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近端复杂骨折行微创稳定系统与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吴廷洪

贵州省正安县人民医院骨科 563400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稳定系统(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胫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解剖钢板治疗,研究组行LISS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K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治疗相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ISS相较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相关时间。

关键词:胫骨近端复杂骨折;微创稳定系统;解剖钢板

胫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需通过手术治疗,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解剖钢板治疗是目前主要手术方法。本文针对已选定的135例胫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分析比较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胫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研究组男女比例45:23,年龄20-58岁,平均(39.46±3.1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6例、摔伤23例、重物砸伤9例,AO/OTA骨折分型:A2型6例、A3型14例、C2型28例、C3型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47:20,年龄19-59岁,平均(40.32±3.1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5例、摔伤24例、重物砸伤8例,AO/OTA骨折分型:A2型7例、A3型12例、C2型27例、C3型21例。两组症状均符合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AO/OTA骨折分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术前均行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解剖钢板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于膝关节前内侧、胫骨结节下1-2cm处造切口,切开内侧关节囊与内侧髌支持带,切除破裂半月板并重建断裂交叉韧带。之后观察胫骨内外髁移位情况,向中心挤压两髁,并以克氏针预固定,将弯折的解剖钢板紧贴胫骨近端后依次打入螺钉,并依据病情加用拉力螺钉。最上方螺钉贯穿内外两髁骨,远端螺钉贯穿胫骨上端对侧皮质,固定完毕后活动膝关节以判断是否牢固。研究组行LISS治疗,自膝关节髁部中线处起斜向胫骨结节再偏向胫骨结节1cm造弧形切口,并于钢板置入前行复位与固定。多段骨折和干骺端骨折行牵引床牵引加手法复位、间接复位,并于C型臂X线透视机证实后通过体外测量纠正肢体角度、缩短畸形。复位后切口处置入LISS钢板,再在专用定位器瞄准时行锁定螺钉固定,以透视观察骨折对线良好后留置引流管并关闭切口。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治疗,48h后平卧抬高患肢并拔除引流管。

1.3疗效标准

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两部分,总评分越高患者恢复越佳[1]。临床疗效包括手术、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AK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K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93.75±28.58)ml,对照组为(326.43±52.86)ml,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讨论

胫骨近端复杂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对患者膝关节损伤较大,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需及时进行科学手术治疗,以缓解患者病痛,提高疾病治愈率[2]。目前主要手术治疗方法为LISS和传统解剖钢板治疗,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35例胫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解剖钢板治疗,研究组予以LISS钢板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期为该病最佳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经研究可得两组治疗前后AKS评分和临床疗效两项结果,其中分析前者可知,治疗后研究组AKS评分(127.85±13.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5.73±10.46)分,这表明LISS钢板治疗与解剖钢板治疗相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这与王必胜等报道结果一致[3]。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目的是经关节面解剖复位后旋转移位得以纠正,力线得以恢复,胫骨髁能够牢固地固定于胫骨干上,从而促进治疗后康复。AO微创内固定系统即LISS钢板治疗是以微创外科原则为基础,兼具生物学接骨技术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治疗手段优点的新型内固定系统,术中采用的专用体外螺钉瞄准器可将该类侵入性手术对患者软组织的损伤降至最小,且术中具有成角固定作用的自钻螺钉可使髁骨固定更为牢固,再加上该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因此可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另外,虽然解剖钢板术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且可实现骨缺损部位植骨,但该手术切口相对较大,对患者损伤较深,因此相较于LISS钢板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大。

同时,分析后者可知,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手术、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这表明LISS钢板治疗相较于解剖钢板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治疗相关时间。LISS钢板治疗作为微创技术对胫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血运不利影响较小,且其抗旋转能力明显优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因此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减少术中内固定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后续康复时间,从而促进患者患部术后康复,这与钟晓等研究结果相类似[4-5]。

综上所述,微创稳定系统相较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相关时间。

参考文献:

[1]闫旭,陈新,石忠琪,等.微创稳定系统和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对比研究[J].天津医药,2012,40(02):125-128.

[2]张小兵.微创稳定系统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68-70.

[3]王必胜,沙宇,卢正楷,等.微创稳定系统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5):96-97.

[4]钟晓.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01):84-87.

[5]陈新.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125-126.

论文作者:吴廷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胫骨近端复杂骨折行微创稳定系统与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吴廷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