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1]2003年在《中美公路交通建设的阶段性发展分析及其借鉴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两国公路建设历史的回顾(主要是美国),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一些对比,并针对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些比较分析,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公路建设对美国和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中美两国的公路发展都由四个阶段构成,本文所阐述的美国的四个公路建设阶段都是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这两个国家公路交通发展的规模、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道路密集度、车辆等级,等等有着根本的不同,但碰到的问题,却有诸多相似之处,道路与车辆保有量增加的矛盾、交通事故的多发、交通建设资金的短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都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急待解决和正在解决的问题。由于美国的公路建设时间比较长,高水平的美国公路网络已经完全建立起来,那么,它对中国公路建设的借鉴作用也就显现出来,如,在两国同时出现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同时,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方式可以为我所用,而且,根据中国的自身特点,应该大力调动民间投资热情,充分发挥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在公路规划方面,美国人的做法对我们具有很好的经验作用,如,规划的长久性稳定性、整体性及经济性。在环保方面,公路建设安全方面也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参考的模式。如果再根据中国的自身特点,使得未来的公路交通系统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赵莉[2]2007年在《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其阶段性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交通系统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可加大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增加交通的供给,并满足更多的交通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对规划我国交通系统的规模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经济发达国家美国与中国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动态关系及其演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我国大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交通问题的历史、根源和前景,并指出采用动态分析考查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我国交通建设的巨大意义。第二,综述了非线性协整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宏观以及微观交通领域的优势。第叁,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交通建设经验,分析了交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两者阶段性特点出现的本质原因。第四,分别以中美经济交通的发展为背景,以公路建设总里程和国民生产总值(GDP)为指标,运用非线性协整的方法,分析了宏观交通供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及阶段性特征。研究美国数据发现GDP达到一定规模时,公路建设总里程随GDP增长的增长率明显变小并没有再次出现大幅度反弹的趋势,证明了阶段性特点的出现。而研究中国数据表明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公路里程不断增长的阶段。第五,以车辆出行总里程为指标,研究了交通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阶段性特征。包括对美国全国车辆出行总里程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动态关系研究,以及对美国加利福尼亚洲车辆出行总里程与洲生产总值(GSP)的动态关系的研究,寻找阶段性特点出现时的共性。分析发现,交通出行需求增长也有随经济增长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1000美元和17000美元时,交通出行随经济增长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并不再反弹。最后,分析了研究美国历史数据的结果对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对比美国的变化预测了中国交通发展的趋势,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王金余[3]2012年在《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下,我国高速公路在短短的23年间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在这种发展模式之下,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为高速公路建设融资,然后通过收取道路通行费来还本付息,到达一定期限之后,高速公路免费向公众开放。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债务余额已超过4.5万亿元,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债务负担重、物流成本高的矛盾逐渐显现。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是由联邦和州按9:1的比例出资修建,而联邦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公路信托基金,公路信托基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燃油税,即美国主要依靠燃油税完成了国家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因此,美国的高速公路基本是免费向使用者开放的。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然而,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我国出现了高速公路的过度超前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当前国情,因此,我国应该及时转变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比较中美两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在借鉴美国高速公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及时转变“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种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林颖[4]2016年在《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现代城市设计概念以来,城市设计实施一直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的一大难题,在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期的城市建设环境下,解决城市设计实施问题变得更为迫切。本文立足于以实施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过程理论,试图用制度化和经济学的思维去探索走出我国城市设计实施困境的路径,而制度变迁的视角正为这条思路提供了突破口。基于制度变迁过程与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共通点,论文对城市设计实施进行了制度化诠释,提出城市设计的诱致性实施与强制性实施两条路径。前者指在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公众主体与企业主体(指城市设计中的开发企业)在响应城市设计将带来的获利机会时,自发地贯彻执行城市设计意图的过程。后者指将城市设计方案或成果转化为政府法令的形式,依靠政府主体行使国家法律权力强制性执行的过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能够弥补强制性实施的局限性,强制性实施路径能够克服诱致性实施的路径依赖问题,两者协调互补,互不可缺。然而,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设计实施的现状分析和中美城市设计实施体系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现状表现为一种单一的强制性实施特征,存在诱致性实施路径缺失的问题。因此,论文试图对我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可行性、实现路径和具体方法展开探索。论文以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两个主体——公众主体与企业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制度变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其实施城市设计的“成本-收益”模型,对各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行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基于产权明晰下实现路径的理论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美产权结构与实现路径比较分析,论文归纳出在我国具有可行性的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公民设计组织、资金激励与抑制策略和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这叁条路径具体应该如何实现?论文对美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借鉴,通过中美制度环境和案例运作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以下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实施方法和具体策略。第一,通过剖析美国不同类型的公民设计组织发展特征,对中美城市设计第叁部门建立的制度环境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美国普罗维登斯市CITY WALK城市设计与中国武汉市昙华林城市设计的案例比较,找出我国公民设计组织建立与发展存在的困境,以此提出我国促进公民设计组织建设以诱致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普适性制度方法。第二,借鉴当今美国城市设计运作中不同类型的资金激励与抑制措施,并对中美城市设计运作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行优劣势比较,论文提出了适宜于中国制度环境下城市设计资金激励与抑制策略的改进方法,是诱致企业实施城市设计的路径之一。第叁,构建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从根本上消除外部性问题,是企业主体的另一条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论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地役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了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地役权范畴及其对实施城市设计的优越性,进一步,在我国《物权法》及不动产管理的行政法规序列下,论文分析了构建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在法理和需求上已经具备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交易制度设计和要素类型细分的具体策略,实现此实施路径在程序与技术上的可行。最后,立足于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方法和策略,结合我国现行的城市设计强制性实施路径,论文最后对构建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城市设计实施体系框架进行了设想,两者互为补充,以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城市设计实施目标。
汤怀志[5]2011年在《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是我国当前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原则。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通过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施建成的公路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优质耕地。合理确定公路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时序,加强存量公路建设用地的利用,控制新增公路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是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论文通过归纳总结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对公路建设用地的研究成果,融合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重点针对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展开研究,构建了公路建设用地的研究平台。对我国公路建设用地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用地效益,比较分析了中美公路发展的模式,得出了我国公路建设用地发展不均衡,部分区域公路建设用地过度超前,用地利用粗放的观点。本文还通过省、市级典型区域的研究,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对公路建设用地的节地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区域公路建设用地集约调控指标体系。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从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到施工等各个建设阶段中的节地方法措施。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公路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标准和为公路建设用地节地设计、用地管理服务的公路建设用地辅助设计系统。两者从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对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健全了土地标准,丰富了管理办法,对于指导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郑国诜[6]2013年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物流发展必须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相结合,发挥物流在破解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区域物流发展,对如何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区域物流实践、实现区域物流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创造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应用文献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指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是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论文从内涵、表现形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功能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型物流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我国物流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积蓄力量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压缩性、跨越性特点。论文结合实际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物流年鉴》等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经验,论文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接着分析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最后阐述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我国实际设定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打好基础,论文阐述了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和建立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的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模式。为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论文对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措施。
武秋丽[7]2008年在《中美汽车服务贸易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88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2.0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但现实情况表明中国还远没有达到像汽车大国美国那样成熟的汽车发展水平,尤其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和汽车发达国家还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将把我国的汽车服务贸易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进行一次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抑或吸取其教训。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有关汽车产业、产业链和服务贸易理论研究,进一步分析美国和中国的汽车服务贸易,凸现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寻找规律性结论,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大致分成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绪论,表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接着进行理论综述,简单介绍当前有关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以及这两大理论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开始进入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是分析美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主要是整车及零配件的营销、汽车金融、二手车交易等四大板块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美国汽车服务贸易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接着分析我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相应地也是从这叁个方面入手分析四大板块的情况;之后综合起来,进行二者的系统比较,首先建立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各种评价指标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比较其质、量的差异,根据比较的结果,分析其原因,得出一些对我国汽车服务贸易发展有益的启示。第叁部分进入总结部分,对我国的汽车服务贸易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汽车服务贸易的措施。最后的小结是指出由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杜小青[8]2011年在《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与城市建设都有长足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更是面临着城镇化与机动化共同发展的局面。公路建设对于城市用地的快速膨胀、盲目发展、无序蔓延的现象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目前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过去30年我国公路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未来公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在研究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循环反馈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建设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区位条件的影响以及公路建设与城市布局的关系。然后分别对中美两国的公路发展历程、城市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在对公路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两国公路建设与城市用地发展的轨迹;同时对中国公路利用水平和城市用地扩张特点进行细致分析。最后通过两国公路建设与城市用地发展轨迹的对比,提出两国公路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张的异同点,对中国公路建设趋势进行分析,汲取他国经验教训立足本国国情提出公路建设和城市发展需集约发展。本文立足于提高公路建设利用水平、控制城市用地盲目扩张蔓延、保护耕地的角度探讨了中美两国公路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张特点及两者的发展轨迹。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公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在18个国家对现有公路的利用水平比较中处于较低水平,单纯的依靠增加里程拉动经济发展是不集约的;(2)两国城市用地扩张在形成机制、扩张形式与特点都存有差异,但是公路对其的推动引导作用相似;(3)我国不同地区公路建设与城市发展轨迹有所不同,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促进作用越强烈;(4)我国公路网饱和密度为0.52公里/平方公里,按照集约发展要求,应提高对我国现有公路的利用水平,合理规划布置,引导城市集约发展,注重对耕地的保护。
范兴坤[9]20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认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叁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叁、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叁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叁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叁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范欣[10]2016年在《中国市场分割的性质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自诞生之日起,并未以统一的整体而存在,而是被分割成众多细小的单元。市场从分割走向整合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而并非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只是在转型过程中因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市场分割的程度加深而已。当然,影响市场分割程度的因素众多,既有制度性因素(如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又有非制度性因素(如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统一的市场将有利于资源在市场上充分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关于市场分割这一主题,学者们尚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针对既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试图重新构建市场分割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市场分割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不仅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将为打破市场分割、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此过程中,我们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市场分割是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有现象吗?如何对市场分割进行界定与分类?市场分割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市场分割的因素有哪些?应通过哪些途径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市场分割带来了怎么样的经济社会效应?等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在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开展研究,试图解析市场分割的本质。论文基本逻辑结构是:一般性的理论综述——构建市场分割的理论分析框架,明晰其概念并加以分类(回答“是什么”)——分析市场分割的成因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答“为什么”)——分析市场分割的效应(回答“怎么样”)——政策建议(回答“怎么办”)。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针对既有市场分割概念中存在的问题,对市场分割重新加以界定与分类,剖析市场分割的成因;其次,通过比较分析已有的各种测度市场分割程度方法的利弊,选择较为通用的并经过修正的相对价格指数法进行测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考虑到市场分割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图分析其经济社会效应;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治理市场分割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体例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节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述评、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及结构框架及主要创新点等。其中,在相关文献述评上,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文献加以梳理、归纳及评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针对市场分割的测度方法进行分类说明,并评述其利弊;(2)分析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解析既有文献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3)针对市场分割的经济效应进行归纳,并从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两个角度加以说明;(4)针对市场分割的社会效应进行归纳,并从社会福利角度加以评述。第二章,市场分割的相关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旨在介绍本文的理论溯源,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给出市场分割的理论分析框架。相关理论梳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探索马克思市场分割相关理论。首先,分析市场与市场规律;其次,分析分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再次,分析交通运输状况对市场范围的作用效果;最后,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视阈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评述西方经济学市场分割相关理论。首先,阐释贸易、分工与市场扩展的关系;其次,分析分工、规模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最后,研讨西方经济学家视阈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分析框架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说明:(1)现有市场分割理论分析框架的缺陷。(2)市场分割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叁章,市场分割的性质。首先,对市场分割重新加以界定,并将市场分割分为自然性市场分割、技术性市场分割和制度性市场分割;其次,分析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并以东北区域市场为例加以阐述;再次,利用修正后的相对价格指数法测算市场分割指数,并分析其趋势;最后,针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从打破市场分割的有效途径出发,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和分税制改革对市场分割的影响。第四章,市场分割的经济效应。本章主要是分析市场分割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首先,针对市场分割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利弊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分析市场分割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其传导途径加以阐释;最后,分析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市场分割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区域差异性的内在机理。第五章,市场分割的社会效应。本章主要是分析市场分割对国家或区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第一,针对市场分割对国家或区域社会发展的利弊进行定性分析;第二,从社会福利视角分析市场分割的社会效应,进一步阐释市场分割对我国居民从国内市场中所获收益的影响程度。第六章,国外经验借鉴及治理市场分割的对策建议。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在治理市场分割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中美公路交通建设的阶段性发展分析及其借鉴作用研究[D]. 姚伟. 长安大学. 2003
[2]. 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其阶段性实证研究[D]. 赵莉. 天津大学. 2007
[3]. 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王金余.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4]. 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研究[D]. 林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5]. 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 汤怀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6].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 郑国诜.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7]. 中美汽车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 武秋丽.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
[8]. 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D]. 杜小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9]. 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
[10]. 中国市场分割的性质及效应研究[D]. 范欣. 吉林大学. 2016
标签:公路与水路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公路用地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