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青岛 266555
一、何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疑问动机的驱动下,通过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的欲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任务”来激发、维持并加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内驱力。教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不应是静止和孤立的,任务的指向应该是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任务的设计应考虑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并以产生成就动机为宗旨。“任务驱动”的过程就是通过“任务外驱”走向“任务内驱”。该种教学方法倡导“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推做,以做促学,把“做”作为通向“理解理论、掌握技能”的途径。“任务驱动法”把“任务”作为主线,把“驱动”作为形式,将“完成任务”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在于通过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将一学期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模拟“知了”声电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步,导入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上一届学生做的“模拟‘知了’声电路”在课上进行演示,发出连续不断的“知了”声音,发光二极管同时闪烁,增加动态美感。此时老师可以暗示在座的各位学生也都可以做成此电路。学生看到上届的同学有能力完成电路制作,对自己也充满信心。老师适时告诉学生该电路主要是由多谐振荡器、音频振荡器和发光二极管构成,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习多谐振荡器、音频振荡器的有关知识。
第二步,布置总任务:“模拟‘知了’声电路”制作实训。
1.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清单,从元器件袋中迅速并正确地找出该电路相应的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等。
2.用万用表检测各元器件是否正常,注意电容、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三极管的类型和管脚顺序和扬声器能否发声。
3.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各元件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安插到万能板上并进行焊接,从而连接好电路。
4.检查电路、排除故障、实验制作效果,让学生体会成功制作好电路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步,归纳总结、理论提升、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一步,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步学生对电路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又有了学习激情,理论教学将事半功倍。这部分的任务目标有两点。
1.重点学习。
(1)理解音频振荡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三极管、发光二极管、扬声器等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2.讲解“模拟‘知了’声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步,测量相关参数,完成实验报告。
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相关数据、波形的采集,回顾整个探究过程,编写报告作为本课的最后任务和学习成果的完美展示。
三、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1.任务的选择是关键。
设计任务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来源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比如说电子助记器、多路抢答器、触摸开关、拍手开关、数字钟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2)该任务的难度是否恰当,是不是能把握好“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的原则”。
2.任务的目的要清楚,紧扣教学目标。
任务创设要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素质、技能教学目的,实施任务的过程两方面的目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3.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任务。
教师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要努力调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欲望,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淡化理论的系统性。
4.要注重加强任务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
能够使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及时跟进教师的教学进度,达到教学要求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良好的总结和回顾。
总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任务作为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操作,将书本死板的理论变成动手操作的生动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知识学习,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甚至创新的能力。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可以改进教学模式,融合更多的教学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彭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电路论文; 学生论文; 式教学论文; 多谐振荡器论文; 动机论文; 理论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