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范畴:实践社会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构建新的范畴:实践社会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再建构一个新范畴:实践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再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建构一个新范畴即

实践社会主义来涵概邓小平理论的外延及内涵。

实践社会主义的意义应有两层。其一,它的理论形态;即邓小平理

论,亦即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并进而包括邓小平的

全部思想理论,及邓小平的战友、学生和党的领导集体的思想理论、战

略方针、政策策略等。其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实践,及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影响下的世界范

围内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探索、思潮及运动。

笔者曾在1993年第四期《长白学刊》中提出了《应确立一个新范畴

:邓小平理论》一文,故此文为《应确立一个新范畴:邓小平理论》的

范畴是人们思维的一种形式,思维的一个工具,是反映和概括客观

事物的普遍本质的基本概念。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认识,主观

思维的范畴也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反映。“实践社会主义”这个范畴

到底反映了什么?有什么必要建构并确立这样一个新的范畴呢?它的意

义何在呢?

一、从历史的发展看

“人的概念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过渡的,往返流动

的;否则,它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

第66卷第213页)也就是说,概念是发展的。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 应

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思想史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的,空想社会主

义的早期代表是十六世纪初的莫尔和闵采尔,以莫尔为首的早期空想社

会主义流派,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阶级对立,目睹了城乡劳动群

众遭受的苦难,同情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不满和愤怒

情绪。而以闵采尔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用自己的学说和纲领直

接代表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利益和要求,主张用革命暴力实现无产阶

级的愿望。这些先驱们及其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发展者们的思想,

由于时代局限,不能不是一种幻想。但是,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出现更

为科学的理论,因而,他们的思想便是极其宝贵的,也是极为进步的。

他们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创始人。

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产业革命的胜利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成熟和它固有的矛盾的扩展与深化,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水

平的日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方探索和深层开掘,科学技术成

果和各种文化成果的大量积累,以及这种积累对人的眼界、思路的进一

步拓展,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加强等等。”(《马克思主义原

理》第二版第4—5页,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本),生活于其中的马克思

、恩格斯极其强烈地直接感受到科学地解决时代课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他们致力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划时代的科学研究硕果

,“为人类服务”;由于他们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和人类思想所建

树的一切,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重新加以探讨,批判继承,融会贯

通,发扬光大;更由于他们的个人天赋及置千难万险于度外,义无反顾

地在科学的崎岖小路上攀登、奋进。终于,举起了时代的旗帜,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否定──而这种辩

证的,科学的否定内在地规定着继承:既弃又扬!

然而,时代要前进,社会主义实践在前进,社会主义理论便不能不

前进。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主要表现为宣传、建构

、丰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组织无产阶级政党,教育无产阶级使

之由“自在”走向“自为”。直到列宁、毛泽东,才把社会主义由科学

变为现实。

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却又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教条。

按照马、恩的设想,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主义将在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或基本同时取得成功。然而,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

节爆发并取得了成功。在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孤

岛。于是,所有的有产者及其代表的那种势力,便倾全力欲使之沉沦而

后快。社会主义的党和国家,为了在这种围攻中生存下来,便不得不实

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行军事共产主义。苏联正是这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

国家在产生之前,在革命斗争时,由于战争的需要,必须实行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建国之后,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对着国内

不甘心灭亡的反动阶级的反抗,面对着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的颠覆,又必

须强化、巩固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还由于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

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这些国家的封建专制主义未经资本主义的

无情扫荡。所以,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便天经地义,顺理成

章,名正言顺地在社会主义国家不但确立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

步巩固了。

应该说,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前后这一时期,是必须的选

择,因而也是正确的选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无产阶级政

权的巩固,它便开始阻碍生产发展。遗憾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

在此时未能审时度势地进行改革,而是愈加强化这种体制,以求摆脱困

境。结果是处境更加困难。这样,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陷入了这

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他们愈是真诚地信仰,坚决地忠实于那

个经典的社会主义,而那个被奉为圣经的社会主义理论却愈加成为他们

前进的枷锁。

错误不在于“科学社会主义”,而在于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作

为科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

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页)。这教条

的社会主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新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实践社会主

义必然要取代它、否定它。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伟人,是东方古老大国

的一个历经沧桑,历尽坎坷的伟人──邓小平,作为这个实践社会主义

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历史,既然让科学社会主义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历史的不可遏止

的前进步伐必然要求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形态,社会主义理论来

否定教条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社会主

义形态,就是实践社会主义。

二、从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作用看

其一,邓小平理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又一次从危难中──国民经

济陷于崩溃的边沿──挽救了中国,实践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

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它无愧于实践社会主义的称号

众所周知,由于从五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

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

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中央未

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

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一九六六年五

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

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社会主义面临夭折的危险。正是邓小平以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的大无畏精神,拨乱反正,力挽狂澜,使社会

主义中国摆脱了教条社会主义的束缚转危为安,走上了实践社会主义的

康庄大道。联系苏联、东欧教条社会主义的失败,我们不能不更加感到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否定教条社会主义的历史殊勋,

以“实践社会主义”来命名这一社会主义历史新阶段是恰如其份、名正

言顺、名符其实的。

其二、邓小平理论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

时代的持续发展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之

际,为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树立了一座辉煌的灯塔,开辟了一条切

实可行,通往胜利的社会主义道路,建构了一个集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

于一身,汇社会主义目的与手段于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以“实

践社会主义”来标志这一国际共运新阶段,是当之无愧的。

当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命运显得格外严峻,步

履显得格外艰难。中国,在一九八九年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事件,接着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事业一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然

而,中国不但挺住了,而且走向了繁荣,国际共运逐渐恢复了,而且出

现了新的生机。正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挽救了

中国社会主义,也挽救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一理论,充满了辩证的

、实践的特征:它坚持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把社会主义的普

遍本质和本国国情,具体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坚持社会主义是目的

和手段的统一,把远大的美好的目的,与切实可行的手段统一起来。它

坚持战略原则的坚定性和战术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四项基基则原

。但是,为了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

们不搞宋襄公那种蠢猪式的仁义,我们也不去做无谓的牺牲。“假大空

”与这一理论是无缘的,实事求是,唯实而不唯上,不唯书是这一理论

的实质和旗帜。正是以自己的辩证特性和实践特性,邓小平理论才否定

了教条社会主义,而随之产生的,必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基础上

的升华──实践社会主义。

三、从邓小平理论的特点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质,而实事求是更

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

想才能实事求是,而解放思想的目的则是在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目

的又在于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更大地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

合国力,更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要达到这一最终目的,又必须

实践──在“捉老鼠”的过程中辩别好猫坏猫,在“摸石头”的试探中

过河下海。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以“实践标准”为起点,以“三个

有利于”为准则和目的,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邓小平

理论建构了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

以“一个标准”──生产力标准,“两个建设”──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总纲,邓小平理论为实践社会主义建

构了历史唯物论的基石,并以此粉碎了教条社会主义的枷锁。

以“猫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摸论”──摸着

石头过河,“闯论”──“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为骨架,邓

小平理论构建了自己历史实践论的框架,使实践社会主义立足于坚实的

基础之上。

以“两手抓”──既要反“左”,又要反右;既要对外开放,又要

对内搞活;既要物质文明,又要精神文明;既要社会主义,又要中国特

色;既要发展,又要稳定……;“手段”论──市场和计划经济都是经

济手段;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373页)为支点, 邓小平理论建构了自己实践社会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框架,为假大空的形而上学,教条主义鼓响了丧钟。

以“稳定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需要是稳定。没有稳

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6页); “台

阶论”──“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时机论”──“抓住时

机发展自己”为主脉,邓小平理论建构了自己实践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以“改革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论──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

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为要点, 邓小平理论建构了自己实

践社会主义的历史动力论。

综观邓小平理论,其本质、其精髓,在于求实,在于唯实,在于实

践──以实践社会主义来为这样的理论及其运动命名,是逻辑的必然。

四、从理论建构与发展的逻辑要求看

其一,这样做符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

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 社会主义运动及其理论反

映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在事物自我否定的必

然性决定下,呈现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教条社会主

义──实践社会主义的客观发展过程。事至今日,时至今日,这一辩证

发展过程已为世人所有目共睹。承认并论证这一点,从理论上抽象、升

华、确立它以指导我们的现实,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

责任,这也是理论工作者对历史现实进行逻辑概括,使逻辑与历史相统

一的内在要求。

其二,这样做符合人们把握事物的层次性需要。

客观事物是有区别的,也是有层次的,作为对其反映的主观认识也

是应既有区别,也有层次。拿出对客观事物的既有区别,又分层次的认

识成果,有利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把握。正如人们有了水的概念还需要

H[,2]O的符号一样,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表述一个事物。因此,很显然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是需要的,“实践社会主义”──作为

与教条社会主义相对立的范畴也是必要的。

其三,从创造主体的特点看。

一方面,从共性上看,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毛泽东思

想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精华和制高点;另一方面,从

个性上看,邓小平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实事求是是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

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

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

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

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

382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改革家、战略家,半生鞍马,一生辛劳

,历尽沧桑,做过许多事,都有利于他的人民和国家。从三卷雄文中,

人们看到的,是实话、实干、实践──实事求是。把他的理论从社会主

义共性与个性结合上,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从历史的比较与现实作用

的结合上,称之为实践社会主义,实在是天经地义。

五、这样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其一,它有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上认识社会主义思想史、运动史

的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以指导现实。

其二、它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

以更好地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三、这样做是实事求是的,这样做才实事求是,这样做有利于进

一步实事求是。同时也将对社会主义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四、这样做也将对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思想史产生难以预料的

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影响。

(作者系:甘肃张掖师专副教授)*

标签:;  ;  ;  ;  ;  ;  

构建新的范畴:实践社会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