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论文_曾全良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3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建设规模扩大,投运数量增多,一定程度上使得继电保护作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次系统工作安全性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建议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

引言

在实际工作中,智能变电站促使智能电网各环节有效衔接起来,是智能电网变换电压、电能分配与电力流向控制的重要设施,是“电力流、信息流与业务流”汇集在一起的智能电网形式。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很多研究仍以变电站设备与标准应用为主,对变电站二次专业运维组织模式研究非常少。二次专业中,继电保护安全与可靠性对智能变电站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深入研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智能变电站保护方式对比

1.1对比保护结构

通常,变电站继电保护中,一般常用电网环境组态模式。此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利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简单来讲,智能变电站进行机电保护时,要充分应用保护功能模块,以此灵活构建组态模式。此种情况下,保护实际形态与装置自身关联性较小,网络性能尤为重要。一般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主要包含:模拟量输入、A/D转换、逻辑处理、开关量及人机对话等。进行合并单元时,电网网站所有模拟量信息要实现有效共享,合并单元为保护及控制装置提供了所需电力与数据。此种条件下,智能终端可有效控制整个间隔开关与断路设备,并获得相关数据信息。保护装置、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设备采用“直采直跳”形式实现连接,保护装置间的联闭锁、失灵启动等信息一般常用对象变电站事件网络方式进行传输。

图1数字化保护结构示意图

1.2二次回路对比

微机保护前,应用二次电缆对接一、二次设备,以此构建复杂性二次回路,并利用端子排二次电缆增强保护屏柜间的联系。针对智能变电站而言,光纤、网络等形式可逐步完善二次电缆。此过程中,过程层网络充分展现出二次回路功能。从这一角度来讲,相较之普通变电站设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设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光纤或网络是相关层次常用方式,通信方式以数字信号为主。二次回路系统中,点对点连接方式被光缆所取代,即传统端子所需环境以消失殆尽。

2、二次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其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现状主要体现为:(1)设备带电检修。电路回路检修过程中,保护人员采用带电互感器,不能预防二次侧开路任意断开问题,且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也不能有效预防中途短路问题,误操作,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片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2)设备停电检测时,保护人员不能确保母线回路畅通,与设备相连的电流与电压被断开,如果发生回路跳闸,线路断开后,使得设备维修不及时,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使得智能变电站安全性被削弱。

3、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管理实现途径

3.1压板“投检修态”

其主要是将设置报文中的“test”,传递到其它设备装置检修信息中,收到该信息的其它装置虽然也会进行信息交换,但并不属于互相操作,只有检修设备间才能实现互相操作。严办“投检修态”非常关键,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是其二次安全措施的重要构成内容。从功能上来看,“投检修态”被视为二次安全检修措施的基本防线相同。目前,很多生产厂家装置板面生产过程中,明确信号提示不足,只能简单反映压板状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护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如果投检修态压板发生接触不良或压板引线出现连续松动,就会引起压板工位位置出现错位,对实际工作需求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此,继电保护生产厂家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设计与生产装置时,在醒目位置设计保护板面,在此基础上,对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状态做好提示。

3.2投退软压板

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对各项软压板进行投退,可为设备检修与运行提供有效的逻辑断开点。截止到目前,各项软压板功能、定义及命名等规范还不够统一,针对软压板设备,不同厂家设备有明显差异,且很多软压板命名不够细致,不利于检修与运维人员的工作操作。因无法准确掌握每一软压板功能与作用,事故不断发生。比如,某220kv变电站220kv完成母差保护装置例行检查后,投入软压板运行中,因运维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母差出现误动。此种情况下,建议各厂家要统一规范软压板名称与功能,特别是对于重要软压板更好做好特殊标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防检修与运维人员主观理解不同,引发操作事故。

3.3光纤的拔除

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利用常规微机保护方法,可确保设备处于停电检修状态中,借助“跳闸脉冲”法有效检测回路。受自身运行特点影响,智能变电站如果不能将光纤拔除掉,将难以有效进行硬件间隔。此种情况下,为设备运行埋下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所以,除非现场环境允许情况下,否则不建议利用光纤拔除法实施检测。因而,必须要重视变电站自身调试,在此基础上行全面监测调整逻辑。另外,通过定期检修法,做好保护校验工作的过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智能变电站技术还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不同厂家保护装置存在的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为现场保护人员加大了二次安全措施难度。传统作业方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要在设计、制造、施工及运行中形成统一、标准化二次安全措施作业规范,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更加安全与稳定,推动智能变电站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谭惠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09):104-105.

[2]赵聪,管菲菲.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141.

[3]陈实,叶远波,王康,张春龙,曲鸿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措的标准化设计探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5):116-118.

论文作者:曾全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论文_曾全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