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教研活动的启示论文_厉登昌

一次教研活动的启示论文_厉登昌

——在同课异构模式下谈有效性英语语法教学

厉登昌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初级中学 211500

摘 要: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语法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困扰着众多的英语教师。本文利用同课异构方法,分析和研究两节语法课中复杂语法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建构知识的效果,探讨如何有效设计和开展语法教学。

关键词:同课异构 语法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一、同课异构的课例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是以话题为主线而编写的教材,其语法项目主要出现在教材的各单元的一篇文本中。两节同课异构语法课的教学内容是9A Unit6 Detective stories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内容:

(1)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的方法;(2)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态的变化。

2.学情分析

上课的两个班级是同等层次的班级,英语总体水平相当,人数均为40人左右,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

两位授课教师均为初三任课教师,第一位教师A,教龄5年,第二位教师B,教龄8年。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比较接近,都能比较大胆地尝试教学创新。

二、教学片断的对比分析

这两个教学课例均是教授将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的过程,但由于教师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和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

1.教师A的课

教师A的课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以侦探故事为主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更愿意主动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思考过程中,语法知识已潜移默化地形成。虽然每一个细节不提语法教学但始终贯穿语法教学,让学生从中感悟,这种不落痕迹的语法教学方式可以起到“淡化语法”的作用。

另外,值得学习的是该教师在研读教材、备学生的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取舍,教学内容的设计颇具匠心,整节课所有的内容均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侦探故事,这种主题教学法,使所有和目标语法相关的部分都切实、切题,围绕一个主题,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值得商榷的是留给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人称时态和时间状语的变化完全可以将福尔摩斯以及嫌疑犯的对话依次分发给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探究,在趣味阅读中自我构建目标语法结构,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2.教师B的课

教师B采用的是学知究用的教学模式。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但该教师摒弃了传统语法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将语法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会归纳,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到了少讲、精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该教师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深谙“支架”的重要性。在处理陈述句语序这一难点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凸显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语序差别,给学生提供援助,帮助学生明确差异集中,然后撤去“支架”,让学生自主内化语法知识。教师B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同伴互助式学习,但该教师将语法知识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语法项目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为出发点。该教师在语法教学设计中是以记住语法规则和会做题为教学目标的。尽管学生在巩固练习中比较轻松,但存在于记忆中的点状知识容易遗忘,碰到不熟悉的语境,学生很难灵活运用。

三、语法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1.语篇感知。当前众多学者提出了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模式,即:将语法教学上升到语篇的层面,把语言当作语篇来教学。《牛津初中英语》的语法板块呈现例句,辅之以规则归纳,其本质上还是属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局限于句子层面,语境不够完整,如教师B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本单元的话题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的真实情景构建完整的语篇,让学生在语篇阅读中感知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的交际意义,案例中教师A创设了完整的语篇,但语篇的内容不够丰富。

2.实践探究。目前,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以输入为基础的教学,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无意识的模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然后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提炼语法规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构建知识,培养语法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践探究也是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过程,如教师B搭建支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际应用。语法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机动态的过程,教师应该重视发展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存储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训练,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如:角色扮演、采访或调查等,注重语法在语言交流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语法教学中穿插写作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加工、内化并产出语法,在运用中促进其交际能力的发展。

论文作者:厉登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一次教研活动的启示论文_厉登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