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人的思想看如何承担对人民的责任--以“群本要义”为视角_群书治要论文

从爱人的思想看如何承担对人民的责任--以“群本要义”为视角_群书治要论文

从《群书治要》的爱民思想看如何承担好对人民的责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责任论文,群书治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群书治要·尚书》上说:“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意思是说,天子是人民的父母,所以才称王天下,圣人通过取类这种比喻的方式来正名,所以把君喻为父母,明了仁爱德让的道理,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这就告诉我们:天子之所以称为天子,就是因为他顺着天道而行事,他作为人民的父母才能够名副其实。所以,爱民是君主应尽的本分。

在中国历史上,治理国家的状况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三皇时期,就是在伏羲、神农、黄帝的时候,他们是以“道”治天下,达到了无为而治。到了尧、舜的时候,“失道而后德”,他们是以“德”来治天下。

《说苑》上记载:“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尧念念心存天下的百姓,特别是对穷苦的百姓更加体恤,对于百姓的苦难、罪过都感到哀痛,也对众生不能顺利地生长感到忧虑。如果有一个百姓挨饿,他就说,这是自己使他们挨饿的;如果有一个人受寒,他就说,这是自己使他们挨冻的;如果有一个人犯罪,他就说,这是我的过失使他们犯罪的。结果,他的仁德昭著,道义树立起来了,德行广博,教化也很广泛。他不借助赏赐,人民自然勉励做善;不依靠刑罚,人民自然得到治理。“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先宽恕百姓,以仁恕之心待民,然后再去教导百姓,这是尧的治国之道。

到了夏、商、周时期,“德”丧失了,就以“仁”来治天下。《六韬》上记载,文王问姜太公说:“请问治国之道。”太公怎么回答呢?“爱民。”怎样爱民呢?《六韬》上做了很详细具体的比喻:“故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他统御人民就像父母慈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就像兄长慈爱自己的弟弟一样。见到他们饥寒交迫,就为他们感觉到哀伤;见到他们很劳苦奔波,会为他们感觉到悲愁。这就是说,到了夏、商、周的时候,这些圣王还能够以仁爱来治天下,是以一种爱民如子的心来爱护百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仁”也越来越少了,能够称霸的人是以“义”来治天下的。《史书》上记载着“臧孙行猛政”的故事。

臧孙施行苛政,子贡批评他。于是臧孙就向子贡请教:“我没有奉公守法吗?”

子贡回答说:“你是守法的。”

臧孙说:“我不廉洁吗?”

子贡说:“你也很廉洁。”

臧孙说:“我没有执政能力吗?不能办事吗?”

子贡说:“你也很能办事。”

臧孙说:“这三者我都唯恐自己做不到,既然这三者我都能做到,为什么你还批评我呢?”

子贡说:“你虽然守法,但是喜欢以法来损害人;虽然你很廉洁,但是你因廉洁而骄慢;虽然你很会办事,但是因此欺凌属下。为政的人就像调琴瑟一样,如果大的弦调得太紧,小的弦就会断裂。所以,身居尊位者,德行不可以浅薄;高居官位的人,治理不可以太狭小;地方广大的人,制度不可以很偏狭。拥有很多民众的人,法律不能够太严苛。这是自然而然的规律。所以,如果你的刑罚得当,那么邪曲不正的事、犯奸作科的事都能够制止。如果你奖赏得当,那么属下都应该欢心喜悦拥护你。但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你没有听说子产是怎么治国的吗?子产治国的时候,用仁义来教导人们礼义,役使人民也不违道,所以政事非常地宽松。如果有人负责做事就给予赏赐,不知道赏得合不合适就从重奖赏。如果处罚人有点拿不定主意,那就从轻处罚。因为实行了这样宽松的政治,子产治理郑国七年之后,‘风俗和平,灾害不生’‘国无刑人,囹圄空虚’。社会风气非常的平和,没有自然灾害,国家也没有需要用刑处罚的人,监狱都空了。到子产死的时候,百姓听说了都痛哭流涕。百姓说:‘子产已经死了,我们还怎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我们把安定的生活寄托给谁呢?如果能够使子产重新活过来,我们也不爱惜家里人的生命。用我们家任何人的生命去换取子产的生命,我们都愿意。’子产活着的时候,被百姓所爱戴;死了的时候,百姓都为他感觉到悲伤。做官的人在朝廷里哭泣,商人在市场上哭泣,农民在原野里哭泣,少女在她自己家的内室里哭泣。琴瑟的声音也都听不到了,大夫不戴佩玦,妇人把簪子、耳饰也都摘下来,人们在大街小巷痛哭流涕。这就是因为子产行了仁恕之道所导致的。而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呢?听说你有病了,百姓都非常地欢喜,互相祝贺,说:‘臧孙子病了,最好他能够死去。’你的病刚刚有一些好转,百姓都非常地恐惧,说:‘臧孙子的病又痊愈了,我的命运太不幸了,为什么臧孙子没有死呢?’所以,你病了的时候,人们都是非常地欢喜,互相祝贺。而你生活在这个世间,人们都以你为恐惧。可见,你把人心伤的有多么狠了。你这样办理政务,怎么还能不遭受批评呢?”

“义者循理”,臧孙子还是挺明白道理的,他听到子贡的劝谏很符合道理,就主动把职位让了出来。这个故事提醒领导者:虽然赏罚分明,也很廉洁,但是如果对人民过于苛刻,人民也不会感恩戴德,而且还会怨声载道。所以,子贡说:“盖德厚者报美,怨大者祸深。”德行深厚者,人民对他的回报也很丰厚,与人结怨太深的人自己也有灾祸。所以说,最大的德行莫过于“仁”,最大的祸害莫过于刻薄、苛刻。这些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为政要宽和、要仁恕,而不能够过于苛刻。

春秋战国的霸主们,大都还能以“义”治理国家,能够循理而治。

《政要论》告诉我们:为君难。当一个国家的君主很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民的怨恨,甚至把他推翻,所以君主时时要体恤人民的辛苦,做到恤民。在《政要论》上有这样一段阐述:“服一綵,则念女功之劳”,穿一件丝织品就要想到织女的辛劳;“御一谷,则恤农夫之勤”,进用一粒谷子都要体恤农夫劳作的勤苦;“决不听之狱,则惧刑之不中”,判决那些不好处理的诉讼就担心处罚是否合适;“进一士之爵,则恐官之失贤”,晋升一个人的爵位,担心这个官员是否有德能;“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即使是奖赏微小的善事也要让它能够起到劝人为善的效果;“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即使是对微小的恶事进行惩罚,也应该起到劝阻人做恶、警告的效果;“使化若春气,泽如时雨”,使教化像春风一样,像适时的雨露润泽万物;“消凋污之人,移薄伪之俗”,减少那些行为不正的人,改变轻薄虚伪的风俗;“救衰世之弊,反之于上古之朴”,要挽救衰败和世间的弊病,返回到上古的淳朴;“至德加于天下,惠厚施于百姓”,把这种高尚的德行施于天下,把仁慈、厚道施及百姓的身上。这就是提醒君主:应该念念体恤百姓的不容易,做事应该非常地小心谨慎。

唐太宗以民为重

唐太宗即位不久,京城长安一带干旱无雨,引发了蝗灾。百姓们生活得很困难,唐太宗为此非常痛心,于是他亲自到地里巡视庄稼受灾情况。看到满地的蝗虫,唐太宗随手提起几只向天祷告说:“百姓靠着谷物生存,你们却吃了谷物,请你们以后不要再吃谷物,过错是我一个人的,我宁愿你们来吃我的肺肠。”说着就要把蝗虫吃进肚子里,身边的大臣连忙劝阻,但唐太宗希望把灾祸转移到自己身上,断然吃下了蝗虫。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唐太宗下令从皇亲国戚到王公大臣都要缩减开销,力戒奢侈。同时减轻赋税,对一些受灾严重的地方甚至免税一年,并命令各地打开粮食救济灾民。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唐太宗不但委派官员到各地巡视,体察民间疾苦,而且还亲自在宫廷后面开了几亩地,带头种起了庄稼。长孙皇后也组织起后宫的妃子、宫女,养起蚕来。他们的行为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有一次,唐太宗对即将奔赴各地的使者说:“我才试种了几亩地,就感到很疲乏。我想,农夫种田几十亩,终年不息,他们就更加辛苦了。所以你们到州县去,一定要亲自到田头垅间去看看,不得叫人迎送。如果迎送往来,误了农时,还不如不去。”

由于唐太宗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生产,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加之他本人能够以身示范,以民为重,爱护民力,百姓的生产生活很快发展起来,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兴盛起来。

(摘自《中华美德故事·古代篇》,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编写,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

标签:;  ;  ;  

从爱人的思想看如何承担对人民的责任--以“群本要义”为视角_群书治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