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能否走出衰退的阴影--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经济对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能否走出衰退的阴影--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经济对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能否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经济对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对策论文,阴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97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相继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被这一阴影笼罩着。一年多来,危机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不断深化和蔓延。东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全面衰退,日本经济难见起色。在预算危机和金融危机双重打击下的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全面下滑。目前,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和拉美地区的直接冲击越来越明显,对中东和非洲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初期由于进口大量低价的商品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近几个月来贸易逆差却持续扩大,市场出现了收缩。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已从最初以正效应为主转变为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愈加明显。由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全面衰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一、世界经济确有陷入全面衰退的危险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世界贸易额显著下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据联合国LINK中心1998年秋季预测,1998年全球出口额将比1997年下降1.1%。其中东亚及南亚的出口额比1997年下降3.5%,进口额下降12.1%,拉美出口额也将下降1.4%。发达国家出口额零增长, 进口额仅比上年增长1.7%。又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弹性大幅度提高。1990年以来世界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弹性为1.96,高于70年代的1.39和80年代的1.10。 世界贸易额的下降将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受其影响,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1.9%, 大大低于1997年3.1%的增长率。其中发达国家从2.6%下降到2.0%, 发展中国家则从5.3%下降到2.0%。

第二,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世界经济已出现了紧缩的迹象。

据统计,1998年国际市场上制成品价格在1997年下降9.2 %的基础上再下降2.1%,石油价格下跌23.9%,非燃料初级产品价格下降了7.4%。以出口初级产品和石油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收入的减少和贸易条件的恶化,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大量增加,从而不得不实行经济紧缩。发达国家也因贸易逆差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以及消费和投资逐渐趋向低迷,也出现了紧缩的迹象。此外,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国的经济紧缩,全球性的经济紧缩正在形成。

第三,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大量流出。

近年来美国经济的超常增长吸引了全球大量资本,也使美国债券和股票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扬。在预期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投机资本的相互作用下,资本市场大幅度波动,外汇市场也出现了紊乱。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引起投资者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将资金迅速转移到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发达国家中。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7月份以来从亚洲流出的资本总额达7000 亿美元以上。在拉美,巴西仅在1997年10月就有20亿美元流出。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委内瑞拉和智利等国。

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55%以上和世界贸易的75 %,发展中国家占不到40%和20%。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比对发达国家大得多。只要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全球经济就有了稳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全球进出口市场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在扩大进口市场,增加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需求方面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非但如此,还可能因贸易摩擦的扩大激化各种矛盾,使动荡加剧。日本经济虽处在衰退之中,但贸易黑字仍在不断扩大,每年的净出口有1000多亿美元;欧盟经济增长势头虽然较好,但这种势头是靠出口带动的。1997年净出口达1612亿美元左右,而且进出口贸易的60%是在成员国内部进行的,即使今后欧盟经济有更大的增长,所创造的外部需求也有限;从全球看,最大的净进口市场是美国,它每年为全球提供近2000亿美元的净进口需求。这种靠一个国家市场来为全球大部分国家提供出口需求的情况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和创纪录的贸易逆差存在的情况下,原有的各种矛盾有可能被突出出来。比如,贸易摩擦问题、资本外流与美元贬值问题等,一旦激化,对世界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世界经济稳定的前提

自1971年浮动汇率制实行以来,各个国家经济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各国经济的成长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优势和对国内经济的调节效果。90年代以来,外部冲击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小,发达国家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周期不一致性越来越明显,这使全球经济更有可能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稳定增长。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国家利用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向需求旺盛的国家扩大出口,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衰退, 也抑制了需求旺盛国家的物价上涨。 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 不仅使自由贸易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而且在对经济危机国家实施援助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使国际经济环境与30年代大萧条时完全不同,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世界经济衰退的危险,不至于使30年代的悲剧重演。

然而,要从根本上杜绝世界经济衰退的危险,仅靠上述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浮动汇率体制虽然能实现需求在不同国家的重新分配,但不能创造新的需求,对缓解当前世界性有效需求不足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况且,各国汇率的竞相贬值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国际金融组织对此则无能为力。因此,为有效抑制世界经济的衰退,发达国家之间必须实行联合干预,相互间采取协调的经济政策。为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必须把握两大前提条件。第一,刺激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需求,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许多迹象表明,当前世界经济衰退的危险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内需不振、出口不畅是问题的主要根源。只要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旺盛,就能带动内需,恢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国际资本回流,达到启动经济的目的。第二,维护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防止美元大幅度贬值。历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无不是以其他货币围绕美元的大幅升降为中心的,亚洲金融危机亦是如此。但当前美元面临的压力主要是贬值。从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后果看,不仅导致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的美国资产的外流,发生世界性的信用收缩,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将失去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世界性通货紧缩也将加剧。因此,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的目的出发,应防止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今后特别应避免的是,即将出台的欧元走势过强,引起两大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只要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能够承担起与自身实力相当的责任来,采取前瞻性的反危机政策,扩大内需,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的危险是能够消除的。

三、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调节政策及对汇率变化趋势分析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在10月8 日闭幕的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致决定把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作为最优先的政策,并承诺将为此采取协调行动。

表1 西方七国主要经济指标

实际GDP 失业率 消费者 政策性 政策性利率

的变动范围

增长率 *物价*

利率* **

美 国

3.8

4.5 2.35.5

2.8~7.3

日 本

0.9

4.2 1.70.4

0.4~8.2

德 国

2.2

11.41.83.3

3.0~9.3

法 国

2.4

12 1.23.4

3.2~11.0

意大利

1.5

12.11.76.2

6.2~14.5

英 国

3.3

4.9 2.87.2

5.5~14.0

加拿大

3.8

8.4 1.44.7

3.0~11.6

中央政府

经常项目

财政收入

广义财政收

占GDP 占GDP 入占GDP

比重

比重

比 重

美 国

-0.5-0.5 -0.2

日 本2.2-3.7 -3.4

德 国

-0.3-1.7 -2.7

法 国2.7-3.1 -3.0

意大利2.9-2.7 -2.7

英 国0.6-2.0 -1.6

加拿大

-2.0 0.8 1.0

资料来源:IME《1998年世界经济展望》。

注:带“*”的为1998年上半年的数字,其余为1997年的数字:“**”为1990年以来的数字。

由于美元和美国市场的重要地位,美国经济的调整成为这次调整的重点。在9月30日以来半个月的时间内,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已由5.5%下调到5%,由此揭开了发达国家间经济调整的序幕。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基金的利率从1992年7月时的最低点2.8%到1990年的最高点7.3%,相差4个多百分点,目前正处于中间范围,因此下调的空间还非常大。从美国的财政政策看,自克林顿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坚持平衡财政的原则,并且认为当前美国经济活力的取得是预算赤字不断缩小的结果。因此,从克林顿政府的经济理念上讲,除非货币政策完全失效或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着更大的混乱,否则不会在本届任期内(2001年3月前)重新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以, 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国今后政策调整的方向。

日本经济对其他亚洲国家有重大影响,日元的每次贬值都会引起东亚经济的新一轮震动。从日本目前的情况看,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都非常低,人为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又与整顿银行业的大前提相左,因此可选择的只有增加政府开支和减免税等扩张性的财政手段。但由于日本经济的积弊很深,要走出困境需要有个渐进的过程。同时,由于日本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也会对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产生不良影响。

从欧元区的国家看,由于欧元即将启动,各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保持一致性。今明两年(1998年、1999年)欧洲货币联盟(EMU )国家的两大主要目标是确保高度就业和货币联盟的顺利实现。要降低失业率就要刺激经济增长,但要保证货币联盟的顺利实现就要维护欧元汇率的稳定。欧洲中央银行既要实行较紧的货币政策,又要防止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面临着维持美元汇率稳定的压力,防止因美元利率下调使相互间的利差缩小而引起美元外流。目前德、法、意等国的利率已接近近年来的下限,维持现状或比现在稍高也许是个合理的区间。相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说是各国有权自己运用的政策,但德、法、意三国政府的广义财政赤字已接近EMU制定的3%的标准,只有德国和意大利有可能有小幅的扩张。因此,财政政策的余地有限。

表2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可能情况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利率变化

美国

扩张

基本不变 下降

日本

基本不变

扩张 略有上升

情况一 德、法、意 适度紧缩

小幅扩张 略有上升或不变

英国

适度扩张

基本不变 略有下降或不变

美国

从扩张转向紧缩 一定程度的扩张 上升

日本

不变

扩张略有上升

情况二 德、法、意 紧缩

小幅扩张上升

英国

适度扩张

扩张上升

英国和加拿大在这次调节中居于次要地位。英国的基本利率较高,由于通胀率没有超过3%的上限,因此仍有下调的可能。 加拿大与美国经济密切,经济政策也将与美国保持一致。

综合上述分析,今后一两年内西方七国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可以分两种情况(见表2)。情况一的可能性最大, 情况二是针对未来欧元实行过度紧缩政策,迫使美国不得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情况一中,美元对日元和欧元的汇率有小幅的下降,对英镑的汇率有所下降。在情况二中,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上升,对欧元和英镑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

四、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一直履行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对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今天,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在世界经济面临全面衰退危险之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尤为重大。因此,更要充分重视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果第一种情况出现,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有所缓和。美国降低利率的政策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通货膨胀率也将有所上扬。利率下调对美国国内需求的下降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经济衰退,同时也会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相比之下,美元小幅度贬值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不大。在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美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使我国对美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因此,对美出口将大体保持在现在的水平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小幅下跌会使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间接贬值,将使我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出口环境有所好转。同时,对这些国家的资本对华投资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美元利率下调也增大了人民币利率下调的空间。

如果第二种情况一旦出现,则意味着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比现在更加严峻。美元从低利率转向高利率是为了阻止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但却会引起美国经济的紧缩,虽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对此有一定的中和,但旨在维持美元地位的经济政策的实施结果将使净进口减少,美国贸易赤字下降。这将导致我国对美出口的难度加大,同时对西欧的出口环境也没有改善,对日出口则因人民币间接升值而恶化。因此,我们要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研究防范性对策,最大限度地消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

标签:;  ;  ;  ;  ;  ;  ;  

世界经济能否走出衰退的阴影--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经济对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