以不带脏字地骂人,已经到一定境界了。
——高二(13)班 程珊珊
第一次对鲁迅有感觉是到书市买书,一眼瞥见鲁迅印在书上的大头像,两撇小胡子,和那种有些狂妄不驯的眼神,觉得他挺酷,就把他的杂文集买了回来,而至今为止,那本书我只看了二十页。到了高二看了他的《记念刘和珍君》,却被鲁迅震惊了,第一次为一篇短文,而不是长篇爱情小说掉了眼泪。自此我便去看鲁迅的传记,但只看了三分之一又放弃了。又看了他的几篇杂文,二十分钟却只看了一页,我便又郁闷了。至今我仍被那种想走近鲁迅的渴望和对他晦涩的语言而却步的心情所困扰。
——高二(8)班 巩纾纾
第一次感动于鲁迅的文字,是读他的《野草》中的《题辞》。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满怀激情地在课上也吟诵,也讲解,至今难忘。
——高二(13)班 吴一迪
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他,我认为是棕红色。红色:他有一种开朗、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棕色:他硬朗,深沉,又让人不可捉摸,并使我有很冷的感觉。
——高二(4)班 史琳
似乎从懂事起,就对鲁迅这个生猛的名字耳熟能详。说它生猛,是因为这个名字藏着刀,隐着枪,可以于千万弹风血雨中给敌人致命的一击,也可以于落拓与慌乱中帮助青年重新站起。这是一个很难击退打败的革命者。我不了解他的身高,不清楚如此威严的人需要怎样一副身躯来支撑,抵挡四面八方的压力和攻击。因此,鲁迅对于我,又是模糊而复杂的。
——高二(9)班 孙辰娅
读他的文章,总感觉他是站在人生的顶峰,非常透彻地看待人的整个生命,解读得非常深,非常细。但我又觉得这没有多大必要,因为生命总要我们自己去理解。
——高一(2)班 严显
先生喊出别人不能喊的声音,揭别人不敢揭的伤疤,那些几乎人人都有的伤疤,他直视鲜血淋漓的真实和怯懦之人以平和粉饰的惨淡人生。于是他孤独,他痛苦,他勇敢。因为没有人和他一样甘愿痛苦地作心灵的旅行,因为没有足够勇敢的人接受他展现的真实,因为他义无反顾地去承受无人愿承受的孤独。“责任始自梦中”,先生的意识给自己加上了沉重而神圣又几乎不可能的使命,然而他还是要沿着根本没有了尽头的路坚定地走。他的使命感使自己无法挣脱,像火一样燃烧着耗尽生命,悲壮,辉煌,更可悲。
——高一(1)班 张铭
大家都觉得鲁迅强硬,好骂人,而我觉得鲁迅是有其温柔甚至可以说是柔弱的一面,这可以从他的很多回忆故乡,回忆童年的文章中透露出的温馨看出来。鲁迅应了时代的召唤,把自己包装起来,露出了锋利的刺。有人说鲁迅很孤独,我觉得那份孤独不是因为孤高,而是为了时代和民族,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柔弱,进行着艰苦的战斗。这也许就是英雄的悲哀吧。
——高一(2)班 张潇
他很有个性,严谨中带有不羁,深刻中带有顽童般的心情:这就是我对鲁迅的第一印象。
——高二(13)班 陈思
我读鲁迅的复杂却别样的纯粹。几年以来,只体味出他的三个“深”:深刻,深邃和深沉。
——高一(1)班 常翟子
我理解不了他的文字,在反复地读过几遍以后,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位哲学家而不是一个文学家。后来,我对鲁迅的看法不知怎的进入了一个误区:我认为鲁迅的成就,是建立在其政治效应上的。因为我厌恶政治,所以我对鲁迅产生了小小的偏见。可是现在,我已经不得不佩服他的人格魅力和他思维的深入了。
——高二(8)班 塔拉托妮
总觉得鲁迅是一个清高傲骨,即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要飞蛾扑火的浑不吝的哲人。他与所有文豪都一样,有着极为激烈的内心冲突,现实和期待的对抗是他常常处于不为人深知的孤独之中。一个孤独的人,必然有一颗极为敏感的心。他的这份敏感,也正促成了昔日这位名声显赫的哲人。
——高二(8)班 徐忻胜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让人疑惑不解。他虽然是不停地批驳封建束缚,却为了母亲或其他什么不得不受迫于封建束缚之下,而其后对女性的不负责任又实在与他的“妇女解放”的主张相悖。
——寇昕
我对鲁迅的看法是他很爱骂人,特别是别人给他一箭,他便还人十箭。这与李敖有些像。鲁迅还十分亲日,他不仅喜欢吃日本食物,还和在中国的日本人内山关系很好。鲁迅很幸运,假如他在1937年还活着的话,他一定偏向日本。鲁迅还是个偏执的人,他过分地否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
——未署名
有同学说鲁迅很爱骂人,我认为骂人有两种,一种是很愤懑的结果,是满腔怒火的宣泄,另一种是哗众取宠,是炒作。关于鲁迅的“亲日情结”,我想说,先生是一个率性的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磊落。比如他不喜欢梅兰芳装旦就说出来,他对日本的一些东西喜欢,也不会遮遮掩掩。所以我觉得先生是个很有男子气概的人。
——王金龙
作业一:我和我的父亲
(讲鲁迅从“父亲和儿子”讲起,试图从这里切入,找到鲁迅的生命和处在即将告别童年的生命阶段的高中学生之间的契合点。因此,在讲完了鲁迅回忆父亲和讲述儿子的文章以后,布置了一个作业:或者就“周伯宜——周树人(鲁迅)——周海婴”之间的关系发表意见,或者写《我和我的父亲》。结果引起强烈反响,学生反映说,从来作文写的都是母亲的爱,是鲁迅的《父亲的病》、《五猖会》、《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让自己第一次正视和思考“我和父亲”的关系,并且第一次产生了写父亲的冲动,于是就写出了很好的文章,选录如下,限于篇幅,均有删节。)
(一) 感受“周伯宜——周树人——周海婴”
1.儿子是父亲的延续。
2.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3.一岁与五十岁。
4.“我家的海婴”,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5.对孩子,鲁迅表现出的是一个老者的仁爱,耐心,细致。孩子的点点滴滴,不但记在父亲的心中,还不厌其烦地与好朋友分享,一封封书信的背后,是一个微笑,慈爱的父亲的形象。
6.儿子的细节,体现父亲的细心。
7.课本11页的图片,旁注:手腕上的纱布是父亲亲手裹的。“父亲裹的”和“父亲亲手裹的”,两个字的分量。
8.课本所选书信,1934年的几封,不到半月便有一封提到孩子,甚至六七日一封。儿子的事,说不完的话题。
9.两代人的隔阂,独立的意识,而产生不可遏制的“逃出父亲范围”的愿望。然而,“父与子”是一个永远摆脱不掉的情结。在儿子的心中,父亲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男人的形象,无论正面或负面,都会给儿子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儿子与父亲,一脉相承的延续,两代男人间生命的缠绕,无法摆脱的宿命。
10.为人父,为人子。不仅仅是血脉的纽带,或是生命的延续,而且有着天性上的默契与联系,一种精神的传承。
11.有一种感觉,儿子与父亲,儿子在成长,父亲在老去。正如鲁迅所言,“革命就要临头”。儿子企图独立,反抗,摆脱父亲,父亲在维护为人父的尊严,这是两个男人的对话。但即使如此,有矛盾和冲突,但他始终是父亲,他始终是儿子,在重要的关头,他还会依赖他的父亲,他还会保护他的儿子。无论父子间会是近于朋友或近于对头的关系,天性依然。
(南师大附中高二5班 胡若愚)
(评语:读有所思,有所感悟,很好。钱 2004年4月2日)
周伯宜:父亲的权威不可动摇,他将自己完全隐藏在“父亲”的身份(面具)中。
周树人: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新父亲”的代表人物。父亲的权威使他童年产生自卑,为摆脱自卑而奋斗,促使他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周海婴:他“幼年丧父”,但仅仅七年的相处,足以影响他的一生。比起周伯宜,鲁迅的家庭教育成功得多。他尽力发展了海婴的个人兴趣,使他不会活在自己的阴影里,但一提到海婴,我永远会想到鲁迅身边站着的那个小男孩。
(南师大附中高一8班 熊思)
(评语: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知你注意没有:海婴事实上一直生活在鲁迅的阴影下,看看他写的《我和鲁迅七十年》就知道。这是违背鲁迅心愿的;鲁迅不能左右的个中缘由,颇耐寻味。钱 4月18日)
(二) 我和我的父亲
我爱我的父亲,过去,现在,永远。
可世界上好多痛,正是因为爱。
因为他是我的父亲,血浓于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希望看见他笑,他满意,他的欣慰是我觉得很美的东西。他对于我,也是全心全意,爱得一塌糊涂,爱得没有道理。
但我们毕竟是两代人。有时我的行为他不能理解,有时他的付出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可是他知道我爱他,我知道他爱我,因为感动,所以不忍心彼此伤害,宁愿藏起自己的委屈。到头来,都受了伤。
小时候,他从来没有要求我做什么,但我都能感觉到他希望我怎么做,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于是,我自觉地按他的意思做了,两人都很开心。
再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的想法不符合他的意思,我能从他的眼神或表情中看出来,于是我违心地做了。他开心,我却不开心。
又后来,我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做了。
从小到大,我习惯了乖小孩似的“察言观色”,忽然觉得自己是那么敏感他的一切,分明向我暗示了他的不满,而我又拗不过自己的心,对不起,只有让他失望了。
他像一个被我宠坏了的孩子,原先只需一点表示就可以达到目的,而现在这暗示越来越不见效,于是暗示变成了明示,一发不可收拾。
他叹着气说我变了。
但他从不打骂,只是摇着头,锁着眉,默默走开。
这种无声的威严比皮肉之伤更锋利。
他是我的父亲啊,他是我的债,我是他的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爱!
常常幻想哪一天他不再爱我,我不再爱他,那种没有负担的自由,多愉快。我甚至企图使他透底失望而减少那份爱。再或者后退一百步,去寻找一种用棍棒表达的单纯的爱。
可我更怕,我怕失去我的负罪感,我怕失去父亲,再也得不回来。
我终于明白:我永远逃不出这份爱,过去,现在,未来……
(南师附中高二3班 鲍梦寒)
(评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爱”,这是一个很有
分量的生命命题。对此体会得很真切,也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种种复杂的感情,写得很好。钱 4月2日)
我曾经仇恨过我的爸爸。
小时候,没有自己的看法,完全按照爸爸指出的路去走。长大了,我便不愿意听任他的安排。我想拥有自己的世界,想要自己抓住自己的未来。
大概是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已记不得是因为什么事,父亲训斥了我。总之是意见不合,他想要我这样做,可我不愿意,最终也不得不听从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次又一次,他像一个霸主,统治着我。这是家,不是他的领土;我是他的女儿,不是他的臣民!就在这时,我在心中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定要比他强!
我以沉默来反抗着他对我的压迫。在家里,我尽量避免和他说话,甚至是同桌吃饭。要是不得已,真的同桌了,我也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钻进我的房间,用一道硬邦邦的门,把他关在我的世界外面。
虽然现在,仇恨已不复存在,但我和爸爸之间的门依然存在。我也尝试过去打开它,可它总像被什么东西拴住了,纹丝不动。但愿时间能冲淡一切,我会等待并尝试打开门的每一个机会。
父亲像一座山,他脸上的表情总是毫无暖意,如山一般凝重的颜色。而这种如山一般的雄伟和厚实,让我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
在童年时,我一直以为山是不会倒的。
可是,有一天父亲突然病了。我推开父亲的房门,我呆了。
这是我那个如山一般坚强的父亲吗?见我进来,父亲笑了,聚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关爱,他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还没等说出来,又继续呕吐。我第一次如此靠近父亲,岁月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已经不能掩饰了。我想说很多的话,张开了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望着渐渐停止了呕吐的父亲,有种感觉涌上心头。就在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曾经误解和遗忘了多么重要的东西,自己欠得太多。
我才明白,原来山也会老。
(南师大附中高二6班 李立)
(评语:很喜欢你的文字。“原来山也会老”,这一句更具震撼力。钱 4月1日)
我和父亲的关系,可以说是很简单的:几乎完全由我的学习成绩决定。上学以前,爸爸几乎不怎么约束我,我每天就是玩,非常快乐。上学以后,情况直转急下。父亲好胜心极强,一定要让我比别的孩子强,每天一定要得一朵小红花,作业一定要全对,成绩一定要第一,……我自然不能一定做到,就免不了挨骂甚至挨打。四五年下来,和父亲自然是疏远了。到初二,我的成绩排到了年级的第十几名,并且一直保持到初中毕业,我和父亲的关系就一直还好,周末还会一起看看球赛。但在平时,我俩还真没什么说的。
想到人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父女之间的关系,竟然要由分数这种东西决定,我真的感到非常无奈。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事实就是这样。
(南师大附中高一8班 惠晶)
(评语:用平实的语言写和父亲“简单”的关系,我读了以后感到心酸,并且想了许多问题。谢谢你的文章促使我思考。钱 4月8日)
我很爱我的父亲。
然而父亲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我也正秉承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几乎从未促膝长谈过。我和他之间最频繁的交流,便是他敲敲门,蹑着步进来,在我桌前放一杯清茶,蹑着步又出去。现在想来终于有些愧疚,那一刻的静默,是他默默的付出,和我的不知不觉的接受。倘若我当时说声“谢谢”,至少对他显得公平些。
(南师大附中高二6班 孙国力)
(评语:大爱是无言的,要学会用心去感受。钱 4月10日)
我在成长,早已成了一个他无法理解的人。我的追求他不明白,也不会懂得。但他是希望我好的,也许正是“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他不能够,但他大胆地放手让我去闯,期待我去达到他所达不到的高度。只是,很可悲的是,他从未想过自己去飞,他甘愿做笼中之鸟,只求得生理上的安宁与满足,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真的老了。
现在我更是难得回家了,外面的世界的艰辛让我有所体会,每当最痛苦的时候,我也会不禁跑到顶楼去看星空,然后思念那不能飞的鸟儿,从而获得起飞的力量。
这是我所希望也许正是他所希望的:踏上他的肩,飞过他的头顶,去过那比他更好、更充实的生活。
(南师大附中高二3班 戴婷)
(评语:因为自己的成长,而发现和父亲关系的变化:童年时代心目中的“英雄”,突然露出了“平庸”或许是“更真实可感”的一面;但仍希望父亲和自己一起飞,父亲却“消磨了当年锐意进取的斗志”,安于现状了,于是感到“父亲老了”,自己要远离父亲继续高飞了;却依然在“思念”父亲中获得“起飞的力量”:真切地写出了这些微妙而复杂,因而更加值得珍惜的情感,文章也格外动人。钱 4月10日)
在我还小的时候,父亲便舍弃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从家人遮掩不住的言谈中,我了解了一切。我对父亲有着一种不明不白的感情。说爱,他的所作所为不能让我去爱;说恨,又有哪个子女会彻头彻尾地恨自己的父亲呢?我矛盾。有时总觉得命运的不公,连一个倾注所有的情感去爱自己父亲的机会都没有。我与父亲的隔阂不像鲁迅那般,我们之间有陌生人的感觉。我和父亲没话说,说也是尴尬的,不自如的,甚至我叫“爸爸”的时候,也是那样的涩。这尤使我觉得悲哀。可我明白,爸爸是爱我的,就在他离开那一刻也是爱我的,这种爱只会与日俱增。父亲总试图和我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那真诚的充满爱的眼睛望着我,可我总是把心门关闭,不愿对他敞开。我心酸,想必父亲看了这些文字会很难过,可我要对父亲说,我是爱您的,只不过这份爱隐藏在了我内心深处,每次看到父亲黑发间日益增多的白丝,每次和他拥抱时嗅到他身上浓浓的烟草味,我都会心疼。可是这种隔膜感使我连对他说一句关心的话的勇气也没有。其实,我们在不在一起不重要,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幸福。他离开了这段不愉快的婚姻,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我心里是很为他高兴的,只是这高兴里掺杂了些许苦涩的味道。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包括父亲自己。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3班 陈迪)
(评语:因为鲁迅描述和父亲的隔阂的文字,而触动了自己的隐痛,却也因此获得审视内心世界的机会。我读的时候,眼睛都湿润了。真的,“每个人都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包括父亲”。而且也只能祈祷:愿每一个人经历了痛苦之后,都找到自己的幸福! 钱)
作业二:我读……
(在“感受鲁迅”,和鲁迅产生生命的共鸣以后,就进入“阅读鲁迅”的教学环节:通过文本细读,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思想美。于是就有了学生自己的创造性的解读——)
我读《我的第一个师傅》
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奇文,如此写和尚,写如此的和尚,中外少见。
无论是师傅,还是师兄,个个都率真而有个性,大有别于和尚传统的古板、静默形象。而且都犯了不少戒,佛门看来也许是罪过,世人如读者我却喜欢得很。也许是这样的和尚作为人来说更像“人”,自然而真实的“人”。
请看龙师傅“恋爱”那一段,从戏台上一展风采,到身处险境,再到后来柳暗花明,遇见未来鲁迅师母,情节一波三折,结局是大欢喜,俨然一个颇浪漫的爱情短剧。主人公一副“五陵少年”的“情郎”形象,哪有一点和尚的拘泥与刻板。加上鲁迅欲说还休的“不甚了然”,留给读者无限的好奇与遐想。
写这样的文章,不仅要有驾驭文字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自由的,无拘束的,本真的心。我想鲁迅所赞许和奉行的生活方式也从此文中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最自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正常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这样的生命健康,完整,活泼,阳光,而不是被种种教条和戒律所包裹住的病态、残缺、压抑、阴暗的各式嘴脸,而这样的嘴脸在中国是很不少见的。
但也正因为还有那么一部分如鲁迅和他笔下的那群和尚们存在着,健康地生活着,在这个飘满了道学家和“正人君子”们的口臭的社会,这个仍有许多不健全的压抑的生命的社会,还有几分清新的空气,也还有希望。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班 牛耕)
(评语:读出了鲁迅无拘的文字背后的健康、自由的生命形态,这是你的一大发现。由此生发的感慨,令人深思。钱)
我读《雪》
鲁迅笔下的雪很美,有强烈的动感。我把它称之为“孤独的舞者”。因为孤独,所以漫天飞旋时的激情更让人震撼;因为孤独,所以义无反顾地挥洒生命时,那种魄力让人动容;因为孤独,所以独自舞动下去的毅力让人赞叹。飞雪中,我似乎看见了一个坚毅地步步前行的鲁迅。
但这绝不是一个孤冷的形象。阅读中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温暖。我仿佛看到鲁迅脸上挂着温暖的微笑,在他的文字背后静静地看着雪和雪中的孩子们。鲁迅的博爱情怀让冰雪也有了温热的感觉。
鲁迅选择了雪,却又把它说成是“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为什么鲁迅不选择雨?
雪和雨本是同一种物质构成的,差别只在处于不同的状态,就有了不同的属性。雨是柔于雪的。因为它无法控制自己的去路,在风和引力的作用下,它别无选择的皈依,在落地之后,它必然朝着地势低洼之处流去。它没有意志,它永远依附于得风得势的人。而雪,当它经过冰寒的淬砺,有了自己的形态,结成片打着旋儿下来,纵然仍不免落地的命运,但它始终不渝地抗争着,落地后固守着一方土地,只有当太阳无情地将它融化,才完结它固执的一生。雪经历痛苦而生,经历痛苦而死,在一生一死之间,完成了H[,2]O一族光辉的历史。
(南师大附中高二3班 陈晓娟)
(评语:感觉鲁迅式的冰冷中的温热,发现孤独中的坚毅,更思考雨和雪的不同属性与价值:这都是创造性的解读,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就在这里。钱)
我读《腊叶》
残缺是一种美。当美好的事物被打碎以后,你才会恍悟它曾经是多么美好。《腊叶》中“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边”的那片枫叶,会让人有种心底的难过。落叶归根,当你脱离你所恋着的,走到生命的那一端,岁月的烙印,让你苍老而且丑陋。不过也并非如此。你有没有被垂死的老人搭在床边干枯的手感动过,你是否被病人沉重的咳嗽和无奈的潮状的呼吸震动过?如果有,那么你受过悲剧美的洗礼,你也一定能感悟这“将坠的病叶”的美。
(南师大附中 孙国力)
(评语:视病叶之美为残缺的悲剧美,确有新意。钱)
我读《铸剑》
我第一次阅读《铸剑》,曾惊讶于对眉间尺砍下的头颅的描写:“秀眉长眼,皓齿红唇”。如此美艳的头颅,却肩负着复仇的使命。而这种美又是建立在残破的肢体上的,正如废墟上盛开的鲜花,充溢着“恶之美”,不能不让人震惊。然而,我们发现在眉间尺的出场,却未曾有过如此细致的外貌描写,甚至于在复仇的路上,眉间尺还是“肿着眼眶”的,如何在自刎之后却变成了一位美少年?
我们注意到,在小说的开头,眉间尺表现出了性格中善良、犹豫、软弱的一面。但在自刎之后,这一切似乎都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美艳背后近乎邪恶的诱惑和对对手的残忍。看来,自刎是一个转折点,是性格转变的外化。他的头颅与身躯分离的同时,性格变软弱,善良的部分也被分开了,善良似乎也不再成为一种美德。眉间尺似乎变成了一个邪恶的天使。但他身上天使的一面真的消灭殆尽了吗?他在与王的对战中处于下风,是因为王的狡猾,还是他本性里残存的怯懦?在他的咀嚼肌一张一合的撕咬之中,是否又体会到了杀老鼠时的感受?眉间尺毕竟只有十六岁!
复仇的主角是眉间尺,复仇的策划者与执行者却是另一个人——宴之敖者。鲁迅对他的描写是一个“黑”字。平心而论,这样的描写不能算很突出,古代多少侠义之士都是一身黑色的。直到在杉树林边写了他的“两点磷火一般”的眼光,才让读者明白:这不是一双普通的眼,是从地狱里来的眼;这不是普通的侠士,这分明是一位地狱来客。
进一步,在宴之敖者与眉间尺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原来,这场复仇是将正义、侠义排斥在外的:“仗义、同情……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这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黑衣人(也是鲁迅)所关心的,只是复仇本身。甚至,我们可以从黑衣人的语言中听出他对复仇的渴望,正如鲨鱼对血腥的敏感。这时再看他一身黑,似乎又有了一些神秘感。再配上他的冷峻的外表,“鸱鸮”一般的声音和那几支神秘的歌,我们似乎同样能感到一种诱惑力。和眉间尺的诱惑一样,带给人的是对复仇本身的渴望,一种恶的力量。这两个人后来的表现是如此的相像,使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假使:黑衣人正是眉间尺的复仇性格的一个升华。
复仇的对象是王。一方面,鲁迅详细描写了他的铺张,他的荒淫无度;另一方面,却对他的外貌模糊化,连名字也模糊,是只用了一个“王”字。我想,这不应该只是想用他代表统治阶级,而是想用他代表普遍的被复仇者,或者说是普遍人类,因为如前文所说,这场复仇已经摒弃了正义、善恶。进一步,我们可以把复仇看作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象征,象征着抗争,不妥协,对对手的不妥协,人与人之间的不妥协,人和自然的抗争,人与社会的抗争,甚至是灵魂与肉体的抗争。所谓的“复仇”,不论成败,也许正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终究说来,《铸剑》仍是一部悲剧。它的“悲”,不在主角的死去,而在于结尾“看客”的出场。复仇者并没有打败被复仇者,被复仇者也没有打败复仇者;最终的胜利者属于看客们。这场摒弃了善与恶,跨越了生死的复仇终于在看客的目光中变得毫无意义,变成了一出荒诞的滑稽剧,空中飞舞的一张苍白的废纸,或者,用米兰·昆德拉的话说,这场复仇成为了“不朽”。这种不朽,是一种无奈,一种痛苦,它的存在,宣告了人性的死亡。
然而我相信,鲁迅是不会如此悲观的。尽管我找不出足够的证据,但我仍然记得这样的一段描写:“(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这样的境界,似乎让两位地狱的复仇者变为了升天的圣徒,又好像圆寂的法师。这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复仇的抗争,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心的平静。
(南师大附中高二2班 陈桦)
(评语:这是真正的读书“心得”,它是你自己的独特体味与理解,而且有深度,并自成一说,因而难能可贵。钱)
作业三:我之鲁迅观
(以后,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思考、研究、言说鲁迅”,于是,就有了《我之鲁迅观》这样的作业,其实就是考题。这是在第一堂课就说明了的:课程结束,要交这样一份报告,据此而评定成绩。要求,也是评定的标准有三:要说真话,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要言之有理,无论批评或肯定,都要讲出道理;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众声喧哗的“鲁迅观”,选摘如下。)
对我来讲,鲁迅著作中没有黄金屋,却有拆黄金屋;没有颜如玉,却有批颜如玉;没有千钟黍,却有克千钟黍——鲁迅把国人认可的世俗福乐统统拆散了,把普通人的人生梦都打破了,却给了我们陌生的东西。其中有大宗师的智慧,有墨子“遍从人而说之”的救世热情,有尼采提着鞭子逼人进步的执著,有嵇阮的歌哭,有希腊悲剧,有瓦格纳,有摩罗诗力,有福柯,哈柏玛斯,有战斗,也有休息……这些使人悚然惊觉的,百科全书式的存在,这个“虚拟的”,有战斗,却与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血肉相连、神气贯通的世界,敏锐人的眼睛,敏感人的心灵,洗练人的头脑,强大人的力量,健全人的体味,其功用我觉得近乎重造了一个“人”,鲁迅也就因此成为我心目中塑造现代中国人格和国格的真正的“国父”。
鲁迅的精神像一个父亲。鲁迅之“仁”,首先应从此出发理解;鲁迅之为“战士”,也应首先从此出发理解。瞿秋白说鲁迅是莱漠斯,是吃野兽的乳汁长大的,但他对阻碍新中国前途的旧思想、旧道德、旧制度“兴风狂啸”,却是为了“小于菟”们“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看看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看看《我之节烈观》,鲁迅几乎在代全中国的父亲设计,代全世界的男子谋划。而他采取的行动,便是“掮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一种《隋唐演义》中手托千斤闸的无名英雄的作为。当然,这一戏剧性的姿态,仍隐含了青年鲁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浪漫想象,并为郭沫若等文化英雄熟能生巧。不过,它之所以不同于“伪士”或文化弄臣的作秀,就因为鲁迅是在穷一生之力,实行之,见祖杀祖,见佛杀佛:无论假借了什么美名,窃取了什么大义。他搞文艺,教学生,像宝贵眼珠一样,精心培养之,让它发育,壮大,但又提防着它像“十世单传的婴儿”那样,成为温室中的花,从而野蛮之,如禽鸟之教搏击,培养它在饿狼成群、风沙扑面的世界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我想,只有做了父亲的人,才能真正了解鲁迅的喜乐境界,只有充满父爱的人,才能真正接近鲁迅的精神。
鲁迅的精神也像一个教师。他本人不仅充当过中学和大学的教职,出任过教育部的官员,而且一直心仪的模范也多是像藤野先生这样的人。有人认为鲁迅青少年时代缺乏一个能作为榜样的父亲,想想北京西三条故居卧室案头,那认真、严肃、睿智的面容,抬头目光就能触及,他未必不是鲁迅潜意识中理想父亲的替代。在我看来,鲁迅的父亲气质与教师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热切,他的激愤,他的颓唐,他的怀疑,他的悲悯,他所有的矛盾和痛苦似乎都与一种教诲的精神相联系。而鲁迅与青年与学生的关系,却最终从所谓“师道”的等级秩序中彻底摆脱了出来。鲁迅虽天然具有师长风范——这从他与许寿裳的朋友关系,与许广平的伴侣关系,与周作人的兄弟关系中都能看出来——,但他却并不以导师自居,并不动辄视青年为弟子,纳才俊于门墙,而是以“梯子”、“孺子牛”自况,因而也常被“聪明”的青年,“老实”地利用,以至高攀后的俯视,收获日的宰杀,也成为其人生际遇的一部分。周作人一直看不惯鲁迅接近青年,尤其是在和青年的相互关系中展开其思想,文学,乃至生命。但比较起来,鲁迅与学生、青年的关系,显然比周作人之于俞平伯、沈启无更具现代性。在鲁迅躬身践履的启蒙,乃至教师伦理中,或许隐藏着他对传统师道的真正改造。
当然,鲁迅的精神不折不扣是“人”的精神,其类父亲、教师的精神,不过是抽象的“人”的精神的感性化,具体化而已。读鲁迅,我们像白莽一样易感于其精神的威压;但却并不因此后悔与他的相遇。因为鲁迅的“父亲、老师——启蒙者”的气质植根于其活生生的生命感受之中,蕴含在他一生追求的“立人”目标之内,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进步和成长的资源。不是说启蒙就是要人摆脱精神的不成熟状态,有能力和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吗?鲁迅一生对国人所期待的,不惜耗费生命以追求的,其实只是助人为“人”而已——希望同胞无论内外公私,无论个人民族,无论人际国际,无论为生存,还是求发展,在各方面都能有正常“人”的感觉,知觉,情感,精神,有能表达这些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化,有能无悖乎其旨趣的健康、尊严的生活。
鲁迅的关怀纵贯了长幼,跨越过卑贱,横遍着男女,如江河浩浩,如电火炎炎,如手术刀,如苦口药。在这个意义上,其笔下所揭示的生活无非两种:一是有“人”的内容而无“人”的形式的生活,如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子君们的追求,痛苦,颓唐,绝望,甚至堕落的生活。一是如华老栓、七斤、祥林嫂等“老中国儿女”的不觉悟的生活,特别是阿Q,一个不仅未具备作为“人”的理性、情感的主体性,连动物般的感知、意志的主体性,也时时为“精神胜利法”所取消,歪曲的可耻生命。当然,还有第三种生活——合乎人性,贯穿着人道精神,打开了主、奴死结的新生活,只是它并非存在于现实,而仅仅存在于鲁迅的价值理想之中,是他经过长期的探索,好容易才找到的,用以批评社会和文化的依据。
对于鲁迅,我确信只要自己读,自己想,自己接受,自己解释就够了,既毋说什么指导,也毋须交流的。
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我们只有一个鲁迅!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9班 王超然)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毛泽东说的。鲁迅是受伤的狼:这是增田涉说的。鲁迅是不安的灵魂:这是钱老师说的。
鲁迅什么都不是:这是我说的。
鲁迅没有资格当圣人,因为圣人需要“一无错误”,他做不到。
鲁迅当不上贤人,因为贤人需“清澈,恬淡,从容”,他做得不够。
鲁迅也不是个“好人”,因为“好人”不需要的“不忍耐,刻薄,清醒,直言不讳”,他都有。
鲁迅不是一个超人。超人的思想是开天辟地的,鲁迅的思想却能找到原型。他是个“拿来主义者”,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能拿来的他都拿来了。
鲁迅不是“战士”。因为“战士”的目的就是取胜,为了取胜,任何东西,特别是弱者的东西,是可以牺牲的。而鲁迅可以牺牲的,只有他自己。
鲁迅不是奇人。因为奇人的生活是非常态的,而且总能逢凶化吉,如有神助。而鲁迅的生活非常正常,他和平常人一样,该躲的时候也躲,该累的时候也累,该病的时候就病,该死的时候就死。
鲁迅不是看透红尘的人。因为透了便破了,鲁迅最多只是看遍红尘。
鲁迅不是自由的人。因为“没有人能完全自由,除非所有的人都完全自由”(斯宾塞)。还有很多人没有自由,所以鲁迅只是不自由而争取自由的人。
鲁迅什么都不是,却什么都是。
鲁迅是真人,为真实而活着的人。
鲁迅是有文化责任感的人。他的文字,是发自内心的呐喊,神圣地充溢着社会良心。
鲁迅是斗士,有斗不死的精神。朋友吃不消他,敌人被他烦死。他的生命里有一股力量,是一团火,永远折腾没完,燃烧到死。
鲁迅是伟人,是集大成者,又有自己的创造,深挖下去,挖出别人没挖到的东西。
在历史的动荡期,转型期,过渡期,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连接的时期,需要出一些人帮助完成这样的过程。一些平常的人因为这样的特殊使命而不平常。
鲁迅就是这样:历史需要他给中国一声惊雷,于是他出现。他的才学,敏感,他的复杂性格,他的怪脾气,都不过是完成这个使命的条件:要打出响雷的云当然得带有更多的电荷。
鲁迅本来就什么都不是,鲁迅只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这种必然产生的一些特质与表现的载体。
(南师大附中高二3班 鲍梦寒)
我想从“鲁迅和人民的关系”这一角度去看鲁迅。
提起鲁迅,自然使人想起“民族的灵魂”这几个字。鲁迅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人民而奋斗的一生。他写慷慨檄文,发激昂言辞,是为了唤醒民众,为了拯救中国,为了老百姓可以过上“人”的日子。但鲁迅既不是激进政党的一分子,也不是政坛上的活跃人物,他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人,他选择了一条很特殊的拯救中国的道路,而他竟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走到最后。他的道路的特殊性就表现在他和人民的复杂关系,这有三个层面。
鲁迅之于人上。鲁迅是这个民族首先觉醒的人,他从一般民众中超脱出来,就有了别一样的眼光。国民的种种劣迹是鲁迅一生最痛恨的东西,形成了他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到最后鲁迅也没有缓解与改变这样的紧张。鲁迅非凡的洞察力是他不能为普通大众理解并时有冲突的原因。比如,当中国的大众对日本的普遍态度,不是深恶痛绝就是谄媚示好的时候,鲁迅却在普遍的狂热中保持清醒和冷静,不但不避讳与日本人交流,而且号召向敌人学习。鲁迅的这一态度,使他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今天,还被许多人视为“敌人”。
鲁迅之平于人。鲁迅之所以对国民性有那样深刻的洞察,是因为鲁迅自己一刻也没有脱离人民的圈子。他不愿意、也不曾离开普通的民众,尽管他对于这个阶层有太多的失望和责备。正是因为他全心认为自己属于这个圈子,他才会为自己无力改变的现状而承受那样多的痛苦。鲁迅说他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其实这闸门是鲁迅为一切愿意走出黑暗,最终觉醒的中国民众所肩起的。而且他希望愚民消失的时候,就是自己消失的那一天。鲁迅愿意和不觉醒的愚民一起留在旧时代里:我想,这也可以表现鲁迅和人民的平等吧。
鲁迅之于人下。鲁迅说:“多数的力量是伟大,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如何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得些自己满足。”鲁迅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他才愿意成为不觉悟的愚民变为觉悟的良民所需要的那块垫脚石,还希望觉醒的青年和他一起去调动人民的力量,并注入“明白的理性”和“深沉的勇气”,促进人民力量的积极、健康的正面发展:这也是鲁迅所找到的道路和他自己的使命。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3班 胡阳潇潇)
我读鲁迅,最注目的,是他的关于生命意识的各种命题。其中有对“生命个体”的思考:“张扬生命力(生机,奔放,反抗,过程)”,“生命的自由独立”(精神与思想的解放,反奴役);对“生命群体”的观照:“生命意识(反漠视,反吃人)”,“生命的关爱(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弱者本位)”,“生命传承(幼者本位,青年责任,未来的路)”,等等。对生命个体的珍惜、眷恋,对整个生命长河的责任与期望,构成了鲁迅思想与情感的核心轴。在文化,伦理,社会,政治,艺术的各个领域的种种论战之中,他始终站在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层面,以生命为基点,衍生出种种立场。这便是为什么握笔怒目向刀丛的鲁迅会有悲天悯人的博爱与苍凉,尖锐辛辣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与痛苦,令人心悸:这也是鲁迅之为鲁迅。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4班 李兮)
我对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一点疑惑。在某些方面,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中国人有这种劣根性。但是,我也坚决地相信,这种所谓的劣根性,外国人也是绝对会有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吃人现象是一个不可辩驳的客观事实。但是,外国的吃人现象,实际上比中国的要严重得多,要狠毒得多!因此。这种劣根性,应该改一种称法,叫做人类劣根性。就是因为鲁迅把一个世界性的,人类共有的劣根性全部加在我们中国人头上,我为中国人叫冤,并且感到十分的不爽。
(北大附中高二10班 李荣观)
都说鲁迅“好骂人”,却不注意鲁迅的骂(批判)有两个特点。
他的真正对手,是一种思想,一种体制,比任何具体的人和事都棘手。因此,他是通过骂具体的人和事批判背后的思想和体制的。
我不认为鲁迅的批判是高高在上的,因为我想一个好的作家一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比如福楼拜在写包法利夫人之死时异常悲痛,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包法利夫人的生命中。鲁迅亦是:阿Q、孔乙己可笑可悲,难道他们身上就没有我们一切人,也包括鲁迅的影子吗?鲁迅早就说过,他是更无情地批判自己的。
(北大附中 范潇潇)
我们需要鲁迅。因为现实的中国,浅薄的思想太多了,深邃的思想太少了。装模作样的思想太多了,实实在在的思想太少了。虚伪的思想太多了,诚实的思想太少了。
鲁迅精神是我们民族振兴最具价值的资源。近代思想文化界,某一领域超过鲁迅的大有人在,但在整体超过的没有。鲁迅就是这么一个整体的精神资源。我们可以挑战鲁迅,但前提是必须整体地理解鲁迅。如果不能做到整体理解鲁迅,那他的挑战是没有意义的。
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揭示了人性弱的方面,他不仅仅是批判,他的思想是一种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他的人生哲学、精神哲学,为我们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生命文本,也使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3班 迟钰博)
我觉得鲁迅是个预言家。他不仅属于他那一时代的人们,更是属于现在,或许永远。我看鲁迅的有些观点是永恒的,不因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改变。他的话,在八十年后的今天仍有意义;他的做法,在八十年后的今天仍有人效仿。因为人类的历史是漫长的,对于整个社会却是短暂的,这也许就是鲁迅的“千年意识”,以千年的眼光和观念来考虑人类的历史发展,这使鲁迅的某些方面永远不会过时。
(北大附中高一1班 郭晨菲)
我最喜欢的鲁迅是会在绝望中活下去的鲁迅。路是每一个人自己开辟的,没有人知道前方是否是希望,踏过的荆棘又会重新长出来。但生命给生物的路却是唯一的,即是不能牺牲在原地,生命即是好好活下去。这一点,鲁迅和我们是一样的。
(南师大附中高二8班 苏梦寒)
我对鲁迅的第一个“观”感,就是他是“生活”的,他的思想与文学都像生活本身那样鲜活,充满生机。这有两层意思。首先他写的东西,不是空洞的,冷血的,而有着和我们相贴相切的体味。比如,我们这些学生都厌恨背书,这回读鲁迅的《五猖会》,我就惊喜地发现,鲁迅也是如此,而且还想出更精妙的比喻,什么“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这位出口成章的大文豪,原来也和我们一样啊!还有一层,他几十年前写的人和事,有好些今天依然“活着”,说的话还保持着新鲜的活力,鲁迅自己也永远活着,在和我们对话,交流。
(南师大附中高一8班 沈晓玲)
“聪明人”看透了社会,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圆滑,可他们在这世上活得最好。“傻子”没有看清这社会,就不顾一切地向自以为的希望奋进,往往招致失败,最终等待他们的是灭亡或变成聪明人。
鲁迅是“过客”:他看透了社会,却选择前进。因为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他,明知前面是“坟地”,也要往前走。
这是怎样的勇敢者!
(南师大附中高二1班 杲辰)
他是个朋友,他是个坐在大树下讲故事的长者。唯一不同的,是他比别人多了一样东西:勇气。
(南师大附中高一6班 韩沁宁)
在奋进中寻求深刻,在深刻中不断奋进,这或许就是鲁迅的一生。深刻使他免于盲目,察人之所不察;奋进使他免于停滞,往常人所不往。
(南师大附中高一2班 丁俊)
鲁迅是“现代社会的原始人”。他之所以会恨会骂,是因为他不会像现代人那样刻意地雕琢,掩饰。他只会真诚地,按人的本性,原始地去爱。这正如鲁迅与海婴的父子之情。没有那种叫父权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父辈对子辈的天然的没有任何杂质的纯洁,平等的爱。
(南师大附中高二8班 郭文超)
看鲁迅的文章,总有种先知者有罪的感觉。他是将整个民族的灵魂都压在了自己肩上,一步步爬上高山。整个中国的哀痛轻了,他却倒了。
(北大附中高一3班 徐笑蓥)
鲁迅永远是独立的。他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去思考,就保证了他即使参与了团体的活动,也会坚守自己独立的判断,批判式的思考。因此,他总是团体中的异类。鲁迅同情、支持革命,但也不把革命绝对化,不相信它有终点,终点就意味着凝固。
因此,他于支持中也有怀疑,保持着距离,因此得以看清革命掩饰着的东西,保持着自身的独立。
(北师大附中高二13班 吴一迪)
他的心底、思想是坦荡荡的,他的人格更是坦荡荡的。只有一个真实的、没有任何杂念的纯粹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的坦荡。鲁迅真实地生活与真实地思想,他不想对人们隐瞒什么,只想捧出一颗沥血的真心。
(北大附中高三7班 谢铮)
他的笑声的朗朗让我为之一震。
他有一颗童心。他心中自有暖意。
因此,他的文字常常让我的生命豁然一亮。
(北大附中高二5班 侯媛媛)
让我走近鲁迅的,是他的文字。我只是感性地去触摸,融入他创设的意境,听他内心的呼唤,然后感觉他想表达的情感。
看鲁迅文章,常有一种朦胧感。因为他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复杂,可以感受,却难以明言。
读鲁迅文很舒服。尽管会引发一连串痛苦的思考,而且还想不清楚,但是,某一句话,某一两个场景,就那么清晰地留在你的脑海中,因为他说到你的心里去了。他揭露的现实是那样的令人痛心和无奈,但我的心里仍然是很痛快很亮堂的。
更有那些奇幻色彩的文章。因为想象太离奇,而若纠缠于此,生生地想拽出其对应的特定象征本体,对于文章其实是一种蹂躏。鲁迅的奇思妙想,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目的性,何况字里行间已然传递出他想要表达的或沉重或美好的情感了。我们或许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从非常途径来的情感上。
我常惊叹于他的作品中浓烈的色彩。最让我迷恋的是《死火》,那一句“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冰莹剔透中的鲜红,神秘而具有极强的撞击力。还有《复仇》,带有一丝血的味道的些微暴力的美,令人惊骇不已。
鲁迅很擅长对矛盾的思考,也很欣赏矛盾带来的美感。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写到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凌辱》:在最残酷的苦难过后,“只见一路的野草都被蹂躏,……较远之处,却站着可爱的小小的葵花”:那正是绝望与希望的共存。
我读《父亲的病》,父子间那种微妙的感情,对话,是极其难写的。读完以后,我把书合起,闭上双眼,深呼吸一口气,任那血液中的亲情在内心翻滚。
鲁迅最能触动我的,是他对于沉默的描写。那是一段浓黑的夜色中的生命体验,某些很静的夜里,我也曾体会过那内心夜色积淀的感觉。
(北师大实验中学 陈思)
即使最尖锐的语言,也不及他的文字一半的杀伤力。那样的文字,是露骨的,是折磨丑恶灵魂的,可以轻易地把一具具无聊的肉身击得支离破碎。
那种文字,即使把他放在角落,同样可以让偌大的房间充满光明。
他的世界,是灵世与现实的游离,是魔鬼与天使的交替,并且是高尚与低俗的并存。硕大的矛盾制造出天衣无缝的和谐,找不出一丝瑕疵,或是否认的缘由。
犀利的剑,在麻木了几个世纪的中国人的身上,刺出了一道几个世纪都无法痊愈的伤口。就是这看似丑陋的伤口,足以使中华民族在舔舐中成长。
这样的鲁迅,还能否让你忘记,这样的中国人,还能否再次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我们不得而知。恐怕我们能做到的,是作为中国人而活着,并且是作为一个肩上时刻因那个剑伤隐隐作痛的中国人而活着。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3班 齐玉)
他的语言极其犀利,让人读完不禁有寒气彻骨之感。有时,他的文章又好似一把没有锋的重剑,就像《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那一把,仅剑气即可伤人。在他看似平淡,有时甚至是平和的语言中,蕴藏了极具张力的波涛汹涌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极其复杂的,常常是怀念,悲痛,愤怒,迷惘等多种错综情绪的纠缠。他的文章的容量太大了,又似乎太重了,有时就略显生涩。鲁迅的文章是绝对不可以用来消遣的!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3班 左方)
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从未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粲然过,而写在满纸的是朴实与诚实。正如鲁迅其人,“貌不扬,气却正”。
(南师大附中高一5班 郑亚敏)
读先生的白话文,是在求知,也是在被拷打。先生的文章我不敢重读。
(北大附中高二13班 朱蕊)
读《野草》里那些不解的文字,略过对语义的纠缠,聆听那一个个方块字最原始的声响,在恍恍惚惚之间,仿佛就听到真实的鲁迅的语言,不是斯文的人的软语,却极像野性的兽的呼喊。
这个世界的语言,有种种被默认的规则和禁忌,声音发出前每每在喉间打个转,过滤掉不合时宜的部分。于是天下太平,一片光明。我们的耳朵也慢慢退化,变得脆弱得经不得高分贝的声响。因此,鲁迅注定孤独,永远站在表达的边缘。
但他的意义恰恰在这里。阅读鲁迅有很多的理由。对我来说,可以在喧嚣退去的夜里,听鲁迅在旷野中的呐喊,听绝望而震悚的“真的恶声”,借此挣脱灵魂的枷锁,把握住一些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莫大的收获与幸福。
(南师大附中高二1班 牛耕)
初读鲁迅文字,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转念之间,却已足以使人惊出一身冷汗。
(南师大附中高二11班 马相伯)
今天来说说“我和鲁迅”,不为别的,只是要记录下,我的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
小学没有印象。到初中,对他的印象荒唐的好,反正是老师说的,他的作品“表达了爱国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好,好,好啊,你好我也好啊!至于他的文章哪里好,怎么好,我根本就说不上来,甚至他的任何文集我碰都没有碰过。
这种盲目的崇拜持续到了高一。叛逆的时代到了,开始怀疑一切权威:别人都说他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可他对中国革命到底做了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呢?他不停地揭露揭露揭露,不停地说社会黑暗黑暗黑暗,然后呢?他做了什么改变这个在他眼里漆黑无比的世界呢?他提出什么有效的方法了吗?好像没有吧?他天天把世界看得如此黑暗,他的生活能幸福吗?……
高二初,北大钱理群教授到我们学校来讲《故事新编》,听了以后并没有改变我的怀疑,但却隐隐感觉到了鲁迅的深刻,同时又很郁闷。那时我们正在读房龙的《宽容》,因此对鲁迅的尖刻觉得很不舒服,我怕看到他荒诞故事背后那种令我不寒而栗的东西。
真正开始接受鲁迅是在高二上半学期几近结束时。语文课上我选择了一个专题:探讨“阿Q与中国国民性”。那时我正在经历挣扎,正在寻找人生的意义,正在彷徨地看着未来。《阿Q正传》里的一段段话让我感到惶惑,惊觉,突然发现就在身边,就在自己身上,带着那么一点阿Q的影子,刚想抓住,却又跑了……这是从未有过的阅读经验:读得惊心动魄,隐藏在我心中的什么东西蠢蠢欲动了。就在这时候,鲁迅先生的面孔有些清晰了:神情冷峻,目光如炬。
看到了一个伟人的存在,抓住了一些鲜活的东西,心中也有什么东西开始燃烧。就在这时,钱教授又来我们这里讲鲁迅了。我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多样的鲁迅,鲁迅在我心中活了起来。他鲜活的思想,影响了十七岁的我,我的思考方式因他而改变了,我不再会对什么人顶礼膜拜了,我不会再完全听信所谓的“好”了。很多事情,我不仅仅只关注是什么,我会多问一个“为什么”。也有人说我变黑暗了,说我总是说出一些和大家不同的话,不好听。我只会对他笑笑,对他说鲁迅说过的话:“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他是这样一个人,他在黑暗中勇往直前。我也在走着,我的面前也有很多的黑暗。但我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他,我还没有像他那样大声怒斥黑暗的能力。但我正力求做到清醒。活在这个铁屋子中,摆脱不了,但,仍旧,努力追寻光明,并且,让更多的人心中,怀着一样的光明!我要追寻,追寻,追寻……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6班 吕芳)
我喜爱真相,渴望了解真相。鲁迅剥开事件的迷彩外衣,使真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正是我最欣赏的。我感到自己被欺骗长达十余年,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因此,我感谢鲁迅,他让我睁开了眼睛。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4班 刘潇潇)
我生活在一个被人打了一巴掌而又闭着眼睛的时代,以我闭着的眼睛来抚慰着自己的心灵,一个劲地念叨着: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美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妙!虽然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事与愿违的,我只能把眼睛闭上,让自己进入一个比较爽的境界。这时,鲁迅先生出现了,他用充满了温暖的冷酷的笔触,一下子划开了我的眼帘,让我无法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人与人的关系又是多么复杂。而正当我要绝望的时候,鲁迅又用他的笔,在这个黑暗的天幕中奋力一划,划出了一条十分微弱又十分光明的光线,通过这条光线,我终于学会了如何站起来,如何去看这个世界。
(北大附中高二10班 李荣观)
读鲁迅,我所能做的,除了理解和唏嘘不已,或许也只能是“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仅此而已。
(南师大附中高二2班 周舟)
对于我来说,鲁迅永远就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老师,我只是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随便哪个角落里听他讲课。我会为他的执著感动。但那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有时候我看见老师一个人在教室里慷慨激昂地说一大通,会突然觉得他好可怜,甚至可笑。不明白他说了这么半天,有什么确实的效果。他可以骂中国这些让他又爱又恨的芸芸众生,但他永远也代替不了他们,他也不能替他们活着。
有一天,我会走出校园,渐渐忘记老师说的话,自己曾经的感动,然后,过活。
所以,在没有忘记以前,要记下这些,提醒自己曾经是尊敬他的。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8班 熊思)
一人说:鲁迅属于少数对自身所处的境遇有特殊敏感的人。
一人说:鲁迅像一个燃烧的火球,靠近他的人,若没有对火的经验,那必定会被灼伤的。
一人说:鲁迅是一个常以超人的毅力将自己的矛盾和紧张感埋在心底的人。
一人说:记住鲁迅的时候要感到寒冷,恐惧和暗夜里的无望。
一人说:……
言说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先生却是唯一不变的。我对先生单纯的崇敬和热爱,也是唯一不变的。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4班 余佳音)
对于他,我还不能与之完全进行心灵的交流。每当我刚走进他的心门时,逼人的寒气,以及自己心灵的那种阵痛逼迫我离开。但在我数次往返中,我的前进愈来愈深。
(南师大附中高一2班 丁俊)
如今有两种导师。一种是站在我们生命之路的岔路口上,一手叉腰,一手随意抬起指向不同的路口:他在为我们指路。另一种导师全身伤痕累累地从某一条只有荆棘的曲折的小路上疲惫地走出来,然后真诚地为青年人指路。但鲁迅却不在其中。他不能、也不愿当导师。他不能为每一个年轻人指出明确的路。他所能做的,只是以他的经验,使年轻人少走弯路,错路。每个人的路,还是要靠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探索。人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寻路,在寻路过程中发现人生的乐趣。
(南师大附中 未署名)
他的脚印就在那儿,等着别人踩踏,或是绕行。无论怎样,只要“行”着就好。
我或许不会像他那样行走,但我是一定会行走下去的。
(北大附中高二12班 李嘉)
我从鲁迅那里学走路。鲁迅自己从一个立足点到一个立足点,走得很踏实。他给自己留有余地,因而在黑暗中探索的时候更有底气。陷入绝境,也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继续寻找新的路。
鲁迅和我结伴同行,让我在改变完善自我的同时,不那么孤独。我清楚,我前方的路很长很艰险,有的路鲁迅先生可以陪我走,更多的路却必须由我自己去探索,我不能依赖他,我要独立,我想这就是鲁迅先生希望看到的。
(北大附中高一8班 白天一)
我对鲁迅的最大兴趣,在于他的思想和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或者影响,意义。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说:“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今天这一大泽依然存在,那就是我们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环境。
比如说吧。舆论宣传中我们总要提起日本对教科书的篡改,但却从来没有反省我们自己的历史教科书,表面看似乎没有明目张胆的篡改,但那些精心雕琢的文字,如果用鲁迅“正面文章反面看”的方式去读,稍微想想,就会看出许多荒谬的东西。我们的教科书不仅用一种强悍的语气向你灌输某种观念,而且仿佛有种魔力,让你不知不觉间进入他们想要的感情状态,入其彀中。
还有我们的教育。学生的许多权利(甚至包括受教育权)都以各种形式掌握在学校和老师手里。他们对我们推行“推己及人”的教育,总是按照自己觉得好的人的样子或者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塑造人,并且以集体的名义对个人行为进行干涉。因此,鲁迅提出的“立人”的思想,他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提倡,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在生活中有强烈的压抑感,主要不是来自学习的压力,而是一种被操纵感,我们一直按照别人设计好的路线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想要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需要绕开太多的陷阱。我非常不甘愿,我不愿意随波逐流,我要对自己负责。这时候,我遇到了鲁迅。我觉得鲁迅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对自己的怀疑,因此,他从“推己及人”的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不以自己为榜样,允许和希望别人(包括学生)的思想和自己不同。真希望有鲁迅这样的“老师”。
(北大附中高二1班 黄山)
鲁迅让我活得明白。
但我们有太多的事情弄不明白。
几天前,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在警车和急救车的鸣笛声之后,一个花一般的生命就这么离去了。坐在宿舍的硬板床上,几个女孩发着呆,看着窗外,心中藏着同样的疑问:“人怎么可以自杀,她怎么可以舍得自杀?”
我想起了刚读过的鲁迅的《兔和猫》,“谁又曾知道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面对这鲁迅式的追问,我的心头一阵剧烈的疼痛。我明白了:我们的问题就在爱的缺失和对生命的漠视。我也懂得了:要珍爱生命,要努力勇敢地活着,要去生活,像人一样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因为一个宿舍的几个女生,晚上聊天,被发现,老师让整层楼的同学来听她们检讨。同学们把她们团团围住,她们在中间低着头,像罪人一样。而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
这样的“图景”在今天的校园里,人们,老师与学生都司空见惯,连被罚者也会很快忘记。过去,我对这些事也不会在意。但我读了鲁迅的《示众》,却突然感到不安,我甚至为我的这些同龄人和我自己感到悲哀。我们都是“看客”,自己却不知道,就这么浑浑噩噩、“自由自在”地活下去。现在,鲁迅让我明白了,我却不知道怎么办。我想离开,却不敢,因为我怕所有的人都转过身来,“看”我这个不给他们面子,不尊重他们的“败类”!
(北大附中高一5班 李梦藩)
鲁迅让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奴性,隐藏在心灵深处,会不时地进出来。
但是,这是读几篇鲁迅文章所能改变的吗?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班 黄润)
我一直在紧张地思考鲁迅先生对现今中国发展的价值,却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中。
在思想的领域,先生的价值是显见而长久的。但当把先生的思想放到中国的大环境中,它的实际价值是随着妥协的增大而递减的,正如那个“抽骨头”的比喻所说的那样。而就现今的环境而言,要先生还像当初那样的发挥作用,恐怕是几乎不可能的。当今的中国总体上处于一个平和的发展阶段,就实践和政治的角度说,是以“稳定”和“和谐”为主调,而决不允许有太多,太有力的先生这样的语言的。
受了自身局限性的制约,我们没法要求政治家开明地允许文艺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同样也不能非要精神界战士去寻一条更好的路来,先生确是特殊的产物,而当今中国的社会,也许并非适应先生的存在。动荡时期有动荡时期的战法,相对和平时期,也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促使社会进步的方法。我们应该继承先生的精神,并且寻出一条新的路来。
(北师大实验中学 傅善超)
最触动我的,是鲁迅那些经典命题,它着实让我恐惧。“看与被看”,还有“奴性”,等等,今天都在重复,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我想鲁迅也因此而困扰。他敏感地发现了问题,但却没有解决方法。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些幼者身上。殊不知,像我这样的幼者还幻想把这种责任寄托在更年幼者的身上。因为鲁迅留给我们的命题太沉重,而且生活还在高处看着我们并狰狞地笑。一切问题遇到了生活总是显得那么微弱,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就变得繁复难缠。或许因为我过于自私,过于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我没有勇气成为鲁迅所期待的新的开拓者。
因此我常常感到自己难以面对鲁迅。他提出的种种深刻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后人为难,起码让我为难。问题是这也是生活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在这自然科学、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的根本问题,民族的根本问题却被我们这样拖着,连正视都不敢,又何谈探讨和解决?我一直认为实践是需要理论指导的,但今天我们却没有理论,也没有信念,没有理论、信念的社会,将会走向哪里?我们有了一个鲁迅,他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们谁会成为第二个鲁迅,继续探讨、解决鲁迅所遗留的问题?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7班 张佐)
调查二:课程总结调查
(课程结束了,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选摘如下,调查中未要求学生署名。)
问题一:上了这门课,你有什么收获,感想,对鲁迅有什么新的认识?
*我和我的同学开始走近鲁迅——其实就是开始睁了眼看。
*走近了一位文学伟人,开始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对他的敬畏之情有所淡化,更多的是敬爱,每每有灵魂得以净化之感。
*自从上了关于鲁迅的选修课以后,我开始思考更多的更为深刻又不容乐观的关于生命,国家,民族的问题。我感到自己正在越来越接近一个纯洁的灵魂,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一个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同时也分明感到自己的自私和无聊。关于鲁迅的话题,不是随便什么人,在随便什么时候想说就说的,必须要清除一切杂念并完全溶入其中时,才配谈及这个人。
*课前知道鲁迅伟大,课后知道鲁迅如何伟大。
*鲁迅原来也有光明的思想,并且是他的根底。
*读鲁迅作品,他那“背着因袭的重担,掮住黑暗的闸门”的形象愈见高大。
*以平常心看鲁迅。
*以前总认为鲁迅是一个冷冷的,尖刻的人;现在发现他的内心充满了那个时代的人所不具有的爱与悲悯。
*他是人不是神,是时代的产物,并非永久的旗帜。
*鲁迅由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变成异常痛苦的人。
*他不再是拗口的语句,不再是每一篇都要背的烦恼,而给了我一种想要静下来读他的欲望。
*或许时间在让我等待,等待时机,能够忘记儿时被迫背诵鲁迅作品的那种痛恨,忘记初中阶段没完没了的分析,鉴赏,带来的麻木与茫然,有一天,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情,全面、立体地去读他的文章。
*鲁迅一直在我们身边。
*我和鲁迅同在人生的旷野上,我们同在路上。
*对鲁迅自我质疑的精神十分敬佩。
*从前印象中的鲁迅是晦涩、高深的;现在觉得他是个在精神上非常孤独的人,并非一个无所不能的坚强战士。
*以前我印象中的鲁迅是锋利的,神采飞扬的;现在我发现他具有他那个时代(也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该具有的智慧,他看透了太多大东西,所以他注定痛苦。
*感受鲁迅那双透视之眼。
*鲁迅不是关在博物馆的,他所说,所写的,大多是身边的现实。
*鲁迅先生是一个很现实,很合实际的人。
*读鲁迅的文字往往是痛苦的,我可以不喜欢他的风格,但不得不赞叹他思想的深刻。
*课前的鲁迅仅是一个文学家,课后心目中的鲁迅更是一个思想家。
*以前总觉得鲁迅写文章只是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在体会到鲁迅是一个“现在进行式”的思想家,他曾经说过的话,对现在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鲁迅在我们中国思考我们已思考的,或将要思考的,或忘记思考的问题。
*鲁迅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但更深入人心。
*用心去欣赏鲁迅作品,学会爱。
*鲁迅是一个乐于写生活的人,他的作品大多出于对生活、社会的关注,并不一味的讽刺,也有很多很人性化的的东西。
*这是一个大智大勇,有真性情的人!
*鲁迅作品读多了,我突然有一种历史交接般的不断前进的责任感。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发现生命中多多少少挂些鲁迅的影子,是可以帮助我衡量自己存在的意义的。至少有这样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我的眼界会开阔许多,我自己也再不会只局限在原本的那一点点不透风的空间里了。
*我看待世界和平时遇到的一些矛盾的视角开拓了。思想也有些改变。人是为信仰而奋斗的:我深信不疑。
*发现并体会了鲁迅的“毒眼”,让我以后能更以更真实的眼睛看世界。同时让我更加自信于自己在未来可以真实的活着,明白的活着。但也有很复杂的感觉,因为我们始终无法知道怎么办,路如何走。
*我的精神受到了很大冲击。
*我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个飞跃。
*真正懂得了鲁迅作为一个真的知识分子的痛苦,担忧,影响了我的价值观。
*我学会了如何理解鲁迅和他那个时代,更学会了试着用批判的,自嘲的思路分析自己。
*我学到了鲁迅看世界的方法,震惊之后,又在想:如何勇敢地面对。
*我学会了换角度思考,可以思考得更深更透。
*随着对鲁迅精神理解的深入,我好象渐渐有了“鲁迅思维”。比如曾经看过一篇描写雪的文章,通篇赞扬雪的纯洁,我却猛然想到雪同时是丑恶的掩体:这联想诚然幼稚,却是我在读鲁迅作品前不会有的。
*我不会像以前那样盲目地对鲁迅先生作品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了。
*以前读鲁迅文章只觉得有趣,现在知道了其中还有许多隐喻和暗示,这是一个从看故事到读内涵的转变。以后再看其他文章,也会自觉地逐字逐句分析了。
*我懂得了读鲁迅作品应该咀嚼从鲁迅自身出发的骨子里的东西。
*我关注鲁迅的表达:多样而细腻。
*读鲁迅作品,心灵更清透,也更加沉重。
*读鲁迅,我一直在追问:我是谁?我是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劳作的人,不是一个行走于世的皮囊。读鲁迅,我建立了一个信念:生命实可贵,世道固可悲,但有真人在,一切还未全成灰。
*读鲁迅,我懂得了: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能看见本质的眼睛,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
*我们曾经在周作人的乌篷船中寻觅悠闲和怡适,在梁实秋的雅舍中喝茶谈酒,我们也曾在陈源的闲话里论随笔,在林语堂的幽默里鉴赏人间的恩怨。但我们单单忘记了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沉的思想者,慈爱的老人,和他那许多的书。
我笃信,读鲁迅的文章,能让我们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少些丑陋,先生的文章就像一面明亮的小镜子,照出你我的真实内心。读先生的文章,我们才逐渐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以最坦荡、热烈的心去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当我们不慎跌进浮躁,肤浅,世俗的泥潭中,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有真诚,有信念,借助先生的文章,从泥潭中再爬出来?
就为这,我要坚守那执著而神圣的承诺:永远读先生的文章!
*一个学期读鲁迅的文章,让我思考了太多的东西。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相信有了这样的基础,我还能够认识并解决更多的问题。
*不知不觉间与鲁迅的思想为伴已有了一段时日。看文章、记笔记做了一大堆,也做了大量深层次的思考。才发现这个精神的漫步只开了一个头,怕是要一直走下去,走一辈子了。
*这是我和鲁迅近距离接触的开始。我会继续我的旅程。也许,只有我们真正读懂鲁迅时,我们才真的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问题二:哪一篇文章,哪一堂课,给你印象最深?
《死火》(文章奇特;它使我感受到了鲁迅自由无羁的想象力;它让我思考生命)。
《聪明人,奴才和傻子》(让我认清许多事情;我联想到了今天的社会;第一次看到人可以这样划分,心灵震撼很大;涉及到处世哲学,因此而受震动)。
《论睁了眼看》(独到;切中要害;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很多时候也只是闭了眼看;一堂课的时间我对中国的现实和造成这种现实的根源,有了更深刻理解;痛快,有劲,要睁了眼看,这是一个真理;从这一节课开始,我更深地认识了鲁迅,也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振聋发聩,让我们正视被忽视了的习以为常的问题;“看”是思考的前提,“求真”是中国人所欠缺的,有深远意义)。
《故事新编》(有趣;喜欢听老师的朗读)。
《灯下漫笔》(讲“吃人的筵席”,我对社会的理解更深刻了;震撼人心,引起思想波动)。
《示众》(精神上受启发;形式很新颖,内容很精彩)。
《论“他妈的”》(在“国骂”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悲哀)。
读《鲁迅书信里的海婴》,《父亲的病》,《五猖会》,《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讲“父亲与儿子”的第一课(以前只知道“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现在,真切地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我看到了一个没有想到的“异样”的鲁迅;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从平时从未有过的角度了解鲁迅;没有太多深奥的思想,展现了鲁迅充满亲情的一面;感受到了鲁迅在讲述自己的孩子时的幽默中的深情,这使我大为感动;父子间的说与笑,发自内心的喜悦,给我印象中一向不苟言笑的鲁迅肖像上,添上了些血肉)。
读《兔和猫》,讲“鲁迅与动物的故事”(有一种天真的气息,用轻松的笔触谈严肃的生命话题)。
读《女吊》,讲“人·鬼·神”的课(这是鲁迅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主题不沉重而有意思的文章)。
读《夜颂》,讲“看夜的眼睛”(触动内心;“光明中的黑暗”的命题让我震撼;非常真实,我也爱诚实的夜!)。
关于重建信仰的讨论课(把我和鲁迅联系了起来,有惊醒的作用;师生互动很好;鲁迅批判“才子(有知识)+流氓(无信仰)”让我震动,我反复追问自己是否也存在着信仰的缺失)。
欣赏珂勒惠支版画那一课(那几乎是鲁迅的文字的形象化)。
谈中国人的奴性那一课(深刻!思考中国的国民性)。
老师领全班高声朗读《天·地·人——〈野草〉集章》那一课。(我喜欢这样的高声朗读!如此奇峻的文字,对生命和死亡触及如此深的文字,这样的对“受伤的力量”的感性表达,这样的愤慨和悲怆的情感,也只能在朗读中体味与感悟。鲁迅的作品是需要朗读的!)
4月15日晚的聊天(最无保留,最直白,最亲切)。
问题三: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和您一起欣赏共同喜欢的人,一起“分享鲁迅”,非常“爽”!
*听您的课,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我高中生活中的一顿文化大餐,对于我的成长非常有利。
*老师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想,去问,去说,当然,更有去听:很欣赏这样的教育方式。这对于学习鲁迅,是尤其重要的。
*老师讲课的样子和方式都很可爱。
*老钱的朗读韵味十足,学生自惭形秽。
*谢谢您不顾我们是中学生,还如此坦诚地讲真话,我今后会逐步朝“做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人”努力!
*说实话,我对这门课的感受要远比单纯的对鲁迅的感受要丰富、真诚得多。我注意到老师的讲课方式,总是从我们能够感受和理解的某个感性的细节入手,然后层层递进,最终上升到一个高度,揭示出最本质的,甚至是血淋淋的真实,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震,就在这一瞬间,和鲁迅相遇了。这样的引导方式,这样的引领人,是有魅力的。我们的思想也随之递进,上升到一个我们所能承受的制高点,再慢慢将一种鲁迅式的深刻溶进我们的血液,塑造出了一个更加有内涵的我。其实听一门课,精神层面的触动,才是最大的收获,我得到了。
*在这个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决非一般的中学语文课所能达到。我因此隐隐的有类似上大学的感觉,可以补我们在高中错过的许多东西。
*希望老师多介绍其他学者的见解,因为中学不像大学那样,只需讲自己的一家之言,我们中学生希望听到多家之言,以打开我们的视野,也便于我们的独立思考。
*大学教师的讲授模式对我来说很新鲜,是一个新的体验,不妨推广。
*让中学生提前感受大学教学模式,提早适应,对以后进大学,更快融入,有好处。
*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正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需要更大气,更深刻的思想的激发,大学教授的讲课可以让我们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大学教师到中学上课,是大势所趋,中学教育不可能与大学脱节。
*这门课,是一个鲁迅和我们,老师和我们,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我感受到钱先生作为老师的责任感,对鲁迅研究不变的激情与陶醉,知识分子独有的浪漫,很欣赏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老师能如此长时间地研究鲁迅,是一种勇气和毅力,而鲁迅作品也确实值得如此去研究。对于自己的爱好,倾注全力,我想正是当前大部分青年,也包括我所需要的精神。
*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确实很难,但是很重要。这将是我的人生理想。听了您的课,我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您的到来,成全了一个女孩,尽管看到黑暗,但心却更加光明。我们需要您,愿能和您成为思想上的朋友,为梦想而努力。
*我希望这门课仅是一种启迪,而不是思想的复制,这样的话,鲁迅才是丰满的。
*做一个“真人”不容易,希望老师,我们,和鲁迅一起做“真人”。
*老师讲到了中国人的奴性。那您受谁压迫,被谁而奴呢?您有奴性吗?
*现在的中学生头脑不再那么单纯,可以把他们看得更懂事些,让他们认识真实的世界。另外,您的经历和阅历是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从书上学到的,多讲一些,绝对会让人深受其惠。
*中学生真应该学学鲁迅。现在我们的社会就缺少像鲁迅这样的人。中学生的价值观太应该改变。
*希望早一点开设这样的课,比如在高一时。
*希望您把这样的课继续开下去,因为它总会影响一部分真正需要它的人!我们都是因您而受惠的您的永远的孩子。
*我真的希望您离开南京的时候,能带着“希望”,对下一次,对我们。——“希望”是不关乎眼前,而关乎未来的。
原谅我们的不守时和不坚持,还有大部分人的沉默。
您要理解:每一次上您的课之前,我们都在进行“统测”。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刚接受了“不努力,不好好学,就没有好下场”,“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的“教育”和训斥之后,心跳还未平稳,脑子里还在被应试的惯性支配着的时候,我们又冲下楼,冲向205教室,来和您与鲁迅会面的。尽管带有糊味的“战伤”还是新鲜的,我们还是要到鲁迅这里来寻求信念,因为我们需要继续走下去的人生动力,我们需要信仰,它是如此重要。因此,只要有可能,我都来听课,但如果这样的课持续到高三毕业,我也许也坚持不了。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心里所想的。因此,如果让您觉得跟预期的有些差距,请您原谅。
*希望您有机会再来上课,带我们去看更真实的社会。
*下次再来时,让我的血液为鲁迅,为中国再沸腾一次。
2008年11月11日—21日
钱理群 整理
标签:鲁迅论文; 鲁迅的作品论文; 鲁迅作品选读论文; 我和父亲论文; 文学论文; 读书论文; 鲁迅中学论文; 父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