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柴荣

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柴荣

甘肃省瓜州县南岔镇中心卫生院 7361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促进新生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确诊并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肺炎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选取的100例肺炎新生儿患者中,痊愈76例,好转2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继而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方法;临床疗效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新生儿是刚离开母体的幼小生命,它的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发育都不完善,咽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部血液丰富,其次,新生儿机体的防御功能较差。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咳嗽、不发热、阵发性青紫或苍白、呼吸困难、拒乳易呛咳,死亡率高,所以,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临床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新生儿肺炎的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县医院和仁爱医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期间确诊并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男婴56例,女婴44例,平均年龄12d。其中吸入性肺炎42例,感染性肺炎58例,诊断标准均参照《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病情观察

新生儿病情发展快,变化迅速,如观察不仔细,后果严重。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做到及时处理。病程中应仔细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甚至神志、面色,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每4小时测试一次。高热患儿要注意是否有呼之不醒、嗜睡、惊厥和昏迷发生,反复出汗;皮肤湿冷,哭声无力,双眼无神,往往是循环衰竭先兆;口唇紫绀加重,鼻翼煽动明显,则缺氧严重,应迅速向医生报告;患儿持续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喘憋,给氧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缓解,脉搏加快,呼吸困难,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颜面水肿,提示已有心功能不全;患儿出现躁动、肌张力增高、惊厥、昏迷、呼吸障碍,提示有中毒性脑炎;患儿呼吸深长、面色潮红,口唇发绀好转,可呈樱桃红色,肢体由冷变暖,但呼吸困难加重,昏迷、肌张力增高等,提示有呼吸性酸中毒。

2护理方法

2.1环境护理

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喂奶时应每吸吮4~5口便拔出奶头,以便让病儿休息片刻后再吃奶,这样将会减少呛奶的发生率。由于病儿吃奶少,加之气喘、发热等因素,体内水分常消耗较多,所以,此时应增加喂奶的次数,尽可能地让病儿多吃奶,以增加水分的摄入,防止发生脱水,如已发生脱水,而通过增加喂奶不能纠正时,应予以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入室时应更衣换鞋,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宜与其他病种患儿分开,病室定时早晚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1小时/次。

2.2体温护理

新生儿肺炎体温多正常,若体温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药物,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如体温超过39℃,则可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的同时给予退热药,但应防止因使用退热药而致出汗过多发生虚脱或脱水热。对营养不良儿或消瘦儿,单用物理降温效果亦很好。

2.3呼吸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患儿由于咳嗽反射弱,故痰不能很好排出,而痰易导致通气功能不足,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导致心衰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尤为重要。应经常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拍击背部:由下而上,由外围向肺门,五指并拢,掌心内凹拍击,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有利于吸痰和促进肺循环。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应采用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促进分泌物排出。

2.4合理喂养

新生儿热量储备低,在病理情况下,反射及反应低下,食欲及胃纳功能低下,进乳少,同时,病理情况下的机体热量很快消耗,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为了供给足量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应尽可能的给予母乳喂养,每2h 1次,注意发生呛咳和溢奶,如病情严重,吞咽反射差,拒乳或食时呛咳严重,应给予鼻饲,每次10~30ml,每2h 1次,到恢复期,每次喂奶可30~50ml,每3h 1次,喂奶后轻轻叩背,使胃中空气排出,以免发生溢奶。

2.5对症护理

要做好各项护理,如脐护臀护,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并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肺炎患儿反应低下,应经常给患儿更换体位,以免长期睡一侧易致肺不张。常用温水洗臀部及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洗澡后,用酒精棉球擦洗脐部,预防感染,长期输抗生素,患者易出现鹅口疮,需用制霉菌素液擦口腔,每日4~6次,直至愈合。

2.6并发症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尤其注意并发症先驱症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时,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应给予吸氧、控制补液量和速度、使用强心药等。当患儿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可能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配合医生穿刺,做好胸腔引流护理。

3结果

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以及积极地治疗,通过采用维持体温,维持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患儿痊愈76例,好转22例,死亡2例。新生儿肺炎的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8%。治愈的患儿无再次复发,无并发症的发生。

4结论

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为患儿提供系统化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即心理呵护,加强保温,细致的呼吸道护理,合理喂养及对症护理等,取得较好效果。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总有效率更高。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继而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应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龚海红,秦吉,张运其.新生儿肺炎护理[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11):82-82.

[2]姜淼,丛丰辉,陈柏惠.人性化护理在40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253-254.

[3]高慧,王文秀.45例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

论文作者:柴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柴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