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全年高产栽培技术与小麦机械化_小麦论文

粳稻全年高产栽培技术与小麦机械化_小麦论文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周年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粳稻论文,栽培技术论文,小麦论文,高产论文,全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技术要点

      (1)粳稻全程机械化生产。①优选品种。结合当地小麦播种与收获时间,合理选用适宜的品种。如甬优4949、南粳9108、甬优1540等。种子质量应达到国家有关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标准。②播种准备。浸种选晴好天气晒种1~2天,采用稀释2000~3000倍的咪鲜胺浸种,根据水温,常规稻一般浸种25~50小时、杂交稻浸种15~30小时,将吸收饱和的稻种清洗干净后保温调湿催芽至整齐露白待播,种芽播种前用吡虫啉拌种。③培育壮秧。根据小麦收割期和机插秧的秧龄要求,适宜播种期在5月10~25日间。2叶1心期前以湿润为主,2叶1心期至移栽前以旱管为主,不缺水不喷或灌水。栽插前5~7天断水促进盘根。气温低时盖膜保温、气温较高则适度揭膜降温排湿。秧龄18~25天、苗高1215厘米、秧苗键壮无病虫,毯苗坚实、白根多、分蘖芽活力强。④精细整地。小麦收获后麦秆粉碎还田,随即灌水促进秸秆腐熟。水整后的大田适度沉实,沙质土沉实1天,沙壤土沉实2~3天,黏质土沉实4天。⑤机械插秧。根据品种类型和秧苗素质调节栽插株距和每穴栽插的基本苗,数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8万~2.0万穴,第穴栽插苗数为常规稻5苗、杂交稻3苗。做到浅水栽插,达到行直、栽插浅、靠行准确、空穴率低、穴间均衡一致。机插标准为:漏插率≤5.0%、伤秧率≤5.0%、均匀度合格率≥90.0%。⑥平衡施肥。以亩生产稻谷≥750公斤为目标,氮肥的总用量为纯氮18公斤,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4:2:4。基肥先施后耕,采取全层施,一般每亩用优质复合肥45公斤;分蘖肥在栽后7~10天、返青的早期施用,亩施尿素7.5公斤;第1次穗肥在拔节始期施用,亩施用钾肥10公斤加尿素7.5公斤;第2次穗肥雌雄蕊形成期施用,亩施尿素7.5公斤。⑦科学管水。机插后浅水紧泥,促扎根、防飘秧;秧苗返青后及时灌水淹泥配合分蘖肥和除草剂灭草;灭草完成后的分蘖期,湿润间歇灌溉促进分蘖,当达到目标成穗数的80%左右时分次轻搁田,控制高峰苗在计划穗数的1.2~1.3倍,控苗效果显、叶色落黄后及时复水;长穗期深水灌溉与自然落干相结合,控制地上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充足水分促进抽穗快速整齐;齐穗后自然落干,间歇灌溉、以干为主,成熟前7~10天左右断水,以利收获。⑧综合防控。防治草害,除早除小。虫害重点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飞虱等;病害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⑨秸秆处理。稻谷黄化完熟率达到98%以上时,及时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一次完成切割、脱粒、分离和清选等作业。在联合收割机后部配置秸秆粉碎装置,将水稻秸秆粉碎成85%以上秸秆长度7~8厘米,并均匀抛撒以利小麦播种。

      (2)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①优选品种: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如襄麦25、鄂麦596、襄麦55和郑麦9023等。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质量标准应达到国家有关要求。②机械整地:水稻收获后立即机械灭茬、粉碎秸秆还田。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结合机械耕整,耕深≥20厘米,掩埋杂草、肥料和粉碎的秸秆。③精量播种。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鄂北地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0~30日。稻茬麦按亩播种12.5~15公斤,确保基本苗在18万~20万之间。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无漏(重)播,覆土均匀严密,播后镇压效果良好,提高播种质量。④平衡施肥。注重基肥和拔节孕穗肥的施用。基肥按亩施用小麦专用肥或优质复合肥40公斤,齐苗后1叶1心时追施提苗肥,每亩用尿素7.5~10公斤,3月中下旬小麦拔节孕穗后主茎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伸长时施用,每亩用尿素、氯化钾各7.5~10公斤,或用高氮高钾BB肥10~12.5公斤。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确保冬前亩45万苗、拔节期60万苗。⑤化学除草。采取“一封、二杀”方式,即在播种后采取化学封闭除草。按除早除小的原则,在冬前采取一次性除草。⑥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虫害重点防治蚜虫、灰飞虱等,播种出苗后要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病害重点防治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在3月上中旬小麦分蘖盛期到抽穗扬花期用药控制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赤霉病。⑦防旱防涝。确保“三沟”(畦沟、腰沟、围沟)配套,沟沟相通。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⑧机械收获。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要求小麦联合收割机带有秸秆粉碎及抛撒装置,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地表。做到割茬高度≤15厘米,收割损失率≤2%。

      2.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操作培训,确保能熟练操作机械,机械作业前必须进行细致检查。机组开始作业时,应试作业一段并停车检查作业质量,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机具作业状态。

      联系电话:027-87665076

标签:;  ;  ;  ;  ;  

粳稻全年高产栽培技术与小麦机械化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