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_张淑文

张淑文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初次行割宫产术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腰一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22例(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种麻醉万式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与手术牵拉反应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进行剖腹产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不仅效果稳定且麻醉起效快,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确保婴儿顺利娩出。

关键词: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cesarean section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methods:44 cases of 2013 April to 2014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underwent primary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2 cases(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and control group of 22 cases(epidural anesthesia),th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anesthesia million type effect;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anesthesia onset time,duration of sensory block compared with surgery traction reaction rat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with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and anesthesia method not only stable effect fast onset of action,can save more time to ensure that the baby was delivered smoothly.

Key words:cesarean section;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epidural anesthesia;clinical application

腰麻(S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低血压引起恶心、呕吐和头痛等并发症较多,因此在较长时间以来未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作为产科医生,笔者认为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急,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特别是胎儿宫内窘迫者,以迅速解决胎儿宫内窘迫状况为当务之急。选择SA,能较硬膜外麻醉(CE)明显缩短胎儿宫内缺氧时间,考虑到术后需要镇痛,在注入布比卡因后留导管,术中维持麻醉根据需要分次追加硬膜外腔用药。术毕接上镇痛泵,效果满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具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作用时间灵活等很多优点,当产妇在妊娠发生意外时,一般会采取刮宫产手术进行紧急救治。通常在术中则会选用麻醉方法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但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产妇、手术效果以及新生婴儿的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经临床研究得出,传统的硬膜外麻醉(CEA),不仅麻醉起效缓慢、镇痛效果一一般,而且无法让术中的产妇的肌肉完全松弛下来,从而可能让手术无法顺利实施[1],目前,在临床的剖宫产手术中多采用广腰-硬联合麻醉(CSEA),其从多方面弥补了传统麻醉手法的不足。现对201 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初次行刮宫产术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和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4例,均为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初次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年龄在23-2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3±3.8)岁。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没有发现心肺疾病及相关妊娠并发症,均可行椎管内麻醉。随机分力观察组22例(腰一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22例(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在全部产妇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其Sp02、BP,.ECC及HR等指标,同时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并为产妇注射一定剂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要求产妇保持侧卧位,并行L2—3间隙穿刺,所有产妇成功进行硬膜外腔穿刺后.(1)利用硬膜外穿刺针对观察组产妇置入腰穿针,当脑脊液流出时,匀速注入剂量为2.2ml的0.5%布比卡因重比重混合液,保证30s内注射完毕,然后撒出腰穿刺.最后把导管从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约3cm的长度,通过床头调节角度,将麻醉上界面有效控制在T4-T6之间。(2)对照组将导管从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约3cm的长度,确保患者保持平卧姿势,注入3至5ml的2%利多卡因试验量。观察5min,若导管没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则可以将剂量为10ml的0.75%的罗哌卡因一次性注入,之后每1 min测定一次感觉阻滞平面,测定5次后可以按每5min测定一次,在平面固定或者开始剖宫产术后可停止测定。在手术完成之后,两组连接镇痛泵均采用硬膜外导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 0.05。

2 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感觉阻滞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观察组发生手术牵拉反应率27.27%(6/22)明显低于对照组9.10%(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生在进行刮宫产手术中,选取的麻醉法应具有一系列优点,首先对产妇和新生婴儿的健康危害要小,其次麻醉起效要快、镇痛的效果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等优点。由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其阻滞平面仅限于 T8-L4之间,并不能将盆腔种经丛完全阻滞。所以,在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时,特别是处理子宫颈部时。可能会让产妇产生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当前,临床中普遍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技术(CASE)辅助手术实施。经临床研究证明,CASE技术不仅能够明显减小产妇内脏牵引力,而且还能够显著减少麻醉阻隔交感和感觉神经的时间。所以在剖腹产手术中,应用CASE技术明显能够为产妇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分娩婴儿,让孩子更加健康。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以及手术牵拉反应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在产妇进行剖腹产时,麻醉手法应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法,此方法不仅效果稳定且麻醉效果好,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确保婴儿顺利娩出,有利于保证产妇的安全、提高婴儿的健康。所以,此麻醉法理应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忠,陈慧.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2):692-693

[2]徐敏,董有静,苑妍新.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患者循环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2 -15.

论文作者:张淑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_张淑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