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产业合作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丝绸之路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15)05-0001-05 古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主干线,曾是世界历史上最繁忙的商路,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古代中国的友好关系。自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阻塞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之后,在地理大发现的进程中,欧洲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直至印度洋的海上贸易通道,大洋经济逐渐取代大陆经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得到了欧亚大陆主要国家的积极回应,丝绸之路又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并被赋予更高的战略地位,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已经在学术界掀起了一阵热潮,诸多学者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目标、地缘优势、国际意义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研究。胡鞍钢等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代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却又相去甚远,“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1]连雪君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特定的地区发展环境中被设计的、中国发起的“再造丝绸之路”运动,通过发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进行传统的再发明,试图建构地区共同体,进而重构地区国家间的社会关系。[2]卫玲等则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定义为:秉承古“丝绸之路”文化,由中国倡导,为实现欧亚大陆腹地复兴,在中国与中亚的政治和能源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交通便利联通和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人口和产业沿着“点—轴”集聚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结构和一体化经济组织。[3]赵华胜从空间范围入手,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理上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亚为指向,而中亚无疑首当其冲,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意味着对中亚地区另眼相看,不能把它理解为中国对中亚的特殊政策。[4]在国际上,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大国对这一区域概念极为关注,纷纷提出了战略构想,如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俄印等国的“北南走廊计划”、欧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产业合作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合作各方通过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因素的跨区域流动,在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中实现了福利的增加。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促进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相异性的重合产业的成长,而这也正是重合产业的存在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6]贵浩等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可以带动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矛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7]李建民则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开展合作顾虑很多,落实多边项目受到资金制约,需要探索一条各方都能受益的合作方式。[8]杨恕等关注各国的共识问题,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中国提出的,但其实现需要带内所有国家的共同建设,中国需要与相关国家沟通与合作,从而得到它们的理解和支持,达成基本共识,要在全球最大的经济合作区域内实现互利共赢,这也是对我国周边政策、区域政策,乃至全球战略的考验。[9] 综上可知,学术界已经密切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且将研究领域拓展至“产业合作”领域。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10]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亚欧大陆经济整体深度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这当中产业合作将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国际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利用产业共生理论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基础,并提出推进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学术界尚未统一。在笔者看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古丝绸之路为基础,依据当代世界格局,重新梳理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极具时代意义的经济区域概念。丝绸之路绵延10000多公里,途经近40个国家,辐射人口近30亿,是当今世界历程最长、途径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以及辐射区域不断发展,陆上贸易通道将重新成为欧亚大陆上的重要通道,从而抬升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全球经济格局也将随之改变,打破海洋经济的垄断地位,开创内陆和沿海共同发展、更加平衡的新局面。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跨国、跨区域的战略合作平台,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局限于中亚地区,还包括南亚、西亚、中东欧和俄罗斯,并且囊括主要欧洲发达经济体。其次,就发展模式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不断增强的“带内”经济影响为驱动力,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形式,拉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最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长远预期是构建欧亚大陆区域合作的全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明显有别于传统型区域合作模式,传统的区域合作通常是在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互惠互利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在加强合作的同时,无形之间构筑了贸易壁垒,对合作区域外的经济体产生显著的排斥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种灵活开放、兼容并包的经济合作安排,旨在提供构建新型和谐世界的新思路、新理念,并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也不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排斥。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战略意义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要理念以来,各国政要、商人、专家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向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重塑的最佳契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一直领先于内陆地区,目前东部的发展速度已然放缓,中国要谋求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就要大力发展西部,做西部文章,全方位拓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具有深刻的国内意义,而且拥有更为深远的国际战略意义,那就是彻底打通欧亚陆路交通,促进沿途经济增长,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构建和平、富饶、平等、稳定的和谐欧亚大陆。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两边高是指东边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及西边的欧洲发达国家集团——欧盟,中间低是指中国和欧洲之间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的一些地区相对于中国和大部分欧盟国家而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稍显滞后,但是其或资源禀赋丰富,或扼守交通要道,或工业基础扎实,具有强劲的经济潜力。发展国民经济、改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中国和欧盟同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就两者在整个欧亚的实力而言,无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两个重要驱动引擎,分别从东西两端推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国不仅是全球的制造业基地,同时还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盟是具有强劲实力的经济联合体,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经济强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传统,即便今日,欧盟的经济总量仍超过美国,由此可知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从中欧交往来看,欧盟国家与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两端,双方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化,欧盟和中国的伙伴关系越来越密切,就目前国际形势和中欧各自的发展需要而言,拓展陆路通道,形成海陆一体的贸易格局,是中欧实现长期共同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冲开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塌陷地带”的发展需求与中欧两大经济引擎联合驱动的战略要求不断交织演化,从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价值。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产业合作基础 产业共生理论极有针对性地解释了产业合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分工不断细化,同类产业的不同价值模块和不同类产业,具有彼此经济联系的业务模块所出现的融合、互动、协调的发展状态;或者同类产业或其相似的产业业务模块因某种机制所构成的融合、互动、协调的发展状态,如同类企业在相似业务模块间形成的合作或战略联盟,都可以称之为产业共生。[11]通过共生环境的外部作用,使得区域产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促进区域产业优胜劣汰,从而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达到一种共生均衡状态。[12]“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和地区多达40多个,既有沿海国家,也有内陆国家,既有制造业大国,也有能源大国,各国的产业优势不尽相同,兼具差异性与互补性。从空间地理层面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各自的优势产业与发展需求,对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制造”的产业优势 工业的发展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和市场优势,吸引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电信、电子器件、制药、石化等制造厂商来中国投资设厂,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迅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而制造业增速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雄踞全球之首。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微乎其微,制造业产值仅为巴西的一半左右,这一情况在1990年便得到了根本转变,当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八,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又迎来一次大飞跃。200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而2006年,中国制造业在总量上已超过日本,名列全球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从此“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强势产业,在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服装加工等诸多工业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公认的世界性产业聚集地。这三大制造业基地以占全国35%的人口和10%的土地,贡献了66%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和60%的GDP,利用外资量占到全国80%,对外贸易业务占全国85%,已成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主厂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区域性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处于资本外溢阶段,由于资本积累雄厚,本地市场赋予的资本回报率持续走低,而投资成本却不断攀升,资本趋利性自发地向外扩张以谋求更高回报,目前大批产业已开始向内地进行产业梯度转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挺进,中国西部地区在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飞跃,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综合实力。 (二)中亚、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中,只有中亚、西亚及其周边国家与我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最强,是我国开展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区域。西亚大部分地区皆为石油输出国,石油是各国经济命脉,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出口值中的比重都居绝对优势,而采矿业、制造业均比较薄弱。中亚五国资源密度极高,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石油产业、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为主导的重工业产业特征。从中亚与西亚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来看,大多集中在以电信、交通、能源为主的基础设施领域,另外还有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为主的轻工领域。 中亚、西亚及其周边地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征,与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互补关系。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能源矿产的需求十分巨大,长期依赖海上通道输送各类资源和原材料,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欧亚大陆腹地汲取养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可以对该区域进行投资开发与合作建设,发挥我国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人才储备和资金实力,积极参与中亚、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合作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向中亚国家出口我国在高铁装备、民用飞机、移动通讯终端等高科技产品,从而化解我国在钢铁、水泥等建材领域的过剩产能。 (三)欧盟国家的产业调整 欧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联盟,现有28个成员国,经济总量仍是世界第一。欧盟的产生和发展赋予了欧洲新的生机,商品、人才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使欧洲经济重新回到增长轨道。欧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计划”和“尤里卡计划”,推行联合科研,促进产学研等领域优势对接;同时关注生态问题,倡导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高举“绿色”大旗,竭力推行各类标准和指标。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凭借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上技术和理念的优势,欧盟在新科技革命的进程中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是世界先进技术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地区。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大量外移,导致欧盟实体经济的“空心化”现象日益明显,然而这种迎合新技术革命的产业变化趋势,并没有削弱欧盟的总体经济实力。在劳动力价格和土地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大部分欧洲国家,发展传统制造业已不合时宜,而具有更高集约性和收益性的第三产业才符合欧盟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人才云集、技术发达的欧洲,以研发、咨询、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主的高科技领域已成为欧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 欧盟东扩之前的原15个老成员国拥有基本同质的产业结构,均处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较低,服务业比重较高,平均高达70%左右,呈现出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征。而东扩后的欧盟新成员国并不具备如此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尽管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产业结构仍与老牌欧盟国家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特别是欧盟在2004年之后的扩张基本属于异质性扩张。不过欧盟各成员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向着合理兼容的方向调整,而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地拉近。欧盟老成员国都是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影响力一直是其实力所在,新成员国加入欧盟后在老牌欧盟国家的协助下可以相对迅速地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使得欧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五、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强,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机制、环境、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合作需要进行合理的战略规划和路径设计。 (一)大力发展交通,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体系 国际物流是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世界贸易增长与国际物流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13]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贸易而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国际物流体系,无疑是各国产业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凭借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我国应牵头各国和地区,联合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建设。联合沿途各国破除交通障碍,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标准化交通规范。作为经济带的重要端点,中欧之间要进一步深化在交通方面的合作,推动两个端点之间的通道建设,尽早建立起贯穿欧亚的黄金陆上通道。 (二)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平台 要推进经济产业合作,就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对各国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工业项目之间进行统筹协调。根据各国不同的产业优势,根据效率和效益双重最大化原则,各国从产业互补性出发,寻求最适当的合作项目,并根据项目需要搭建合作平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促进合作。设立法律协调工作组,各国派出官方代表,对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减少经济带的法律摩擦。非政府组织的第三方代理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机制。建立产业转移数据库,与各国的经济部门交流,梳理我国需要转移的产业以及各国需要引进的产业,并通过产业转移数据库进行对接。在合作平台搭建的工作中,应重点推进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节点城市建立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区,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从而有效促进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化。 (三)加大金融支持,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融资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跨国跨地区的全面合作,在加强国内金融投资的同时,应当注重“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金融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范围之大,沿途所及国家、民族和语言之多,各国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差异之巨,导致各国在对外经济、金融领域的观念和态度是极不一致的,采取的方针政策也存在相左之处,所以更应倡导互通有无的国际金融合作。本着互惠互利和尊重各国国情的基本原则,通过多方协商,推行高效率的国际结算模式,加快建立基于风险预控的国际信用体系,完善国际投资渠道,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国际金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标签: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 中欧关系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欧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