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的形态研究看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图论文,基本概念论文,形态论文,研究对象论文,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将图书馆定位于某种特殊的形态,那么对它的一般性考察和抽象概括,无疑将对确定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厘订基本概念及揭示基本原理提供理论前提。而这一切亦将避免某些似是而非的争论,使理论探索有自己的逻辑起点和方向。当然,也只有如此,才能寻找到与其相关的学科,并运用其原理和方法对图书馆学进行科学探讨。本文将通过对图书馆的形态研究来揭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为进一步探究基本原理奠基。
1 图书馆是公共信息的特殊流通形态
以往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的确定,基本上是以对图书馆现有活动的抽象概括来进行的,这就陷入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思维怪圈。于是乎随着图书馆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也就不断变化,于是矗立其上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也就不断改头换面,而不是进一步发展、完善。图书馆学的历史变迁充分彰显了这一点。笔者以为要跳出这种思维怪圈的最佳途径就是从发生论的角度对图书馆的存在作形态学的研究,即从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现象何以生存于社会之中,其根基何在这一点入手,寻找其切入社会、并且从中概括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一个简单明了的客观事实是:图书馆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其存在之所以是合理的,就在于其具有能为社会所认可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是图书馆的活动满足了社会的某种特殊需要,并在这种需求的满足中既促使了社会的生存、发展,又实现了图书馆自身的价值。这种特殊的社会需要就是图书馆作为社会存在切入社会的关节点。
毫无疑问,这个关节点就是社会赖以生存的信息流通。信息流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流,一个没有信息流通的社会,犹如一个没有能量消耗的社会,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信息流通就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特殊需要。图书馆就是通过对信息流通的参与来服务于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存在之所以是合理的,其活动之所以是有价值的,关键就在于此。什么时候信息流通成为一件“多余的事”,那么图书馆亦就将成为一种累赘,而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是否社会中一旦形成信息流通,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呢?回答是否定的。图书馆的出现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及伴随而至的矛盾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信息流通中形成了可以向公众传播的公共信息流,且无论在范围,还是在种类上,其量值均超越了个体对于公共信息的接受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的运作来强化个体的信息接受能力,以平衡日益增长的公共信息。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切入社会的节关点确切地说是社会中公共信息的流通,因为非公共信息是不可能进入图书馆的。对流通信息作出公共和非公共的区分,有助于揭示图书馆的源起及科学地界定图书馆的本质,从而为确定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奠定基础,其理论意义非同小可。这种区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图书馆学与档案学、情报学区而别之。因为非公共信息能进入档案、情报领域,但却不可能流入图书馆。然而,尽管流入图书馆的必定是公共信息,但并非是所有的公共信息都进入图书馆流通。事实上有许多公共信息是进入其他渠道的。所以客观地说,图书馆只是一种特殊的流通渠道,若从图书馆的特殊功能而言,就是一种特殊的流通形态。
之所以称其为形态,主要基于以下三点:①图书馆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存在物,它具有处理信息的特殊功能,有其自身独立的系统存在,但它并不参与信息的消费,而仅是参与信息的流通,这就需要与作为信息的消费者——读者相区别;②图书馆作为一种流通形态,其着眼于信息本身,而非信息载体,其所关注的是信息的流通,而非载体的形式,所以需要与作为载体的形式相区别,因为信息载体同样也参与信息的流通;③称其为形态,还可以从概念上与其他信息流通渠道相区别,以便于理论探讨。
作为一种参与公共信息流通的特殊形态,图书馆以主体身份直接面对作为客体的信息。图书馆和信息流通,两者构成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而两者的统一,则使这种特殊流通形式充满活力。作为客体的信息将从质和量上制约作为主体的图书馆对于信息的接受。图书馆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信息,而无法接受不存在的信息,也不能随意改变信息的面貌,否则就会导致信息失真。但作为主体的图书馆绝非是消极地接受信息,其主体能动性在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中充分体现出来。其对信息的选择是图书馆价值观的外化,而对信息的处理则表明了图书馆自身的运作实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图书馆是一种公共信息的特殊流通形态,公共信息是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公共信息流通则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说,“公共信息”这一基本概念比之“知识”、“文献”、“情报”之类的概念更能揭示图书馆学的本质,它能涵盖图书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同样能和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过程相符合。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也同样能承担平衡的重任,使图书馆学能被构建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基础上。与此一致的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的确立,当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正因为图书馆所面对的是信息而非其载体,所以图书馆学研究的就是信息的流通,而非载体的形式。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流通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可以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变化将是层出不穷,是我们当代的想象力所无法范围的。然而,这种载体的变迁只能影响到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但对其作为一个系统的功能是无关的。图书馆作为信息流通的中介,其功能与信息的流通量有关,所以大可不必过多地关注载体的形式,更不能因为载体的变迁而哀叹图书馆将会消亡。
正因为图书馆的存在维系于信息的流通,所以关于信息流通的基本原理对图书馆学而言就具有其一般性,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只是其特殊化而已。图书馆在促成信息流通中的特殊作用、其活动方式的特殊性使得信息流通的一般原理最终演绎成图书馆学,并与其他的同位学科(诸如档案学、情报学之类)相区别。由此可见,图书馆学与其同位学科具有逻辑上的交叉关系,某些信息处理方式可以相互借鉴,但就其特殊性而言,毕竟不能抹杀它们的区别。否则的话,图书馆学就将不称其为图书馆学。
从社会的角度看,信息流通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然条件,而各类媒体则是连接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关键要素,是信息能进入消费的中介。应当说,图书馆就是这样的要素和中介。这类媒体的共同特征就是其自身并不消费信息,接受信息的目的只是为了使自身成为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沟通者。这一特定地位决定了图书馆只能是通过参与信息流通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决定了其必然以参与信息流通的质和量来衡量其对社会的贡献。可见,图书馆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是通过信息流通这一环节间接进行的。
正是这种参与活动的间接性阻碍了对图书馆贡献于社会的直接性考核,即难以直接计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多少是图书馆提供的,及诸如此类的量化研究,但却完全可以将图书馆参与信息流通的贡献予以量化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图书馆为社会各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行间接考核。比如可以调查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百分比,而那些种类的信息是只能从图书馆获取而别无它途,这些信息将对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发挥什么作用,等等,以此就可以确定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地位,也是图书馆据此向社会索取能量的有力依据。总的说,对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考核只能立足于信息流通这一点上,而不能用对待其他社会活动的方法来简单地运用于图书馆。同样,对图书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只能是通过信息流通这一环节进行研讨,而不能无视信息流通的交点作用直接运用其他理论来进行分析。可以这么说,某一理论学说离信息流通越远,而又不以信息流通为支点,那么运用这一学说所作出的解释也就越空。反之亦然。
2 图书馆是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系统存在
作为公共信息特殊流通形态的图书馆,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具有内在结合,充满活力的有机存在,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系统,因此系统理论对研究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及其活动,无疑是卓有成效的。一般地说,图书馆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如下一些功能。
2.1 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功能
图书馆作为主体面对作为客体的公共信息,并非是来者不拒,而是有所选择,这种选择是图书馆自身需求的一种体现。凡是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信息,对图书馆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信息也就在这种满足中得以流通,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应当说,这种需求是图书馆作为主体的一种价值尺度的显现。这种价值尺度是图书馆系统方方面面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当然主要是来自读者的反馈信息,另外也有图书馆自身的特殊条件,同时也潜在地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等等,这是尚需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2.2 对所选择信息的优化、序化功能
作为主体的图书馆系统虽然不能更改作为客体的信息的原有面貌,但它能够且必须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优化、序化处理,以此形成附加信息(即人们所说的二三次信息),使原本杂乱无章的信息形成有序的信息流,或专题的组合信息,为信息进入读者的消费创造条件。在这里,图书馆的主体能动性充分体现,它通过附加信息的生产,沟通了信息和读者的结合。当然,这种附加信息一经产生便和公共信息结合在一起,成为客体加入流通中。这种附加信息的生产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其科学性则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流通,其意义非同一般。
2.3 对所拥有的信息的删剔和积累功能
信息作为客体即与任何物质存在一样,具有自身的时、空特性,随着时、空的变化,有的信息便丧失了有效性,成为废物,这就必须予以清除,以保障信息流通的畅通无阻;而有的信息意蕴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一种逝去时代的遗传信息,或者虽已丧失实用价值,但仍表征时代发展轨迹的信息,等等。总之,尚有其保留价值的一切信息都必须予以收藏,给全面、正确地反映历史的进程、延续历史的发展奠定文化基础,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积累功能。这一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得图书馆在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延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档案工作互补,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删剔,还是积累,作为客体的信息自身不会作出选择,关键是社会意识集中反映在作为主体的图书馆的价值观中。
2.4 系统自身活动中的信息反馈功能
作为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系统来讲,信息反馈机制是系统自我调节、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关系系统能否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反馈信息中最主要的部分来自于系统的输出端,即图书馆为读者的服务中。这部分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读者对流通信息的选择,这种反馈信息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地影响到图书馆对外部公共信息的选择,也就是说,它将调节图书馆的信息输入;二是读者对附加信息的使用,这种反馈信息将用来调节图书馆的自身活动,使得附加信息的生产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读者的实际使用需求,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当然,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馆亦需要从社会汲取能量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就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发生关系,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反馈信息,从而影响系统的活动。这诸多的反馈信息就形成了图书馆作为主体的价值观及主体意识,为图书馆系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提供直接的动力,使图书馆系统能与外界保持动态平衡。
2.5信息输出的功能
如前所述,图书馆接受信息,并不是为了消费,作为一个系统,其承转信息的目的在于信息的输出,故而信息输出是图书馆系统的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功能。说其根本,是因为所有功能都服务于这一功能,都根于其上,若偏离了这一功能,那所有功能都是毫无意义的。在这里,图书馆将和读者融为一体,读者借助于图书馆系统的帮助,将公共信息从图书馆转移至自身,从而使信息真正进入读者的消费中,也最终实现图书馆作为信息流通中介的作用。可见,图书馆实现其中介作用的前提就是将自身与读者保持高度的统一,其统一的程度越高,信息转移的概率也就越大,反之亦然。这种概率是可以用量来反映的,所以图书馆的运作效率是可以量化的。同时,输入输出的能效比也是可以量化的。因此,对图书馆运作活动的量化研究是完全可行且必需的,关键是建立合适的指标。当然,如果某些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自然只能是无效劳动。
3 图书馆是读者群体需求的集中表现
在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信息一经产生便成为客体,具有自在自为的性质,而信息生产的本旨在于其消费,信息只有在消费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如果说信息的生产者使信息具备了潜在的价值,那么信息的消费者则使这种价值得以凸现,而信息的客观性也只有在这种消费中才能消融在读者的主体性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是否有价值,关键取决于消费者。可见,从信息流通的角度看,信息和读者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主、客统一体。而图书馆作为信息流通的中介,在本质上应当等同于读者,是读者用来消费信息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就如读者自己去获取信息一样。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无非是将读者的这种搜寻信息的过程社会化、集约化,在获得社会资助的情况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全面地将读者对信息的搜寻活动以群体的形式集中地表现出来。
概括地说,图书馆的本质就是读者信息搜寻功能的延伸,是这一功能的规范化、全面化、社会化。
以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所据以产生的矛盾的成因: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其文化积累和公共信息的产生是其必然趋势,且其数量越来越多,扩张的速率越来越快,而读者的时间、知识面、财力、搜寻渠道等诸多因素合成的搜寻能力则是有限的,这种快速、无限发展的信息量与读者有限的搜寻能力之间就构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形成信息爆炸,同时还要求人们能迅速地获取最新的信息,以便使自己的活动卓有成效,不致于成为无效劳动。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将读者的搜寻功能社会化,借助社会的能量将其放大到足以与不断加速的信息增量相匹敌,使两者在更高层以上达到动态平衡,而这种社会化的结果就是图书馆的应运而生及其发展。
可见,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与公共信息的出现及其量的不断增多有关,由此形成了从古代藏书楼到当代图书馆的发展轨迹,而与载体的形式关系不大。可以预料,面对着爆炸的信息,图书馆亦将充分利用当代高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新功能和完善已有功能,以平衡信息和读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显然,随着信息量增速的加快,图书馆存在的合理性亦将日益凸现,那种认为图书馆将会消亡的观点应是杞人之忧。
但是正如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物一样,图书馆一旦从读者信息搜寻功能中异化并形成一个独立的存在物,那么它必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它有别于其母体,从而区别于读者。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是规模效应。图书馆相对于读者来说,因其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因此系统的运作实力是一般读者所无可比拟的,这就为其获得丰富的信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它拥有专业人员和特殊渠道,可以更加全面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这样的规模效应是一般读者所望尘莫及的,而这样的规模效应也为解决日益增多的信息与读者搜寻能力之间的矛盾创造了条件。
其二是科学性。图书馆是通过具有丰富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搜寻、处理信息的,故而其操作更具科学性,其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能力是一般读者所无法企及的。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无用信息对读者的干扰,同时也可得到读者自己所无法得到的信息。
其三是便利、快捷。图书馆并不是简单地将得到的信息输送给读者,而是进行优化、序化后再与读者见面,这大大地简化了读者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附加信息,读者可以方便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通过专题咨询,更是可以科学地、全面地掌握所需的信息。总的说,图书馆给予读者的种种服务,极大地缓解了信息的爆炸和读者接受能力不足的矛盾。
可见,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本质上是同一与差异的辩证关系。其同一性将图书馆等同于读者,是读者对信息搜寻功能的集中表现,与作为客体的公共信息相对立,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寻求与客体的平衡,从而实现其价值,故而与客体相对时,图书馆和读者就是同一个主体。这种同一性要求图书馆趋同于读者,以开发、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己任。
差异性则使图书馆作为主体而面对作为客体的读者。作为客体,读者将决定图书馆的活动,而不是相反;作为主体,图书馆的能动性充分表现在为读者服务中;作为价值主体,图书馆的需要就是参与信息的流通,而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这一客观性恰好使读者成为能满足图书馆需要的特殊客体,正是在这种满足中,图书馆既凸现了客体的价值,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同一性和差异性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的:没有同一性,图书馆就失去了立足之本,其活动就失去了宗旨和方向;没有差异性,图书馆的存在就是毫无意义的。试想,若图书馆没有规模效应、科学性、方便、快捷这些特征,读者何必上图书馆。
概述之,本文将图书馆定位于公共信息的特殊流通形态,明确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信息的流通,而基本概念就是公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