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周建华,张小龙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周建华,张小龙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大量实践研究证实,EPC总承包模式对于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经济利益的提升均有较好效果;但与此同时,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优于该模式下的经济风险由总承包企业承担,因此总承包企业对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安全性和盈利水平的高低。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对EPC项目的风险因素以及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突出了几点问题解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模式;建设项目;风险控制

引言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合计24856.6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加10%。我国2016年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合计22826.9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8.4%。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应用最多的是“设计-招投标-施工”传统模式,该模式下设计院与施工企业一般都是按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进行分离。目前工程建设市场主体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还不熟悉,在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起步阶段,尤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在实际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工程总承包单位则多由设计院与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本文试图在分析工程总承包的概念以及工程总承包联合体的概念、联合体的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进行风险分析,为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1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

1.1 施工总承包项目安全的现状

目前全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总承包项目安全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各建筑企业领导都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从人到岗、从总包到分包,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检查做到每周有安全例会、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等常态化检查。

1.2 施工总承包项目安全存在的问题

1.2.1 施工现场难以全面控制的施工环境

地理、地质、气象、交通、卫生和社会条件制约着建设工作,构成了一个复杂环境,多因素相互影响。例如:2016年秋季的超级台风“莫兰蒂”,就造成沿海多市的建筑工地停工4天,并且在建工地活动房倒塌造成多人受伤的伤人事故。

1.2.2 脚手架工程搭设不规范

脚手架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脚手架还是悬臂脚手架都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设置,建筑师必须能够在脚手架的过程中操作脚手架,在使用高处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搭设完毕后经总包和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1.2.3 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的关系问题多

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技术和质量密切相关。往往出现高、深、难的专项方案未能详实反应该工程的背景特点和环境条件;方案编制时,运用的设备规格和技术叁数、取值与计算模型不尽科学合理;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措施均缺乏针对性;基层单位对方案的审批把关不严;对专业分包编制的方案审核把关不到位等等。所有这些因施工技术和质量造成的事故,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人员伤亡,也可能给使用者和周围人造成伤害。某轨交12号线在建车库发生了脚手架倒塌事故,同时也是局部混凝土在浇灌过程中分布不均、技术方案不严密等问题所发生的一次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安全事故。这就扩大了安全管理责任的范围,使安全管理与材料质量、过程方法和过程组织的管理相联系,增加了安全管理的技术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EPC模式下建设方对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

2.1决策和设计风险控制

采用EPC模式的项目建设方可以使用既定的方案展开招标工作,如基于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招标,而后再将设计的细致工作交由总承包方完成。选择总承包方之时,建设方要从资质、业绩、能力等方面严格审查,选择在诸多领域(如设计和施工等)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及较高技术的总承包方,为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2.2项目造价风险控制

EPC项目合同是建设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确定建设方和总承包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因此,在选择项目合同模式时,需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总承包方的技术水平,灵活选择不同合同模式。需注意的是,在订立合同时,需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一是要考虑风险分担规则,避免将过多的风险不合理地划分给总承包方,导致其增加工程造价,或一旦发生高风险事件致使总承包方无法履约,进而影响项目进展;二是要考虑合同的执行成本及对总承包方的激励作用,促使其全程选择与建设方目标一致的行为,避免项目建设出现超投资、超工期以及工程质量标准下降的现象。

2.3设计变更风险控制

采用EPC模式的建设方,可在合同条款及附件中添加一些规定,如:规定总承包方制定工程开展过程中的标准规范,从而对总承包方的诸多举措进行有效约束。再如:基于鼓励承包方展开新方案的设计等考虑,制定奖励性条款,当承包方制定并实施有助于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程的方案时,对承包方进行奖励,为项目的按时、按质完成创造有利条件。

2.4竣工验收阶段风险控制

EPC模式运行过程中,监督机制主要是两种:过程管控、事后监督管控。过程管控模式效能的发挥主要依靠:监理工程师、日常现场代表、政府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展开监督和管制。其主要依据是EPC总承包合同当中的相关条款。事后监督控制模式效能的发挥则主要依靠:竣工验收标准的设置及严格执行,双方在合同当中约定的工程质量奖惩条件,以及违约责任条款下的责任追究机制。这两种模式效能的发挥对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2.5长效的安全检查、监督和考核机制

凡有上级部门巡视、检查,导致企业领导被动的进行大量安全检查并严格把关。但是,检查过后原来的问题又反复出现。建议加强和规范项目的日、周、月、季的安全检查和讲评活动,提高项目的自查、自纠能力,继续加大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力度,逐步健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3工程总承包联合体的应用注意事项

3.1 工程总承包联合体的主要应用模式

工程总承包联合体采用的主要应用模式应是设计、施工优势互补的联合模式,联合体成员方通过整合各自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或管理方法,满足项目实施所需的全部条件,明确各自在项目中的工作范围和作用,建立管理制度并通过高效协调来共同管理项目。

3.2 联合体模式的核心能力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将工程的大部分工作及风险转移给了工程总承包商,而对于工程总承包商由设计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应注意发展以下核心能力:(1)综合管理能力。联合体工程总承包商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联合体内部多部门跨专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对项目管理进行制度化和流程化的能力。(2)风险管理能力。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经常是边设计边报批,边优化边施工,属于多边工程,在施工图还不完全的情况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这就需要联合体在投标时能正确评估项目风险,考虑各类风险因素。(3)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设计能力以及施工能力。专业能力中的设计能力是工程总承包单位区别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显著特征。工程总承包的出发点是整合设计和施工,通过设计优化降低造价,所以工程总承包的工作重点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设计时充分考虑可施工性,提高工程经济性,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结语

在现代工程项目之中,EPC模式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工程建设方、承包方所采用的主流模式。防范由这一模式催生的工程造价风险、进行成本控制对项目的顺利展开及完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项目建设方开展工作之时,必须采取有效举措防范风险,使EPC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水波,陈勇强.国际工程总承包EPC交钥匙合同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

[2]万欣,秦旋.考虑风险分担、激励及执行成本的合同选择策略研究[J].水力发电,2011(3).

论文作者:周建华,张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周建华,张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