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_洪健霖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_洪健霖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摘要:常言道:“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在施工建设中,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需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概述,并分析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现如今,建筑种类多样,在生产建设中也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建筑质量和人身安全,施工单位以及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同时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保护意识,进而打造精品工程。

一、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一)缺乏安全意识

在施工现场,不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是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管理不当的问题,比如施工流程存在问题不能及时指出等,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怕麻烦”和“节约资金”的思想,如果监管人员不作为,长此以往会导致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逐渐淡化安全意识,埋下安全隐患。当前的建筑安装领域竞争十分激烈,部分建筑企业讲究生产速度和质量,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从操作人员的角度讲,施工人员未身着安全服佩戴安全帽进行施工,甚至在部分建筑单位中依然存在违规施工和违章操作的问题,这都体现出管理意识的缺乏[1]。

(二)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

安全体系包括人员组织构架的构建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组织构架从上至公司领导下至操作工人,始终贯穿整个项目,使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上通下达,但是部分制度并不健全,范围不够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下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设备不齐全,而且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打造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导致人员在施工时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对施工进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没有成立安全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安全管理人员、机械设备没有制定规范的检修流程、出现安全事故后没有制定出应急预案等。此外,消防机构、卫生保卫机构和安全生产机构形同虚设,一旦出现建筑工程生产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都会导致建筑工程正常施工不能得到保障[2]。

(三)作业环境恶劣

在操作层面上讲,对于高层楼房等大型建筑来说,施工环境是在露天高空的环境中,而部分施工单位没有为施工人员佩戴安全绳等防护装备,且防护网等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在质量层面讲,如高大模板搭设质量、关键节点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安全,但是没有做好质量控制。部分施工单位还存在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在施工空间有限的条件下,这样的立体交叉操作行为也是十分危险的。再如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施工时,施工现场的照明如果不能得到保证也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情况造成一定威胁。在技术层面讲,对于重大危险源,作业难度大等,没有由技术人员制定合理可靠的技术方案、流程、措施。

(四)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虽然部分施工团队有着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但是也有很多施工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在施工中不能树立较高的责任意识,而管理人员也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在管理法上不够科学,甚至存在玩忽职守的情况,这对施工进度会造成影响,更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中作用很大,而管理能力不足也成为很度建筑单位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3]。

二、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安全管理

从上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来看,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下以某建筑单位为例,分析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对于在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如果缺乏安全意识会对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首先需要树立极高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和前提。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在技术层面需要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在思想上也要引导施工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在操作中兢兢业业,并且系统的向技术人员传授安全保护知识和自救知识,进而逐步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来说,更要系统学习如何进行施工管理,同时在工作中如何排除安全隐患,自身在工作中要始终把工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施工单位内部需要打造系统的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在各个部门选派安全管理人员,宣讲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使培训效果得到保障。

(二)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各项运营处于无序的状态,更对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有效提升建筑质量,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施工单位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具体说来,要形成以企业经理办公室为核心的领导团队,以企业生产安全部、技术质量部、经营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后勤保卫部等部门领导为主要执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对本部门员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高度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时,各个部门要根据单位的安全管理条例制定出适合本部门的管理细则,使其发挥出效用。建筑工程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对人员的管理和对施工设施设备的管理,主要是指施工人员要牢记《安全生产手册》的内容;设备需要在使用前和使用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还要进行月检和季度检查,确保设备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在制定和完善安全体系时,本单位可以吸收国内外其它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使制定出的管理体系更加具有实效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长期进行,通过不断的排除安全隐患以及管理人员对管理经验的总结,并依据《安全生产手册》的相关内容,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三)完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成立监管部门,以轮岗的形式深入到施工现场,及时解决建设存在的问题,比如确保施工现场照明充足,监控设备可以有效监控每个施工环节,出现施工秩序不畅的情况要及时处理等,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还要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必要时要联系到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整改。具体说来,一是对即将作业部位的工作内容安全交底。在施工中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管理,比如施工车辆要在指定时间将材料运输到指定地点,避免出现施工现场的交通拥堵,对于建筑材料的放置,也要按照材料仓库保管制度按型号、规格和种类有序摆放,禁止在施工现场堆放大批量建筑材料。二是对即将作业部位的周边环境安全交底。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杜绝出现明火,并且在指定区域必须放有灭火器。同时还需要在现场施工时有专人负责清理卫生,减少粉尘的扩散和固体废弃物对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安全。三是作业环境的安全设备、设施的配备。从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来说,管理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指出,责令马上整改。四是作业人员自身的安全措施及人员健康状态。高处作业时,不允许施工人员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工具,高处作业人员严禁相互打闹,避免发生坠落危险,在进行攀登作业时,要保证攀登用具结构牢固可靠。此外,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等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管控,确保施工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在广泛建设,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但是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其中与安全管理缺乏不无关系,需要对制度的不完善、管理意识的缺乏、施工和管理设备不先进等问题解决,才能让建筑工程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2]周龙宝.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95-295.

[3]何礼,蔡洪猛.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环球市场,2016(29):228-228.

论文作者:洪健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_洪健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