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的传说--一部早期的服装无声电影,填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空白_中国电影论文

《青花瓷盘的传说》——试论填补中国电影史空白的一部早期古装默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瓷盘论文,默片论文,青花论文,古装论文,中国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80(2012)04-0036-09

冯小刚导演《非诚勿扰》使杭州的西溪湿地蜚声中外,也使杭州市政府意识到了电影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对于推介一个城市面貌与文化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杭州因为有西湖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丽华贵之天城”(马可波罗语)。但可惜的是,我们对于早期在杭州西湖边所拍摄的电影往往所知甚少。有很多东西被历史的尘埃所遮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挖掘。中国早期古装默片《青花瓷盘的传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首部在欧美上演的中国影片

2003年,笔者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图书馆里翻阅1927年的《伦敦新闻画报》时,很偶然地发现了一篇关于中国电影在伦敦首映的报道。令人感到新奇的是,这部在杭州拍摄外景、名为《青花瓷盘的传说》(The Legend of Willow-Pattern Plate)的早期中国默片以前在国内从来没听说过,但同时却似乎是一部很重要的电影,因为首映式举行得非常隆重,不仅媒体有整个版面的详细报道,就连当时的英国王后和其他皇室成员都给惊动了。

首部中国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

在首部海外上映的中国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由中国人扮演,并且最初是由一个英国电影公司在上海拍摄的。户外的插曲镜头,即600-800年前发生的传说中那些传统的场景,都是在杭州拍摄的。2月21日,王后陛下特意安排出席了由高蒙电影公司与该电影原制片人N.A.波格森上尉合作在新画廊电影院推出的一次日场首映仪式。这次电影放映的所有收入都将捐献给新米德尔塞克斯郡医院的亚历山德拉王后病房和圣莫尼卡家庭儿童医院。这部电影将于2月28日正式公演。这个传说讲述了一位官员的女儿金子的凄惨爱情故事。金子被父亲许配给了一位年老却有权有势的大人,她在结婚的那一天跟情人张武私奔,但张武后来被大人手下的一名士兵所杀死。那个射出致命一箭的士兵是由一个曾经在1907年在武昌被解散的神箭营里当过兵的男人所扮演的。波格森上尉认为起用一位业余演员来演电影要比那些表演程式僵化老套的专业演员更自然一些。故事背景发生在满族人在400年前把长辫子和女人缠脚等陋习介绍到中国来之前。①

1927年2月26日的《伦敦新闻画报》对于《青花瓷盘的传说》电影首映式的专题报道。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就在2005年大家都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际,笔者将上述材料提供给《北京晨报》的记者,记者拿着这些材料去向国内研究电影史的学者和专家们求证时,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部电影,而且在中国广电总局的中国电影资料馆里也找不到这部电影的任何踪迹。

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它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拍摄的?谁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为何国内没有任何对于这部影片的记载?它又如何能够成为首部在欧美上映的中国影片?这些问题在好几年的时间内一直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笔者利用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对美国一些相关的图书馆、博物馆、电影资料馆和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终于梳理出了些许眉目,本文即是笔者利用手头现有的一些有限资料,试图揭开蒙罩在这部影片上神秘面纱的一个尝试。

二、何为青花瓷盘的传说

首先,这部电影所表现的显然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为什么名称会叫做《青花瓷盘的传说》呢?这电影名称后面是否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跟汉语“青花瓷盘”对应的英语名词是"willow-pattern plate"或"blue plate"。从字面上来看,"willow-pattern"指的是以柳树为主的图案,而"blue"则是指青花瓷盘的颜色。这些正是中国明清外销瓷的最明显特征。从唐代起,中国的陶瓷就开始外销到欧洲,而中国陶瓷外销的高峰是在明清时期,当时中国外销的绝大部分陶瓷产品正好都是青花瓷。

英国人从17世纪起就已经开始仿制中国的陶瓷,到了18世纪中期,英国的陶瓷生产便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从一开始起,英国人模仿的就是中国的青花瓷,尤其是模仿青花瓷的图案。可是英国人在仿制青花瓷时多了一个心眼,他们采用了一种转印图案的先进技术,即通过机械方法可以把复杂的图案一次性地印在瓷胚上。这样做就可以以较小的成本代价来快速和成批量地制作陶瓷产品。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使英国价廉物美的仿制瓷品在欧洲所占的市场份额反而超过了中国外销瓷。中国的陶瓷出口商们对于英国陶瓷商的胜利感到纳闷,于是又回过头来模仿起英国的“中国风”仿制瓷品来,尤其是那些畅销产品上的图案。有趣的是,中国的陶瓷出口商们并不知道英国人转印图案的技术,竟让陶工们一笔一画地去描画英国瓷器上的转印图案。这样不平等的竞争造成了中国外销瓷在欧洲的销量从此一蹶不振。1790年,英国方面对进口的中国外销瓷产品又强制性地施加了150%的保护性关税,从而彻底结束了中国陶瓷外销英国的历史。[1]

英伦“中国风”陶瓷品生产中最著名的一个主打图案就是所谓的“青花瓷盘”图案。西方学者们对于这种特殊图案的由来进行过追溯性研究。按照通常的说法,最初创作这个图案的人是考利(Caughley)陶瓷工场一个名叫托马斯·特纳(Thomas Turner)的陶工,或是那儿一位名叫托马斯·明顿(Thomas Minton)的学徒工。[2]可这些都只不过是猜测,由于当时的英国还没有专利法的保护,所以各地的陶工之间往往相互抄袭,而且英国各地的“青花瓷盘”图案都略有不同。要想确定该图案最初究竟出自哪个特定的陶工之手几乎没有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该图案的原型应该来自地道的中国外销瓷,因为图案中那些浓郁的中国元素英国人是凭空想象不出来的。

简言之,“青花瓷盘”上的中国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位于瓷盘中央部位的一棵位于湖畔的大柳树,其柳枝随风飘舞,十分惹人眼目。柳树右面有大大小小的几座装饰风格豪华,被桃树所环抱的亭台楼阁,图案的最前面有一道呈之字形的篱笆。柳树的左边有一座小桥,桥上有三个小人正朝桥那头的一个小房子跑去,前面一男一女像是对情侣,后面那个是老头,手里拿着鞭子,正在追赶那对情侣。瓷盘的大部分空间所表现的是一个湖泊,湖上荡漾着一条遮篷船,船头还有一位船夫手里拿着撑船的篙。湖中央还有一个小岛,岛上有农舍和宝塔,也有树林。在瓷盘的上方飞舞着两只斑鸠,含情脉脉,四目以对。②

原来这是一个浪漫而凄美的中国传统爱情故事。讲的是一位气昏了头的老员外棒打鸳鸯,逼迫自己的女儿跟一位她不喜欢的权贵结婚,结果造成她跟自己中意的那位青年才俊私奔并最终遇难。就像梁山伯、祝英台俩人死后变成蝴蝶那样,这两位情人在被害之后化身为一对形影不离的斑鸠。每当人们拿起那个青花瓷盘时,便可以看到那两只鸟在这对情侣最初定情的那棵柳树顶上盘旋,不忍离去。

按照前面那位《伦敦新闻画报》记者在其报道中的说法,这个古老的爱情传说发生在600-800年前的杭州,即南宋时期的陪都临安。那瓷盘图案里所表现的那个湖泊自然应该是美丽的西湖。湖泊、楼阁、亭子、小桥、树林、桃花、柳树——这些几乎无一不是杭州西湖的要素:桃红柳绿,是西湖风景最显著的特征;尤其是图案中的那种歪脖子大柳树,在西湖老照片中尤其令人瞩目。

话说在这西湖边上住着一位富有的员外,他有一个美丽聪明的独生女儿,名叫孔曦(Koong Shee)。有一个权势骄横的大人看上了员外家的小姐,上门前来求婚,那位势利眼的员外满口答应。可是小姐本人却早已看上了员外家一位名叫张生的年轻师爷。孔曦和张生经常在湖边的一棵大柳树下秘密约会,并在那儿私订终身,憧憬未来的美好时光。员外发现了他们的秘密约会之后大发雷霆,立即将张生扫地出门,并且禁止女儿再跟他见面。

从此小姐每天以泪洗面,独自坐在那棵柳树下发呆,一想到自己的爱侣,便心如刀割。不仅如此,那位骄横成性的大人经常找上门来,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令小姐更加想念那位年轻英俊、才高八斗的张生,以及他们在一起时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随着桃花盛开,婚期临近时,张生又回到了临安,并偷偷地托小姐的婢女带信,要她到柳树下跟他约会。小姐如约而至,当张生看到美丽的心上人来到身边时,他激动地将她搂在怀里。两人发誓再也不分离,并决定私奔,未经员外的同意就先结为夫妻。于是小姐便偷偷返回自己的房间去拿首饰。她手持象征女子贞节的纺锤棒走在前面,张生捧着小姐的首饰箱紧随其后。但是当他们刚走到大门口时不慎脚下绊了一下,员外突然从梦中惊醒过来,挥舞着鞭子追赶了出来。小姐和张生飞奔过小桥,躲藏在一个小亭子里。他们最终摆脱了员外的追逐,来到一个湖中央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过起了牛郎织女般的田园生活。但是事情并没有完,那位已经跟小姐订婚的权贵大人派探子四下打听这对情人的下落,伺机报复。后来张生因务农颇有心得,自己出钱刻印了一本农书,不慎暴露了自己的踪迹。那位大人带着一队兵勇偷偷摸到了那个貌似世外桃源的孤岛上,伏击并杀死了张生。

小姐正好目睹了兵勇们刺杀张生的那幕惨剧,她转身回到自己的茅舍里,点了一把火,将自己烧死在岛上的农舍里。天上的神仙被这两位有情人的悲惨结局所感动,便把他俩变成了一对永远形影不离的斑鸠。于是便有了这个浪漫而又动人的“青花瓷盘”传说。③

三、是谁拍摄了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

上面我们所讲述的只是“青花瓷盘”这一传说故事,跟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探究《青花瓷盘的传说》这部电影的摄制背景和由来,并未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所以,趁着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去美国哈佛大学访学一年的机会,笔者专门到哈佛大学电影研究中心的资料库里去查找了一遍,但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我没有因此停止寻找,而是顺藤摸瓜,就这个问题请教了那儿的好几个电影史专家,听说这部电影居然也是最早在美国上映的中国电影,时间是在1929年,即在英国首映的两年之后。但由于中国电影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对于美国电影的影响也比较小,而哈佛大学对于中国电影的研究开展时间也不长,这方面的资料相对还比较缺乏,所以一下子也很难查到确凿的证据。

根据专家们所提供的一些书目,笔者又在哈佛大学的各个图书馆里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索,几乎翻遍了相关的文献,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些新的线索。

笔者首先翻阅了所有跟中国电影早期历史相关的书籍,但均不得要领。相关的期刊杂志又过于庞杂,翻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最后决定还是在哈佛的各个电子数据库里搜索跟这部电影有联系的关键词。由于《伦敦新闻画报》中关于这部影片首映式的报道中提及了“高蒙电影公司”(Gaumont Company)与该电影原制片人“波格森上尉”(Captain N.A.Pogson),以及《青花瓷盘的传说》(The Legend of Willow-Pattern Plate),所以这三个英文关键词自然分别成为了笔者网上搜索的重点对象。

从相关资料中得知,高蒙电影公司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法国电影制片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拥有分公司和电影院线,其中它在英国的分公司拍摄过很多著名的电影,并且拥有众多的影院。但是查了好久,也没发现它跟1926年前在上海和杭州拍摄的《青花瓷盘的传说》有什么直接联系。它之所以出现在上面这篇报道之中,显然是因为这家公司拥有举行首映式的伦敦新画廊电影院。

关于该影片原制片人波格森上尉的信息也少得可怜。但是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不仅是制片人,而且还是个作家,曾经创作过电影剧本。例如,1938年上映的《马可波罗历险记》(The Adventure of Marco Polo)电影剧本就是他编写的。这部电影现在显然已经成为经典,因为它至今仍在放映,并且已经被制作成DVD碟片。作为《青花瓷盘的传说》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他肯定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的情况相当了解;否则就不可能坚持要在电影里起用原清军神箭营中的退伍士兵来扮演杀死男主角的刺客,也不可能成为《马可波罗历险记》这另一部跟中国有关的电影剧本作者。

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们可以据此合理地推断,他除了做制片人之外,也很可能是对青花瓷盘的传说进行改编的电影剧本作者。这位作者对于原故事情节作了一些适当的修改,以便使它能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例如他把故事女主人公的名字从“孔曦”改作“金子”,又把男主人公的名字从“张生”变成了“张武”。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为了避免跟《西厢记》中的男主人公重名。原故事中小姐的婢女是一个恶婢女,也是员外特意安插的卧底;而在电影中她却成了一个对小姐忠诚不贰的好婢女,有点类似于《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婢女红娘。

在搜索电影名称这一关键词时,笔者又惊喜地发现了《青花瓷盘的传说》这一影片的摄影师和导演,因为这位名叫詹森(W.H.Jansen)的美国人在1930年2月号的《美国电影摄影师》上曾经发表过一篇回忆文章,题为《在中国进行开拓的八年》。[3]11,26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拍摄这部影片的背景情况。

詹森是于1922年到上海这个“东方巴黎”来淘金的。此前他曾经在美国的好莱坞当过摄影师,所以来到上海后自然要关注这儿电影摄制和放映的情况。他发现电影在上海还处于萌芽状态。整个上海总共只有五个电影院,所放映的电影大多是一些进口的廉价外语盗版片,而观众主要是旅居上海的外国人。在上海找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那儿以前只有人拍过一个长约200英尺的纪录片,其内容主要记录葬礼、婚礼,以及其他一些当地的生活场景。

詹森不禁对此感到有些失望。但是正当他准备离开上海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英美烟草公司要他去公司参加工作面试的通知。第二天,当他参加面试时,一位公司董事问他,假如有一份好的工作,他是否能考虑留在中国?当时他其实已经买好了去马尼拉的船票,所以显得有点犹豫不决。当听说英美烟草公司是想请他去拍动画片时,他就更不情愿留下来了。但是经过对方的长时间劝说、交流和沟通,他终于被说服接受了这项工作,准备从头开始,在上海创一番事业。

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拍摄一个关于香烟的广告片。詹森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终于设法顺利完成了这个任务。为此他购置了必要的摄影装备,并且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广告创意:动画片中的一头驴摇晃着耳朵,不肯往前走,直到它闻到了驴夫点着的一支烟。烟雾在空中画出了香烟的牌子,使驴子看了放声大笑。这时广告中出现了广告语:“抽烟者称心——驴子也称心。”这个关于驴子的动画广告片大获成功,因为它行之有效地为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品牌做了广告。

首炮打响之后,詹森获得了公司更大力度的多方面支持。他重新租下了一个空间更为宽敞的房子,并将它改造成为一个设备先进的微型摄影棚,其中包括一个完全封闭的100英尺长舞台、化妆室、储藏室、布景画室和超过3000安培的灯光设备。根据詹森自己的说法,这个摄影棚的先进程度并不亚于美国好莱坞的任何一个电影公司,而《青花瓷盘的传说》这部早期古装默片就是在这个摄影棚里拍摄出来的:

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在这个摄影棚里就制作出了大量的作品,计有191盘电影胶片,共1000英尺长的城镇风俗纪录片、59部长度为一盘的风景艺术片、15部长度为一盘的教育片、6部长度为两盘的喜剧片、4部正规的故事片,其中包括那个著名的《青花瓷盘的传说》,即首部被出售到全球市场,并有王后陛下和两位皇室成员出席其伦敦首映式的中国影片。这部影片创下了在英国和爱尔兰放映263场的纪录。直到1930年3月,即在伦敦首映四年之后,它仍然在伦敦的皮卡迪利电影院上映。④[3]11

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得知,《青花瓷盘的传说》早在1924-1925年间就已经摄制完毕。它应该是在1926年中出口到英国去,并在1927年初在伦敦举行首映式的。

正如詹森在他回忆录中所说的那样,当他于1922年来到上海时,那儿还没有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影片,尤其是故事片。所以说,最早在上海拍摄电影的就是像波格森上尉和詹森那样一些以前曾经在西方从业过的电影人。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拍摄电影的基本知识才能最终被传授到中国来。用詹森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制片商,不仅是指拍电影,而且也是最早用中文来制作字幕的。”[3]26在中文资料中,我们也能找到同样的材料来加以印证。例如,“《申报》1923年刊出的一张题为‘中国影戏领袖之合影’中,十二人当中除了两位华人之外,即上海大戏院经理兼干事何挺然和上海大戏院兼中华影片公司总经理曾焕堂,其余皆为西人。”[4]

电影是西方人所发明,并于二十世纪初介绍到中国来的。所以在中国电影诞生和发展的初期,有不少外籍人士参与了中国影片的制片和创作。这本是一种常识,然而对于这一点,我们以前那些追求民族自豪感的电影史中习惯于刻意回避,对于那些曾经为中国电影做出过贡献的外籍电影人的名字不屑一提,因此阻碍了人们了解历史事实的真相。

四、为何《青花瓷盘的传说》没在中国电影史中留下痕迹?

既然《青花瓷盘的传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早期的代表作品,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现有的中国电影史中却没留下丝毫的痕迹呢?是不是因为它的制片人、编剧、导演、摄影师均为外国人,所以就不被视为中国电影?可是不对啊,该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可算是典型的江南风格,而且影片中的所有演员也都是中国人。更何况该影片的所有外景都是在杭州西湖边拍摄,内景都是在上海拍摄的。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应该算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

这部电影之所以过去没能在中国电影史上立足,很可能是跟它的出身以及当时中国,尤其是上海的特殊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直接相关。根据詹森的说法,拍摄和制作这部电影的是英美烟草公司旗下的“上海工业与教育电影公司”,而1922-1927年间正是中国民族主义意识高涨和反西方列强特权运动鼎盛的时期。这一点不应该被我们所忽视。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的华盛顿九国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要求与会国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放弃特权和收回租界等四项总原则,并将其写入了九国公约的文本。[5]此后各地的民族主义风潮便此起彼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25年上海的“五卅惨案”。因日本棉纱厂厂主镇压罢工工人和英国巡捕房捕头下令枪杀示威群众而造成的重大惨案激起了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应,各地都不同程度地爆发了抗议和示威运动。从此全国各地民族主义的思潮更是如火如荼。

从1924年开始,国民政府启动了从洋人手中收回教育权的运动,迫使各个教会大学和其他洋人在中国所办的学校都必须在国民政府的教育部注册,并规定必须由中国人替代洋人出任校长。

1926-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更为加剧了这种民族主义的思潮。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陈友仁致力于收回汉口的英租界,在汉口的民众与守卫租界的英国水兵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暴力武装冲突。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守军和租界内的上海志愿兵军团也如临大敌,使上海的形势也十分紧张,使得当地民众的反洋人情绪空前高涨。⑤

为英美烟草公司销售香烟的销售人员[6]170-171

成立于1902年的英美烟草公司是英、美这两个国家中唯一在中国占有巨大香烟市场的香烟出口商。它在上海、汉口、天津、青岛、奉天(沈阳)和香港都建有工厂,但是它在上海浦东的工厂规模则是所有这些工厂中最大的。英美烟草公司所生产的"Pin Head"、"Cameo"、"Old Gold"等牌子的香烟均是在中国最畅销的香烟品牌。在1923-1925年间,英美烟草公司的上述香烟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都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的份额。[6]111,157-158在英美烟草公司和其他一些外国香烟出口商的夹击之下,国内的民族香烟厂家几乎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民族企业和爱国民众对于几乎垄断了国内香烟市场的英美烟草公司侧目而视,充满了敌对情绪,这也是很自然的。

正如詹森在前面所引回忆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英美烟草公司属下的“上海工业与教育电影公司”是上海最早成立的电影公司之一。由于有英美烟草公司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在背后支持,波格森上尉和詹森等人财大气粗,不仅拥有上海设备最好的摄影棚,而且还有相当充裕的拍摄经费。这一事实造成上海其他那些早期新兴的民族电影公司,如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明星影片公司等,根本无法跟它公平竞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有跨国大公司的背景和销售网络的支撑,以及该公司负责人詹森本人的好莱坞从业背景,使得上海工业与教育电影公司跟欧美的许多电影公司都有广泛的联系和生意交往。这一点也是国内其他民族电影公司所无法企及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上海的民族电影公司都从一开始起就结成了联盟,借助国内民族主义高涨的大好形势,集体联手来跟英美烟草公司属下的上海工业与教育电影公司竞争和对抗,以限制后者在上海和中国境内的发展,并最终逼迫其转向海外的电影市场。这就是为什么《青花瓷盘的传说》成为了首部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电影,而在国内却始终默默无闻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美烟草公司中国分公司在上海的总部[6]170-171

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拥有的一辆专列[6]170-171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青花瓷盘的传说》这部电影拍摄的具体过程还所知甚少,今后仍需进一步努力,以便能找到关于剧组成员的名单,搞清他们的生平背景,以及拍摄电影和出口影片的一些具体细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过去对于这样一部中国的早期默片一无所知。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中国电影文化起源和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青花瓷盘的传说》这部电影对于中国电影史,以及对于我们挖掘杭州西湖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注释:

①见《伦敦新闻画报》1927年2月26日,第345页。

②文中所涉青花瓷盘图样见本期彩页。所引青花瓷盘的图案出自下面这本书的插图:Lucienne Fantannaz and Barbara Ker Wilson.The Willow Pattern Story.London: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1978。

③“青花瓷盘”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本文转述的故事主要依据下面这本书中的说法,但也广泛参考了其他版本中的一些细节:Barbara Ker Wilson and Lucienne Fontannaz.The Willow Pattern Story.London:Angus& Robertson Publishers,1978。

④由于该影片在伦敦的首映式确切时间是1927年2月21日,到1930年3月只有三年零一个月。所以詹森说“在伦敦首映四年之后,”应该是他记忆有误。

⑤关于1926-1927年间汉口和上海所发生的中英当局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伦敦新闻画报》有详细的现场目击系列报道。

标签:;  ;  ;  ;  ;  

青花瓷器的传说--一部早期的服装无声电影,填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空白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