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旺苍县白水中心卫生院 四川 广元 628201)
【摘要】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寻找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1995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外科、妇产科收治的120位患者,且其均出现了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情况。我们将根据脂肪厚度和缝合的具体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皮下脂肪越厚,出现脂肪液化的概论越大,因此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切口缝合措施,进行了补助治疗。结论:探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原因,对切口的顺利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减少该类临床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81-0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山区卫生院的医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对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结合了本地的医疗卫生条件,选取了1995年7月至2015年7月来自我院外科、妇产科的120位患者,在具体的分析后,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外,对剖腹切口的液化问题有了新层次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探究选取了1995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外科、妇产科收治的120位患者,且其均出现了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情况。患者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位24岁,其中切口全部裂开的有56位患者,部分裂开的有64位患者。其脂肪厚度在3~6厘米的区间内。除此外,在120位患者中,有65例肥胖的患者,合并贫血者有21位,15例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且有9位患者出现了上述病症的合并情况,加大的手术的难度。
1.2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会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切口检查,排除感染的可能。除此外,我们会对已经渗出的液化脂肪进行一定程度的挤压,随后进行切口表层的覆盖,并进行红外线的照射。面对切口渗出程度较重的患者我们将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并对缝线处进行清理。在术后5-7天渗出依旧没有出现好转的情况下,对坏死的组织也要进行清理换药。除此外,我院也引进了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药剂,使用了α-糜蛋白酶 2 mL在创面进行治疗,并利用无菌蝶形胶布对切口进行严格的固定。在术后10天左右的时间里,若还没有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将会敞开切口进行引流的工作,并在肉芽组织发育之后进行切口的二次缝合。
1.3观察指标 我们要对患者的发热率进行每日的测量,其切口裂开的程度也会分为深层和浅层裂开。深层裂开是指皮下脂肪、腹直肌前的腱膜全部裂开,反之,如果肌腱膜没有裂开我们认定位浅层裂开 。
2.结论
在具体的治疗后,120位患者均得到了有效地治疗,并全部出院。在后续的回访中也没有发现不良的反应,因此,我们认为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愈合时间在7天到23天之间。
在下腹部手术切口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一,我们会对切口进行常规的换药,这有利于伤口的自然愈合;第二,我们是在无分泌物的情况下进行二期的清创缝合术;第三,我们在对伤口换药后,进行创面新鲜填塞白糖,其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回顾性研究,我们认为导致下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三种。首先,我们考虑的是张力性原因。这是指在腹压增高的情况下,腹部的切口会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下,这是两切缘间就会形成腔隙,呈一线状或腔袋状,而液体也会留在腔隙内,这将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其次,患者自身伤口愈合的能力比较低,例如出现贫血、水肿等营养不良的情况,除此外,患有糖尿病和肝病也会造成伤口愈合情况缓慢的现象。最后,我们认为医生的缝合技术对伤口的愈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切开腹壁的脂肪层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反复的切割会造成组织上的严重受损。与此同时,在止血上要有相关的药物和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对于皮下脂肪,不能留有较多的止血线头,这对切口的愈合有着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切口缝合的时候注意,尽量按照原先解剖的地方进行还原,不能留下死腔。但是由于皮下脂肪的缝合难度较大,且不耐缝合,且脂肪组织中有较多的水分,因此,在是否需要对脂肪组织进行缝合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如果缝合不当,就会造成脂肪组织在缺血的情况下出现坏死,进而引发了切口的渗血,甚至会出现无菌性的内部炎症,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裂开。
在腹部切口液化预防措施中,我们也进行了如下的总结。首先是针对病原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在控制空腹血糖量后进行手术。对于贫血的患者进行贫血纠正后,要求血红蛋白要达到了90g以后,进行具体的手术治疗 。其次,我们要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在手术的过程中严格的操作流程,精准的切口定位,保护脂肪组织,做到缝合过程的高质量完成,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缺陷,能够帮助切口早日愈合。与此同时,对于脂肪组织过厚的患者可以使用几丁糖涂布脂肪层,之后再进行缝合,能够有效地防止切口的裂开。注意观察切口渗液的颜色,判断切口是否出现了红肿的现象,关注细节,往往是一个好的开端。最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治疗,例如:微波治疗 。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身体的血液循环,可以环节切口红肿现象,对渗液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综上所述,在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的过程中,要关注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全方位的监控,这对切口的愈合有着实质性的作用,能够在解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者痊愈。
【参考文献】
[1]王孟玲.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0(10):74-84.
[2]林碧英,徐惠冰.微波照射联合利凡诺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5,9(5):102-110.
[3]许一平.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10):49-55.
[4]吴君梅,张有新.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3,14(7):33-44.
论文作者:刘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切口论文; 脂肪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不良论文; 腹部论文; 下腹部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