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于自己生活质量以及其安全性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人们对生活中的电线路有着更高的要求,用电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为了减少电力事故,减少各种仪器设备在工作的工程中由于线路问题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就需要施工方与设计者对电线路有着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进一步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探讨
引言
建筑是社会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工程设施,它提供了工业厂房、商业楼盘和群众住宅等不可缺少的场地空间,建筑与行业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建筑电气是建筑体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涉及用电安全、能源损耗等问题,而供配电线路又是建筑电气的关键内容,因此必须做好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设计工作。
1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原则
1.1实现线路的高效率运行
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计时,应减少线路工作时的能量损耗,实现线路的高效率运行为基本原则,提高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电能在建筑电气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对供配电线路的设计对象有着充分的了解,保证设计出的供配电线路与建筑设计的要求不矛盾,既要避免线路设计过长导致的资源浪费,又要确保线路的设计不会对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减少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应使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达到规定值以上,让人们在用电时不会因为电量不足而受到影响。电路技术人员需要时刻注意是否出现超压情况,在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尽量将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通过优化线路的设计,提高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避免无谓的工作发热,降低设备的疲劳损害次数,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
1.2对工作负载进行实时监控
电气技术工作者在进行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时应进行多次的试验,并将试验的结果进行系统地对比与分析,确保所设计出的线路能够在规定条件下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让设备的工作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将设备的工作负载进行实施的监控,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需要对工作负载进行调整,必须在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降低线路的工作发热,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挑选工作效率高、能源消耗量少的设备,放到建筑电气的系统当中,采用最简单却又直接有效的办法来降低建筑电气系统工作时的能量损耗。
1.3应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吻合
在进行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在不影响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要求和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使供配电线路的性能优势与建筑物的功能都可以充分表现出来,并发挥出更高的效果。详细要求如下:不能影响建筑物本身的外观样式;确保建筑电气的照明系统正常工作,不能出现供压不足的情况;确保住户的家用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其他建筑设备都可以正常工作。
2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行业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设计已经越来越科技化、节能化,但是受制于行业模式和业内人员固有思维的限制,目前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依然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在建筑工程领域,国内建筑电气设计师工作量十分繁重,而工程安排又十分紧迫,为了应付工程节点的要求,就容易出现生搬硬套、只求完成任务而对工程实际无暇顾及的现象,更谈不上因地制宜地优化创新。其二,传统的设计观念认为,为了规避有可能出现的法律法规的风险,在规范给出的条件范围内,设计人员应该以谨慎保守的态度设置相关参数。这就导致了设备的选型参数过度偏大,从而造成设计不节约、不经济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
3.1电器分类设计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建筑行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建筑物中所使用的电器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器种类的不同,对电能的需求也就不同。要想科学合理的完成建筑供配电线路,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对市场上的电器进行分类,了解各自的电能消耗情况,这样在实际设计中才能保证节能和建筑物的功能性。以往进行建筑电器供配电线路设计时过于盲目,没有针对不同的建筑功能开展不同的设计,致使建筑物实际投入使用之后产生不支持大功率电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为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对电器运行功率、种类以及建筑功能要求进行全面考虑之后,再合理安全设计线路,进而降低电能浪费。
3.2合理规划供配电线路的路径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的要求,变配电室和配电间应尽量安排在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以便尽量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距离,保证电压质量,方便线路在牵引搭设的过程中避免其他管道、设备的干扰,减少线路的损伤。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的大多数线路的供电半径都被控制在200m以下,当建筑物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变压器数量会随之增加。具体来说,面积每增加1万平方米,变压器就需要增加到两个以上,以便将供电半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在高层建筑中,变配电房应设置在靠近强电竖井的位置,以避免倒送电的发生,这样不仅能缩短导线长度,节约资金投入,也有利于简化供配电系统,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3.3选取恰当的保护元件
在建筑物电气保护中主要有三类:一是过载保护;二是短路保护;三是漏电保护。由于各个建筑物楼内所使用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保护的力度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为了提高保护的可靠度,施工人员可采用上下级的电气保护系统,可在配电室、各个楼层等相应部位都安装一定的保护设备。要使维修工作简便可行,施工人员可在建筑内设置一定的漏电保护装置,像开关等设备,如果发生异常现象时人们可通过断电将其阻止,但如果在室内安装的是熔断器则一旦被烧毁应请专业的电工对其进行维修。对于一些配电室、楼层中由于对电器的功率要求较大,因而在出现电流短路现象时空气开关很难将其断开,这时采用熔断器可有效解决。
3.4高低电压的接线和运行模式
对于高压线来说,主要采用一路的10kV进线,接线的方式则是单母线方式运行。变压器的低压侧边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单母线方式运行,而且每台变压器会有一个固定的单母线段,每个母线段也都有专门的开关进行控制。当系统进行正常工作时,每一段的母线都是单独工作、互不干扰,若发现有其中任一变压器出现故障,则只需将控制该变压器的母联开关关闭即可,但这种现象会使得同一组中另一台变压器的荷载量增加。
结语
科学合理的线路设计不仅仅保证我们的安全,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便利。这对建筑电气线路设计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者考虑天气,使用等方面的因素,对布线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以寻求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设计好相应的使用材料,根据不同的场合对电气不同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方案进行分配电流流动,从而更好的保证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贾克豪,李光.建筑电气中供配电设计探究[J].居业,2017(03):60-61.
[2]刘祖斌.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8(18):204+208.
[3]郑帅,陈冲.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分析[J].电子制作,2017(01):96.
[4]刘兵.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建筑安全,2013,28(06):18-20.
[5] 刘大震.智能楼宇配电监控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8.
论文作者:王佳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线路论文; 供配电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筑物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