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飞行区消防系统设计探讨论文_马长红

机场飞行区消防系统设计探讨论文_马长红

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 北京 100621

摘要:飞行区内的消防系统设计与一般的设计存在着很大差别,飞行区消防系统是机场消防救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应从消防救援的全局考虑。在现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应结合使用机型及机场现有消防保障设施进行设计,从而确保机场消防安全。本文从跑道消防、机坪消防、消防管网管网等方面,阐述了机场飞行区消防系统的设计方法,旨在完善机场的消防设施,确保机场的消防安全。

关键词:机场;飞行区;消防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场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对机场消防救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说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非常高,但飞机本身就潜在很大的危险性,它的燃料易燃易爆,随着机场陆续投入使用大飞机,若在机场飞机区一旦发生飞行事故,机场的消防救援工作必会面临巨大的考验,这就需要机场消防系统全面发挥作用,快速应对事故,最大限度的预防或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2 消防保障等级

机场消防保障等级是指机场所具备的与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以及消防站的配备均与机场的消防保障等级相关,因此在进行机场飞行区消防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机场的消防保障等级。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规定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应根据该机场起降的最高类别航空器机身长度、宽度和起降频率(一年连续最繁忙的3个月的起降次数)确定。按机身长度、宽度共划分为10个等级,但根据航空器起降频率可以对消防保障等级进行调整:当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在最繁忙的连续3个月内起降架次大于或等于700次,采用根据航空器长度和宽度确定的消防保障等级;起降架次小于700架次的,则相对于航空器长度和宽度对应的消防保障等级最多降低一级;当最高类别航空器的机身长度和宽度不在同一等级的,应按高的一级确定消防保障等级。

3 跑道消防

根据国际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机场—第Ⅰ卷机场设计和运行》(第七版)及国际民航组织(ICAO)《机场服务手册》(Doc9137-AN/898)等规定,救援与消防勤务的工作目标必须是在最佳能见度和地面条件下,在不超过3min的响应时间内到达每条运行跑道的任一点;并建议在最佳能见度和地面条件下,在不超过2min的响应时间内到达每条运行跑道的任一点,在不超过3min的响应时间内到达机场活动区的任何其他部分。在飞机事故现场应提供补充水源以迅速补充救援。国内机场消防救援设计规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规定应在跑道一侧或者两端适当位置设有消防车辆取水点,取水点可根据本场的情况采用天然水源(湖泊、水塘、围场河、溪流等)、人工水池、消防供水管网等方式,并保证在冬季消防车能顺利取水。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规定跑道消防取水点可以考虑利用天然水源如湖泊、池塘、海洋作为消防水源,也对水质、水位及消防车辆配备自吸设备等提出了要求;但是国内规范虽然规定了跑道消防补水可以采用消防水池,却没有对水池水质及消防车辆的自吸设备等要求作出规定。跑道消防若只是配备两端消防水池则需要使用消防车自带水泵吸水,吸水操作复杂取水时间长,一旦发生飞机消防事故,对于应急救援将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另外水池检修时发生火灾无法提供消防补充水。因此,在设计中采用消防管网的方式较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中规定,每个消防车取水点应能保证本场用于扑灭航空器火灾主力车(主力泡沫、快速调动车等)总数50%以上的车辆同时取水,单车取水量不应小于3000L/min。因此,跑道消防补水用消火栓系统的流量设计需根据机场消防保障等级所对应的消防车数量来进行计算确定。

4机坪消防

根据《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的规定,机坪应设置消火栓供水系统,且应采用环状设置。机坪消火栓的作用主要是供消防车取水灭火,按规定供水管网应能同时供两台消防车取水,单车取水量不小于15L/s,总供水量不小于30L/s,管网管径不小于DN200。机坪的消防,除了需要设置消火栓供水系统外,登机廊桥的每个机位还应置放一套灭火器材,且灭火剂的总容量应不少于55kg,灭火器可采用ABC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通常做法一般采用一组推车式灭火器和两组手提式灭火器的组合形式,并置于灭火器箱内。远机位、维修机位、无廊桥机场的停机位,在航空器停场期间应保证每两个相邻机位间至少放置一套灭火器材。

5 消防管网

管材选择方面,在设计中多采用钢骨架塑料管等作为飞行区消防给水干管。管线布置方面,考虑到实际维护的状况,管线应尽可能避免设置在升降带平整范围内。另外,管线如需设置在跑道侧面和机坪周围时,应考虑一定的安全间距,避免管线一旦断裂漏水而得不到及时控制,水浸泡的时间越长,将会直接对跑道和机坪基础构成安全隐患,严重时有可能会造成局部塌陷。管线的特殊处理方面,当管线不可避免的设置在跑道或滑行道下方时,一般需要采取加套管的保护形式,且应在跑道或滑行道的直线段上穿越,避免在道面板接缝处或联络道与跑道交界处穿越;当必须穿越飞行区排水沟时,应尽可能从排水沟底部下方穿越;当从排水沟中部穿越时,应加设钢套管进行保护。

6 消防站

按照我国民航机场消防救援设计规范,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应根据机场起降的最高类别航空器机身长度、宽度和起降频率确定。《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中规定等级为3级(含3级)以上的机场应设消防站,并且要求在最佳能见度和地面通畅条件下,机场消防救援的应答时间应不超过3min。《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17836-1999)中规定消防保障等级为4级以上的通用航空永久性机场应设立消防站,因此通常在消防保障等级为3级的通用机场设计中不设立消防站。

为保证应答时间不超过3min的要求,在机场消防站设计时,应根据消防车辆的性能参数来确定消防站位置的选择,以确保消防救援能迅速有效的到达飞机火灾事故现场。需要注意的是,特别在大型机场中,由于跑道长度过长及跑道数量较多,如果只建一座消防站,往往无法满足3min的消防救援应答时间要求,此时则需要考虑设置多个消防站以确保消防救援全面及时到位,通常应指定其中一个消防站作为主消防站,其余的为消防执勤点。消防站的设计布置,应注意设置在飞行区内,且宜靠近跑道或滑行道的中部位置,让出车方向面向飞行区,转弯次数尽量少,确保车辆能迅速、顺利地进入跑道地区。

7 结束语

机场飞行区是飞机地面运行安全的核心区域,因此,为保证飞机的运行安全,飞行区消防设施显得更为重要,设计中应从消防预防及救援的角度作全面的统筹部署,基于现行设计规范,依据使用机型及机场现有消防设施进行深入研究及设计,以确保机场消防系统能全面保障机场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 《附件14-机场-第Ⅰ卷机场设计和运行》(第七版,2016年7月)

[2]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

[3]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MH/T7002—2006).

[4] 《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17836-1999).

[5] 《机场服务手册》(Doc9137-AN/898) .

论文作者:马长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机场飞行区消防系统设计探讨论文_马长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