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意识与环境道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道德论文,意识论文,生态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为了解决好环境问题,必须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入手,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意识,以生态价值观念取代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提倡环境道德,把人类道德规范扩展到生态环境中去,从而在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存的新型关系。
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思人类史和自然史,人与大自然原本是和谐相处的,只是两百多年前工业社会的到来,才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进而酿成了危机。人类究竟应当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否有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这些权利应该不应该得到人类的尊重?或者说,人类应当如何善待一切形式的生命和环境资源?以上这些问题,是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生态意识——人与环境的新认识
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生态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这里着重讨论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及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意识。
(一)生态价值意识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生态价值意识即生态价值观念,是指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价值取向。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价值活动,人们在长期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逐渐产生了有关生态环境的意义、好坏、美丑、利害等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了关于生态价值的观念。
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自然界的水、空气、山脉、矿藏、森林等是大自然对人类无偿的馈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自身的价值,更不会有价格。这个观点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地球是个有限的星球,它的承载力和资源是有限度的。一方面,地球对人类及其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可容纳量是有限度的,超出其目标容量和自净能力,就会导致负担过重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地球上所蕴藏的资源也是有条件和有限量的存在物,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度地开采与放牧,无止境地砍伐和消耗,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只有把地球资源看作经济物品,使用资源需付出代价,损害资源要加以补偿,才能使环境问题有解决的出路。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使环境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目前我国实行排污限量的管理措施,其立论就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之上。生态环境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本身也有其价值,因此,应该象看待一切经济物品一样地对待生态环境。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排污收费、超标罚款的制度。我国根据环境容量(即环境纳污能力,它由目标容量与自净能力构成),分配给排污者一定的排污限量。环境容量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企业必须利用的生产要素,它是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经济物品。排污限量收费制度不仅制约了急功近利者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补偿了环境的损失,保持了生态平衡,这样既有利于持续发展,又能够对子孙后代负责。
(二)环境忧患意识
这是当前国民普遍缺乏的生态意识。有人认为,对环境的危机感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笔者以为,第一,杞人囿于时代的局限,今人没必要求全责备;第二,现代人忧患环境与杞人忧天决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因为,人们现在的环境危机感,有其充分的根据和严峻的现实:
——当前,全世界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平均每分钟就有1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噬!我国有1/3的国土受风沙危害,平均每天就有500多公顷的土地沙漠化。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许多物种遭到“灭顶之灾”,目前全球每天有5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平均每小时就有两种生物灭绝。
——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每年向大气排放50多亿吨CO[,2]。监测表明,近100年来大气中CO[,2]浓度已经增长了25%。“温室效应”正在使地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据科学预测:如果人类对CO[,2]的排放不加限制,那么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5℃,海平面将升高30~100cm,许多低海拔的沿海地区将会被海水吞没,我国的上海将会“下海”,纽约、曼谷、威尼斯等许多海滨大城市也将葬入海底;居住在海岸线60km范围内占全球人口2/3的人类,将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威胁。据此设想,目前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那时能否继续存在呢?
——我国的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八省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其中贵州省是酸雨污染的重灾区,酸雨出现率在90%以上,几乎有雨必酸。雾都重庆,1994年元月下了一场罕见的“黑雨”,pH值为3.9。该市的桥梁、汽车、高压输电设施等,因长期受酸雨腐蚀都缩短了寿命。
——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北京一年的垃圾就相当于两个景山的体积,我国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重围。“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这种废弃在地面上的塑料制品,将会残留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从而遗祸子孙后代。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崛起在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对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土法炼焦、炼锌、炼汞、炼硫,以及小水泥厂和造纸厂遍及全国城乡,许多农民为了眼前的脱贫致富,却不惜牺牲自己永久的家园,甚至拿生命做赌注!
据估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这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①]
英国著名生态学家爱德华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起因就在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资源贪婪地攫取和无情地掠夺。这场“战争”的结局又将如何呢?据分析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人类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挣脱出来,建立起全新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环境新的和谐共处;另一种则是人类继续蹂躏和糟蹋自己的生存环境,其结果必将是自掘坟墓,自我埋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李鹏总理指出,如果我们不在控制污染、保护生态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付出极大的努力,那么多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所抵消[②]。为此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抑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否则它将使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变得毫无意义。
(三)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意识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矛盾关系:没有什么对立可以超出人与环境的对立,也没有任何一种统一能够超越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是认识的主体,人通过自身的生存方式即文化机制对自然环境发生作用。然而,传统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即主人,并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任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生态,从而导致人与环境的尖锐对立。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对立和冲突,必须着眼于文化深层领域的革命,着力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代之以具有时代色彩的生态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当代人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坐标点;必须确认生物和环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权利和地位;善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把具体的目标和途径渗透到文化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中去,用生态文化观念取代“人类沙文主义”的文化观念。一场新的生态文化运动已初见端霓: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环保机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已相继问世,绿色食品、生态时装等也悄然兴起。这一全新的生态文化正向经济、科技、新闻、艺术、教育、商业等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与延伸,一个绿色文明的新世纪必将出现在我们人类的地球村。
二、环境道德——伦理观念的新内涵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总是用一定的行为准则来评价人们的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和非正义等,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并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道德受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因此道德是历史的、发展的,没有永恒的道德。20世纪末的今天,当人们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环境的关系时,便产生了环境道德这一崭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并赋于它全新的内涵。
环境道德是人类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伦理观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化、扩展和具体运用。环境道德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对待生态、对待环境的关系。环境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实践中体现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无环境道德是当代人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准则。缺乏环境道德的人是实足的“环境盲”,“环盲”与文盲、科盲一样,都将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提倡环境道德,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用“良心”、“正义”、“友善”等道德观念规范人们对
待环境的行为
新的历史时期的道德不仅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需要用来约束和规范人们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行为。人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尊重物种不使其因人类过度的享用而灭绝。爱护物种,养育生物和环境,才是正义和友善的行为,而乱砍滥伐、任意捕杀、狂采滥挖的行为,则是罪恶的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员,空气、土壤、水系、山脉、蓝天、白云、森林、草原等,都是人类生栖的环境条件,人类与它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须臾不离。人类要发展,但绝不能超越环境条件允许的阈值。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善待环境,并从现在起象对待朋友一样,把良心、正义、公正、义务等伦理道德推广到生态环境中去,一方面“承认人类以外的生物和环境有其在自然状态下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③],同时承担人类对于生物和环境予以尊重、爱护和保护的义务。
(二)人类必须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大自然没有国界,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不受国家性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制约。人类共同拥有地球资源,也必须共同承担对生态环境的义务。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不顾后果地掠夺地球资源,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仍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者。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却消耗了并正在消耗着世界80%的资源。自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燃烧的煤炭、石油等致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了60%;今天发达国家人均CO[,2]排放量,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的9倍还要多。值得警惕的是,发达国家为了转嫁环境危机,趁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之际,把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工厂建在别的国家。这种实行“污染输出”的做法,是极不公正、极不道德的。目前,国际社会环保合作的原则是:“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制,强调人类必须共同承担环保义务,并根据责任大小区别对待,各负其责。[④]
(三)人人树立适可而止的消费观念
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人是一切问题的总根源。人口的爆长,人均消费水平的跃升,毫无节制地消费,甚至无度挥霍,加速了环境资源的耗尽。美国自1950年至今,人均能源消费增加60%,汽车里程数增加一倍以上,飞机旅行消费增加25倍之多;1992年,欧洲共同体建立统一市场,他们废除各国间的贸易壁垒,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进一步促进了消费水平的增长;8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起飞,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人把购买力的强弱和消费水平的高低,看成事业成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他们以过度的消费来显示自身的地位和身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们的消费心理出现了畸变和扭曲。
环境道德修养,要求人们树立有节制、有限度和适可而止的消费观念。在不损害后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需求,在维持和延续环境资源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消费;唾弃贪得无厌,养成“知足而乐”的心理习惯;在足够的物质消费的前提下,在精神领域建立非物质享受的充实感。当代人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基础上,还应该增添“生态消费”的新内容和新观念。物质消费是精神消费的基础,精神消费是物质消费的升华,生态消费则是人们消费层次的再度升华,也是人类消费水平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生态消费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时,人们情愿降低其它方面的开支而用于环保纳税,以期能够生活在温馨、清洁、幽雅的环境中。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短时间内人们就能摒弃贪婪、攀比、妒忌等丑恶心理。为此,在正面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措施。例如,提倡在商业广告中增添生态环境内容,在商品价格中包含对环境损害的经济补尝,用市场价格引导消费的健康发展。
三、环境教育——现代教育的新内容
树立生态意识、提倡环境道德,主要依靠社会教育的力量。为此,实施环境教育系统工程是其重要的途径。
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项跨世纪的教育系统工程,它为现行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将生态意识化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从而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的一代新人。我国环境教育开展2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境教育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它们在普及环境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促进环境道德修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继续普及环境教育方面,做好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把环境教育看成是全社会的事业,象扫除文盲一样扫除“环盲”,使新老一代都能理智地、友善地对待地球生态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
第二,积极参与,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全民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做到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保护环境,使“环境美”成为国民的需要和时尚;
第三,增加投入,实施环境教育工程。环境教育关系到下个世纪我国人口的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应当在实施“希望工程”的同时,也加快实施“环境教育工程”。这是当务之急,需要社会各界和全民上下为此而自觉自愿地做出贡献。
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环境道德,实质在于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身一切活动的初始点,也是其一切活动的归宿点,所以人也就成了当今一切问题的焦点。在环境问题上,人是最大的污染源,也是防治污染、拯救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走着一条“之”字形道路: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正经历着和谐——危机——再和谐的漫长历程。要实现新的和谐,需要全人类的通力合作。我国早已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了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价值目标。我们相信并期望着人类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然而一定要时刻牢记这句老话:“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⑤]
注释:
① 《世纪末的抉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② 《在全国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转引自《世纪末的抉择》。
③ 叶峻:《关于生态学发生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大自然探索》1987年第4期。
④ 《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六)》,《环境保护》1993年第6期。
⑤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58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标签:环境教育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地球环境论文; 道德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