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力克孜•阿卜杜克热木 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第一小学 844000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介绍,其次分析从课堂导入到情境教学法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183-01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音乐艺术、语言功底、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多元化的手段,依照教学任务等,在课堂中将教材中描绘的情境展现给学生,拉近学生与课文中知识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在思想及情感上都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有效引导与教育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巧用情境教学法导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巧妙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法宝,也是众多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法导入,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其次,是需要让学生做好迎接新知识的准备。最后,需要通过有效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具体运用
2.1通过活动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贪玩的年龄段,爱学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在,在教学活动中加入竞赛、游戏等活动情境,能够给品德与社会课堂营造轻松的氛围。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的设计,利用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活动,彻底改变枯燥的教学营造,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与成长。
2.2利用表演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不单单是一门学科,更是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感悟世界,发挥情感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单单依靠教师在讲台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进行自我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表演情境,如角色表演等形式,通过表演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有用的感悟。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相关知识,能够在表演情境中得到升华,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如在《我的家》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家庭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中创设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情境,更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提升。
2.3巧用音乐情境,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音乐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应用,主要是借助音乐良好的渲染效果,引发学生共鸣,有助于师生、学生之间形成心与心的沟通。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引入音乐情境更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精心选择合适的音乐,或悲壮、或欢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如在《伸出爱的手》一课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感恩的心》,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帮助学生养成博爱、同情心等优良品质。
2.4善用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疑问是思考的开始,也是学习的重要砝码。疑问能够激发学生特有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具有善于提问的智慧,善用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敢问、敢想的理想环境。最好能够引起学生思维定式与现实知识之间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
如在学习《伸出爱的手》一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由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有谁知道站在最前面的人是谁呀?她们都是些什么人呀?由这些问题引出残疾人的话题,并正式进入课堂的学习主题,让学生明白残疾人为这个舞蹈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正常人付出的努力,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这种精神,明白她们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与关怀。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情境教学法过程性评价
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学科特点,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强化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基于发展的眼光评价,这符合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
第一,通过过程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良好的价值观。例如在《盛开的紫荆花》一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上的内容,了解到香港回归这一事件,但是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性评价,经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交流,教师及学生自我观点的交流等,可以将香港回归事件提升到祖国统一、爱国情怀这一更高层面。
第二,过程性评价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学生发言后,第一时间给出正确中肯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体现评价的价值,及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情境教学过程性评价不仅需要教师发挥引导者与点评者的作用,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及时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自己的学习等做出正确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而且能够通过自我评价勉励自己。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率。
4.结语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引入的时间还比较短,在新课程改革的刺激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提升了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具体内容,巧妙的创设情境,包括音乐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烘托课堂气氛,不断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谢雷.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合理应用[J].学周刊,2013,36(8):124-125.
[2]马福军.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知识鉴赏,2013,32(8):99-100.
论文作者:比力克孜•阿卜杜克热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情境论文; 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社会论文; 小学论文; 评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