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工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风景园林来说,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日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功能性、美观性以及便捷性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找到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为风景园林的整体施工质量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1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园林苗木的管理不善
园林苗木的管理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从苗木的订购、运输、储存、施工、养护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科学妥善的管理。而在实际工作中,因园林苗木的问题很容易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质量,比如苗木的订购品类对施工区域的土壤环境适应性差、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苗木的移栽种植技术不到位、病虫害的管理不当等,都会造成苗木的成活率下降,给后续的园林养护加大了难度,使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效果不理想。
1.2施工技术有待加强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重要的内容,一旦施工技术欠缺或技术操作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后续环节的各种问题。比如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是否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是不是较高,对于施工岗位是否具备足够的责任心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
1.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由于我国风景园林建筑数量大幅度增加,而相应的管理制度方面的发展滞后于风景园林建筑数量的增长,暴露出许多管理体制方面的不足,园林设计建设的相关部门、人员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予以高度重视去提升管理体制的建设质量。在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阶段,国家有关部门会通过建立质检机构等方式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然而对于较为基础性的风景园林施工方面的工作却没有做好相应的事项安排,如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园林施工的后期养护等,使得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出现的诸多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成本。
2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的控制的若干对策
2.1完善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确认与完善:首先,需要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图纸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复核,确保图纸科学合理性,对于存在疑问的环节要与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做好沟通,确保对施工技术与设计意图的有效对接;其次,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施工流程规范等内容,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一个周密、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图 1 为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现场交流。
2.2 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绿化工程施工中,需要依照实在绿化工程施工中,需要依照实际的地形地地貌及空间分布情况,并且选用适合的植物品种来装饰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种植技术,还要对各种绿化植物进行定期的养护,确保植物的可持续生长,充分保证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及经济合理性。图 2 为工作人员正在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养护
2.3确保施工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在生态风景园林建造施工时,应确保施工机械、植被、物料等材料选择的科学性,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园林设计及施工的要求。尤其是选择植物苗木时,更应把好质量关,必须在详细分析整体施工的环境状况前提下选择植被,确保植物苗木选择的科学性,确保其成活率与绿化效果,切实提升生态园林的施工质量。
2.4提高苗木后期的养护力度
绿化植被是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对于绿化植物能够形成的景观效果也有极高要求。在修剪园林绿化苗木时,必须确保绿植苗木的成活率与美观性,其中对于像元宝枫等精细植物则需认真修剪,其他灌木类苗木则只需适当疏枝处理即可。若在修剪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剪口,则应在剪口处涂抹植物保护剂,防止树木流胶与引发病虫害,保障成活率。与此同时,为避免苗木的养分过快消耗而影响成活率,还应及时摘除苗木上的花、果。除此之外,在苗木种植的后期,遮荫也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养护措施,尤其是南方地区 6~10 月份的日照较长,温度也较高,这时则应对银杏、玉兰等苗木采取遮荫养护,可利用钢管搭成井字架覆盖遮阳网进行防晒降温,及时补充水分。
2.5 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度
管理的效能是否最大化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的执行是否到位,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的执行力度。企业自身要对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配合岗位责任制逐个落实到位。监理单位及人员应该尽职尽责做好监理的工作,对施工进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协助施工队伍制定好整改的方案或措施,保障施工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施工的安全质量问题。
2.6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涉及到众多的单位及人员,仅仅依靠有限的管理人员及设备是无法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管理目标的,因此必须借助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工作。要在工程项目施工初期进行管理制度的统一和完善,通过组织各参与方的会议,针对管理的流程及相关内容进行交流沟通,实现管理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及考核奠定基础。要将绩效考核机制引入到管理制度中,将考评的标准及奖惩的细则告知全体参与人员,使得岗位责任更加明确,也激发全体人员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程的施工工作中,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
2.7做好植物移栽种植养护
在种植前,根据苗木的各种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种植和养护计划,如对于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的苗木在冬季种植养护时,要注意保暖措施,不适应湿地种植的苗木要注意排水,避免死烂根。生态风景园林植物移栽种植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做好植物的养护工作,定期对其进行除草、施肥、杀虫等,进一步提高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2.8注重施工中的土壤改良处理技术
为使植物有良好的生长基础,必须改良种植土壤,才能有效提高生态风景园林植物成活率,保证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生态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因此,应结合生态风景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温气候条件,同时结合施工现场地质地貌,经过综合分析、慎重考虑,制定土壤改良处理施工方案,确保土壤改良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例如:种植及土壤改良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如膨化鸡粪等环保型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结束语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管理的优劣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高低,因此,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更好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吕戚霞.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浅述[J].居舍,2017(35):94.
[2]叶月.风景园林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60-61.
[3]方月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现代园艺,2017(22):211-212.
[4]唐泉.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视界,2017(31):107+139.
[5]刘玉霞.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20):208-209.
论文作者:张洪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苗木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成活率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