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黄金荣,郭鹏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影像科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手术中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全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任意40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0例,分别接受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引导下的手术、传统置钉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置钉成功率达到97%,对照组成功率8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11.5%,P<0.0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升置钉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骨科手术

当前由于交通事业的发展,老年化程度的加深,骨折发生率逐渐提高,腰椎骨折是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具体指的是在腰椎部位出现的骨折,患者临床会有肌肉紧张、不能站立、不能翻身、局部疼痛及肿胀表现,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形成严重影响[1]。手术是临床治疗骨折患者的重要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手术方式也有了明显变化,本研究具体分析在骨科手术治疗中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全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任意40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包括116例男以及84例女,年龄平均(58.28±5.36)岁,受伤原因:重物砸伤59例、高空坠伤29例、交通事故伤77例,摔伤35例;对照组包括113例男以及87例女,年龄平均(58.59±5.14)岁,受伤原因:重物砸伤58例、高空坠伤30例、交通事故伤76例,摔伤36例。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置钉手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进钉点确定为固定椎伤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基底之间的角,通过C型臂X线机的引导将螺钉钉入,螺钉直径为6.5mm,长度为45mm,钉入时保持向尾成角15°左右,向内倾斜5°。

观察组则在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引导下实施手术治疗,利用16排螺旋CT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扫描,设定扫描参数:电流320mA,电压120kV,螺距因子0.865,层厚2mm,层距1mm。通过1mm层厚重建图像将扫描结果向工作站传送,通过VR、MPR技术实施处理。对目标椎弓根实施横断位扫描,对钉点进行确认,完成外上、内上、内外三个进钉方向的椎弓根螺钉模型的建立,术中按照钉道设计路线、三维重建路线确定螺钉,通过C型臂X线机引导将螺钉置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包括置钉成功率、螺钉穿破椎弓根管状皮质、螺钉偏离椎弓根轴心。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管内肝损伤、椎弓根螺钉松动、神经损伤。

1.4统计方法

对结果数据利用SPSS22.0开展分析,[n(%)]表示手术效果各项指标结果、并发症发生率,X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效果

观察组置钉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螺钉穿破椎弓根管状皮质、螺钉偏离椎弓根轴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后临床效果比较[n(%)]

3.讨论

腰椎骨折作为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通常病情比较严重,且复杂程度较高。主要是由于腰椎骨折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椎管结构比较隐匿,大多数患者都是粉碎性骨折或者多发性骨折[2]。本研究观察组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患者置钉成功率达到97%,较接受传统置钉手术的对照组成功率80.5%明显更高,P<0.05;另外观察组螺钉穿破椎弓根管状皮质、螺钉偏离椎弓根轴心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1.5%,P<0.05。证实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且能够保证手术安全性。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分析是由于医生通过徒手操作,准确性无法保证,所以可能出现置钉不成功,进而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3]。通过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能够获得高质量且直观的三维立体图像,操作者能够立体、在任意平面观察骨折部位,从而更能够掌握关节骨性解剖结构,实现手术操作的精准性[4]。

综上所述,在骨科手术中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能够提升手术效果,保证手术质量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维仁,赵慧娟.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差异[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3):90-91.

[2]魏国柱,高红,刘暾,等.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0):1946-1948.

[3]褚玉玄,刘超.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重建技术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15):1672-1674.

[4]陈俭波,张曦,谢国华,等.后丘延伸型后踝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与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6):510-514.

论文作者:黄金荣,郭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16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黄金荣,郭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