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白晓军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白晓军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 地质滑坡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不仅会给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且给周围的居民带来安全威胁。因此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滑坡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到防治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防治的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周边的自然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 所制定的防治措施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确保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并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滑坡;诱发因素;防治措施

引言

滑坡灾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生存的自然灾害之一。滑坡的诱因较多,如何准确的识别潜在的滑坡体,是预防及治理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地质灾害调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确定滑坡的影响因 素,是确定滑坡治理方案的基础。

1滑坡地质的产生原因

1.1自然环境因素

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不同地质体 之间相互挤压,形成一系列褶皱、断裂构造,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地质营力的释放,通常以地震的方式释放能量进而达到新的平衡。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变形滑动。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积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1.2人类社会活动因素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深和社 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导致原来稳定的地质体被破坏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降雨、地下水等的影响,可引发滑坡等灾害。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开挖形成的边坡等要做出 合理的评估,对于可能产生滑坡的边坡进行及时的防治处理。

1.3地下水因素

在工程开挖形成边坡过程中,如果未做好排水措施,地下水可随着边坡地质体中的软弱层位下渗,使得软弱层与坚硬层之间的作用力减弱,间接的增加软 弱层上部的下滑力,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极易诱发产生滑坡灾害。

2 常见的滑坡勘探监测技术

2.1 GPS勘察

大规模的滑坡事故发生前, 边坡岩体、土体通常会出现小规模的滑动, 小规模滑动到一定程度时, 则会出现破坏较为严重的滑坡。因此, 在勘察滑坡地质灾害时, 可采用GPS物探技术勘察监测边坡岩体、土体的滑移情况。基本原理如下:首先在边坡岩体、土体中埋设多个监测点, 架设好GPS监测设备后对监测点的初始位置进行测量。在后续监测中, 对监测点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并绘制位移曲线, 根据系统对位移曲线的分析, 判定滑坡发生的趋势及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高密度电阻率法

边坡岩土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通过测量分析岩土层的电阻率及电流分布规律, 对其内部结构及力学结构状态进行判断, 进而判断滑坡发生的趋势及可能性。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普通电阻率法基本原理相同, 而高密度电阻率法是点剖面法及电测探法的结合, 与普通电阻率法的观测密度不同。应用效果上, 该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一次性完成勘查和实现多电极扫描, 具有方便高效、数据丰富和误差小的特点。

3 识别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方法

3.1 观察地质地貌

山体的基石受到断裂的影响导致滑坡, 岩体被断裂带切断给岩体带来损伤降低了岩石动力, 也就增加了滑坡现象出现的几率。当岩体出现断裂带时其地质框架结构变得松散且降低为了其力学特性, 造成斜坡体出现滑动的现象, 还有一部分滑坡所呈现出的是倒挂葫芦的状态。

3.2 了解实际的水文地质情况

实际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也会引起滑坡现象的出现, 有很多滑坡体的出现是因为强烈降雨所导致的。一般在自然环境中山体中的岩土含水量较少, 土质抗剪强度较高, 滑坡体的状态比较稳定。在雨季来临后如果出现降雨时间较长且雨量较大, 坡体受到长期的的浸泡土体内的水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导致力学强度下降自重力加大, 导致山体滑坡的现象出现。

3.3 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解

由地震所引发的山体滑坡会导致地表出现大规模的断裂带, 降低了斜坡的整体平稳度, 引发大面积的塌方、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由地震所导致的滑坡现象一般都属于中级以上的规模, 强烈的地震会加大滑坡的规模, 滑坡情况发生后会在坡脚下出现堆积的现象并趋于平稳。如果再次受到暴雨、地震的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会增加滑坡几率。

4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地质防治措施

4.1 对地表水进行疏通

在对滑坡进行防治时, 一般我们会采用疏通地下水的方式来对滑坡体进行支挡, 这种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支挡工作是为了快速的恢复平衡点, 对地表水进行疏通可以提升滑坡体的强度实现对滑坡体的治理。如果滑坡体所处位置的地表水不发达, 在对滑坡体进性加固时可以使用抗滑板进行支挡保证防治的有效性。如果滑坡体所处的地表水分配或所在区域的降水量较大, 就需要及时进行地下水疏通工作, 这种方式与支挡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且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4.2 制定支撑渗沟方案

在进行滑坡防治工作时支撑渗沟也是较常使用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会在滑坡体的前方设置支撑渗沟以提升滑坡治理的效果, 并可以起到对坡体的支撑和疏通作用。此外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升滑坡的稳定性和吻合性。通常在使用支撑渗沟防治措施时会使用集中分布式方式, 基本不使用独立时分布方式, 在进分布时应根据实际施工地点的渗水情况进行集中规划, 距离一般控制在1000厘米以下。如果使用短密的分布方式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设置盲沟, 可以有效的提升防治水平。

4.3 合理的使用削方减载技术

出现滑坡现象时会制约滑坡的推动力等方面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当山体出现滑坡现象时会成先出倒亚梨形状。削方减载技术也是治理滑坡时较常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比较方便通常被应用到推动式滑坡质量工作中。同时削方减载技术也可以运用到渐进后退式滑坡治理工作中。在滑坡防治工作中使用削方减载技术可以修改滑坡地质的框架力学的属性, 并可以提升地质框架底部缝抗滑水平, 这样就可以逐渐提升滑坡地质整体的稳定性。削方减载技术操作程序相对简便且投入的资金量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效益, 因此成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大力推广的技术。

4.4 设定抗滑桩边坡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滑坡防治工作中运用抗滑桩技术主要是利用其构建起桩基基础, 以达到支撑的作用, 提升滑坡地质的稳定性。在进行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相关需要灵活的设置抗滑桩的位置, 应注意的是在设置抗滑桩位置时应确定各个桩之间的距离, 为施工提供便利。科学的设置方案还可以提升施工的质量同时降低施工的成本。如果滑坡的动力相对较高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桩数的增加, 并根据地形要求灵活的选用抗滑形式并对坡体进行固定, 利用抗滑桩对坡体的影响来提升坡体的稳定性, 起到防治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滑坡的产生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水文环 境因素密切相关,在滑坡地质治理中,不仅需要对滑坡体进 行准确识别,还需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防治策略,改善 滑坡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提升滑坡体结构稳定性,才能够 达到良好的滑坡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祝塘,罗大国 . 公路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及治理对策研究 [J]. 黑龙江交通 科技,2016,39(9):23-23.

[2]陶泳昌,刘文开,周安乐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识别及其防治策略 [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4):189-190

[3]陈明.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及措施分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 2016 (1) :00182-00182.

[4]韩冬冬, 等.滑坡防治格构式预应力锚杆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5, (8) :1375-1380.

[5]王波, 等.滑坡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 2012, (7) :1831-1835.

[6]吉锋, 等.滑坡防治工程安全性评价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 2006, (5) :670-676.

[7]王恭先.滑坡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1) :20-29.

论文作者:白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白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