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提升进一步加大了城市交通压力,为了确保城市交通有序进行,需要对其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本文分别从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两个方面分析施工技术,然后进行其质量控制策略的深入探究。确保相关人员更为全面的认识该项技术。
关键词: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化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对我国交通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拓宽改造,确保交通建设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现代需求。为了对其具有更为具体的认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路基施工
在实现路基施工作业时,需要确保路基底层结构工程质量,进而强化其表面拓宽工作,实现更为高效的路基底层管线。因此,在开展施工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确保施工技术,然后基于现场具体状况进行施工工艺的有效改善。在进行排水管埋设时,需要保障材料应用,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在进行具体施工作业时,为了使压路机进行更为有效的辗压工作,实现碾压质量的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进一步确定路基宽度[1]。与此同时,在进行拓宽作业时,为了进一步确保路面压实度,施工人员可以在实现压路机碾压工作之前,铺设更加结实建筑材料,例如矿渣。在完成施工作业之后,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工程保养,实现路基质量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提升。
在拓宽混凝土公路时,主要是拓宽公路两侧路肩,同时进行加工作业。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施工质量,施工方法通常为人工开挖,在完成开挖工作之后进行加固处理。在实现路基拓宽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路基厚度加强控制,进一步确保路面承载力。在实现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展开施工,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公路承载力和耐受性,需要尽量保证拓宽部分与公路原有部分的一致性。为了确保公路实现更为有效的连接,需要使用钢筋对其进行固定。
二、路面施工
(一)沥青路面
传统的沥青路面通常具有较高柔性,该种路面通常较为舒适,同时具有较好的防尘防水性能,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后面会出现软化现象,进而导致路面变形。与此同时,传统的沥青道路路面宽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交通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拓宽改造,需要在原有沥青路面上进行混合料面层的铺设。第一步需要进行路面整平工作,确保满足施工需求,同时还需要合理处理损坏部位[2]。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才可以进行沥青路面填补。需要在传统路面两侧进行路基加宽工作,确保路基结构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施工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新旧路面交界处进行台阶开挖作业,然后进行钢筋网的合理铺设,这么二的时间,具有更高作用力,保障路基受力均匀,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出现。
(二)混凝土路面
在现代道路建设中,由于混凝土具有较高刚性和强度,通常具有较为普遍的应用价值。但是相对于沥青路面而言,这种结构通常使用周期较短,在长时间应用过程中,会导致路面出现损坏或断裂现象,进而造成道路老化,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这种状况,需要进行路面拓宽改造。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保证材料应用的一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质量控制策略
(一)强化混凝土配置合理性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是由骨料,水,石灰,水泥,砂石等材料配置而成。在传统公路建设过程中配置的混凝土,其成分已经无法满足现在道路建设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确保原料质量,在进行原料采购作业时,必须进一步强化材料挑选。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需求之后才能够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在进行混凝土配制作业时,需要对其材料与水之间的比例进行有效果,在配置好混凝土之后,还需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能够高度满足相关标准[3]。在完成材料配置工作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搅拌工作,同时人为控制搅拌时间,进一步确保混凝土质量。
(二)改进水灰比控制强度
在实现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时,需要进一步控制原料水灰比。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质量直接受到水灰比影响,水灰比直接决定项目工程质量。如果混凝土水灰比较低,这会在很大程度降低混凝土黏度,导致其硬度下降。如果混凝土水灰比过高,则会使混凝土耐久性和密实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实现混凝土搅拌作业时,必须对其水灰比严格控制,最大程度保障混凝土质量。
(三)完善设备应用检测
在实现道路拓宽作业时,需要严格检测机械设备,包括设备的应用性能,保质期等方面,同时还需要严格检验设备零件,保证零部件应用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施工需求。设备检验重点,具体包括闸门系统,摊铺器等多个方面。
(四)实现风险动态控制
在对混凝土路面展开工作过程中,通过实现风险动态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核心内容为混凝土浇筑作业[4]。在实现施工作业时,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有效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质量检测,进而实现动态风险控制,确保有效控制施工风险,同时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在开展具体作业时,需要进行工程进度表的有效建议,及时记录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纠正。
(五)增强后期养护
在实现公路建设作业时,相关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道路工程验收和后期保养,最大程度确保施工质量。由于道路工程通常为露天作业,外界因素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作业时,相关人员需要其实做好防范措施,进行排水系统的有效设置。在工程竣工之后,还需要定期测试路基温度,然后基于温度变化展开相关措施,避免出现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强化混凝土配置合理性,改进水灰比控制强度,完善设备应用检测,实现风险动态控制,增强后期养护能够进一步保障道路工程质量,进而确保更为有效的拓宽城市道路,保证城市道路更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卫华.混凝土路面拓宽改造新路基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6(26):40-41.
[2]李玉振.混凝土路面拓宽改造新路基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6(32):296-296.
[3]施柳盛.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管理重点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142-142.
[4]逯龙.市政工程拓宽改造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6):182-183.
论文作者:成志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作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水灰比论文; 对其论文; 程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