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5400)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系膜脂膜炎30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其中27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统计分析CT检查结果以及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结果: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初起病变见于自小肠系膜组织,病变仅波及肠系膜根部,周围缠绕系膜血管,部分淋巴结组织;7例肠系膜血管外径缩小,14例出现肿瘤样假包膜、或可见脂肪环征;肠系膜脂膜炎性病灶组织密度与正常脂肪组织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15例肠系膜根部显现多个小淋巴结,4例肠系膜病灶内有血管分布的肠道壁发生肿胀。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良好。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肠系膜;脂膜炎漏;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27-01
肠系膜脂膜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组织病变为位于肠系膜部位的脂肪组织出现出现如变形、炎性反应、坏死以及纤维化病变等,多为局限性病灶,可单发,或多发,目前具体病因上不明确[1]。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措施,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系膜脂膜炎30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肠系膜脂膜炎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5岁,年龄平均(45.50±10.39)岁,手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肠系膜脂膜炎患者27例,占90.00%。本次研究患者均经急诊入院治疗,主诉为突发性腹部剧烈疼痛;其中14例属于病变早期,体征程度较轻,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本病特点:临床表现多集中在腹部,而且症状与体征严重程度不一致[2]。16例患者入院后可见腹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可见麻痹性肠梗阻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加快9例,腹腔内穿刺抽取既往病史:(1)12例风心病;(2)5例糖尿病;(3)7例脑梗死;(4)1例长时间口服避孕药。本次研究对象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128层CT机进行常规平扫及加强扫描,CT机扫描参数:(1)管电压设定,120kV;(2)管电流设定,100mAs;(3)螺距设定1.35;(4)扫描层厚5mm。加强扫描:(1)高压注射器,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310530号,型号ASA-200H;(2)碘海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811,规格300mgI/ml,每人用量100ml;(3)注射速度3.5ml/s,自注射开始计时,25s后动脉期扫描,55s后门静脉扫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扫描后重建影像。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施行t检验,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表明数据差异显著,能够获得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病变初起自小肠系膜组织,呈扇形向外辐射状分布,病变仅波及肠系膜根部,周围缠绕系膜血管,部分淋巴结组织,与邻近的肠道,腹腔内其他组织边界清楚;7例肠系膜血管外径缩小,注入造影剂后显示充盈均匀,14例出现肿瘤样假包膜、或可见脂肪环征(邻近脂肪组织密度无异常);肠系膜脂膜炎性病灶组织密度[-(42.53±7.56)Hu]与正常脂肪组织密度[-(111.23±9.83)Hu]之间差异显著,t =30.3434,P=0.0000;15例肠系膜根部显现多个小淋巴结,与邻近组织边界清楚,淋巴结直径在0.50~2.05cm之间,内部密度差异不大,其中10例活检显示存在炎性病灶;4例肠系膜病灶内有血管分布的肠道壁发生肿胀。
肠系膜脂膜炎病灶位于肠系膜处的脂肪组织内,属于无特异性病变的慢性炎性反应病变,可造成肠系膜脂肪发生纤维化增生性病变,厚度增加,但目前尚无法确定具体发病机制[3],其可能性原因在于硬化性胆管炎、后腹膜组织纤维化病变等具有靶向发病特点的感染性疾病。另有部分学者认为肠系膜脂膜炎诱发因素还包括发于腹部的癌性病变,或手术治疗,以及腹部外伤、自免反应等[4]。本次研究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肠系膜脂膜炎与上述诱发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据医学研究发现,肠系膜脂膜炎高发部位为小肠处系膜根部,病变偶见波及结肠系膜,或胰腺、后腹膜等区域。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病变仅波及小肠系膜。肠系膜脂膜炎部目前多利用CT等影像学手段作为首选检查措施,检查结果主要可表现为:(1)肠系膜脂膜炎性病灶组织密度高于正常脂肪组织,而且多伴发类球体软组织肿块;(2)典型脂肪环;(3)类肿瘤样包膜,本次研究中14例可见假包膜;(4)部分患者摄片结果显示存在高密度钙化病灶;(5)肠系膜脂膜炎病变组织在CT扫描平扫、增强检查时,密度均未出现明显改变,本次研究中平扫、动脉增强期及门脉期的CT值分别为(-47~-36Hu)&[-(42.35±7.06)Hu]、(-43~-38Hu)&[-(40.29±1.89)Hu]、(-43~-46Hu)&[-(44.55±3.65)Hu],差异不大(P>0.05)。
徐冰、李辉[5]利用多层螺旋CT检查肠系膜脂膜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1例,病灶初起部位为小肠系膜根部,16例脂肪环状征,7例假包膜,2例见高密度钙化灶,与本次研究类似。
总之,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良好,可作为首选诊断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波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动脉栓塞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16.
[2]郑祖洪.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在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354-355.
[3]王飞.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249.
[4]朱海东,胡铁波.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81-1383.
[5]徐冰,李辉.肠系膜脂膜炎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北京医学,2013,35(4):285-287.
论文作者:严翔,胡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肠系膜论文; 膜炎论文; 组织论文; 多层论文; 螺旋论文; 脂肪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