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合理应用论文_尤建源,陈玉玲

尤建源 陈玉玲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中医院 362600

内容摘要:开放性骨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骨科疾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导致开放性骨折患者日益增加,而且病情十分复杂,治疗的过程和预后都十分困难。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将抗生素合理应用在开放性骨折中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有效预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感染。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开放性骨折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性骨折中,最好的应用实践就是在清理创术开展前进行使用,然后在联合革兰阴性药物或者革兰阳性药物等进行治疗。

关键词:骨折 开放性 抗生素 治疗 应用

近年来,开放性骨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骨科疾病,它主要是指患者骨折附近的粘膜或者皮肤出现破裂的情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导致开放性骨折患者日益增加,而且病情十分复杂,治疗的过程和预后都十分困难。开放性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感染,开放性骨折较闭合性骨折更容易感染,一旦感染患者的软骨组织就很容易失去原本的活力,患者骨骼失去稳定性,严重者会面临截肢的风险,这给患者和其家属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将抗生素合理应用在开放性骨折中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有效预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感染。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开放性骨折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开放性骨折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青霉素抗生素,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5±1.7)岁,上至骨折为14例、下肢骨折为10例,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伤4例,农业伤10例,工伤5例,其他刀伤、刺伤、砍伤、压伤等共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拉定,其中患者男8例,女16例,年龄11~89岁,平均年龄(55.3±1.2)岁,上至骨折为8例、下肢骨折为16例,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伤5例,农业伤5例,工伤4例,其他刀伤、刺伤、砍伤、压伤等共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致伤类型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首先采用患者关闭伤口前的组织进行细菌的培养,然后使用定量培养法进行细菌培养,确定开放性骨折处伤口属于单一污染还是混合污染。根据骨折处伤口污染的程度确定药敏实验,选择青霉素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青霉素对革兰性菌的敏感程度,并且进行记录。

1.2.2对照组:

1.2.1观察组:首先采用患者关闭伤口前的组织进行细菌的培养,然后使用定量培养法进行细菌培养,确定开放性骨折处伤口属于单一污染还是混合污染。根据骨折处伤口污染的程度确定药敏实验,选择头孢拉定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头孢拉定对革兰性菌的敏感程度,并且进行记录。

1.3疗效判断

使用法国ATB公司的试纸法和传统的手工检测法二者相结合,确定患者开放性骨折处感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检测其对革兰阳性的敏感率和对革兰阴性的敏感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平均数±和标准差( x-±s) 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我院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青霉素抗生素,其对革兰阳性菌感染情况如下:其对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为17.34%,对链球菌属的敏感率为34.13%,对肠球菌属的敏感率为25.37%,其他菌的敏感率为19.21%;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头孢拉定抗生素,其对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为63.14%,对链球菌属的敏感率为72.26%,对肠球菌属的敏感率为71.47%,其他菌的敏感率为6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革兰阴性菌感染情况如下: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青霉素抗生素其中假单菌的敏感率为17.89%,对阴沟杆菌的敏感率为22.73%,对大肠杆菌的敏感率为11.37%,其他菌的敏感率为24.26%;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头孢拉定抗生素,假单菌的敏感率为67.39%,对阴沟杆菌的敏感率为62.43%,对大肠杆菌的敏感率为71.39%,其他菌的敏感率为8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目前在我国外科疾病中,开放性骨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与普通的骨折相同,开放性骨折也属于骨折的一种形式,只是较为严重,开放性骨折临床均表现为周期性疼痛、不能行动、呈节律性。开放性骨折不仅属于成年人的常见病,而且在儿童或者是老年疾病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由于交通工具引发骨折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综上所述,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性骨折中,一般临床认为最好的应用实践就是在清理创术开展前进行使用,然后在联合革兰阴性药物或者革兰阳性药物等进行治疗。在开放性骨折中使用抗生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骨折的具体部位、患者骨折的受伤环境、患者伤口的感染程度、患者的就医时间等。

临床一般认为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越好,更有利于患者恢复。针对陈旧的患者骨折情况,应该给予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然后固定患者的开放性骨折处。现阶段逐年增加的开放性骨折疾病也逐渐引起医学工作中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治疗开放性骨折的药物也逐渐增多,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例如:青霉素、头孢拉定等抗生素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合理的使用。

我国开放性骨折的常规治疗程序一般为清理创口、固定骨折部位、闭合骨折伤口、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抗生素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防止患者骨折处进行感染,一旦严重感染就不得不面临截肢的风险,开放性骨折相对于闭合性骨折而言,其感染程度更高。因此将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开放性骨折中有利于提高其康复程度,更有利于预后,使患者更早康复,提高其生命质量。通过本次研究,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栗向东,胡蕴玉;抗生素缓释系统在骨科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11期

2.张敏,黄远翘,陈原庄,黄小霞;开放性骨折清创期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1期

3.劳劬 ,刘勇;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概况[J];广西医学;2002年11期

论文作者:尤建源,陈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抗生素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合理应用论文_尤建源,陈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