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的七大理论成果与意义_公有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的七大理论成果与意义_公有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兴的七大理论成果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成果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彻底破除了传统的教条主义束缚,使社会主义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传统走向当代。

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长期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被人们任意解释并进行了许多错误的“附加”,许多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观念以社会主义名义大行其道,甚至现行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也被视为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原则,由此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抽象的模式。尚未摆脱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束缚,又陷入了对某种特定模式的教条主义束缚之中。前苏联在工业化初期,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和预见,建立了一套排斥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人往往把这种体制称之为“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无一例外地照搬了这一模式。在当时的情况下,客观上存在着把原苏联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模式的束缚,把是否忠于原苏联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因而苏联模式被广泛照搬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人民民主国家,给各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长久性的不良后果。

正是在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实践的得失、摆脱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的影响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与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区别开来,把传统形态的社会主义与当代形态的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公式和结论,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列宁在总结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成就的时候,曾形象地指出:“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日常生活中去了,我们应当弄清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任务,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注:《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3卷第400页)通过创造性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家的书斋中请出来,“拖进日常生活中去”,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一次促进了这个历史性进步,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这块东方大地上获得了无限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为我们拓展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关系的新视野。

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立150 年的实践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和论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至今仍然因其歧义颇多而不时地困扰着人们的思想。例如: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有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的确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本质的概括。但本质是分层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概括固然揭示了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但并不能揭示出现实形态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次高本质。有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特定条件下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而且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当作目的,把公有制、按劳分配静止化。认为社会主义一旦建立就必须具备这些方面,更改了就是抛弃社会主义。自从计划经济被当作模式和手段而从社会主义本质中剔除出去之后,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只剩下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了。这里的关键是没有弄清什么是本质。关于这一点,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说得好:“其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9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借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突破了以上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而且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表现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特征区别开来,从而使我们认识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而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则是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表现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本质不是社会主义特征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抽象出来的核心。因而,社会主义本质是在最高层次上对社会主义作出的思维抽象和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概念中最深刻、最稳定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核心内容。其次,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一种逐步实现的过程。它们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程度。公有制也好,按劳分配也好,这些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如果离开社会主义的本质奢谈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甚至认为公有制规模越大,按劳分配程度越纯,就越是坚持社会主义,就只能把社会主义特征搞成脱离实际的、僵化的东西,甚至使这些基本特征陷入空想的泥潭。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突破了传统的、理想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为我们创立了新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

传统观念认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在理论上完善无缺的理想化社会主义,因而,就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注意力放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以为只要依靠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大革命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深刻指明,离开生产力标准,就不可能形成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推进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论,不仅坚持了生产力标准,而且坚持了人民利益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有机统一。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社会客观规律与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交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因而,衡量人的历史活动就存在着两个尺度即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及其内在一致性问题。在这两个尺度当中,历史尺度是基础,价值尺度是根本,人类的历史活动最终都将归之于人生存的质量及人的发展。在社会的系统结构中,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则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因而,两个尺度则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其中,生产力标准是前提,人民利益标准是目的。因而,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思想解放,使人们从过去那种简单地用抽象原则裁剪和评判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和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一切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出发,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途径,创造真正造福于人民的社会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纠正了传统的超越阶段的错误,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了科学的认定。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估计过高的错误。譬如,斯大林就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可以划分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建成社会主义基础和基本建设社会主义等阶段。但同时,他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和社会主义的建成混为一谈。60—70年代,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曾流行过“发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全面过渡”的口号。这种严重超阶段发展的理论和口号,导致了严重后果,成为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历史性因素。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史上,也长期存在着超阶段发展的倾向,以为依靠良好的愿望就可以迅速建成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特别是1956年八大以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时而估计过高,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越大越公越好;时而又把社会主义社会混同于过渡时期,把本来不是主要矛盾的阶级斗争说成是主要矛盾,企图借助阶级斗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为这样就可以推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其直接理论意义在于:区分了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与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中级、高级阶段;区分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这一方面,势必要引导我们去研究已经过去了的过渡时期,甚至要重新认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便使我们制定更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搞得更有成效;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我们去研究初级阶段以后各个发展阶段的问题,探讨划分阶段的一般依据和特殊依据,考察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及其实现条件,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为我们找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在50年代后期“左”的思想指导下,也曾提出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问题。但是,那时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主要的着眼点,是认为生产关系中尚未扫清的私有制残余和公有制范围尚不够大、程度尚不够高的部分,上层建筑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导致在实践中不断净化生产关系,提高所有制结构的公有化程度,实现公有制对一切经济领域的垄断,结果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距离和矛盾越来越大。而在经济建设发生失误时,又归咎于阶级敌人的破坏,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信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信条,实行“抓革命、促生产”的错误方针。实践已证明,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当的超前变革给生产力发展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邓小平也是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变革的角度,找到的却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需求严重相矛盾的症结所在,即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而改革旧的体制,就会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揭示了改革的历史作用。改革动力的全面确认,为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赢得了最有效的实践机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践保障。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纠正了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为我们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新路。

实践表明,原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落后国家工业化初期,确实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实践同时也表明,随着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主要体现在:①把计划经济绝对化,忽略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②片面追求“一大二公”,造成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和呆板;③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严重,企业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④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格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其现实意义在于,区分了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和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是实行统一的计划经济的。在他们那里,市场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异己的力量。这是因为他们所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已超越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阶段。而现实社会主义一旦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便与市场经济结下了某种不解之缘。由此推断,正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盲目崇拜,使我们从理想形态社会主义框架的束缚中走了出来,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理念,又使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突破了传统的“两制”关系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思路。

如何处理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当代社会主义一个十分重大且又十分敏感的问题。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由于受“左”的思想观念影响,我们往往只是一味地津津乐道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看到或更多地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教条式地把两者视为截然对立的两极。这种两极互斥的传统关系框架,使本来就不够发达的当代社会主义一味排外,结果迅速拉大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兴的奥秘之一即是充分利用当代资本主义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者的邓小平,正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高屋建瓴地构筑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思路,这就是:坚持“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相结合。“必然代替”是从终极意义上说的,坚持“必然代替”,有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但如果不去“必须利用”,就不能造成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必然代替”。从这个意义上讲,“必然代替”是目的,“必须利用”是手段。为了“必然代替”,就“必须利用”。当然,在吸收资本主义一切积极成果的同时,坚决摒弃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这是“必须利用”的题中应有之意。这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深刻昭示:当代社会主义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横向继承当代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优秀的精神和文化成果。只有首先在生产力方面超越资本主义,同时构筑具有本国特色的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理直气壮地谈论社会主义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兴所取得的七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的实践进行理论提升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之魂对中国人民精神掌握的结果,这七大理论成果所具有的丰富性、深刻性内涵大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的七大理论成果与意义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