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煤矿企业;瓦斯治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安全生产大于天的背景下,煤矿企业往往都建立有完善的管控制度,从管理方面已经尽可能做到了从全面到重点的把控,然而,在矿井作业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瓦斯治理丝毫容不得半点松懈。笔者认为,除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外,还需要加强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做好应急处理方案,通过一些安全演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人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措施得以贯彻落实。
2 煤矿瓦斯治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煤炭企业产业链科技的不断升级,一些安全事故在现代化防范体系的预防监测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先进的安防设备也不是万能的,定期开展的安全培训也不能做到完全消除隐患及事故发生的可能。以某公司为例,近5年便发生各类瓦斯爆炸数十起,其中严重的造成数十人伤亡。令人触目惊心的灾难为煤矿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笔者归纳总结认为,当代煤矿在防治瓦斯灾害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认识上尚存在着定位不准、认识不清的问题。②瓦斯管理仍存在着大量问题和隐患,瓦斯治理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③突出理论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不能为突出事故的预防提供理论上的必然保障。④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偏低。
3 加强瓦斯涌出掘进巷道的安全管理
3.1 以风定产是根本
“以风定产”就是根据矿井现有实际供风能力核定矿井生产能力,通过控制矿井的实际产煤量来减少矿井瓦斯的涌出量,降低瓦斯危害程度,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从这点意义上来讲,“以风定产”是煤矿企业防治瓦斯的最基本的生产管理措施,也是防止井下瓦斯积聚的先决条件和根本措施。当生产能力超过矿井的实际通风能力后,由于矿井总进风量已无法将涌出的瓦斯稀释到规定的浓度以下,而煤矿企业为了能维持正常生产就必须在风量分配上采取一些措施,这样就会造成矿井通风系统的紊乱,从而降低了矿井的防灾和抗灾能力,因此,笔者认为,煤矿企业必须坚持“以风定产”方针不动摇,不安全不生产。
3.2 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体系
要想实现井下安全作业,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体系,充分的做到矿井中人员、机械、生产环境的相结合,建立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系统,以此来实现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全方位评价。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体系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主要包括的内容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准则层主要是由三个因子构成,即通风设施及机械设备、人为因素、通风系统环境。影响模糊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指标层,因此,必须要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3.3 采取措施预防瓦斯爆炸
长期以来,加强通风成为了防范瓦斯积聚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在当代煤矿企业大纵深、大作业面、机械化的背景下,井下采掘作业面的通风设备应当做到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要有足够的风速、风量把瓦斯吹散、冲淡,稀释到规程规定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此,笔者认为,井下采掘现场要使用大风机、大风筒,如果采用下行通风必须符合规程有关规定,掘进工作面应当采用全风压或局部扇风机通风。
3.4 做好掘进作业面瓦斯防治评价工作
组建工作组,定期监测和评估掘进作业面的瓦斯突出情况,监测和评估项目主要有地质构造、物探、钻探分析、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抽放系统、监测和隔爆装置、顶板岩石钻孔抽放、钻孔疏放、巷帮超前抽放、机电设备保护和设备防爆、避灾酮室、压风自救、井下通风系统的基础设施以及局部通风设施等,最后由总工程师与各职能部门对各评价项进行全面会审,基于审查结果确定综掘面有无必要进行瓦斯治理,如需治理,则进一步确定综合治理措施和允许掘进距离。
3.5 采掘面实施煤壁浅孔高压注水
进入煤层的高压水会顺着裂隙流动并迅速下渗和扩散,裂隙空间被高压水挤占后,瓦斯也通过裂隙被挤出来。此时,检修班组可以向煤壁浅孔高压注水,使瓦斯快速排出,避免作业中瓦斯大量涌出对现场人员及设备财产构成安全威胁。另外,煤壁浅孔高压注水使得煤层裂隙进一步扩大,煤体充分吸收水分逐渐变湿润,进而使得煤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综采面煤墙片帮、冒顶等问题,由片帮、冒顶引起的瓦斯超限现象也会得到控制。
3.6 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建议在矿井的综采面、回风巷以及机电酮室等部位安装瓦斯浓度监测设备,并与全矿的安全监控系统和集团总部的安全监察系统联网运行,通过无死角监控保证每一处生产现场透明化,并对它们实施现代化的多层次管理。可对矿井各瓦斯传感器断电点进行合理调控,在瓦斯浓度达到该值的情况下,各传感器检测范围内的所有机电设备都应实现自动断电,通过此项设置可对矿井瓦斯超限问题进行更好的防护。(2)强化个体防护。在矿井发生瓦斯动力现象后,应要求采掘现场的全体人员都严格遵守技术规程及安全管理要求佩戴隔离式自救器,班组长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还应随身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以便对各工作地点的实际瓦斯变化进行实时检测。(3)掘进装备逐步系列化。应采用系列化的方式装备矿井各掘进作业面装备,特别是对于局部通风机来说,必须使用大功率旋风机进行高压送风,并安装专门的传感器控制机电启停,确保全程监控现场采掘设备的作业状态,同时应选用大直径具有阻燃功能的风筒。
3.7 强化职工安全宣传教育
可印发一些以“一通三防”和瓦斯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并发放至全矿,井下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安全培训,掌握瓦斯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最后通过岗前技术考核后持证上岗。另外,井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安全上岗资质,一律持证上岗。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应经过安全培训,实际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岗,通过各部门各机构的监管监督持证上岗,这对提高全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大有裨益。
4 结束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有效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属于一个较为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对于瓦斯防治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对瓦斯治理与监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此来探索出科学、有效合理的防治对策,以此来降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率,改善煤矿安全状况。通过对煤矿中的瓦斯事故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治理,寻求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措施,为煤矿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保障,促进煤矿生产的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 曹朋,郝蒙蒙,王佳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瓦斯预测模型应用[J].煤炭技术,2011,3011:91-93.
[2] 魏连江,梁伟,高金晓,罗新荣,胡建坤.矿井瓦斯监测数据趋势预测研究进展[J].煤矿安全,2016,4710:149-152.
[3] 吴强,张保勇,孙登林,朱玉梅,卢斌.利用水合原理分离矿井瓦斯实验[J].煤炭学报,2009,3403:361-365.
[4] 肖鹏,丁毅,李树刚.基于未确知测度的矿井瓦斯防治管理体系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01:98-103.
[5] 雷东记,李成武,孟慧,孙晓元.演马庄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J].中国煤炭,2010,3608:83-86.
论文作者:李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瓦斯论文; 矿井论文; 作业论文; 煤矿论文; 井下论文; 煤层论文; 人员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