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丁伯青论文_丁伯青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丁伯青论文_丁伯青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新课改在不断的改革完善,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介绍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提问的因素,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提问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为困难一点,因此,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样也无法提高教学效果。而数学这门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难度较大,知识内容比较复杂,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外部激励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具有关键作用。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实现主动学习,教师教学时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在提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依据,采取设置悬念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块进行主动分析。其次,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将一些有趣的问题融入实践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新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再次,数学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依据,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个人生活实践所存在的各类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主动提问的意愿

初中教师在教姿教态上与小学教师相比较而言略显严肃,所以很多学生常因担心受到教师的批评而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在课下单独的请教教师。再加上初中生的自尊心开始增强,部分学生也担心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被同学取笑,因此即使面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也选择人云亦云、不懂装懂。数学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指路人,有责任对学生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跨越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在数学课堂上大胆的提出问题。要想学生能够主动开口提问,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身体感到放松、心理感到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养成做好良好萌发环境的铺垫。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这种鼓励除了言语上的激励外,也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神态以及肢体的动作。教师通过友好的教姿和教态能够让学生直接接收到自己可以无顾忌提问的信号,从而让学生乐于在思维与身体的双重放松状态下主动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提出。与此同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包容学生,不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都不能让学生有自己的问题被嫌弃的感觉,教师不能只允许学生提正确的问题,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正确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造成解题偏差的步骤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更正。如果教师在学生提问时直接否定学生的问题,不仅会打击提问学生的积极性,更会震慑其他想要提问的学生,迫使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提出上保持缄默。因此,教师在营造轻松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时,要关注细节,确保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能够在全面的保护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3安排课前预习作业,培养学生提问习惯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课前为学生安排预习作业,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预习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将问题标记出来,在课堂上可以把这些疑问提出来,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们一起解决。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讲到“轴对称”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先自习本课内容,并预设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找出本课的重点,如“通过书中介绍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找出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学习总出结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等,老师可以在课前再将预习中的问题提问一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并有耐心的进行解答,渐渐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

4创新教学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许多教师太过于看重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评价,将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完成能力和成绩测试等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并分配一定的分值比例,这样能够让学生充满动力地去学习,更加积极地去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要求其能回答一些基本的知识问题,基础好的同学要能够解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分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构建动态生成课堂

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简单严格的控制,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另外,互动式的探究课堂构成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6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考评机制大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导致测试的结果无法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需要学校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完善教学考评机制,使考评制度具有适用性的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在面对新知识时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同,而作为老师无论在面对成绩好或者不好的学生时,都要抱以耐心为同学们解答,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在处理简单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当复习知识点来为同学们耐心的讲解,或者让其他同学帮忙解答,这一过程不仅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简单为题,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点的印象,并给予回答正确的同学一定的奖励,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逐渐敢于主动提问问题。

7寻求探究的新起点

大部分数学问题的分析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数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有一部分数学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无法严格按照教师的前期预想一一落实,对此,教师需要通过对一些突发状况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学生的错误认知和错误理解,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态度。其实学习起点的探索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数学教师需要以学生目前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为主体,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了解各类突发问题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保证学生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对个人所犯的错误有一个准确的识别,从而主动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个人举一反三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从各个方面入手,为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主动提问能力的具备下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永彬,张永超.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文理导航,2017(20).

[2]廖小春,白美霞.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6).

论文作者:丁伯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丁伯青论文_丁伯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