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阐述了附属医院开展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在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应规范其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要求,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临床实习;人文素养培育;医学生
明代裴一中《言医·序》:“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一语道出技术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缺一不可。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于偏重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因此,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调整和完善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
1.开展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1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
目前,医患矛盾越来越激化。从医生收受“红包”、“药品回扣”成为一种常态,到“医闹”成为一种新兴职业,这些纷扰的现象足以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医学生感到不解和迷茫。而临床实习阶段使实习生身临其境,在目睹一些不正之风缺失监管,“潜规则”横行而无法有效制止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开始迷失自我,并逐渐适应和接受这些“潜规则”。因此,为防止医学生未出校门就开始出现道德准线的偏离,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2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深入人心,病人不再是单纯的“生物人”,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社会人”。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评价标准除了医疗技术本身外,还有医疗服务的人文因素。多数患者所表达的不满是出于医务人员的服务细节,尤其是冷漠和沟通不良所带来的对患者心理上的伤害。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从生物、心理、社会多途径对待病人和疾病。
1.3 医学职业崇高性的必然要求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寥寥数语揭示了深厚的医学人文内涵,也坦言了医学的局限性。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但医生的职责就是帮助、温暖病人。医生的第一品格是敬畏生命,如果没有对人性的尊重,手术刀和屠宰刀没有任何区别。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抽去了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
2、医学生人文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2.1 缺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
医学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为理科生,忽略了对人文知识的积累。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医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使得医学院校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医学院校只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其他医学人文核心类课程常常作为选修课开设,而选修课的开设缺乏科学论证,随意性较大,规范性较差[1],导致课程内容重复、知识脱节等现象,严重地削弱了课程间协调互补的合力作用。除此之外,各医学院校普遍将人文课程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当学生进入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教学阶段,几乎中断了医学人文的教学,导致人文课程体系缺乏横向的关联性与纵向的序贯性[2],人文教育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严重削弱了医学生人文教育效果。
2.2 临床指导老师缺少人文素质
临床指导教师多注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的变化[3],不清楚人文素质教育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医务人员要具备人文素质和具备怎样的人文素质,也就无法向医学生进行示范。同时,极个别医务人员身上体现的行业不正之风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按照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设计。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严重脱节,缺少时代适应性;教学方式仍以灌输为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听,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师生之间不能形成思想上的共鸣,致使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匮乏薄弱。
3、附属医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解决途径
3.1 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医学包括科学和人文两种不同属性的知识,作为医生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技能知识,更要掌握深厚的人文知识,并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体现在医学行为当中。临床实践教学阶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关爱。医疗实践过程中增加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教学内容,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能,处理好医患关系。
3.2 观摩临床工作程序
学生初涉临床,既感新鲜,又觉陌生,正是进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关键时刻。由一位专门的教师负责带领他们参观临床工作程序,包括日常查房、诊疗方案制定、重患抢救、医护配合、医患沟通等,让学生看到医生、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勇于探索的工作热情,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身教胜于言传,观摩后,教师可提点学生什么是人文素养及其与医疗工作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观摩简单易行,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却意义重大。
3.3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人文教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医学类和人文类教师专业素养的互融互通,人文类教师可通过参加医学课程听课加强自身的医学知识的补充,增加人文教师对医学教育要求的了解;对于医学专业教师应通过定期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和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的人文意识与人文践行能力[4];另一方面医院还应定期邀请一些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知名医学专家任教或讲学,让广大师生亲身去感受老一辈医学专家的治学思想和高尚医德,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
先进的医院文化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学人文精神的灵魂,在医学生良好医学人文精神形成过程中有事半功倍之效。可以通过举行弘扬主旋律方面的座谈会、关爱病患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先进为表率的名家讲座等形式来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对医疗法律法规、医院人文关怀要求等制度的学习和实践,辅以考核和督导,来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通过教师垂范、印制医学人文指导手册、加强医学人文检查考核等形式来加强医院行为文化的建设。
3.5 建立评价体系
人文素养不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它时时处处牵涉人的行为。实习期间的人文素养培育是否有效,从学生在实习期间养成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为人处事方式方法中可见。评价体系除包括对医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之外,还可以通过带教医生对学生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遵守医疗规章制度、是否注重仪表仪态,有无医疗差错或医疗纠纷等进行综合评分;运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方式,请患者给学生打分;采取学生之间互相监督,选出优秀实习生并给予奖励等办法。评价不是目的,让人文素养的种子在准医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是最终想达到的。
在医患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与其针对对方,不如反过来认真检视、分析自己,以增强自身人文素养为目标寻求更优化的解决方案。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养培育正是这迈向和谐医患关系最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孟国祥,董伟康,陈亚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6):352-354.
[2]吴冰,姚小飞,秦文刚.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教学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54-55.
[3]陈林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11):909-911.
[4]廖信伟.试析当代医学生人文教育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132-1134.
论文作者:张群峰,阳勇,邓宏军,言彩红,吕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人文论文; 医学论文; 医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