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手术患者感染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祝焱

祝 焱

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科患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普外科接收患者200例,按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干预组临床护理干预,常规组临床基础护理,比对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感染率(26.0%)和常规组(45.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普外科手术期间行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感染;普外科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Methods:Decimation in April 2011 may 2014.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received 200 patients,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outine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and intervention group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basic clinical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ratio of nursing.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clinical infection rate(26.0%)and normal group(45.0%)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in(P < 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it is worth using.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Prevention of infectio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普外科为临床重要科室,接收患者相对较多,然由于临床手术治疗期间诸多因素的影响,间接加大术后感染率,不利于康复。因此,临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将我院接收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普外科接收患者200例,按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位于20-70岁时段内,平均(30.1±2.1)岁;干预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位于22-72岁时段内,平均(30.2±2.2)岁。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给予临床比对(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临床基础性护理,如: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干预组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包括:①备皮准备。临床手术前期,护理人员应做好皮肤清洁处理,常用药物为乙醇脱脂,随后食用碘伏消毒,待皮肤干燥后铺设消毒巾,消毒巾铺设完成后贴敷保护膜,上述操作均完成后立即执行手术,便于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率。此过程需格外观察患者皮肤周围是否存在病变组织,比如:毛囊炎,备皮期间确保动作轻柔,禁止出现损伤皮肤现象。②环境护理。确保手术室空气清新,术前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手术期间减少开关门次数,避免细菌进入手术室内,加大感染率;③手术器械管理。护理人员需加强手术使用器械清洁力度,使用前期给予高压灭菌处理。并且,操作期间严重遵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术后感染;④切口护理。加强患者术后切口护理,切口缝合使用敷料为吸附性较好的敷料,按时更换敷料,确保切口清洁度。患者敷料更换期间查看是否存在感染现象,一旦发现切口感染,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

1.3观察项目(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感染率;(2)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即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感染率比对 临床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均出现感染现象,干预组患者感染总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具体见表1数据。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感染率比对(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普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延缓患者术后康复,严重者危害生命健康。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较为多样,是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为创面情况、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前住院时间等;主要病原菌则为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假单胞铜绿杆菌以及变形杆菌。

普外手术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就创面情况而言,当表面有残留、瘢痕褶皱凹陷且伴严重污染物、不易清洁的创面、术区皮肤条件差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烧伤者的整形术后的感染几率;(2)就术前住院时间而言,时间过长时,患者存在较大的与其他患者之间较差感染的风险,再加上病房空气、与医护人员接触等因素的干扰,使感染风险增加;就手术时间而言,手术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大;(3)就创口愈合时间而言,超过1年行手术治疗者的感染风险明显低于1年内患者,考虑其原因或与患者的残余创面、瘢痕内残存细菌以及瘢痕内积垢不能彻底清除,或者是患者抵抗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因此,临床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

鉴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因而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对该问题加以重视,采取了相关护理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护理人员于上岗前,医院应做好要做好预防感染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其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重要性的认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加强医院内各项洗手、消毒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切口感染预防工作提供保障;(2)加大围手术期清洁消毒工作的执行力度,积极做好相关手术器械的消毒,对于肥胖患者,因其皮下脂肪层厚延长手术时间而易感染,故而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切口整齐,缝合选用细小的缝线且密度适中,确保解剖结构正常,动作轻柔,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率;(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围手术期均要按照相关的无菌操作流程与规范进行,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无菌物品务必要保持无菌状态,医务人员还要注意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4)护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专业的技术外,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起责任心,并加强防止医院感染的意识,医院可围绕防止医院感染主题定期组织义务人员培训,从而提高对防止医院感染的认识,规避切口感染[2]。

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护理干预组患者感染率(26.0%)和基础护理组(45.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说明:患者临床术前做好皮肤消毒、备皮准备,可从根本上减少术后感染率;手术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可减少相应组织损伤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给予患者切口护理,可减少感染率,减轻临床疼痛度,节省住院时间,符合马春莲[3]研究报告。综上,临床普外科手术期间行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谭丽霞.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91-1593.

[2]蒋晓琴.普外科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76-2077.

[3]马春莲.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91.

论文作者:祝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手术患者感染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祝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