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产业集群发展在厦门湾城市建设中的意义与对策_城市经济论文

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台资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资论文,厦门论文,海湾论文,对策论文,产业集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厦门要建设海湾型城市,实现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的转变,产业发展是关键。在此进程中,作为厦门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台资产业,通过集群发展模式能够发挥重要促进作用。目前,厦门的台资产业初步实现了地域集中,但还没有进入真正的集群阶段。厦门应及时调整发展方略,针对现状问题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台资产业的集群发展,使其在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释放更大的经济能量。

一、台资产业集群对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十五”期间着力实施的总体性城市发展规划。其核心思想在于:“跨出小岛,走向海湾,充分发挥厦门的港口和海湾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空间的扩大,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腹地的延伸、经济结构和城市布局的优化,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此,厦门确定了“优化岛内、拓展海湾、扩充腹地、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指导、基础先行、产业推进、城区扩展”的开发原则,把城市发展的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和生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并树立了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基本建成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生产研发基地、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使厦门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综观上述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思路、原则,可以看出,不论是城市形态的改变,还是城市功能的提升,乃至经济总量扩张、腹地延伸等方面,都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推进”是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最为核心的、基础性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城市形态转变,以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以本岛与湾区、陆域与海域、城市与区域的联动发展实现厦门经济总量扩张和腹地拓展,打造厦门为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亚太区域性国际化港口风景城市。

实施“产业推进”,要求厦门一方面大量吸纳新产业资本的投入,一方面注重对既有产业资源的挖潜,在提高产业资本利用效率上做文章。厦门是祖国大陆最先引进台资的地区,自1984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厦门以来,厦门的台资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低层次到大规模、高层次的迅速发展。截止2003年3月底,厦门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083项(包括第三地),占全市外商投资项目总数的37.5%;合同利用台资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34.7%;实际利用台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41%;台资企业的工业生产值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40%以上,台资企业总产值和进出口值均占全市三资企业的第一位,直接或间接创税高达10多亿元人民币。总之,台资产业已成为厦门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厦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立足台资产业的既有基础,发掘台资产业的潜在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大力推进台资产业集群发展:①台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厦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厦门作为发展中城市,工业化尚未完成,服务经济亟待开发。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其城市产业应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创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化并行不悖、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而言就是大力发展信用服务、物流服务、网络服务等信息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同时致力于信息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主要是提升现有电子、机械、化工3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就目前厦门台资产业的投资热点来看,电子、机械、化工产业正是台商集中投资的产业,现有合同利用台资分别为11.54、5.04、4.62亿元;分别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含一、二、三产业)的23.7%、10.4%和10%。如能有意识地引导台资企业形成相关产业集群,将会使三大产业受益于产业集群效应,获得规模经济、集约发展和后发创新等竞争优势,从而加速推进厦门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厦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台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厦门产业布局调整,有利于“大厦门”城市框架的建立和“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功能的提升。首先,台资产业集群有利于湾区经济发展,特别是东翼“同集经济带”的开发,这是厦门跳出“海岛型”城市狭隘框架向“海湾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相较于“西海域”湾区,厦门东部湾区的经济开发比较滞后,因此东部同集经济带成为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点。按照厦门“十五规划”,同集经济带南部要以集美北部工业区和集美文教区为核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纺织服装等轻型工业和文教、旅游等第三产业;同集经济带北部要在建好同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同集建成厦门岛内产业外移基地,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轻型加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上述产业领域或是现有台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如电子信息、机械、纺织),或是未来台资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特别是同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能够吸纳大批相关台资产业入驻、采取集群发展模式,将会在启动厦门东翼,构建“大厦门”城市框架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其次,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对产业资本具有强大的磁吸作用,目前台资制造产业在厦门岛外海沧、杏林、集美等地初步形成了地域集中,其向集群发展的迈进必然吸引岛内制造产业向湾区转移,从而加快厦门本岛产业的“退二进三”,为金融、商贸、旅游等服务产业以及港口物流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同时有助于岛内集中力量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侧重研发、设计、营销环节,为岛外产业提供信息、技术及其它生产性服务。由此,湾区因制造产业的集聚发展而提升了工业生产功能;岛内则由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旅游、物流、商务等信息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开发而凸显厦门“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旅游、商务、物流功能。这样,在岛内、岛外产业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厦门的城市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城市功能得以提升。③台资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使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获得区域联动发展的支撑。建设厦门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亚太区域性国际港口风景城市,这是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厦门大力扩张其经济规模、提升其经济实力以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也需要发达程度较高、城市体系较为完善的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上海、广州的城市辐射力及国际化程度之所以较厦门高,一方面是自身经济规模和实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网络经济较为发育的缘故。上海能够大量吸纳跨国公司投资金融业、商业、服务业而迅速提升其信息服务功能,与无锡、昆山、苏州等地工业经济的繁荣是分不开的,这些地区与上海之间形成了互动发展的产业生态链,它们既构成区域网络经济的骨架,又整合上海周边成为市场容量巨大的“消费支撑带”。同理,厦门要确立其区域中心、国际化城市的地位,首先必须突破有限经济规模的制约,培育以厦、漳、泉“闽南三角地带”为核心,以湘、赣、粤邻近地区为外围的区域网络经济,建立有一定规模容量的区域消费市场,进而将经济辐射扇面扩展至整个东南沿海区域乃至亚太区域。在这方面,台资产业集群能够发挥显著推动作用:首先,产业集群具有规模经济、后发创新、专业化等效应,台资产业通过集群效应的发挥,可以释放出更大的经济能量。其一,其规模经济效应有助于提升厦门整体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实力;其二,集群能够促进产、学、官、研合作网络的发育,从而造就产业集群的地方特色,赋予区域经济以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对于厦门而言,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其参与国内、外城市竞争,不断提升其区城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的物质保证。其三,随着海沧、杏林、集美3大台商投资区以及同集经济带内台资产业的集群发展,厦门湾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会迅速提高,厦门的经济触角也会不断向外伸展,从而加快其同周围腹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联合的步伐。首先是面向闽南、厦、漳、泉地区,而后进一步扩大到闽西及赣南等地区,通过产业扩散,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及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和城市网络体系的完善,为厦门的城市功能转型奠定雄厚的区域网络经济基础。④台资产业集群有利于厦门再造对台经贸新优势,从而促进其外向型经济实力提升。对台经贸是厦门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依托。目前,由于祖国大陆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加入世贸后特区政策优势的淡化,面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城市的有力竞争,厦门的对台经贸优势正在黯然流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厦门的台资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发展势头,缺少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和较为发育的企业配套网络,无法发挥产业链和企业网络对资金的“截和”作用。因此,推进台资产业集群发展是厦门再创对台经贸优势的必由途径。首先,台资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台商进驻,同时也有助于形成“以台引台、以台引侨、以台引外”的外资引进格局。其次,台资产业以出口外销为导向,是厦门“大流量”港口经济的重要产业依托,也是厦门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资产业集群发展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后发创新、专业化等诸多经济效应,有助于增强台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厦门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大大提升厦门的外向型经济实力。

二、厦门台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

1.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产业集群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众多企业——包括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等,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根据欧洲经验大约为50家/)。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产权、合同、技术或信任关系而结成“共同体”,形成互动学习、互动创新的合作网络,并日益显现出基于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基础的文化根植性特征。以上述理论视角看厦门台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特征:①“地理集群”初步形成。“地理集群”也就是地域集中。属于产业集群演进的初始阶段。厦门虽是我国最早引进台资的地区,但其台资产业由分散布局到地域集中,却显得缓慢而迟滞。1984年厦门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但直到1988年厦门的台资企业数目才出现持续快速增长,此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零星分散于岛内各区,以湖里区为多,岛外只有杏林区有一家台企进驻。1993年全市已有注册台资企业近千家,在产业门类上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地域分布上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岛内、岛外各区均有分布。这一阶段,无论从产业门类还是从企业布局上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集中”,直至海沧、杏林、集美3大台商投资区相继成立,厦门的台资产业才开始向“地理集群”迈进——1989年海沧、杏林,1992年集美相继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经过几年建设这3个台商投资区都具备了较好的硬件设施,并实施更加灵活的引资政策,对台资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自1993年起,3个台商投资区台资企业数目增加较快,而且吸纳了正新橡胶、明达玻璃、翔鹭涤纺、东联石化兴业等大型台资企业入驻。海沧、杏林、集美3大台商投资区的崛起促进了台资产业和台商资本的地域集中,从而逐渐改变了厦门台资产业的分散布局而呈现“地理集群”特征:目前,3大台商投资区合同利用台资合计约25.6亿美元,占全市台资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海沧台商投资区利用台资约12亿美元,杏林台商投资区7.9亿美元,集美台商投资区5.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台资总量的24.6%、16.2%和11.7%;就产业门类而言,3大台商投资区及同安区主要以化工、橡胶、机械、电力、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岛内则以湖里区为主体从事技术密集型、服务类产业投资。②“产业链集群”尚不发育。厦门台商投资虽以海沧、杏林、集美3大台商投资区为主体板块形成了岛内以技术型、服务型产业为主,岛外以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理集群”格局,但就各“集群”板块内部产业门类、规模结构、产业关联的具体情况分析,普遍存在着投资领域宽泛、规模优势不显、产业关联松散的特征。就3大台商投资区而言,海沧情况相对较好,已确立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方向,目前已奠定聚酯、PVC制品、感光材料、电力等产业基础并初步形成了以柯达、翔鹭、宇德等跨国公司为龙头的感光、化纤、塑胶产业链;杏林和集美台商投资区的投资则涉及化工、建材、食品、轻工、纺织、电子、机械、房地产等行业,这些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支柱产业的作用,但由于有限资金分散经营不同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更谈不上产业规模经济。③企业群聚效应不明显。厦门台资企业的群聚效应不显著。其中虽有成功案例,如杏林台商投资区以正新集团为龙头带动了厦晖、尚晖、白马、新长城等相关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轮胎、摩托等轻型制造企业的分工、协作网络,发挥了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总的来看,现有2000多家台资企业,其中6个上亿美元和20多个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但这些企业的所在地均是无规则分布,既没有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基于上、中、下游产业联系的企业间垂直一体化,更没有形成由众多平等合作的中小企业结成的横向网络,使得企业无法享有供应商、劳动力、技术、信息、市场、基础设施诸方面的专业化,难以发挥群聚效应。2001年数据显示,除湖里区在电子通讯科技类(占全市106家企业中的51家)、纺织(占全市126家中企业的52家)、塑胶橡胶(占全市84家企业中的31家)3个门类,开元区在服务业(占全市54家企业的26家)和房地产业(占全市43家企业的24家)表现出企业数目的相对优势外,其它区未见就某一产业类别有比较突出的企业群聚现象。就厦门市整体而言,仅在电子通讯科技类、纺织类产业吸纳台资企业数目显示比较优势,其稠密度不但与理论指标相去甚远,即使与东莞、昆山等地区相比也存在相当大的落差。仅以电脑资讯业为例,目前东莞1800家电脑资讯产业中有台资企业497家,产值达到67.8亿元,占总产值的13.5%;落户昆山的台资企业中电子资讯企业超过300家,投资逾30亿美元。而厦门电子资讯产业中只有百多家台资企业,合同台资仅为4亿多美元,可见规模和实力之大相径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厦门台资产业虽然初步实现了地域集中,但其集聚规模不大,企业稠密度过小,产业链不够发育、企业网络化联系弱——厦门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台资产业集群,而亟待由“地理集群”向“产业链集群”的深化发展。

2.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缺乏整体产业规划。产业群是需要悉心培育的,特别是要在产业链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回溯厦门利用台资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存在只注重吸引台资,不注重培育产业链;只注重台商投资载体建设,不注重产业配套软坏境开发的现象,使吸纳的大量台资处于粗放的、散在的近乎“自然”的生长状态,而迟迟没有伸展出茁壮的产业链条,更不用说“生枝展叶”、蔚然成“群”。此外,各“集群”板块为了扩大引资规模,在招商引资方面均存在“重量不重质”的现象,虽然大多设立了鼓励外商投资项目,但或领域过于宽泛,或未按计划执行。这一方面造成了产业资源分散,无法形成聚集优势;一方面易于导致各“集群”板块产业雷同,形成内耗性竞争的不利局面。不注重整体产业规划,没有及时引导台资按照产业链方向投资,这是厦门在吸引台资中渐失“先机”的症结所在。

②企业配套能力差。厦门为台(外)商提供企业配套的能力差。一方面是由于厦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为台资企业提供零部件和相关配套服务的能力有限,但更主要的是政府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没有积极、有意识地推动当地企业与台资企业的联系,如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相关配套产业领域、推动国有企业实施与台(外)资企业的“嫁改调”(嫁接、改造、调整)等,致使许多台资厂商不得不从上海、广东等地购进原辅材料和零部件,这样既不利于节约企业运营成本,也不利于形成台资企业的“本地化”网络。

③经济腹地狭小,现代物流不发达。厦门地处国内市场末端,经济腹地基本上局限于本省的漳、泉、龙岩、三明、江西的赣南,以及粤东的梅州地区、汕头地区的各一部分,加之物流业不发达,铁路通达性差,交通运输效率低,使厦门市投资环境质量深受影响,特别不利于吸引那些以大陆内销市场为取向的台商的投资。综观广东、江苏等地台商产业集群模式,其中“复制群居链”占相当比例,这种模式往往是依靠当地廉价要素资源从事出口加工,或者是致力于内销市场开拓。厦门生产成本升高趋势,更主要是市场腹地狭小的制约,使其难以抓住这种契机发展台资产业集群。经济腹地狭小、物流业不发达,会对厦门的招商引资产生长久性的不利影响。

三、促进厦门台资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要推进台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就必须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其由“地理集群”向“产业链集群”的深化。主导思想是:确立、培育主导产业;扶优、扶强带动性、辐射性强的大型项目,使之成为吸附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形成聚集经济的产业“极核”。

1.制定整体产业规划,促进各集群协调发展

要实现厦门台资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首先必须制定出科学的台资产业发展规划。近来,厦门工业经济网发布了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冶金产业、化工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导向,这是厦门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台资产业集群发展也应以此为指导,并结合各区既有产业发展水平,按照“特色化”发展原则调整各区产业方向,处理好台资产业集群板块之间及大中小企业间的关系,以形成各板块相互倚重、协调发展的局面。实际操作中,对既有“板块”和“未来板块”应有所区隔。如3大台商投资区已经显现“地理集群”特征,今后发展中应注重产业链培育和企业配套,在招商引资中要根据各自的主导产业方向进行筛选。此外,厦门还有保税区、高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出口加工区和其它数个工业园区可作为台资集群发展的载体,对这些“未来板块”应预先进行科学、细密的产业安排。具体而言,就是“规划开发区”:将宏观产业指导和“园”、“区”规划有机结合,使各“园”、“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内容、特点和功能。在对台招商引资中,要突出集群意识,注重对这些“园”、“区”品牌形象的推介,以便使台资“对口”入驻,尽快形成产业集聚规模。要达成上述目标,成立一个超越地方行政壁垒的功能性组织是关键。可以论坛的形式吸纳地方决策者、业界代表、专家学者、市政府主管领导参加,共同商讨台资产业集群发展议题,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全市一盘棋”,推进台资产业资源整合,有力促进厦门台资产业集群的深化。

2.实施企业配套,加速台资企业本地化网络构建

本地化网络是产业集群的微观组织形态,主要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围绕龙头企业的核心业务形成产品供应链,一是与相关厂商、地方政府、学术机构结成紧密的合作创新网络。从其它地区台资企业本土化经验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骨干企业进驻引来大批零部件厂商跟进——“以一拖多”,也即“复制群居链”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比较迅速地构建起企业的本地化网络;一是本地企业配套模式,这种模式虽不如前一种模式迅捷,需要较长的发育时间,但却具有较好的“根植性”。对于厦门而言,后一种模式更加切合实际。具体而言,就是要选择符合集群主导产业方向、有发展潜力的大公司作为扶优、扶强的对象,如海沧的翔鹭涤纶纺纤、东联石化兴业,杏林的正新橡胶这样的大企业,围绕其核心业务配置外围企业,尽量延伸产业链:一方面在今后的招商引资中有意识地引进与现有龙头企业相关的配套企业;一方面吸收本地国有或民营企业进驻,实施本地企业配套。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台资企业本地化,又有利于改变厦门民营经济发展弱势、促进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资产盘活,另外还有利于形成集群的多元产权主体结构,防止台(外)资流失所引起的产业空洞化。从上述角度出发,厦门应视民营资本与台、外资本同样重要,要在抓台、外资产业发展的同时,力举民营经济,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辅导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台资企业的配套领域,从而加速推进台资企业的本地化结网。

另外还应不拘一格,发展以其他来源资本为龙头、以台资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只要台资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占据总体优势地位,则仍然属于台资产业集群)。如在厦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占据鳌头地位的是DELL、厦华、厦新等一批知名整机企业和TDK、FDK和NEC等一批国际知名元器件生产企业,就目前情况来看,存在元器件企业小而散、配套能力不强、公共基础配套加工能力弱等问题。如能鼓励台资企业进入配套生产领域,发挥台湾在电脑资讯周边设备与零配件产业方面的技术与资本优势,将能大大推进厦门电子资讯产业的成长。总之,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台、外资本和本地资本打造、延伸产业链,是推进台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

3.固应台湾产业外移趋势,创新台资产业集群

新世纪以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在产业层次上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到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提升;投资出发点也由原来的低成本诉求转而注重市场开拓,因而在遴选投资区域时,更关注当地的产业基础和本地配套网络。这些转变一方面意味着厦门原有区位、政策等对台比较优势的削弱,面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产业发展软、硬环境俱佳地区的有力竞争,其在对台引资中更加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因应台湾产业外移新趋势,创新厦门的台资产业集群。

创新厦门台资产业集群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转变现有台资集群板块的发展理念,推进其深化发展;一是开发台资产业新集群。①突出“集群发展”理念,实施产业链招商导向,实现电子、石化、机械、纺织产业与台湾岛内产业的互动发展。厦门的电子、石化、机械、纺织产业已有相当的发展基础,而且是台资集中投资领域,也是现有台资“集群”的产业发展重点。只要针对台湾产业外移的特点,致力于营造与台湾相关领域外移产业对接的产业链、企业配套、基础设施等软、硬环境,就不难增加厦门对台资的吸引力。要因应台湾产业外移趋势,实现产业对接发展,关键是把握先机。以石化产业为例:针对未来台湾石化产业对外投资项目以垂直整合的大型项目为主,生产模式由以往单一产品转变为多种产品的复合模式,生产重点转向关键性石化中间原料和配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特种用途化学品和电子化学品等趋势,厦门应向机而动,在现已初步形成的以翔鹭石化(PTA)和翔鹭涤纶(PET)为主体的化工原料、以PVC为主体的化工建材、以感光材料为主体的精细化工产业群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产业链规划:如以翔鹭为龙头配置PX、PTA、PET为核心的芳烃系列产品及其它有机化工原料产品链;以柯达为龙头配置精细化工产品链;以正新为龙头发展工程轮胎系列等。这样,在招商引资中突出产业链招商导向,展现集群发展远景,比较容易会引起台商共鸣。在电子资讯产业领域,厦门由于缺乏产业链招商意识和集群发展意识,较之东莞、苏州等许多城市在吸纳台资方面已经失去了先机,但这并不等于厦门会永远处于劣势。厦门火炬高科技开发区“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及其所确立的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维修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可以作为厦台电子信息产业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平台。在区位布局上,岛内可以侧重研发,岛外则可以依靠空间优势从事加工制造。相信只要规划得当,宣传到位,厦门还是有希望力挽颓势,重建辉煌的。在机械产业、纺织产业领域,厦门同样存在与台湾对接发展的空间,关键仍然是如何突出产业链招商导向、贯彻集群发展理念的问题。②开发台资产业新集群,主要包括物流业、旅游业、高新农业3个方面。从厦门现代化、国际化港口风景城市的功能定位出发,物流业将是其港口转运功能必不可少的产业依托。厦门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成本较高,而台湾物流业有着较为先进的物流系统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相对优势较为明显,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大荣货运和东源物流为龙头,众多专业物流公司相互竞争的发展格局。如能利用台湾物流产业外移的契机,大力吸纳台湾物流产业入驻厦门,与本地物流业一起共建厦门大物流体系,将会大幅度提升厦门国际性港口城市功能。另外,在厦门“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建设中,旅游业居于重要地位。可以把旅游产业作为台资集群发展的新领域,把吸纳台资进驻厦门旅游基础设施、娱乐设施开发领域作为厦台旅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在对台招商中突出旅游产业招商的主题,相信可以吸引台湾岛内旅游业者纷纷来厦投资,在打造厦门“国际性区域旅游中心”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考虑发展台资在厦门高新农业领域的集群,以促进厦台农业合作,促进湾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

4.加速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最初动因,也是刺激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地方性的市场难以维持高度发展的产业集群。相对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地处闽南三角地带的厦门具有区域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网络不够发达、区域腹地狭小等特征。因此,要深化厦门台资产业集群,就必须着力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速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步伐。实际上,于1995年4月成立的闽西南、粤东,赣东南13市经济协作区业已奏响了区域经济联合的序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产业互动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协作而言,闽西南、粤东、赣东南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只是刚刚起步,亟待向纵深发展。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厦门,应发挥倡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在积极推动协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科技、环保、农业、专利、信息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大市场的开发、维护,以加快建立区域互动发展的产业生态链,整合区域经济资源,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

5.提升政府服务功能,为台资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集群成长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应该是这种环境的营造者。就推进厦门台资产业集群而言,政府部门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①致力于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产品(诸如基础设施、优惠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资;②培育能促进台商投资企业集群发展的独特区域文化。政府一方面应注意整顿市场竞争秩序,优化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舆论宣传,积极倡导信任和合作文化;③鼓励台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建立生产供应联系,参与提升本地供应商技术水平的技术推广项目,并合作兴办教育培训机构,并以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为桥梁,大力促进本地企业与台商之间的交流。④配合台资产业集群发展,针对台商在大陆投资从“两头在外”转为“落地生根”,而台商家庭也从“两岸分离”转向“迁居内地”的趋势,积极启动“台商后勤服务基地”建设,以解决诸如台商居住、医疗、子女就学等社会问题,为台商提供高质量的生活配套服务。总之,通过市、区(镇)各级政府服务网络的完善,创造适宜的文化氛围和市场条件,以凸显“亲商、诚信、开放”的城市理念,增强对台资的吸引力。

标签:;  ;  ;  ;  ;  ;  ;  ;  

台资产业集群发展在厦门湾城市建设中的意义与对策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