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给水管网是市政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一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基本用水需求,而给水管网的所在环境又比较特殊,就是给水管网埋布在地下。管网中的任何一处出现故障,都会直接影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水供应。要检测并解决管网中的问题是比较难的,两者耗费的时间周期较长,所以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将对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给水管网、规划、设计要点
水作为生命之源,一直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水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水源和供水渠道就是直接影响水质量的环节,而管网的质量和使用周期也直接关系着供水的持续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市政给水管网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市政给水管网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进行市政给水管网建设时应该更加注重规划和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保证人们供水需要,以推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一、市政给水管网规划概述
城市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的各种基础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市政给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环,事关整个城市的正常运作。所以城市的给水管网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使城市能够完成越来越重的城市供水任务,与其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市政给水管网的前期规划工作中,不仅仅要考虑整个城市的用水量,同时还应选择优质的水源地,同时应考虑修建水厂泵站和管网布置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供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的用水量与水源之间仍存在较大的逆差问题。水源是有限的,但用水需求的持续上涨着实对供水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问题,甚至有些城市迫不得已采用间歇停水等措施来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这些问题的暴露也凸显了当下某些城市给水管网布置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对已有的城市给水管网进行优化与再规划已经被政府提上议事日程。怎样在水源有限的情况最大的发挥城市的供水能力,在规划阶段就必须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在给水管网的规划时,也对规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遵守规划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考虑到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灵活变通,做出适宜的管网规划。另外,在对给水管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下完成给水管网的规划工作,使之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为城市的其他建设提供支持。同时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环保等因素,这样制定出来的管网规划才能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总之,只有将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才能充分保障市民及城市用水的供应。
二、市政给水管网设计要点
2.1 给水管道设计
市政给水管网的设计中给水管道设计是关键的一环。给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都极大影响着给水管网的性能。给水管道设计合理,不仅可以确保给水管网施工时的顺利,还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对地区的管道做出合理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充分深入实地考察,针对不同地段的不同情况,做出技术和经济预估,充分论证各种方案的可能性,从而选择一条最佳的管道设计路线。在进行给水管道的设计时,由于管道铺设在地下,就需要设计师对地下的其他管线有明确的了解,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管线的交叉现象,减小对其他管线的影响。在管道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尽可能地考虑环境因素,是否会对当地造成大的环境破坏,其线路走向最好沿者现有道路设计,并且尽量减少管道里程,力求在减少工程预算和最短里程间寻找平衡。另外,为了便于管道以后的日常维护,最好不要让管道穿越大型建筑物。
2.2 给水管材选用
给水管材质量是管线的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对于管材的选用,不仅涉及其管径的确定和管道材料的选定,更是关系着其使用年限的问题。管材的管径应根据规划中的供水需求确定,考虑到周围用水量及当地今后的发展,合理选用管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段市政给水管道管径的选用都应该通过科学严谨的计算来确定,并且充分考虑其最大供水与日常供水的需求,甚至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需求,以此选择一个适中的管径。选好管道直径就应该对管道材料进行选择,虽然当今新型管道材料层出不穷,但是还是得因地制宜地选择材料,管道所处的环境就是选择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要使管道完成规划时间内的任务,就必须对管道所处环境有深刻地了解。然后根据不同环境下对相应管道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其腐蚀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一种耐腐蚀,使用年限长的管材,使管道安全可靠,并满足供水需求。
2.3 给水管网的抗震性设计
市政给水管网设计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意外情况下的管道承受能力,比如加强管网的抗震性设计也是及其重要的。地震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对给水管网的破坏更是致命的。如何提升给水管网的抗震性设计,也是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震后的给水管网不能保证人们生活用水,震区污水得不到及时安全排放,对震后幸存者的伤害也不容忽视。所以,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尽量避开地震带段。并且实施多个水源的管网设计,尽量将市政给水管网设计为环状,以尽量保证震后生活用水的及时再供应和污水的及时安全排放,避免因维修不及时和维修难度大导致的供水困难问题出现。
三、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置探究
3.1 设置要求
市政给水管网的设置要求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发展相符合。管网的设置要同时兼顾多种情况,比如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市政给水管网施工期间带给市民的不便。管网的设置要留有发展的空间,以适应今后城市发展的需要。在供水地区设置管网,要做到安全、高效,保质保量。而且保证管网的灵活性,在部分管网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使停水范围最小化,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修复,尽快恢复供水。同时,管网的设置还要满足相当的技术指标,比如消防水量及水压要求,在满足多重指标之下铺设较短管道就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城市的区域地形差异对给水管网的设置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保证高地区的水压,又不至于让低地区管道因高压而出现关键损坏和爆管事故。根据各区域实际可以采用不用水源点供应方式,但也要能做到在各区域内可以互相调度,以满足各区域在不同时刻的用水需求、
3.2 管网定线
一座城市的平面布置决定了管网的定线设置。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布局,都影响这管网的定线设置。管网定线包括主干管定线和输水管定线两个方面。在供水主干管的设置方面,其要与水源相接,与输水管相配,所以要严格选择路线,最好根据城市道路铺设,主干管就沿着城市主干道设置,并且相邻主干管应保持600米左右的距离,干管的位置也不宜过低,以保证用户水压充足。干管之间要互联互通,设置阀门,保证维护时的分区域供水。输水管的设置与主干管设置一样严格,遵循线路短、造价低,同时保证供水安全的原则。铺设时也应该沿城市道路进行,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确保输水管能够实时将水送到用户手中。针对复杂的用户群,输水管道的布置也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重点在与管道的系统设计上,要想设计好管道网络,就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各种问题,然后提出多种设计方案,经过科学的论证后选择最为适宜的方案设计。这样才能使市政给水管网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五、参考文献
[1]张德祥. 城市给水管网改扩建优化与数值计算[D].西华大学,2009.
[2]崔晓芸. 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方案优选研究[D].重庆大学,2007.
[3]董颖. 排水管网系统改扩建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郑文佳,女,1983年8月2日,汉,当前职务:科员,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水管规划。
论文作者:郑文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管网论文; 管道论文; 市政论文; 城市论文; 需求论文; 输水管论文; 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