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青 巨红梅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32
摘 要:通过到用人单位和兄弟院校调研、对基础理论课教学体系做研究讨论,把基础课进行归并并划分模块。基础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就等同于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理论课 教学方法的实践化 职业教育
一、教学模块的处理
我们现在用的一些教材单个看是不错的,系统性较强,但是各课目之间有一些内容是重复的,如果不做调整,按部就班学习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如《礼仪》中的“见面介绍”“交谈礼仪”、“撰写简历”,《就业指导》中的“求职信”写作、“求职面试”与《语文》中的相关课题重复。《德育》中有一些章节中学也已学过,重复讲会给学生造成麻木感,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到用人单位和兄弟院校的调研教研,对基础理论课教学体系做了研究讨论,认为应该把基础课进行归并,中级班把“礼仪、语文、德育、就业指导”按此顺序分别形成模块,高级班把“礼仪、德育、企业管理、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按此顺序也分别形成模块。针对现在学生在校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礼仪表现、审美观点、判断是非能力和学生管理的需要,我们已从第一学期开始,按上述顺序开始这些模块的教学,使养成教育贯穿始终,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化
教学方法要具有实践性。基础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用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老师针对不同课目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如《语文》教学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德育、美育功能,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对未知世界的求解、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探索等。对于具体课文的教学,主要是培养鉴赏方法。可先布置课外阅读,老师对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背景作简要提示,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学生经过争辩、互为补充后的发言就比较客观了。老师对学生发言要逐一点评,要求学生换位到作品中,体悟思想内涵,感受艺术魅力和思想亮点,达到学练一体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教学,教材处理上要采取纸质教材和音频、视频、影视等教材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各类型教材有机结合。最好自制课件,引入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课堂上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接触到的知识哪些可以利用、哪些可以摒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知识能力允许范围内,适当地加以引申,课内外结合,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环境,组织外语演讲比赛、短剧等。
为避免学生对德育课有理论生硬、方法单调、内容枯燥的感觉,《德育》课更适合实践教学。课前可让学生收集、查阅、分析和整理材料,课堂上采用讨论、情景再现、影视观摩、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演讲比赛、论文写作、虚拟实践等形式,在实践体验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他们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使德育课知识内化于学生的脑海中。
《数学》是多数专业课的基础学科,要让学生明确数学与即将学习的专业课程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上中学时有一位几何老师的教法特别受学生欢迎,碰到难题时,他把图画在黑板上后点拨解题思路,然后就不用有声语言了,而是用眼神和教鞭与学生产生共鸣。老师用教鞭在图中按解题思路“指”,观察学生反应,假如观察到学生迷惑的表情,他就慢下速度,学生的思维被老师锻炼得相当敏捷。此时课堂上静静的,但已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了。由于方法独特,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问题解决得很快,师生都感觉愉快。
《就业指导》课采用实践性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模拟招聘现场,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个组以组长为主组织要提问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具体的技巧和内容,渗透企业管理理念。当其中一个组成员面试时,其他几组都是模拟的考官。这样的课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充分准备,使内容多角度、各具特色、突显难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避免有的学生在课下无所事事的现象,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满意度。
对于礼仪、语文、英语、德育、数学、就业指导等基础课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创业、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为以后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
前总理温家宝说:“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专博结合、文理相通。我们应创造机会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到相关院校学习,或定期聘请专家、工匠、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开拓师生的视野,砌好成长的阶梯。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留下终身受用的素质。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学习需求调研为依据,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本着强理论、重实践、宽能力的原则,更新教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最前沿知识,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成功的教学能够给人愉悦,上完一堂课应该感觉到是一种享受。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要用教师的激情去带动感染学生的激情,师生在愉悦中完成学习。教育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用情到最真处”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做校正学生人生坐标的灯塔,让自己的爱与责任成就学生的未来。
论文作者:王曼青 巨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基础理论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礼仪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