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近十年人口思想研究综述_马寅初论文

毛泽东近十年人口思想研究综述_马寅初论文

近10年来毛泽东人口思想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年来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10年来,学术界将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展开研究,涉及到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内容、地位与影响等方面,关联到毛泽东人口思想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系,研究中出现了诸多的新观点和新的研究视角,值得认真地总结。本文拟就近10年间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研究的情况作一综述,希望对今后的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研究能有所启示。

一、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

学术界对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形成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林盛中在《试论毛泽东人口思想》①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具体说,“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起始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发表的《唯心史观的破产》;而“到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人口思想趋于成熟,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杨魁孚在《毛泽东人口思想初探》② 中认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膨胀的时代,产生于中国人口状况的客观现实和社会实践”,但同时又认为毛泽东“在早年就关注着中国人口问题,并提出了反对盲目生育的主张”。

第二种观点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于20世纪的20年代。梁耀东、谢金森在《略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③ 中认为,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初期就科学地分析了旧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阶级结构,剖析了人口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具体说,毛泽东“在1926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详细分析了当时中国人口的社会阶级构成: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说明了这些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而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则“又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人口阶级构成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成为“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制定中国革命战略和策略的依据”。

以上两种观点的主要分歧,其实关系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的标准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定毛泽东人口思想是否形成,标准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达到认识上的基本一致;二是对毛泽东人口思想体系的界定,即毛泽东人口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是起源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还是起源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论。学术界今后如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可望在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的问题上取得共识。

二、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内容的研究

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研究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主要方面,也是学术界探讨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出发,力图揭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基本概貌及其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因而对毛泽东人口思想内容有着不尽相同的概括。大致说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内容的多种概括,是从三个视角进行的:

从人口学理论的角度来概括。杨魁孚在《毛泽东人口思想初探》④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正视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2)人口非控制不行,要有计划地生育;(3)实行计划生育,一要政府认真抓,二要坚持群众路线;(4)提倡男女平等,改变重男轻女风俗。唐桂香在《毛泽东人口思想承前启后论》⑤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所论述的主要内容是:(1)人口的社会作用;(2)“人”与“物”的两种生产;(3)控制人口思想增长;(4)提高人口质量。胡鸿晓、李新安在《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一点思考》⑥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基本观点是:(1)人口问题、人口过剩是一种历史现象;(2)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3)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出发,认为人多也有利有弊;(4)人口再生产是可以控制的;(5)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6)要提高人口质量。

从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贡献的角度来概括。易舒生在《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⑦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驳斥艾奇逊谬论中论证人口多不是社会革命发生的原因,强调中国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提出“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科学命题;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口思想看待人在世界一切事物中的作用,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的主人、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又坚持人口首先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的基本原理;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主张,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社会要有计划地发展人口、人口的发展应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从毛泽东人口思想体系的角度来概括。林盛中在《试论毛泽东人口思想》⑧ 中,认为从科学性的高度来看,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是一个系统的人口思想体系,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二是人作为生产者是主导方面,三是社会生产是两种生产的统一,物质生产有计划,人口生产也要有计划。王玲在《毛泽东人口思想述评》⑨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及其群体在一切事业中都有重要作用的理论;(2)深刻地论述了人口的多少与利弊的辩证关系;(3)科学地揭示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4)开创了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伟大事业;(5)指出了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6)提出了许多控制人口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三、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原因的研究

毛泽东人口思想的来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大体而言,大多数学者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认识毛泽东人口思想的来源问题,既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指导,又注意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同时也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过,各位学者对毛泽东人口思想的来源在侧重点上还是有所差异的。代表性的观点有:

杨魁孚在《毛泽东人口思想初探》⑩ 中特别强调“客观现实和社会实践”对毛泽东人口思想形成的决定性意义,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人口状况的客观现实和社会实践”,毛泽东“在他的报告、谈话、论文和批示中,在论述经济和社会问题时,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发表了不少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述”。

郭志仪在《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反思》(11)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在理论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如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关于人口问题的主导思想就是“阐述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批驳艾奇逊宣扬的人口决定论”;同时,“长期革命战争的实践,毫无疑问,对毛泽东正确认识革命胜利之后的中国人口问题是有一定影响的”。

易舒生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具有多源性的特点,毛泽东人口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人口的具体情况而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同时毛泽东人口思想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中国古代丰富的人口理论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的改造”(12)。

牛书成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及其成因分析》(13)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根源,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首先,毛泽东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受到近代主流人口思维的制约,其对人口的看法受到孙中山等人的影响;其次,毛泽东人口思想来源于陈独秀、李大钊的人口观念,相信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通过发展生产能解决中国人多的问题;最后,毛泽东人口思想受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育文化的制约。

四、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地位的研究

学术界对毛泽东人口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而言,对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地位大致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价的: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贡献。杨魁孚在《毛泽东人口思想初探》(14) 中认为,“毛泽东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论述了人口问题,其中关于‘人口非控制不可’、‘要有计划地生育’的论断是最精华的部分,这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创造性地重大发展”。王玲在《毛泽东人口思想述评》中认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人是决定性因素的论述,反映了毛泽东人口军事思想;而关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人口问题上的运用和发展。易书生在《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15) 中认为,毛泽东提出用生产来解决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首先是生产者的观点运用到革命战争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根据恩格斯关于剥削阶级是“多余人”的观点,制定了改造资产阶级的政策;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控制人口、有计划生育的思想,则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

二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林盛中在《试论毛泽东人口思想》(16) 中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的发展;(2)推进了人口控制机制的形成;(3)推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4)推进了人口分布和产业布局的调整;(5)推进了妇女劳动力的解放;(6)提供了人口控制的经验教训。梁耀东、谢金森在《略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17) 中从毛泽东人口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评定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主要是: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析了旧中国的人口的阶级构成,为制定中国革命战略和策略提供了依据”;二是“全国解放前夕,批判了‘人口决定论’的唯心史观,对鼓舞中国人民的革命意志有着重大意义”;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战略措施,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郭志仪在《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反思》(18) 中认为,毛泽东在50年代提倡节育、主张有计划生育及其制定的政策,为我国70年代大规模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三是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梁耀东、谢金森在《略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19) 中指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做革命的促进派》等著作中,“毛泽东人口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杨魁孚在《毛泽东人口思想初探》(20) 中也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个博大精深、永放光芒的科学体系。毛泽东人口思想乃是这个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以上学术界对毛泽东人口思想地位的评定是正确的,揭示了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充分肯定了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在认识史上的价值,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价值提供了学术积累。

五、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研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1.毛泽东人口思想与中共某一时期人口政策的关系。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自然与党的各项政策(包括人口政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胡鸿晓、李新安认为,要把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党在某一阶段的人口政策区别开来,六、七十年代人口政策的失误有多方面的原因,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固然有影响,但“充其量不过是许多原因中一个而已”,不能由毛泽东一人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21)。林盛中认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对我国人口机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毛泽东同志提出‘人口非控制不可’的观点以后,全党开始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措施”(22)。

2.毛泽东人口思想与我国现状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将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与毛泽东的人口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毛泽东对此要负主要责任。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唐桂香认为,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现状与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关系,“我国人口控制问题长期解决不好,根本原因决不在于毛泽东人口思想有什么不良影响,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封建意识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诸如女不如男的思想,人多势大的思想,传宗接代以男子为象征的思想等等”(23)。胡鸿晓、李新安认为,我国人口的增长有历史的原因,而且“人口增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巨大的惯性,不是完全以人的主观努力为转移的”,即使人口政策正确也很难确保人口状况的合理;毛泽东逝世后的20年,人口措施、各项政策很严,但人口增长仍然突破各项既定指标,因而不能将人口现状归罪于毛泽东一人(24)。当然,也有学者不同意以上的看法。梁耀东等认为,毛泽东在195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违背了他在1957年的正确看法,提出要破除“人多了不得了,地少了不得了”的迷信,“毛泽东的这种错误,使中国本来已经开始提倡计划生育的工作中断和推迟了,造成我国人口在一个时期中继续盲目增长”(25)。

3.毛泽东人口思想与批判马寅初的关系。毛泽东人口思想与批判马寅初的关系,是学术界过去一直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并没有支持批判马寅初。杨魁孚指出,将错误地批判马寅初说成是毛泽东的一大过错,这是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马寅初先生当年遭到批判,其历史背景非常复杂,决不能简单地把这件事归结为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毛泽东没有发动人们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也没有发表批判马寅初人口论的文章。当然,作为党的领袖,没有制止康生等人对马寅初人口论的批判,这是有责任的”(26)。郭志仪认为,马寅初在1957年3月1日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就“人口控制”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而毛泽东在会议上公开表示“马老讲得好”,并认为人口问题“值得研究”;此后“反右运动”中有人主张批判马寅初,周恩来明确指出不能将马寅初划为“右派”,是康生直接插手部署“批马运动”的(27)。王玲认为,所谓“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观点值得商榷,建国后的第一次人口高峰在1952—1957年,在批判马寅初之前;第二次人口高峰在1962—1967年,此时中央已经明确表示支持节育,与“批马”浪潮无关;对人口增长直接施加影响的是人口政策,而不是人口理论,当时的人口政策并没有因“批马”而改变,更没有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增长有惯性,将22年人口增长3亿定性为“误增”是不科学的(28)。

4.《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人口思想的评价。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宣传的是“人越多越好”的主张,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对此要重新研究。王玲指出,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从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劳动力资源优势等角度出发,肯定‘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因而不能断章取义而误解为毛泽东主张“人越多越好”(29)。郭志仪指出,要正确理解毛泽东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首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关于人口问题的主导思想是阐述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批驳艾奇逊宣扬的人口决定论;其次,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人口观点是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是从政治斗争(而不是从学术)的角度反驳艾奇逊的观点;第三,长期的人民战争和当时的解放区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显示人口过多的压力(30)。

从以上对近10年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研究来看,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今后似乎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努力:一是加强对毛泽东著作的研读。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毛泽东著作的研读还是初步的,基本是《毛泽东选集》4卷及第5卷的资料,《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文集》(1—8卷)、《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多卷本)等重要文献鲜有涉及,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应引起研究者重视。二是加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比较研究。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发现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独特性与价值,而近年来只有极少数文章通过比较来研究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如张原震的《邓小平人口思想是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1)、王秋香的《毛泽东周恩来人口思想比较研究》(32) 等,这说明在比较中深化毛泽东人口思想研究的思路还未引起重视,这应该说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三是深入研究毛泽东人口思想与我国人口政策之间的关系。固然要将毛泽东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区别开来,但毛泽东人口思想与党和政府的人口政策的联系还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的不是研究是否承认存在这种联系,而是研究这种联系的表现和特征,如此才能看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社会影响,这应该说是今后研究的一个课题。四是进一步研究毛泽东人口思想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关系。既有的研究总体上还是从毛泽东到毛泽东,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关系虽有所涉及,但还不够重视;从近代中国社会看毛泽东(包括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可能更能加深对毛泽东的理解和认知,也才能看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历史合理性和不足的方面。五是深入总结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得失。目前的研究还带有很大的感情成份,对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不足之处很少指出,甚至还有极力辩护的倾向,这实际上不利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所以今后的研究要增加理性的成分,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注重毛泽东人口思想得失的研究。可以相信,经过共同的努力,不久的将来,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研究会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领域,为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作出较大的贡献。

注释:

①⑧(16)(22)林盛中:《试论毛泽东人口思想》,《黑河学刊》1994年第2期。

②④⑩(14)(20)(26)杨魁孚:《毛泽东人口思想初探》,《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年第2期。

③(17)(19)(25)梁耀东、谢金森:《略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4年第2期。

⑤(23)唐桂香:《毛泽东人口思想承前启后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⑥(21)(24)胡鸿晓、李新安:《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一点思考》,《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⑦(12)(15)易舒生:《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⑨(28)(29)王玲:《毛泽东人口思想述评》,《湖南党史》2000年第5期。

(11)(18)(27)(30)郭志仪:《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反思》,《西北人口》2003年第4期。

(13)牛书成:《建国初期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及其成因分析》,《中州学刊》2003年第5期。

(31)张原震:《邓小平人口思想是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西北人口》1997年第4期。

(32)王秋香:《毛泽东周恩来人口思想比较研究》,载《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标签:;  ;  ;  ;  ;  ;  ;  

毛泽东近十年人口思想研究综述_马寅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