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体位护理对复发情况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建青

(长沙医学院附属涟源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体位护理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把我院从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应用床头抬高体位,观察组术后应用去枕平卧体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是20.8%,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是5.7%,观察组复发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选择去枕平卧位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选择床头抬高位患者,但是可能提高患者不适度,针对此类患者宜制定个性化术后体位护理。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体位;复发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神经外科的一种多见颅内血肿类型,指的是头部组织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3个星期以上的损伤的病症,血肿常发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是老年患者较为多发。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首选疗法是钻孔引流外科手术,其治疗效果已获得众多医师与患者的认同,但是术后仍易发生血肿,而术后选择怎样的体位对患者情况恢复的影响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体位护理对复发情况的影响,特选择我院10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我院从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分别有患者53例。观察组53例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29例;年龄35~90岁,平均年龄(60.8±5.4)岁;术前平均血肿腔宽度为(19.3±1.7)mm,术后平均硬膜下腔宽度为(9.2±1.2)mm,其中单侧血肿47例,双侧血肿6例。对照组53例患者中,女性27例,男性26例;年龄37~90岁,平均年龄(61.3±5.2)岁;术前平均血肿腔宽度为(19.8±1.8)mm,术后平均硬膜下腔宽度为(9.0±1.6)mm,其中单侧血肿44例,双侧血肿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钻孔冲洗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于术后应用床头抬高体位,具体方法:在患者术后选择床头抬高卧位,摇高床头大约30度,并且术后要保持该体位3d,3d后按照患者引流管状况对具体限制体位予以调整。观察组53例患者于术后应用去枕平卧体位,具体方法:在患者术后选择去枕平卧位,并且术后要保持该体位3d,3d后按照患者引流管状况对具体限制体位予以调整。

1.3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死亡情况、术后体位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复发标准是由两位丰富经验的专业医师依据患者症状和影像学结果予以评估,和术后一个星期比较影像学上发生血肿密度变化或血肿厚度增加,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异常加剧、精神异常或是发生新的头痛与神经功能异常等。患者体位舒适情况与耐受度应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主要有心理、生理、社会环境以及精神四个维度的内容,应用Likert4级计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舒适度越好。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并发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标准是按照肺部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进行结合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标准是按照下肢肿胀观察情况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借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对全部数据给予分析处理,借助(%)及(±s)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借助x2和t检验;对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P<0.05为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对比

对照组53例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20.8%,死亡率是3.8%;观察组53例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5.7%,死亡率是1.9%。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率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体位舒适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要明显好于观察组(t=13.748,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7%,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属老年患者较为多发,其主要是因为大脑和颅骨受到外力作用出现相对运动而产生剪切力导致桥静脉撕裂或是皮质和硬脑膜间小交通动脉受损与渗血,导致硬膜下腔内有血液聚积,其产生的血肿腔包膜内新生的毛细血管对炎性介质予以分泌后导致凝血异常而加快血肿的产生[2]。该疾病患病群体年龄相对偏高且通常并发有众多基础疾病,术后较易复发,导致护理难度明显提高,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享有更加优质以及专业的护理还需要进行全方面探讨。当前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能够通过实施单孔钻孔冲洗外引流术治疗后能够痊愈,但是总体预后效果不佳,所以怎样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仍然是治疗与护理该疾病的关键[3]。

此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是20.8%,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是5.7%,观察组复发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获得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去枕平卧位与床头抬高位对比,更易让受压的脑组织膨出,可以及早缩减硬脑膜下腔的空间范围,减少脑组织恢复标准生理状态的时间,减少术后血肿复发;术后选择床头抬高位后会明显减小脑组织灌注压,从而延长了脑组织恢复到标准灌注压的时间,提高了术后血肿复发率。而去枕平卧位对患者耐受度标准较高,与床头抬高位对比会产生明显不适感,所以在进行体位护理时要耐心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体位的优缺点,以此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改善预后效果[4]。

综上所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选择去枕平卧位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选择床头抬高位患者,但是可能提高患者不适度,针对此类患者宜制定个性化术后体位护理。

参考文献

[1]朱小莲,沈梅芬,张海英等.超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40-41.

[2]俞美定,李凤玲,王冬梅等.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50-51.

[3]任俊,田杏音.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护理[J].广州医药,2011,42(6):74-75.

[4]李倩,姚菲,王磊等.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体位护理对复发情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00-403.

论文作者:王建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体位护理对复发情况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建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