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阳县水电站若干经济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美丹[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重要国家战略,自2018年以来,我国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和保障,对乡村旅游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与抓手,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点。在中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的现阶段,实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主题。虽然国内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日益增多,也取得了很丰富的成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但还有许多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没有弄清,例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如何协调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关系等问题。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是现阶段国内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为研究案例地,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展开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平阳县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并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适合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平阳县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全文共分7章,主要内容如下: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和理论,阐明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平阳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平阳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五级旅游资源45个,四级旅游资源56个,三级旅游资源92个,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比较,但自然旅游资源均优于人文旅游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从旅游业绩、旅游吸引物建设、旅游管理和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培育、旅游产业链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阳县乡村旅游业绩喜人,2019年国内游客人次达到189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1.43亿元;平阳县乡村旅游吸引物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已经建成2个4A级景区和8个3A级景区、一批特色小镇、23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及11条乡村振兴带;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不断规范和完善,已组建县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成了4家星级酒店及一批精品民宿,住宿年接待能力达到700万人次以上;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正日益完善;乡村旅游氛围日益浓厚,环境卫生条件快速改善;乡村旅游产业链日益延长。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特征。结果表明现有客源以本地居民和温州市民为主,且多为一日游游客;中低收入者占比达60%以上,游客整体消费水平偏低,游客旅游动机以田园风光欣赏为主,其次是休闲放松和农家美食;游客对旅游项目个性化、体验参与性及交通停车设施等方面的满意度偏低。从基础设施、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业态、旅游宣传等方面分析了平阳县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平阳县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发展不均衡,旅游规划不合理,旅游业态单一,旅游产品种类少且同质化严重,文创产品不发达、旅游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营销宣传渠道单一等问题。并从乡村振兴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一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科学的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厕所建设、完善停车场建设;二是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均衡乡村旅游投入、建立乡村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丰富乡村旅游发展业态,首先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文创产品、挖掘乡村特色美食内涵、推进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四是加强旅游宣传力度,树立鲜明的乡村旅游形象、邀请知名人士代言、优化营销体系、拓宽营销渠道。通过全方位、多维度打造全新的平阳乡村旅游面貌。最后,本文受限个人理论水平和研究时间的制约,研究深度相对较浅,相关发展对策与建议略为粗浅,希望后期能继续深入研究,为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贡献一份心力。
王星钧[2](2021)在《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园林景观其道法自然、巧夺天工设计营造出的游憩空间美、自然环境美以及境域美为人们的精神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去处。栈道作为园林传统要素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军事和交通的要道逐渐演变成今天园林景区的一大特色,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同时也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陶冶了人的情操。本文致力于栈道在园林中的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更多地将栈道的应用属性作为切入点,尝试将栈道这一园林的传统元素更好地应用于当代园林景观之中。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与总结,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与比较,用以研究铺垫。对古栈道的相应历史进行阐述,进而从栈道的功能与形式入手,对栈道的架构形式、使用材料与颜色特征进行分类。着重分析栈道应用的地域性特征,营造特点以及栈道与园林要素的相结合,对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阐述,总结栈道在园林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栈道选址选线优化、加强沿线动植物保护、注入传统文化、重点节点提升改造、加强栈道后期维护等优化措施。而后结合实践项目,得出栈道要与当地文化以及与园林要素相结合,从而选择栈道的最优化应用方案。为栈道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通过实践案例,对栈道在“景宁县梅岐坑中心景观提升项目”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实践论证,首先根据梅岐坑地形、视线、高程、山坡、山体石质等方面进行设计选线,得出选线应尽量避免损害地表植被,避免场地内部各个斑块破碎,此外还要综合考虑景观之间的联系紧密度和生态保护性;其次根据选线的地质环境选择栈道的架构形式、材料及颜色,使栈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最后,从栈道的空间营造、通行量,栈道路面形式、栏杆、附属设施、游人心理变化等具体选择应用,以便为今后在园林中营建栈道提供借鉴。
李磊[3](2020)在《温州市神庙剧场及其演剧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庙剧场是神庙演剧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温州神庙剧场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温州当地的神庙实物资料,而且可以挖掘深藏于神庙剧场背后的建筑价值以及诸多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神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神庙作为祭祀祖先以及供奉神灵的场所,在神庙内修建戏台,通过献戏演剧的方式不仅表达对先祖以及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能达到娱乐民众的作用。温州地处东南海隅一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人民为此祈求上苍保佑以献戏演剧的形式来实现精神抚慰,在此基础上温州地区形成了庙宇林立、宗祠遍布的神庙剧场。温州神庙剧场受地理历史以及人文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建筑形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表现为院落呈一进四合院式,建筑呈轴线对称式分布。山门形制较为简单,装饰朴素。戏台多为伸出式,以硬山顶居多,为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看楼分列庙院两侧,对称分布。正殿或享堂位置一般都为坐北朝南分布。在装饰上尤以戏台最为突出,以描绘戏曲故事以及戏曲人物为主要表现内容。而在戏曲演出形式上,在地方家庙宗祠以及乡间庙宇之中酬神演剧活动极其繁盛。岁时节令时温州神庙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演剧活动,其主要集中于一年之中的上半年。宗族演剧也是温州神庙演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演剧之风盛行,但同时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引发统治阶级颁布相关的禁演政策以防社会动乱。在愈演愈烈的禁演政策下,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了温州地区演剧禁而不止现象的发生。温州演出的剧种包括温州高腔、乱弹以及和剧,其都为地方小曲与民间歌唱结合逐渐形成的剧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班社以及代表性剧目。戏曲楹联反映了神庙剧场戏曲氛围的浓厚程度,其传递了戏曲学、书法学、民俗学、历史学等价值,更重要的是楹联包含了道德教化、虚拟性以及曲学等诸多理念,这不仅对于我们研究戏曲民俗、戏曲观念、戏曲活动具有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研究处于楹联背后的民俗活动、神灵信仰、社会活动以及民族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祝杨菲[4](2019)在《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浙江省滑坡灾害地图制图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是土体(或岩体)在受到雨水浸泡、地震等因素影响下,大面积向下滑动的自然灾害现象。滑坡灾害破坏性强,危害极大,每年给世界各国带来高达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浙江省地形复杂,地貌形态与地质岩性多样,断裂构造分布较广,为滑坡灾害孕育和发生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同时,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常出现极端暴雨天气,为滑坡灾害发生提供了水文气候条件。由于复杂的地理特征和气候背景,浙江省成为我国滑坡灾害最频发的地区之一。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可开发土地资源逐渐紧缺,人类活动不断向丘陵山地地区推进。同时,近年来台风活动逐渐增强,暴雨等极端天气引发的滑坡灾害威胁也在逐渐加剧。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不仅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浙江省滑坡灾害的分布规律,同时也能挖掘浙江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区等信息。因此,研究浙江省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可以为浙江省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与预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基于ArcGIS、MATLAB等软件平台和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对浙江省的滑坡灾害风险进行点状要素地图制图综合研究。论文首先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将滑坡空间分布图层与孕灾环境因子、致灾因子图层叠加,运用分类统计方法和确定性系数CF值分析了各个因子对滑坡发育和分布的影响。根据浙江省滑坡灾害的特点,从致灾因子及孕灾环境等角度考虑,选取了地形坡度、地貌类型、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暴雨日数和滑坡灾害程度区划5个图层作为制图约束条件。在MATLAB软件平台上构建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以1995-2015年浙江省滑坡灾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滑坡点进行风险等级值模糊推理。之后以模糊推理结果去模糊化后得到滑坡点的灾害风险等级值为基础建立制图综合尺度,在ArcGIS软件平台上进行不同尺度的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滑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a)浙江省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北部和西部有小范围集中,中部有大范围稀疏分布,东南部有大范围集中分布。(b)浙江省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6-8月,其中8月最为集中,这与浙江省的降水时间分布密切相关。除2月由于天气寒冷等因素,滑坡灾害发生次数较少外,其余月份滑坡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2)基于分形分维法对研究区滑坡灾害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滑坡灾害空间分布的维数值Ds为1.1142,该区域的分形标度与灾害点分布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483,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浙江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分形特征。(3)通过对研究区滑坡灾害与各影响因子分布关系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浙江滑坡灾害主要分布特征为:地形坡度范围在8°-30°、地貌类型为小起伏山地和中起伏山地、年降水量达到1000mm以上、年暴雨日数在3-7日范围内的地区。(4)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结果,揭示了浙江滑坡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域一共有4处:(a)浙江北部的安吉县;(b)浙江西部的江山市、常山县;(c)浙江中部的东阳市;(d)浙江东南部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苍南县、乐清市、温州市区鹿城区和瓯海区、平阳县、瑞安市、泰顺县、文成县和永嘉县。其中50%60%的滑坡灾害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山地。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方法,能高效、直观地反映出浙江省滑坡灾害高风险区域,更能揭示滑坡灾害的实际地理规律。
傅郇山[5](2019)在《变中求恒—温州基督教的生存与发展(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建政之初,曾以较为温和的态度面对80余万之众的中国基督徒。然而到1950年下半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局势的演变如同疾风骤雨。与“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中国基督教成为了敏感的“他者”。中共试图以“三自革新”的名义来切断基督教与西方差会的联系,并将教会纳入其改造、控制的范畴。在全国层面,基督教上层领袖的易位、“三自宣言”的发表、教会内“消极抵抗势力”的崩溃,都足以证明中共之成功。中国基督教的阵地也随这一过程大为缩小,并遭到逐渐地分化。然而在中国广袤的乡镇村落,基督教的应对则呈现了更为多重的面相。温州基督教在1949-1957年间,无论从教堂数目,还是教徒人数来说,非但没有缩减,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势力甚至一度达到让中共感到恐慌的地步。从上述现象出发,本文试图作出一定的分析与解释,以此对建政初期所谓“全能主义”政治对宗教领域的全面侵入,进行一定的补充与修正。第一部分,本文通过传教士的回忆文献、民国时期的报刊等资料,梳理了基督教入温的过程及其1949年以前的“本土化”情况。在19世纪末,由本土义务传道士组成的基层教会组织网络,已然构成温州基督教生存、发展的基石。20世纪上半叶的数次政治风潮以及温州基督徒在其中的因应,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1950年代“三自革新”运动的预演。第二部分,本文运用1950年代的档案文献和报刊杂志,对温州中共干部与教会之间的互动、因应过程进行梳理与解读。1951年初,面对中共的压力,温州基督教开始在“三自革新”运动中主动因应。中共试图动员“积极分子”夺权,其行动的失败使各宗派上层教牧在“三自革新”机构中基本得以保留,为教会宗派活动的延续奠定了组织基础。不仅如此,农村教会往往利用“三自革新”的名义,使在土改时被迫停止的教会得以重新开放。城镇教会也常以“学习班”等政治化的名义维持日常活动的开展。此外,中共“信仰自由”的政策号召与其意识形态宣传中的张力,构成了宗教事务干部、基层干部、普通民众与信徒之间的重重矛盾。最后,本文也竭力挖掘、运用了教会老人的口述、回忆录等材料,实现从教会内部探寻文献所不见的“历史低音”。“三自革新”在中共建政初期所蕴含的本义是“反帝爱国”。然而,在诸多底层教牧人员眼中,“三自”或许真的只是宗教意义上的三自。其政治意涵在底层教牧人员的表述中或被淡化,或被有意遮蔽。因此,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建政初期的“三自”运动定义为“屈从党权之下的一个组织与政治运动”。
万志美[6](2019)在《温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大,人口不断增加,为满足自身需求,人类开始透支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生态开始遭受严重破坏。人类面临全球环境恶化的困境,面临资源、能源枯竭的危机,面临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面临8亿多人口粮食不足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危机的现状和受威胁的未来,人类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建筑是建筑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及其规划的分析,研究温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背景、目的,结合温州市地域特点的探索,研究规划的编制方法,研究规划内容,研究现状调研及资料收集的内容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研究规划定位和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研究规划区域划分方法,研究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并形成地方特色指标体系,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研究规划实施策略的制定以提升规划的可实施性,表述了规划成果和规划实施效果,以实施效果证明温州市绿建专规的成功,以实际案例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绿建专规的编制提供借鉴。
周新年[7](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方扬[8](2017)在《跨区域移民安置的责任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跨区域法制协调的重要方式,内部行政协议逐渐为学界所关注。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界主要从治理角度进行探讨。目前,在跨区域移民安置中,已存在涉及内部行政协议的司法实践。本文从司法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内部行政协议及其他协议的适用,开展跨区域移民安置的责任研究。跨区域移民安置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征收实施主体与安置实施主体相互分离。基于这一特点,跨区域移民安置中存在多重的、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不同区域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以及其他主体之间存在民事或者行政法律关系。在多重的、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中,公民在确定被告方面尚存在困难。同时,被告的确定并不等同于所有责任主体的确定。跨区域移民安置责任主体的确定还应当考虑到链条式行政行为与行政不作为。跨区域移民安置中还存在不同性质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何芳[9](2017)在《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的解决途径》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合同是顺应现代行政管理民主化、灵活化的趋势而产生的一种创新的行政治理手段。行政合同纠纷的大量发生是行政合同在行政管理实务中广泛应用必然会带来的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平衡公益与私益,顺畅地解决行政合同纠纷成为当务之急。2014年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主体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纳入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并未解决相对人违约产生的纠纷如何解决的问题,其他相关法律规范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本文以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为核心,试着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寻找解决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最佳途径。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的现状分析。首先,要找到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必须厘清行政合同的概念以及特点,这是展开本研究的基础。通过对2015年最高法《行政诉讼法》解释中的行政协议概念的限缩解释,本文界定了行政合同的概念,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和行政相对人以协商一致的方式,设立、变更或消灭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而行政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其特点是兼具行政性与合意性。其次,根据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点,把目前我国立法中分散的行政合同识别出来,进而梳理相关法律规范中关于相对人违约解决途径的规定,发现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规定明确、可行的解决途径。最后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认识到司法实践中解决途径的混乱状况。通过第一部分对现状的分析,得出对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问题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是对于我国的三种救济途径的批驳。分别就民事诉讼救济途径说、行政诉讼救济途径说以及申请强制执行说进行了阐释和评析,认识到这三种解决途径的不妥之处。第三部分是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途径的证成,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介绍域外的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分别分析了英国、法国、德国的相关规定及其可借鉴性。然后,重点证成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途径的可行性。目前有部分法官和少数学者支持这种观点,其最大优势在于契合现有法律框架,既可以保证相对人违约纠纷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加以解决,又免于对《行政诉讼法》“伤筋动骨”的修改;既可以维护公共利益不受损害,又能够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第四部分是行政处理现行制度的具体展开,是本文的核心。首先,探讨行政处理先行的几种方式并探寻其法律依据;其次,讨论正当程序原则在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方式中的适用性问题,本文认为,虽则有特殊性,但行政合同毕竟是一种合同。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过程中适用正当程序原则,会加重行政主体一方的程序负担。虽然不适用正当程序原则,但行政主体可以通过自由裁量决定是否使用协商、调解程序。再次,探讨比例原则在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方式中的适用性问题,本文认为,应当适用比例原则,以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最后,梳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最佳解决途径就是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途径。行政合同既是一种新的行政管理手段,又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在解决相对人违约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好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又要把握好其合意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关系,发挥行政合同制度最大的价值。
周敏捷,温正策,韩海骞[10](2016)在《浅析加快推进平阳县岳溪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文中研究说明鳌江北港流域上游为山区性河道,源短流急,暴雨强度大,自然灾害频发。针对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和北港流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建设岳溪水库工程的必要性,该工程不仅是鳌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水头镇洪水水位,而且也是鳌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战略保障的需要。
二、平阳县水电站若干经济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阳县水电站若干经济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阐述 |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 |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及基本内涵 |
(一)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背景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一)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
(二)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 |
(三)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 |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
(三)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第3章 平阳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旅游发展现状 |
一、平阳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 |
(一)平阳县旅游资源的定量分析与评价 |
(二)平阳县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与评价 |
二、乡村旅游业绩现状 |
三、乡村旅游吸引物建设现状 |
(一)4A级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
(二)农业观光园或特色园建设 |
(三)红色旅游景区建设 |
(四)乡村振兴示范带 |
四、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现状 |
(一)组建并规范旅游企业 |
(二)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和项目 |
(三)引进和建设旅游民宿及酒店 |
(四)规范旅游餐饮企业 |
五、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一)交通方面 |
(二)旅游景区通讯方面 |
(三)旅游景区水电方面 |
六、乡村旅游环境培育现状 |
(一)生态环境 |
(二)氛围环境 |
(三)政策环境 |
七、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现状 |
八、平阳县乡村振兴概况及作用分析 |
(一)平阳县实行乡村振兴概况 |
(二)乡村振兴助推平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 |
第4章 平阳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
一、平阳县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和消费特征调查 |
(一)样本游客的基本情况 |
(二)游客在平阳乡村旅游中的游乐活动及消费特征 |
(三)游客对平阳乡村旅游项目、设施、环境卫生和服务的评价 |
(四)游客的旅游偏好 |
(五)影响游客参与平阳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 |
(六)游客期待中的平阳乡村旅游 |
二、平阳县乡村旅游市场满意度调查 |
(一)样本基本情况 |
(二)样本对平阳县乡村旅游满意度评价情况 |
(三)平阳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
(四)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加强的方面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平阳县乡村旅游的问题及分析 |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
(一)景区周边交通建设不完善 |
(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不完善 |
(三)旅游厕所配备不够齐全 |
(四)停车场等设施配置不足 |
二、各乡镇乡村旅游规划不到位,旅游开发不均衡 |
(一)旅游规划不到位 |
(二)旅游开发投入不均衡 |
三、平阳县乡村旅游产品不够丰富 |
(一)旅游业态单一 |
(二)文创产品不够丰富 |
(三)乡村特色美食同质化严重 |
(四)沉浸式、体验性旅游项目较少 |
四、旅游宣传力度不够,营销体系不够完善 |
(一)乡村旅游知名度低 |
(二)乡村旅游形象不突出 |
(三)营销宣传渠道单一,营销体系不够完善 |
第6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
(一)规划建设科学的交通网络 |
(二)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
(三)完善旅游厕所建设 |
(四)完善停车场建设 |
二、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力求均衡发展 |
(一)运用乡村振兴政策,改善乡村旅游薄弱环节 |
(二)建立长效机制,均衡乡村旅游资金投入 |
(三)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长期规划 |
三、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
(一)发展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业态 |
(二)打造特色乡村文创产品 |
(三)挖掘乡村特色美食内涵 |
(四)推进旅游精品路线发展 |
四、加强旅游宣传力度,优化营销体系 |
(一)树立鲜明的乡村旅游形象 |
(二)邀请知名人士代言 |
(三)优化营销体系,拓宽营销渠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平阳县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
附录B:平阳县乡村旅游参与者满意度调查 |
附录C:在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的影响 |
1.1.2 栈道材料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现状 |
1.1.3 当前栈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1 栈道所面临的机遇 |
1.1.3.2 栈道所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结构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栈道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栈道 |
2.1.2 绿道 |
2.1.3 园林 |
2.1.4 景观 |
2.1.5 园林栈道景观 |
2.1.6 桥梁景观 |
2.2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2.1 景观游憩学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旅游美学 |
2.3 栈道应用案例分析 |
2.3.1 国外案例分析 |
2.3.2 国内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栈道的功能与形式 |
3.1 栈道的历史演变 |
3.2 栈道的基本功能 |
3.2.1 栈道的观赏功能 |
3.2.2 栈道的游憩功能 |
3.2.3 栈道的生态功能 |
3.3 栈道的形式与分类 |
3.3.1 栈道的架构形式分类 |
3.3.1.1 标准式 |
3.3.1.2 无柱式 |
3.3.1.3 斜柱式 |
3.3.1.4 汀步式 |
3.3.1.5 多层搭架重叠式 |
3.3.1.6 石积式 |
3.3.1.7 凹槽式 |
3.3.1.8 桥阁式 |
3.3.2 栈道的材料分类 |
3.3.2.1 木材质 |
3.3.2.2 石材 |
3.3.2.3 玻璃材质 |
3.3.2.4 钢材质 |
3.3.2.5 钢筋混凝土材质 |
3.3.3 颜色特征分类 |
3.3.3.1 材料色 |
3.3.3.2 人工色 |
3.4 本章小结 |
4 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
4.1 栈道应用的地域性 |
4.1.1 自然环境因素 |
4.1.2 地域文化因素 |
4.2 栈道应用要素分析 |
4.2.1 栈道空间 |
4.2.2 栈道通行量 |
4.2.3 栈道的构造要素 |
4.2.4 游人的需求 |
4.3 栈道与园林景观要素结合 |
4.3.1 与地形地貌相适应 |
4.3.2 与植物景观的搭配 |
4.3.3 与水体景观的呼应 |
4.3.4 与建筑小品的结合 |
4.4 栈道在园林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
4.4.1 对周围环境影响 |
4.4.1.1 对场地的影响 |
4.4.1.2 形成小气候 |
4.4.1.3 对动植物的影响 |
4.4.1.4 与景观风格不协调 |
4.4.2 栈道自身问题 |
4.4.2.1 栈道硬件设施问题 |
4.4.2.2 栈道设计问题 |
4.4.3 栈道在园林应用中的优化对策 |
4.4.3.1 栈道选址选线优化 |
4.4.3.2 加强沿线动植物保护 |
4.4.3.3 协调景观,注入文化价值 |
4.4.3.4 节点提升改造 |
4.4.3.5 加强栈道后期维护 |
4.5 本章小结 |
5 景宁县梅岐乡景观带栈道应用实践 |
5.1 梅岐乡区位及项目概况 |
5.2 场地分析 |
5.2.1 地块特点 |
5.2.2 问题分析 |
5.2.3 设计营造策略 |
5.3 丽水景宁县地方文化概况 |
5.3.1 景宁县畲族文化 |
5.3.2 景宁栈桥文化 |
5.3.3 红色文化 |
5.4 梅岐乡景观带总体布局与空间结构 |
5.4.1 总体布局 |
5.4.2 空间结构 |
5.5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选线设计 |
5.5.1 地形与视线 |
5.5.2 高程与山坡 |
5.5.3 山体与石质 |
5.6 栈道在梅岐乡景观带中的应用 |
5.6.1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应用的地域性 |
5.6.1.1 景宁县自然环境运用 |
5.6.1.2 景宁县地方文化运用 |
5.6.2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应用形式营造 |
5.6.2.1 梅岐乡栈道形式运用 |
5.6.2.2 梅岐山栈道要素运用 |
5.6.3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与园林景观要素结合 |
5.6.3.1 地貌 |
5.6.3.2 植物 |
5.6.3.3 水体 |
5.6.3.4 建筑及小品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成果与总结 |
6.2 思考与感悟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温州市神庙剧场及其演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形成的地理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形成的人文文化背景 |
第二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述略(上) |
第一节 永嘉县神庙剧场 |
第二节 鹿城区神庙剧场 |
第三节 瓯海区神庙剧场 |
第三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述略(下) |
第一节 文成县神庙剧场 |
第二节 平阳县神庙剧场 |
第三节 瑞安市神庙剧场 |
第四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建筑构成 |
第三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五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酬神演剧 |
第二节 宗族演剧 |
第三节 岁时节令演剧 |
第四节 演戏申禁 |
第六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演剧剧种 |
第一节 温州高腔 |
第二节 温州乱弹 |
第三节 和剧 |
第七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戏曲楹联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戏曲楹联之虚拟性 |
第二节 戏曲楹联之道德教化 |
第三节 戏曲楹联之戏曲本位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温州市现存神庙剧场一览表 |
附录二 温州地区现存神庙剧场楹联一览表 |
附录三 温州市宗祠家谱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浙江省滑坡灾害地图制图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点状要素制图综合及灾害制图研究现状 |
1.2.2 分形模型及其地质灾害应用进展 |
1.2.3 确定性系数研究滑坡灾害敏感性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植被资源 |
2.1.4 水文资源 |
2.1.5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数据及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3 研究理论与方法 |
3.1 图层约束理论 |
3.2 模糊推理系统 |
3.2.1 模糊理论概述 |
3.2.2 模糊理论基础 |
3.2.3 模糊推理系统 |
3.3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
3.3.1 Anusplin插值简介 |
3.3.2 Anusplin插值原理 |
3.3.3 Anusplin插值流程 |
3.4 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3.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4.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3.5 滑坡灾害分布特征评价方法 |
3.5.1 分形分维理论 |
3.5.2 分形分维计算方法 |
3.6 滑坡灾害相关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
4 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4.1 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规律 |
4.1.1 时间分布规律 |
4.1.2 空间分布规律 |
4.1.3 滑坡灾害引发因素 |
4.2 基于分形分维法评价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特征 |
4.2.1 计算原理 |
4.2.2 滑坡灾害分形特征 |
4.3 滑坡地质灾害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
4.3.1 地形地貌条件 |
4.3.2 降水因素 |
4.4 小结 |
5 浙江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 |
5.1 制图约束图层 |
5.2 制图综合模糊推理系统设计与运行 |
5.2.1 确定模糊系统的结构 |
5.2.2 构建隶属度函数 |
5.2.3 制图约束图层权重的确定 |
5.2.4 建立模糊推理规则 |
5.2.5 模糊规则推理执行过程 |
5.3 滑坡灾害风险地图自动综合结果 |
5.4 浙江省滑坡灾害高风险区域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变中求恒—温州基督教的生存与发展(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写作缘起 |
2.学术回顾 |
3.材料与方法 |
一、 “入土的种子”:1949 年前的温州基督教会及其“本土化” |
1.“福音”入温 |
2.二十世纪上半叶政治风潮与温州基督教的因应 |
3.青天白日旗下的温州教会 |
4.小结 |
二、“新瓶旧酒”:从基督教温属联合会到三自革新委员会 |
1.登记与调查 |
2.革新之“契机” |
3.成为典范的循道公会 |
4.“三自”革新体制的最终形成 |
5.小结 |
三、角力:“新体制”下的矛盾与日常 |
1.貌合神离的控诉与学习 |
2.“信仰自由”政策与地方干部的困境 |
3.“民众”态度的变与不变 |
4.“新体制”下教会的日常活动与生存策略 |
5.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温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类的进化 |
1.2. 人类的发展 |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 |
1.4. 面临的困境 |
1.5.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绿色建筑及其规划发展 |
2.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2.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3. 温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
3.1. 规划的背景、目的 |
3.2. 规划地域特点探索 |
3.3. 规划的方法、内容研究 |
3.4. 规划的实施策略研究 |
3.5. 规划成果介绍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7)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跨区域移民安置的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跨区域移民安置案例的遴选 |
第一节 跨区域移民安置案例遴选的限定 |
一、跨区域移民安置协议的内涵与外延 |
二、跨区域移民安置的责任 |
第二节 跨区域移民安置案例的检索与遴选 |
一、关键词的确定 |
二、案例的遴选过程 |
第三节 跨区域移民安置案例的遴选结果 |
一、遴选的案例 |
二、司法实践中的跨区域移民安置协议 |
第二章 跨区域移民安置的权力(利)结构 |
第一节 跨区域移民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
一、司法实践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
二、如何看待司法实践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二节 征收实施主体与安置实施主体的分离 |
一、司法实践中征收与安置实施主体的分离 |
二、如何看待征收与安置实施主体的分离 |
第三章 跨区域移民安置中的责任主体 |
第一节 司法实践对责任主体的认定 |
一、法院对责任主体的认定 |
二、如何看待法院认定责任主体的一般标准 |
第二节 关于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重构 |
一、链条式行政行为 |
二、行政不作为 |
第四章 跨区域移民安置责任的性质 |
第一节 司法实践对责任性质的认定 |
一、内部行政协议 |
二、外部行政协议 |
三、其他协议 |
第二节 跨区域移民安置责任的辨析 |
一、司法实践的不足之处 |
二、跨区域移民安置责任的辨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的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解决途径现状 |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
(二)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解决途径的立法规定 |
(三)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解决途径的司法选择 |
二、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解决途径现有理论的反思 |
(一)民事诉讼解决途径说的反思 |
(二)行政诉讼解决途径说的反思 |
(三)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说的反思 |
三、行政处理先行说的证成 |
(一)域外相对人违约解决模式的借鉴意义 |
(二)行政处理先行解决途径的优势 |
(三)对行政处理先行说质疑的回应 |
四、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途径的制度展开 |
(一)行政处理的具体方式 |
(二)正当程序原则在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途径中的适用性 |
(三)比例原则在行政处理先行的解决途径中的适用性 |
(四)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具体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浅析加快推进平阳县岳溪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鳌江流域基本情况 |
2 北港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自然灾害频发[2-3] |
2.2 工程措施滞后 |
3 岳溪水库概况 |
4 水库建设必要性[4] |
4.1 建设岳溪水库是鳌江流域防洪的需要 |
4.2 建设岳溪水库是水资源战略保障的需要[6] |
4.3 建设岳溪水库是水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
5 结语 |
四、平阳县水电站若干经济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平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方美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 王星钧.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温州市神庙剧场及其演剧调查研究[D]. 李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4]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浙江省滑坡灾害地图制图综合研究[D]. 祝杨菲.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5]变中求恒—温州基督教的生存与发展(1949-1957)[D]. 傅郇山.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温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D]. 万志美. 浙江大学, 2019(01)
- [7]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8]跨区域移民安置的责任研究[D]. 方扬.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9]行政合同相对人违约纠纷的解决途径[D]. 何芳. 吉林大学, 2017(09)
- [10]浅析加快推进平阳县岳溪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J]. 周敏捷,温正策,韩海骞. 浙江水利科技, 2016(04)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中国温州论文; 顺德美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