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地位研究方法新探--两性平等发展指数_经济指数论文

妇女地位研究方法新探--两性平等发展指数_经济指数论文

妇女地位研究方法新探——性别平等发展指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等论文,妇女论文,性别论文,地位论文,指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The study on women's status has changed from "the developing female"to "gender and development."Against this theory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surveys the basic condition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women's status and builds up,on a trial basis,a set of gender equality index for making comparisons and classifications among China's 30 provinces,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autonomous regions.This index,which incorporates local backgrounds,provides a new visual angle for making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tatuses of men and women.

妇女问题的核心是妇女地位问题。由于妇女是以“性别”划分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此,妇女的地位是以男性的地位为参照系加以考察的。在世界范围内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20年前还是以伆发展中的女性”为主题,现已转变为“性别与发展”问题了。这一转变开阔了人们探讨和认识问题的视野。特别是女性与社会经济发展、女性权力与生育等问题,已成为研究“性别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男性的观点与行为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成为作用和影响女性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性别”已不单单指生理上的区别,它更多地意味着一种社会关系。

在讨论性别(歧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人们往往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性别歧视程度越低。事实并非如此。从联合国发展署公布的《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可见,有时二者相距悬殊,即某些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性别歧视现象,甚至比某些发展中国家还高。这就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性别歧视的解决,究竟起正向作用还是反向作用的问题。有一种假说认为,在发展的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性别歧视现象将会加剧,而只有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才会产生质的转变而使性别歧视现象逐步得到解决。

基于这样一个理论背景,探讨我国妇女地位,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衡量我国妇女地位的状况指标的设定;二是计算这些指标所需数据资料的来源。或利用人口普查提供的某些资料,对我国妇女地位状况作一粗线条的描述;或设定一些指标来重新考察一下妇女地位问题,看看和人们以往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我国妇女地位的基本情况

妇女地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社区等多个层面,绝非一个指标所能涵盖。从人口普查资料来看,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与文化、健康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1.我国妇女的经济地位

在我国,衡量妇女经济地位的惯用指标是女性人口的在业率。之所以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一是在业率的数据来源可靠,计算简易,再是我国女性在业状况较稳定,在业率高于其它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象国外女性在业率受婚姻和生育的影响,不够稳定。如一些发达国家女性的分年龄在业率曲线呈马鞍型或“M”型。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劳动年龄(15—64岁)女性人口在业率为79.14%,比1982年提高了3.07个百分点,男性劳动年龄人口在业率基本保持比女性高8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影响,女性有生育和养育子女的特殊需要,以及男性女性不同的退休年龄等因素,这个差别还不能看作是不平等的表现。但是由此而得出男女两性经济地位平等的结论还不够妥当。

如果进一步考察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情况,就会发现,在全部在业女性中,从事工农业体力劳动的占87.3%,而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和担任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仅占5.9%。另外,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女性职业”,主要是指办事人员、商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在我国在这三大职业中就业的女性,分别占该职业就业人口的25.7%、46.7%和51.6%。而在美国这三种职业中女性就业者的比重分别是80.7%、45.4%和61.9%。而男性就业人口虽然也是绝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但从事专业技术和担任领导工作的在业人口明显高于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性别比是121.0(每100名女性对应男性的数量),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性别比达到768.9,而农林牧渔劳动者的性别比是108.6。也就是说,虽然男性与女性在业率都比较高,但是在业人口的职业分布,存在男女两性不够平等。

2.我国妇女的社会与文化地位

妇女的社会与文化地位是妇女地位的重要侧面,衡量妇女社会文化地位的常用指标是“女性识字率”。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接受这样一个假设:女性的文化程度越高,她在社会与家庭中的自主权越大、地位越高。另外,人们还普遍认为:女性受教育的年限越长,其初婚年龄越大,其越容易接受计划生育的观念和方法,从而生育子女数量较少;于是就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社会工作、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其社会地位也越高,于是,女性初婚年龄也作为衡量妇女地位的一个指标。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女性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文盲半文盲人口的70.1%,其性别比为42.72。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再有,据有关学者计算,全国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为5.11年,女性为3.95年。尤其是在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比女性高2年以上;对此项的预测,女性比男性至少低1年左右。[①]以上资料表明我国妇女文化地位仍低于男性。

在初婚年龄方面,城市女性受教育年限较长,平均初婚年龄也就较高,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有关学者根据几次普查资料与抽样调查资料计算的城乡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情况表明,从70年代以来的城市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比农村女性高2岁左右。另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市和县(农村)为例,市男性与女性15—19岁已婚率为0.67%和1.92%,农村男性与女性15-19岁人口的已婚率分别为2.15%和5.55%[②]。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初婚年龄低,受教育年限少、社会竞争能力低。

3.我国妇女的健康地位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的指标一般使用婴儿死亡率,这一点已为国际上所公认。如早在1975年大卫·莫里斯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PQLZ),以及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SHA指数(用以衡量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程度),均采用婴儿死亡率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众所周知,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人口出生时男多于女,而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到老年时女多于男。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我国1981年婴儿死亡率资料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所提供的婴儿死亡率资料来看,我国在1981年1—4岁人口的死亡率,男性女性分别为0.4%和0.45%,即女性高于男性;1990年这一比值为0.25%和0.27%,而0岁组为3.11%和3.60%[③]即不仅1—4岁组,而且0岁组死亡率也是女性高于男性,这是女性健康地位低的明证。

关于建立衡量妇女地位指标的新思考

以上我们用一些指标进行男性与女性的对比,说明我国妇女地位仍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我们是用定量指标进行的定性分析。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系列指数,用其比值来衡量妇女地位的高低呢?应该说是可以的。这样,用女性指标与男性同一指标相比,其比值的高低就更明确,一般情况是比值趋于1时,两性之间比较平等;比值小于1时,女性地位低于男性,我们可以把这些指数称之为平等指数。

1.建立指标的原则和基本公式

我们以下述几点为建立衡量两性平等指数的基本原则:

(1)以男性为参照系,进行性别平等与否的比较;

(2)立足于发展,将妇女地位问题置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3)以宏观资料为主,数据应当容易收集和容易计算,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设计了健康平等指数、经济平等指数、社会与发展指数等,其基本公式为:

a.健康平等指数(HDZ)

HDZ=女婴死亡率/男婴死亡率×100

b.经济平等指数(EPZ)

EPZ=女性在业人口从事技术与管理职业的比重/男性在业人口从事技术与管理职业的比重×100

c.社会与发展指数(SPZ)

文化指数(EDPZ)=15岁及以上女性识字率/15岁及以上男性识字率×100

发展指数(SDPZ)=15-19岁组女性未婚率/15-19岁组男性未婚率×100

SPZ=0.5×(EDPZ+SDPZ)

2.运用平等发展指数所作的实证分析

这里,我们运用两性平等发展指数,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我国30个省、市、区作一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与单纯用婴儿死亡率、识字率等指标作比较出现新的变化。这一情况也许更客观更准确。

(1)健康、经济与社会性别平等指数都较高的地区。

属于这一类型的地区有: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和新疆。其三个指数的排序均位于前10名。除三个直辖市外,其它三个省份均位于我国的北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果仅从单一的分性别指标看,其婴儿死亡率、15-19岁组未婚率、成人识字率与其它省份比,均处于落后、低水平状态。但从性别平等的角度看,以本地男性水平作为参照,其性别平等指数则处于较高水平,从而不难看出,由于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因素,新疆的分性别婴儿死亡率、成人文盲率与15-19岁组的已婚率都较高,但这未必说明其性别歧视现象很严重。单从经济角度看,新疆的女性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占总在业人口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女性地位与男性相比较而言,在社会、经济与健康三个方面均高于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这也许是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致。在三个直辖市中,北京和天津在经济与健康的性别平等指数中,女性略占优势,而社会方面,女性仍处于劣势。上海与其它省市相比,经济与社会方面,女性处于劣势,只有在健康方面处于优势,而这一优势更多是由于男性婴儿死亡率在生理上一般高于女性这一自然规律而致。黑龙江与吉林地处东北部,其经济与健康方面,女性处于较高地位,但社会地位尚不如男性。

(2)具有较高经济性别平等指数,但社会与健康地位较为落后的地区。

属于这一类型的地区有:浙江、福建、内蒙古。浙江与福建均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10多年来,由于享有优厚的经济政策和地理环境,加之历史因素,这一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和面向海外、吸引外资的重地,就业机会无疑高于其它地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就业比例较高。女性经济平等指数较高是伴随经济发展而成的一种良性循环,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健康与社会地位上,女性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又一次说明了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并非是与健康与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步而行的,甚至有可能是在掠夺健康与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在有损于女性健康与社会地位提高的背景下发展经济的,雇佣童工、女工、延长劳动时间甚至虐待女工,不正是有力的论据吗?

(3)较高的社会平等指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健康与经济平等水平的地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地区女性的社会平等地位较高,其健康与经济地位也相应较高,如:山西、河北和辽宁,其社会平等指数的排位依次为7、9和1,与其相应的经济平等指数的排位分别为7、12和5;健康排位分别为13、9和12。说明社会的发展是本。因为只有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才能从根本上产生社会的变革,人类的真正进步是女性地位提高之源。

(4)较低的社会平等指数以及很落后的经济与健康水平的地区。

当社会平等水平尚未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有可能伴随非常落后的健康与经济平等水平。这些地区有: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陕西。占我国30%的地区属于这一类型。其特点是:其社会平等指数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地位,而与其相应的健康与经济平等指数则处于更为落后的水平。

(5)较高的健康平等指数而较低的经济与社会平等指数的地区。

西藏、青海、宁夏和云南四个地区是我国落后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很落后,由于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文化模式很复杂与特殊,因此很难用常规指标衡量其女性平等地位。四个地区女性在健康平等指数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分别为80.50、88.52、86.83和97.36,均高于男性。其原因是由于生理因素还是社会因素所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6)健康、经济与社会平等指数都很落后的地区。

安徽、江西、海南和甘肃四个地区女性的健康、经济与社会平等水平都很低,其特点表现为:女性婴儿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婴儿死亡率,这与生理上的自然规律相违背。

以上是对获得资料的初步分析。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单独用某一指标如婴儿死亡率,而不是用我们设计的以男性为参照的指标来分析,实际上是脱离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背景而作的分析,显然其结论会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这也正是我们在这里所建立的指数体系的意义之所在。

根据以上分析,仍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性别上的经济平等并不意味着健康与社会上的平等。甚至有可能是以压抑健康与社会的平等为前提。

第二、性别上的社会平等是女性社会地位真正提高的前提。当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到一个临界点时,会产生其它方面地位的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个女性社会地位较低的地区,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平等。

第三、中国大部分地区女性地位仍处于健康、经济、社会地位都较低的状况。因此,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提高经济地位的同时,使健康与社会地位同步提高。如何使女性社会地位达到一个质的提高,从而带动经济地位等的提高,从根本上实现两性平等。如何改善落后地区现有女性地位极低的现状,使女性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

注释:

[①] 《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191页。

[②] 《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专题分析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③] 《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6页。

标签:;  ;  ;  ;  ;  ;  

妇女地位研究方法新探--两性平等发展指数_经济指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