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末周初以史为鉴意识与思想维新运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新运动论文,意识论文,思想论文,殷末周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332(2008)02-0023-05
一、金文“监”字的本义与周初以史为鉴思想
古文字中的“监”就是最早的照镜子,西周金文其字如图一所作之形。
图一①
这是金文中的“监”字,是会意字,就是在盛了水的器皿中看脸面,说明人类早期以水为镜。此字后加“金”为“鉴”,即铜镜。后来才发展成为以铜为“镜”的历史。我国铜镜的历史很早,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刚刚产生是就已经有了铜镜,商周时期铜镜就更多了,但只是贵族阶层个别人才能用得起,所以一般人只能在器皿中盛满水去看自己的形状面容。随便说一下,青铜镜虽然出现很早,但镜子的“镜”出现比较晚,最早见于《庄子》一书中②,大量出现是在汉代出土的竹简帛书及镜铭文字之中。
《尚书·酒诰》③中武王对他的弟弟康叔封说:“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今惟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周武王借古人之言说,人啊,不要光是到水旁看自己的形象,更要以人民作为借鉴的对象。现今殷人刚刚丧失天命,我怎能不好好地以殷人灭亡的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好好地看看我们自己!“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这话听来耳熟。我们自然会想起一代明君唐太宗说过的而且为人们常常引用的“以铜为镜”、“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话来④。不过现在看来,此话原创源头是在周初。但是我们应进一步注意的是,《酒诰》中周武王引用时还说“古人有言曰”,可见这是一句早在周初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其源头甚早!
这就是说周初的统治者提出了以史为鉴的问题。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人物的得失兴亡也是一面镜子。从此历史借鉴的功能便被历代知识分子利用来作为针砭时弊、向统治者提意见甚至警告统治者以及“乱臣贼子”的武器。据《逸周书·史记》篇记载,周穆王有一天早上起床后突然大发感慨,历史上那么多的方国部族都突然间灭亡了!为什么呀?于是他就派一个叫左史戎夫的人把这些部族方国灭亡的原因写出来,要求左史戎夫每月初一和十五来讲述一个历史故事以便警戒自己,⑤这就是以史为鉴的作用。我们知道,孔子修订《春秋》,其目的就是要使“乱臣贼子惧”⑥;司马迁作《史记》,其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⑦,是要向世人提供“通古今之变”的一面镜子;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也是希望能通鉴历史,以为当今政治服务。
从《尚书·酒诰》可见,在商周时代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人们要天天在水中看看自己的形象,但是以人兴亡作为借鉴的对象要比照着在水旁看自己的面容有无污垢斑点、形状是否端庄更为重要。
周初姬周统治集团的领袖们也就是武王、周公、成王,通过对三代不断反思,不断借夏人、殷人突然灭亡的这一重大事件,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反思历史、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借历史的这面镜子来观看现实时,周人感到历史是太沉重了,给人的压力是太大了。这就是以人为鉴、以史为鉴的历史源头。而且周初的统治者不止是一个人强调以史为鉴的问题。
不仅在上述所引《酒诰》中周武王说“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的话,姬周统治集团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周公在《召诰》中也进一步强调这种以史为鉴的重要思想: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这里明确地提到以夏代和商代作为借鉴对象的问题。周公在这里感情异常强烈,满怀感情地说:我简直不敢知道这样的事实,夏朝接受天命,已经经历了若干年呀!我也简直不敢知道这样的事实,夏代没有延续下来,是他们不好好地警戒自己的品德。乃至与早早地丧失了天命!对殷商的灭亡也完全有同样的感叹!
有了问题才能进行思考,有了思考人才能觉醒,有了觉醒才能有突破。周初之所以有一个大突破就是因为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所以才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随着历史经验的借鉴,随着历史教训的反思,殷末周初的姬周统治集团领袖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这就是《周易·系辞下》所说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里“中古”是对作成《系辞》的战国而言,实际上就是指殷末周初。《周易》的卦爻辞作成时代在殷末周初,正好与周文王时代相当,所以过去所说周文王演八卦成六十四卦的说法尽管还不能完全证明,但是说明是有一定道理的。⑧
那么,从周文王时代开始姬周统治集团的领袖人物担心忧患的问题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这两国都享国有许多年了,但是顷刻间土崩瓦解,改朝换代,“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人在这面历史的镜子面前通过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一场思想维新运动。
这一场思想维新运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以天人合一、民为神本代替神权至上思想
姬周统治集团的领袖们首先认识了两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统治者统治权力是谁给的?统治者统治权力的根基和根据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商代统治者的回答很简单,说这就是“天命”。殷商统治者认为自己的统治权力是上天给的,上帝给的,而且这种天命是不可改变的。《墨子·非命下》引周武王所作《太誓》说“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非命中》也引《太誓》中周武王指责商王纣之语说“我民有命,毋僇其务”,“女毋崇天之有命也”。据《尚书·西伯戡黎》记载,当周文王率军打到殷商首都安阳的东大门、太行山东麓的黎国时,群臣惊恐万分,但商王纣还是十分自信地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也正是因为殷人虔诚地相信有命在天,所以以殷王为首统治集团十分相信上帝鬼神。《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因此我们在殷商甲骨文中看到殷人常常在祭祀上帝和祖先神,几乎到了天天要占卜,日日要祭祀的地步。
周初统治者通过历史的反思,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诗经·大雅·大明》就很明确地说“天命靡常”。周初姬周统治集团的领袖们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但是认为天命的根据是民众的看法、想法以及他们的愿望。周武王伐商时所作的《大誓》中就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⑨《大誓》还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⑩这就是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命所授予的,但是同时要看到,“天命”的基础是来自于民众,上天的意志是来自于民众,民众的思想愿望上天是必须遵从的。上天的看法是根据民众的看法,上天听到的消息也是民众所听到的消息。也就是说,上天总是按照民众的欲望、想法去办事,按照民众的愿望去处理问题。这就是周初思想维新运动的重要成果,是一种新型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一种新型的民本思想。
这种新型的以民为本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仍然承认统治者统治的权力是天神上帝所授给的,没有否定“上帝天神”,也没有否定“天命”;但是主导“天”、“天命”的天神上帝不是随心所欲,也不再是殷人的至上神,只庇护自己的子孙,而是一个公正的化身,就是以民众的欲望想法作为自己发布天命的理论依据;天命的基础和根据是民众的评价,天命反映的是民众的意愿和思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这就把殷商时期那种天命神授、上帝只盲目地偏袒与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子孙的看法完全扭转过来了。
三、周初统治者寻找新的统治方法:“敬德保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
殷人相信上帝鬼神,所以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祭祀上帝祖先神;只要安抚好上帝祖先神,自己的政权和统治地位就安全无虞。但是周初通过历史反思,发现“天命”不可靠,“上帝”也靠不住。那么通过什么来统治臣民呢?既然连上帝鬼神都要听从民众的意愿、想法,那么,要解决好政权的基础就必须安抚人民。因此周初姬周统治集团的领袖们提出要“保民”,就是要保护人民,安抚人民。
另外周初统治集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统治者统治民众的资格和条件问题。商代统治者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便认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统治民众的资格和条件是凭靠自己先天的与上帝的血缘关系。而周初统治集团的领袖们通过历史的反思,发现这种看法是不可靠的——“皇天无亲”,皇天原来是公正无私的,并没有什么偏袒的亲人。那么,统治者要由什么样的条件和资格才能统治人民呢?
周初统治集团的领袖们最后找到了统治民众的一个必备的条件和资格:这就是“德”(11)。《左传》僖公五年引宫之奇之语说: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宫之奇在此所引《周书》不见今天传世本的《尚书·周书》之中,应是《尚书》的佚文。但这些佚文既然为春秋时的人所引用,应是可靠无疑的。《周书》佚文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惟德繄物”,都是说皇天和神灵只看重“德”,而不看重各种祭祀品。无论你的祭祀品多么好,多么馨香!但如果没有美德,皇天和鬼神照样不会保佑你!这与前面所引《召诰》中夏、殷统治者“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的说法是一致的。《召诰》中太保说:“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亟)敬德!”周公也说:“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肆惟王其疾(亟)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无逸》中周公还说:“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礼记·大学》的头一句也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周人特别是周初统治集团的领袖们十分强调“敬德”,强调“明德”。“敬德”应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强音!“敬德”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敬重“美德”、“善德”、“明德”;另一层含义是警惕、警戒“恶德”、“凶德”,这里的“敬”是“警”或“儆”的通假字。从上面《召诰》、《无逸》中的“敬德”来看,都是后一种用法。说明周初统治集团的领袖们更重视自己自身的修养和美德的培养。
如何才能达到“明德”、“美德”?“德”是“惪”的假借字,“惪”是本字。《说文》说:“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就是说,“德(惪)”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说“德”是在自己内心有所收获,也就是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心得、体会、认识;另外一层是说对外来说,要求给人有所收获,也就是给别人带来好处、利益。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思想层面的收获;对人而言,是一种物质层面的收获。这就是“明德”,这就是“美德”。
周初统治者所提出的“明德保民”思想,后来经儒家继承并代代相承,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
四、殷末周初以《周易》的哲学变易观代替了天命不变思想
《周易》据汉代郑玄作《易赞》和《易论》提出“易一名而三义”之说:“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虽然是“一名而三义”,但毫无疑问,其中所包含的变易思想是主要的。因此唐代孔颖达作《论易之三名》(12)就把“易”明确地概括为:“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商人认为天命不变,商王纣在即将灭亡前夕还虔诚地相信“有命在天”。但是殷代末年,周文王在制作《周易》时便把“易”作为一个新时代政治变局之中崭新的哲学观念。在殷墟甲骨文中,“易”字就像从一个器皿中把水倒入另一个器皿之中(见图二)。
图二(13)
在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则完全简化掉了一个器皿,而且写法也大大简化了,写法如下:
(小臣系卣)(丙申角)(靜簋)(彔伯簋)(縣妃簋)
上面甲骨文中早期“易”的写法,很明显可见是把水从一个器皿中倒入另一个之中。引申的意思就是交易、交换,再引申义就是变易、变革。《周易》之中的“易”主要就是后一种含义。与《周易》均用筮法进行占卜的还有《连山》和《归藏》,《连山》据说是夏代所用筮卦,《归藏》据说是商代所用筮卦,《周易》则是周人的筮卦。《连山》的情况不清楚,但《归藏》在出土的王家台秦简有所发现”,(14)而且从王家台秦简《归藏》内容看,其《归藏》筮卦应为夏人筮卦而非商人筮卦。王家台秦简中的“归藏”卦也是数卦,但与《周易》筮卦的情况和方法不同。《周礼·春官·大卜》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以此看,《连山》、《归藏》也有八卦和重卦六十四卦。但是据郑玄注它们的名称和占卜的方法是不同的。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说:“占异,谓《连山》、《归藏》以不变为占,与《周易》以变为占异。”孙诒让的说法是对的。在占卜的方法中,《连山》、《归藏》是以不变作为占卜的结果,而《周易》却是以“变”作为考察的对象。从《左传》等书可知,以《周易》筮法的,遇到少阴“六”变为“变爻”,这样本位阴爻的这一位就要变为阳爻。但整个六爻都没有变化,那也不是不变,而是整个卦爻变为它的对卦,如《艮》卦九变为对卦的《随》卦(15)。
从《周易》筮卦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周易》之所以称之为“易”的原因,它所看重的是在于“变”,在于“易”。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总结《周易》一书的主旨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周易》成书于殷末周初,所以过去说《周易》六十四卦及卦爻辞是周文王所作,也应该是由道理的。周文王等姬周统治集团的领袖们制作《周易》的目的,实际上是要为推翻殷人统治哲学思想“天命不变”而制作的以变易观为基础的哲学思想武器,也是为周人夺权制造的舆论准备。“易”就是讲变化的哲学思想,如果没有这一种讲变的“易”学思想,不仅殷人很难接受“改天命”的现实,就是连周人也很难从商王受天命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去夺取殷人的权,革殷人的命。因此,殷末周初《周易》的成书不仅是占卜方面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场思想方面的变革,特别是反映了具有十分突出的辩证法观念的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收稿日期]2008-01-11
注释:
①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1381号“监”第1字、第4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82页。
②《庄子·天道》:“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③一般说《尚书·酒诰》是周公对康叔封的诰命,但我认为宋人蔡沈(见《书集传》)所说的对。《酒诰》是武王在世时对康叔封的诰命。笔者认为这是派时任大司寇的康叔封去殷墟管理殷遗民的一篇重要诰命,其时康叔封并未分封到卫国为卫侯。
④《旧唐书》卷71,《魏徵传》引唐太宗在魏徵死后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⑤参见《逸周书·史记》。
⑥《孟子·滕文公下》。
⑦《汉书》62,《司马迁列传》。
⑧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159页。
⑨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大誓》,又见《国语·郑语》引《泰誓》。按:《泰誓》即《大誓》。
⑩见《孟子·万章上》引《太誓》,按《太誓》即《大誓》。
(11)有人说殷墟甲骨文中有“德”,但那是不对的。甲骨文中的“德”写法也与西周金文和文献中写法相近,但是含义用法完全不同,商代甲骨文中的“德”(从彳,直声),应该是一个表示征伐动词。
(12)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论易之三名》,见《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原世界书局阮刻本,第7页。
(13)图二中1见《甲骨文合集》15824,2见《合集》15825,3见《合集》15826,4见《合集》15827正。
(14)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王明钦:《〈归藏〉与夏启的传说》,见饶宗颐主编《华学》第3辑,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版。
(15)《左传》襄公九年:“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