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大农业中妇女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妇女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妇女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妇女在农业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1994年山东省从事农业的农村妇女劳力为1296.63万人,占妇女劳力总数的76.1%,占该业劳力总数的51.77%。与1985年相比,农村妇女劳力在农业的情况,一是妇女劳力投入数量增加,9年中增加86.29万人,劳力投入数量上超过男性88.81万人;二是占第一产业男女劳力总数的比例增高,1985年的比例为49.69%,1995年增长了2.08个百分点。三是妇女劳力年均纯收入增加,增量为869.98元。显而易见,农村妇女在农业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农村妇女是第二产业的重要力量。第二产业是农村的新兴产业,1994年,第二产业农村妇女在业人数为223.99万,占妇女劳力总数的13.13%,占该业劳力总数的35.88%,与1985年相比,该业妇女劳力投入增量为101.87万人。从总体上看,农村妇女在第二产业总就业人员中已超过三分之一,在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则显示了更大的作用。
农村妇女是第三产业的生力军。1994年,第三产业妇女从业人数为182.83万,占妇女劳力总数的10.72%,占该业劳力总数的38.69%,人年均纯收入为2179.87元。与1985年相比,妇女在三产的从业情况有三增:一是在业妇女总数大幅度增加,增量为99.18万人;二是比例增高,9年中,妇女在三产从业人数占该业劳力总数的比例增加了2.76个百分点,占自身劳力总数的比例增加了4.82个百分点;三是收入增加,增量为1220.64元,占三产男劳年均纯收入的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
农村妇女是乡镇企业举足轻重的力量。从1985年开始,我省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产值于1987年一跃超过了农业产值,全省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非农产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力向乡镇企业大幅度转移。从1985年到1994年,我省乡镇企业的女职工人数持续增加,比例不断上升,收入明显提高。1994年,全省有乡镇企业女职工654.57万,总量比1985年增加400多万人,乡镇企业女职工占职工总数比例为39.72%,比1985年增加8.23个百分点。
农村妇女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半边天”。全省从事外向型经济的农村妇女由1985年的1.85万人猛增到1994年的37.68万人,比从事外向型经济的男性多16.37%;9年中从事外向型经济妇女增加了19.36倍,占农村外向型经济总人数的比例达到57.78%,比1985年提高19.56个百分点。特别在地毯、编制、抽纱、刺绣、草柳编等工艺品加工创汇等生产领域,几乎是清一色“娘子军”。外向型农业,是广大农村妇女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
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农村改革越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越大,为妇女从业提供的舞台越大,选择机会越多,妇女从业结构也越合理,层次越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省把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工则工,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具有地域特点、能够发挥资源优势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推动了农村妇女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984年妇女劳力在一、二、三产的从业比例为85.49∶8.61∶5.9。到1994年,妇女劳力在一、二、三产的从业比例达到76.1∶13.13∶10.72。9年中,406万妇女劳力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400多万名妇女成为乡镇企业女职工,妇女的从业结构和从业层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妇女劳力在一、二、三产中的比例为61.28∶24.25∶14.47,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二、三产业妇女劳力的比例为90.17∶4.54∶5.28。纵、横两个方面的比较,充分说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农村妇女就业结构、就业层次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越大,农村妇女的就业结构越趋向合理,就业层次越高。
二、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不断提高
农村妇女在现代化大农业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与她们文化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妇女劳动力接受文化科技教育的范围明显扩大。1994年全省接受各类文化技术培训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达933.16万人次,较之1985年参加培训的妇女增长90.35%。其中,接受文化再教育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达386万人次,接受科技培训的妇女劳动力达586.22万人次。1994年,全省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的妇女劳动力达6.13万和24.49万,分别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0.36%和1.44%。全省妇女接受文化科技教育的程度明显提高,人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全省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其更新思想观念,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在振兴农村经济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奠定了基础。
2.农村妇女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经过科技教育培训和实际应用推广,农村妇女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省获得绿色证书的妇女劳动力达5.72万人,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0.34%,高出1989年0.26个百分点,比1989年增加4.31万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农村妇女冲破传统禁锢,学科技、用科技,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成为公认的科技带头人。
通过对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和接受文化科技教育程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文化层次高,收入也高,贡献越大。1994年,全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劳动力中,达到技术员以上水平的3600人,占62%,获得技术职称的2500人,占43.1%,这两类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2268.29元、2302.3元。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妇女劳动力中,达到技术员以上水平的20.6万人,占17.1%,获得技术职称的5.97万人,占4.96%,这两类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2126.37元、2316.77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妇女劳动力中,达到技术员以上水平的44.44万人,占7.4%,获得技术职称的5.8万人,占0.97%,这两类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2068.59元、2345.82元。小学文化程度的妇女劳动力中,达到技术员以上水平的42.75万人,占5.3%,获得技术职称的2.58万人,占0.3%,这两类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1930.18元、2126.65元。文盲妇女劳动力中,达到技术员以上水平的4.22万人,占2.45%,获得技术职称的3600人,占0.21%,这两类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1699.88元、1344.09元。
第二,经济基础好,提供的教育培训条件好,妇女接受教育培训的程度就高。从接受文化技术教育培训的人数看,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东部发达地区4市共有农村人口1946.95万人,1994年,接受各类文化技术培训的总人次达720.36万,其中,接受文化再教育的达220.5万人次,接受技术培训的达499.86万人次;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和县乡常年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的分别为17.5万人次、23.11万人次和170.9万人次,分别占4市农村总人口的0.9%、1.19%和8.78%。西部欠发达地区的5市地农村总人口2124.74万,1994年,接受各类文化技术培训达313.22万人次,其中,接受文化再教育和技术培训的达141.33万人次和171.89万人次,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和县乡常年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的为1.95万、4.59万和9.44万人,分别占5市地农村总人口的0.09%、0.22%和0.44%,比东部发达地区低0.81、0.97和8.34个百分点。
三、制约农村妇女发挥作用的因素
1.农村妇女从业层次相对低于男性。1994年,全省农村第一产业妇女劳力为1296.63万,占妇女劳力总数的76.14%,比男性的同一比例高出12.46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妇女劳力占自身劳力总数的比例又分别比男劳力低14.64和9.35个百分点。就业层次的相对偏低和就业结构的不尽合理,抑制了农村妇女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作用的更大发挥,也影响了妇女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2.农村妇女劳力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妇女劳力中达到技术员水平和获得技术员职称的分别比男性低5.61和0.79个百分点;妇女科技带头人只占妇女劳力总数的5.2%,比男劳力的6.3%低1.1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7.1%,比男劳力的10.5%低3.4个百分点;文盲占10.1%,比男劳力的8.7%高出1.4个百分点。科技文化素质低,限制了妇女的从业选择范围,影响了她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成为农村妇女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3.东西部差距拉大。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同、经济基础、思想观念存有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近年来东西部农村妇女在劳力素质、收入等方面发展不同步,影响了全省农村妇女发展的整体推进。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来自妇女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的客观因素。主观方面:一是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一些农村妇女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不强,进取精神差。二是特殊生理机制的影响。妇女担负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任务,生儿育女和繁重琐碎家务劳动,影响了妇女参与范围的扩大和参与质量的提高。客观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积淀的羁绊。山东是孔孟之乡,在妇女问题的思想观念上,封建的传统文化沉淀比较厚重,在一些落后的偏远农村尤甚,从而束缚着农村妇女的手脚。二是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农田作业仍然主要靠拼体力,使得体力上逊于男性的妇女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别在一些生产方式变革缓慢、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为妇女劳力提高素质参与发展提供的环境条件偏差,妇女接受文化科技教育的机会较少,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域不够广阔,压抑了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受综合生产能力、农村改革进程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妇女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妇女劳力作用的发挥。
四、发展战略对策
1.搞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宣传和妇女政治思想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和文明进步的妇女观,促进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权益社会风气的形成。坚持不懈地对妇女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理论、形势任务、“四有”、“四自”精神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二是抓好文化培训教育,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利用夜校、干校、电化教学、学生帮教等形式,大力开展妇女扫盲活动。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分层发展的方式,搞好妇女文化教育,使农村妇女劳力文化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三是搞好技术培训教育,提高妇女科技素质。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妇女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高新技术培训,按照由单项技术向多项技术、由简单技术向复杂技术、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律,使妇女在掌握技术方面上档次。为此,必须抓好农村妇女技术骨干队伍建设,带动农村妇女素质全面提高。要建立两支队伍,一要建立妇女科技骨干队伍,包括女农民技术员、女科技带头人、回乡女知识青年等。二要建立以妇代会主任为主的致富带头人队伍。四是建立完善培训体系,为农村妇女学习文化技术提供可靠保证。培训体系的完善要做到四落实:一是领导落实。由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协同作战。二是培训基地落实。努力做到村村建立“妇女夜校”、乡乡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地、县建立文化技术培训中心,形成四级培训网络。三是教育队伍落实。组成知识结构合理、素质好的培训教师队伍。四是培训经费落实。
2.调整优化妇女劳力从业结构,充分发挥妇女优势潜能。妇女从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要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基础条件,以适应市场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充分发挥妇女心灵手巧耐力强、体力差,适宜从事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劳动等特点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将农村妇女劳动力引向既有市场需求,又能充分发挥妇女优势潜能的行业,实现妇女劳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而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组织妇女积极参加农业产业化战略实施,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广泛组织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农业产业化生产,是妇女参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并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各地在重点产业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发展能够大规模吸纳妇女劳力、充分发挥妇女优势特长的主导产业,并使之尽快提高质量、改善品种、深化加工、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对妇女的吸引力。要围绕当地及区域的主导产业需求,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实用技术、高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妇女参与产业化生产的素质能力,使之适应产业化生产经营需求。要采取措施培养一批妇女产业化生产经营能手,发挥她们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产业化生产。
4.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增长效益,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要素。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程度,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农作物耕种、锄草、施肥、除虫、收割、脱粒全程机械化,既减轻妇女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出一大批第一产业的妇女劳动力,推动其向二、三产业转移。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适应农村经营形式、经营主体的变化以及农村妇女从业结构多元化的需要,我省农村社会化服务,必须由单一的社区性服务向专业化、配套化服务发展。对各种类型的服务组织、专业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应进一步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功能,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建立一些新的服务组织,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5.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解除妇女后顾之忧。大力发展饮食服务业,实现农民饮食半成品化。对农村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政府要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农村剩余人员参与饮食服务业发展。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服务网点设置、服务项目立项等问题的研究、规划、统筹,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发展农村饮食服务业,为农民家庭提供方便、价廉、实惠的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