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椎间盘镜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智锐

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椎间盘镜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智锐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二区 528000

【摘 要】目的:探讨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椎间盘镜(MED)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ME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椎间盘镜治疗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效果,椎间盘镜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钙化;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而钙化型、游离型及钙化合并游离型均为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15%[1]。既往认为钙化型、游离型等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相对禁忌症,近10余年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MED也可应用于钙化型、游离型特殊类型患者,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但对于钙化合并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手术治疗,国内外学者多采取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而使用MED治疗钙化合并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则鲜有报道。笔者对40例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3岁,平均(41.6±3.8)岁。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腰痛,入院均经CT、MRI及腰椎正侧位像检查,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观察组:腰椎后正中作8~10cm纵切口,拨开椎旁肌,采用两个单齿拉钩牵开,保证椎板、椎间隙充分显露,采用“人字脊定位法”,结合X光C臂机,分别于双侧相应节段椎弓根置入螺钉,咬除棘突、双侧椎板及黄韧带,对神经根进行牵引保护,对突出的钙化组织、脱出游离髓核进行切除,于椎体间切除纤维环组织,圈刀刮除上下软骨终板,于椎间隙植入自体骨,钛棒固定好椎弓根螺钉,神经根管狭窄患者则需同时对神经根管进行减压,保证神经根彻底松解,彻底止血后,体内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②对照组:患者取俯卧体位,腰椎后正中旁开0.5cm作纵行切口,长度为2 cm,将导针插入至椎板间隙,逐步扩张后安放工作通道,对通道内软组织进行充分清洗,放置内窥镜,放大视野,保证镜下组织可被清洗分辨,从椎间隙减压,待神经根受压部分缓解后再暴露、处理突出游离组织,利用专用器械处理钙化病灶。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采用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术后24~48 h拔出引流管,术后72 h后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行走,进行抬腿训练,术后12 d左右拆线,3周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强化腰背肌训练。

1.3 疗效判定[3]:痊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可进行正常生活。显效:腰酸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小腿有轻微麻木酸胀,过度负重或久坐后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效:疲劳后腰部酸痛明显,需间断休息,患者正常体力未恢复,无法进行劳力活动。无效: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需再次手术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8.2±5.9)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4.6±5.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02.8±11.8)ml,对照组患者出血量(32.7±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7.56±0.6)cm,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1.15±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05±0.51)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24±0.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MED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并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术后无明显疤痕或粘连形成等优点,深受医患双方欢迎,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趋势。随着对操作技术和手术操作器械的进一步改进及对椎间盘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MED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了飞速发展,但我们在采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严格掌握各种疗法的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扩大手术适应证。在倡导微创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否定传统的开放手术,传统的后路开放手术仍占据主流地位,并常常成为微创手术的补救措施,二者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其各有所长,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表明,MED在处理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变了以往传统MED治疗该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限性,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两种手术治疗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效果,而椎间盘镜治疗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Grenier JM,Scordilis PJ,Seaman DR,et al.Lumbar MRI Part 2:Commo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Clinical Chiropractic,2006,9(1):39-47.

[2] 欧裕福.椎间盘镜技术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1,17(22):3473-3476.

[3] 张良,王 强,纪 权,等.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中远期疗效及腰椎MRI影像变化[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65.

论文作者:袁智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钙化合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椎间盘镜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智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